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CFCI)是一項衡量中國金融中心競爭力的多因素綜合評價體系,旨在為中國金融中心發展提供研究基礎。第八期CDICFCI指數走進西安。
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較早的國際金融中心乃至全球金融中心。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戰略的實施,西安金融中心呈現出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以西安金融商務區為核心的金融功能區建設初見成效,能源金融、科技金融和文化金融初具特色,面向中亞、西亞的離岸金融加快發展,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絲路金融中心正在以嶄新姿態崛起于中國的西部!
金融既是資源配置的對象,又是配置資源的載體。過去一年,在國內經濟下行持續、資本市場跌宕起伏的大背景下,國內眾多城市為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和引領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賦予了金融中心建設更加重要的時代意義。
風起于青萍之末,第8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 CFCI” 跟蹤研究了31個金融中心城市,指數保持增長與格局穩定分布的總體印象之后,已有地方金融大變革、大創新的“暗流涌動”。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的申請與發展、跨境金融的探索與實踐,新興金融的規范與引導、金融風險的防范與化解成為國內金融中心建設的新熱點。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又稱"中國腦庫",英文縮寫CDI,是經國務院總理批準成立、在業務上接受國務院研究室指導的獨立研究咨詢機構。綜合開發研究院從1989年成立起,即以改革試驗者面貌出現,是中國研究咨詢機構中嘗試市場化運作的"先行者",目前它是中國研究咨詢業中規模大、積累經驗豐富、提供服務完善、運作成功的機構,首批被列為全球百家著名腦庫之一的中國機構
目錄
序言 1
上篇
第八期CDI中國金融中心指數報告 1
第1章 總論 1
第2章 中國金融中心競爭力評價 7
2.1 第八期CDI CFCI評價方法 7
2.2 第八期CDI CFCI的主要結論 13
2.3 綜合競爭力評價 17
2.4 分項競爭力評價 19
第3章 全國性金融中心評價 30
3.1 總體評價 30
3.2 上海金融中心評價 33
3.3 北京金融中心評價 37
3.4 深圳金融中心評價 42
第4章 東北地區區域金融中心評價 46
4.1 總體評價 46
4.2 大連金融中心評價 50
4.3 沈陽金融中心評價 54
4.4 長春金融中心評價 58
4.5 哈爾濱金融中心評價 62
第5章 北部沿海地區區域金融中心評價 66
5.1 總體評價 66
5.2 天津金融中心評價 70
5.3 濟南金融中心評價 74
5.4 青島金融中心評價 78
5.5 石家莊金融中心評價 81
第6章 東部沿海地區區域金融中心評價 84
6.1 總體評價 84
6.2 杭州金融中心評價 88
6.3 南京金融中心評價 92
6.4 蘇州金融中心評價 96
6.5 寧波金融中心評價 100
6.6 無錫金融中心評價 103
6.7 溫州金融中心評價 106
第7章 南部沿海地區區域金融中心評價 110
7.1 總體評價 110
7.2 廣州金融中心評價 114
7.3 廈門金融中心評價 118
7.4 福州金融中心評價 121
第8章 中部地區區域金融中心評價 124
8.1總體評價 124
8.2 武漢金融中心評價 128
8.3 鄭州金融中心評價 132
8.4 長沙金融中心評價 136
8.5 合肥金融中心評價 140
8.6 南昌金融中心評價 143
第9章 西部地區區域金融中心評價 146
9.1 總體評價 146
9.2 成都金融中心評價 149
9.3 重慶金融中心評價 153
9.4 西安金融中心評價 156
9.5 昆明金融中心評價 160
9.6 烏魯木齊金融中心評價 163
9.7 南寧金融中心評價 167
中篇
2015年中國金融中心創新實踐報告 170
第10章 自貿區金改:從1.0版到3.0版 171
10.1 自貿區金融改革歷程 171
10.2 自貿區金改3.0版創新要點 172
10.3 自貿區金改3.0版成績及展望 173
第11章 跨境并購:中國資本的覺醒 175
11.1 國內經濟下行迫使中國資本尋求全球市場 175
11.2 全球經濟變化帶來中國企業海外并購契機 176
11.3 市場化國際化融資體系支撐海外并購暴漲 177
第12章 互聯網金融:冰火兩重天 179
12.1 個人網絡征信蓬勃發展 179
12.2 移動支付開花 180
12.3 互聯網保險成為新風口 180
12.4 互聯網銀行仍在探索 180
12.5 P2P網貸風險集中爆發 181
12.6 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加快建立 181
第13章 民間金融:灰白之間躊躇前行 182
13.1 民間借貸登記機構全國推廣 182
13.2 地方行業自律組織各地涌現 183
13.3 源頭增信受到高度重視 183
13.4 探索民間金融服務信息網絡平臺建設 184
第14章 要素市場:熱捧熱追后的反思 185
14.1 要素市場風險事件頻發 185
14.2 有史以來最嚴格的整頓 185
14.3 郵幣卡成為熱門品種 186
14.4 交易所集團化趨勢明顯 186
14.5 各地結算所加快發展 187
第15章 科技金融:全生命周期服務探索 188
15.1 上海啟動科技創新板 188
15.2 深圳搭建科技金融在線平臺 189
15.3 新型科技金融公司大發展 189
第16章 保險行業:大資管格局成型 191
16.1 保險業“大資管”優勢凸顯 192
16.2 高現價保險產品規模急劇攀升 192
16.3 產業資本加快進軍保險業 192
16.4 保險償付完成向“償二代”切換 193
第17章 新型金融:醞釀可持續商業模式 194
17.1 建設綠色金融體系 194
17.2 大力發展普惠金融 195
17.3 探索發展公益金融 195
第18章 金融監管創新:形勢逼人強 197
18.1 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升級 197
18.2 金融監管央地強化協作 198
18.3 山東地方金融監管經驗 198
第19章 金控公司:混業經營前夕的躁動 200
19.1 金融控股公司紛紛設立 200
19.2 金融控股公司引領混業發展 200
19.3 對金控公司監管呼之欲出 201
下篇
2016西安金融中心發展報告 203
第20章 西安金融中心發展述評 204
20.1 發展歷程:金融底蘊源遠流長 204
20.2 發展成就:經驗豐富區域金融中心 208
20.3 發展經驗:政府市場雙輪驅動 211
20.4 發展前景:重鑄絲路金融中心 215
第21章 西安金融中心競爭力評價 217
21.1 西安金融中心競爭力的全國比較 217
21.2 西安金融中心競爭力的區域比較 220
第22章 西安金融商務區發展 228
22.1 西安金融商務區建設政策背景 228
22.2 西安金融商務區建設規劃亮點 231
22.3 西安金融商務區建設推進現狀 236
22.4 西安金融商務區建設未來展望 241
第23章 西安高新科技金融示范園區發展 245
23.1 西安高新區科技金融發展成效 245
23.2 西安高新區科技金融發展經驗 248
23.3 西安高新區科技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 252
23.4 西安高新區科技金融發展展望及舉措 254
第24章 西安曲江文化金融示范園區發展 260
24.1 曲江新區及文化產業發展概況 260
24.2 西安曲江新區文化金融合作情況 262
24.3 西安曲江新區文化金融發展挑戰與展望 266
第25章 西安民間金融街、西安國際港務區和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金融業發展 271
25.1 西安民間金融街建設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 271
25.2 西安國際港務區建設融資租賃業聚集區 275
25.3 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打造金融創新試驗區 277
第26章 西安銀行業發展 280
26.1 西安銀行業發展概況 280
26.2 案例:西安銀行發揮專業特色功能服務區域經濟發展 284
26.3 西安銀行業發展展望 289
第27章 西安證券業及資本市場發展 294
27.1 西安證券業及資本市場發展概況 294
27.2 案例:西部證券立足區域優勢輻射全國市場 297
27.3 西安證券業及資本市場發展展望 301
第28章 西安保險業發展 306
28.1 西安保險業發展概況 306
28.2 案例:永安保險扎根西部沃土為經濟社會保駕護航 308
28.3 西安保險業發展展望 311
第29章 西安準金融業發展 315
29.1 西安準金融業發展概況 315
29.2 西安準金融業的功能定位及發展目標 318
29.3 西安發展準金融的重點任務 319
第30章 西安發展離岸金融的機遇與前景 324
30.1 國內外建立離岸金融中心的實踐和借鑒 324
30.2 西安建設離岸金融中心面臨的機遇和優勢 328
30.3 西安建設離岸金融中心的基本框架 330
30.4 西安建立離岸金融中心的政策措施 334
第31章 西安金融中心發展展望 338
31.1 建設絲路經濟帶的金融支點 338
31.2 打造區域金融中心建設高地 341
31.3 形成金融板塊錯位集聚格局 345
31.4 引領經濟產業創新綠色發展 349
附錄一:主要指標說明 355
附錄二:西安金融中心經濟與金融發展指標 357
后記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