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研究以連片特困地區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有代表性的連片特困地區的實地調查研究,分別從貧困特征、減貧需求、戰略構建、規劃編制、政策建議等方面對連片特困地區減貧問題進行研究,是對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戰略的經驗總結、政策研究與學術思考。
張琦,1963年12月生于陜西省眉縣,大學和碩士畢業于西北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系(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畢業于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農村發展系(農村發展研究所)。現為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扶貧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國土資源部中國土地礦產法律中心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UNDP扶貧研究項目技術支持專家、中國國外農業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土經濟學會理事、中國自然資源學會政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等職。曾主持國家"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重大課題《"十三五"期間完善我國扶貧脫貧機制研究》、北京市"十三五"規劃前期研究重大課題《北京市"十三五"期間生態文明建設和制度研究》、國家發改委《新時期加快貧困地區發展的對策研究》和國務院扶貧辦、國家統計局、國土資源部、中國衛生經濟學會等國家和省部委及UNDP《防災減災與扶貧開發相結合機制與模式》等國際機構委托的課題20多項。出版專著近20部,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研究領域主要為:綠色發展與減貧研究、區域發展規劃及農村經濟研究、土地及房地產發展研究等。
黃承偉,博士,現任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副主任,研究員。華中師范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多家高校兼職教授。先后擔任國家外交部、發展改革委等多個部委和世界銀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數十個國際組織資助的五十多個咨詢項目的專家組組長或主要成員,主持、參與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際技術合作項目等各類研究五十余項。已在國家、省部級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出版減貧與發展方面的著作50多部,多次獲省部級成果獎項。
陳琦,法學博士,副教授,2008年畢業于武漢大學社會學系,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政策與減貧研究。近年來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20余篇,參編論著10余部,出版專著2部,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課題9項。
概論:連片特困地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相關問題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總報告:連片特困地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的若干理論與實踐問題
專題報告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結合的理論、實踐與應用
專題報告二:武陵山片區扶貧攻堅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研究
——恩施州建始縣"整村推進、連片開發"實踐的思考
專題報告三: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有效銜接
專題報告四:貧困人群自我發展能力研究
——以恩施州建始縣為例
專題報告五:社會資本視野下的農業產業化扶貧
——以建始縣農業產業化扶貧為例
專題報告六:地方生態優勢與武陵山片區可持續發展
——以恩施州建始縣為例
專題報告七:"雨露計劃"創新與片區人力資本建設
——基于湖北省建始縣"雨露計劃"實施情況的調查
專題報告八:推進產業扶貧開發需加大縣域金融改革創新力度
——對湖北省建始縣的調查報告
專題報告九:武陵山區的生態補償機制調研報告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