本叢書共30個分冊,2017年新增9個分冊。獨具以下三重價值:
1.文本,內(nèi)容。涵蓋業(yè)務相關(guān)的所有常用法律、行政法規(guī)、國務院文件、部委規(guī)章、規(guī)范性文件、司法解釋,及部分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適用解釋及函復;書中收錄文件均為經(jīng)過清理修改的現(xiàn)行有效標準文本,方便讀者及時掌握法律文件。
2.查找方便,附錄實用。全書法律文件按照緊密程度排列,方便讀者對某一類問題的集中查找;重點法律附加條旨,指引讀者快速找到目標條文;附錄相關(guān)典型案例、文書范本,其中案例具有指引“同案同判”的作用。
3.免費增補,動態(tài)更新。
1.采用可攤開使用的獨特開本,避免因書籍太厚難以攤開使用的弊端。
2.為避免因部分法律的修改而反復購買同類圖書,為讀者免費增補本書下次修訂時的電子版內(nèi)容。
3.通過訂閱“法律法規(guī)全書系列”微信公眾號,及時了解立法信息,并可就圖書相關(guān)疑問動態(tài)解答。
總目錄
一、綜合(1)
二、 民事(10)
(一) 綜合(10)
(二) 婚姻(29)
(三) 繼承(35)
(四) 房地產(chǎn)(39)
(五) 名譽權(quán)(46)
(六) 知識產(chǎn)權(quán)(48)
(七) 侵權(quán)責任(82)
(八) 勞動爭議(95)
(九) 合同(101)
(十) 擔保(144)
(十一) 金融(152)
(十二) 破產(chǎn)改制(165)
(十三) 公司證券期貨(188)
(十四) 涉外經(jīng)濟(203)
(十五) 海事海商(208)
(十六) 訴訟時效(215)
三、民事訴訟(217)
(一) 綜合(217)
(二) 起訴和受理(252)
(三) 管轄(256)
(四) 訴訟參加人(260)
(五) 證據(jù)(261)
(六) 保全和先予執(zhí)行(267)
(七)期間送達(272)
(八) 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276)
(九) 訴訟費用(276)
(十) 及時審程序(278)
(十一) 第二審程序(286)
(十二) 特別程序(287)
(十三) 審判監(jiān)督程序(288)
(十四) 督促程序(300)
(十五) 公示催告程序(301)
(十六) 企業(yè)破產(chǎn)還債程序(301)
(十七) 執(zhí)行程序(303)
(十八) 涉外與涉港、澳、臺民事
訴訟程序(341)
(十九) 海事訴訟特別程序(363)
(二十) 仲裁(372)
四、 刑事(379)
(一) 刑法適用范圍(379)
(二) 犯罪(380)
(三) 刑罰(392)
(四) 刑罰的具體運用(395)
(五) 贓款贓物處理(405)
(六) 危害國家安全罪(406)
(七) 危害公共安全罪(406)
(八)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秩序罪(414)
(九) 侵犯公民人身權(quán)利、民主權(quán)利罪(443)
(十) 侵犯財產(chǎn)罪(451)
(十一)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460)
(十二) 危害國防利益罪(500)
(十三) 貪污賄賂罪(502)
(十四) 瀆職罪(516)
(十五) 軍人違反職責罪(525)
中華人民共和國近期司法解釋全書
總目錄
五、 刑事訴訟(526)
(一) 綜合(526)
(二) 管轄(583)
(三) 回避(587)
(四) 辯護與(588)
(五) 證據(jù)(594)
(六) 司法鑒定(603)
(七) 強制措施(609)
(八) 附帶民事訴訟(618)
(九) 立案(618)
(十) 偵查與起訴(640)
(十一) 審判(641)
(十二) 死刑復核程序(648)
(十三) 審判監(jiān)督程序(650)
(十四) 執(zhí)行(660)
(十五)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訴訟程序(676)
六、 行政訴訟(685)
(一) 綜合(685)
(二) 受案范圍(697)
(三) 管轄(709)
(四) 訴訟參加人(709)
(五) 起訴與受理(711)
(六) 證據(jù)(713)
(七) 審理和判決(719)
(八) 執(zhí)行(724)
(九) 法律適用(725)
(十) 國際貿(mào)易行政案件的審理(734)
七、 國家賠償(737)
(一) 綜合(737)
(二)刑事賠償(755)
(三) 行政賠償(757)
(四) 司法賠償(762)
較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進一步加強合議庭職責的若干規(guī)定(2009年12月14日較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79次會議通過2010年1月11日較高人民法院公告公布自2010年2月1日起施行法釋(2010)1號)為了進一步加強合議庭的審判職責,充分發(fā)揮合議庭的職能作用,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和有關(guān)法律規(guī)定,結(jié)合人民法院工作實際,制定本規(guī)定。及時條合議庭是人民法院的基本審判組織。合議庭全體成員平等參與案件的審理、評議和裁判,依法履行審判職責。第二條合議庭由審判員、助理審判員或者人民陪審員隨機組成。合議庭成員相對固定的,應當定期交流。人民陪審員參加合議庭的,應當從人民陪審員名單中隨機抽取確定。第三條承辦法官履行下列職責:(一)主持或者指導審判輔助人員進行庭前調(diào)解、證據(jù)交換等庭前準備工作;(二)擬定庭審提綱,制作閱卷筆錄;(三)協(xié)助審判長組織法庭審理活動;(四)在規(guī)定期限內(nèi)及時制作審理報告;(五)案件需要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的,受審判長指派向?qū)徟形瘑T會匯報案件;(六)制作裁判文書提交合議庭審核;(七)辦理有關(guān)審判的其他事項。第四條依法不開庭審理的案件,合議庭全體成員均應當閱卷,必要時提交書面閱卷意見。第五條開庭審理時,合議庭全體成員應當共同參加,不得缺席、中途退庭或者從事與該庭審無關(guān)的活動。合議庭成員未參加庭審、中途退庭或者從事與該庭審無關(guān)的活動,當事人提出異議的,應當糾正。合議庭仍不糾正的,當事人可以要求休庭,并將有關(guān)情況記入庭審筆錄。第六條合議庭全體成員均應當參加案件評議。評議案件時,合議庭成員應當針對案件的證據(jù)采信、事實認定、法律適用、裁判結(jié)果以及訴訟程序等問題充分發(fā)表意見。必要時,合議庭成員還可提交書面評議意見。合議庭成員評議時發(fā)表意見不受追究。第七條除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的案件外,合議庭對評議意見一致或者形成多數(shù)意見的案件,依法作出判決或者裁定。下列案件可以由審判長提請院長或者庭長決定組織相關(guān)審判人員共同討論,合議庭成員應當參加:(一)重大、疑難、復雜或者新類型的案件;(二)合議庭在事實認定或法律適用上有重大分歧的案件;(三)合議庭意見與本院或上級法院以往同類型案件的裁判有可能不一致的案件;(四)當事人反映強烈的群體性糾紛案件;(五)經(jīng)審判長提請且院長或者庭長認為確有必要討論的其他案件。上述案件的討論意見供合議庭參考,不影響合議庭依法作出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