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高丙中教授開始帶領研究生到海外(包括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德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去進行田野調查,取得了一批雖然初步但卻重要的研究成果。這些成果雖然尚屬初步性質,但卻具有一定的標志性意義:它標志著中國社會學人類學工作者開始從本國的需要出發,運用一種世界性的眼光來去對包括西方國家在內的海外世界進行實地性的考察。《海外民族志與中國社會科學》選取了高丙中教授及其團隊在這方面所取得的部分成果。其中及時部分收入的三篇文章主要討論了"海外民族志"研究對于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的意義,第二、第三部分則分兩個主題具體呈現了該團隊在海外從事民族志研究的部分成果。
高丙中:人類學國外民族志與中國社會科學的發展
龔浩群:國家·公民·權利
康敏:儀村日常生活中的時間與文化共同體
人類學與國外民族志
人類學國外民族志與中國社會科學的發展 高丙中
重新發現異邦——近年來漢語國外民族志的發展 楊春宇
中國海外民族志研究的"他山之石"——透視"人類學德國研究" 周歆紅
國家、公民與社會
國家·公民·權利——泰國曲鄉地方自治實踐的民族志討論 龔浩群
身份認同的國家意志與民間傳統——源自法國社區研究的思考 張金嶺
國家、公民社會與市場——印度教育領域一個復雜的個案 吳曉黎
一個公民社團的誕生、發展和延續——以香港H關注組為例 夏循祥
種姓、階級與地位——以南印喀拉拉邦為例 吳曉黎
平等競爭——從少兒足球競賽的架構看澳大利亞社會平等主義的再生產 楊春宇
時間、空間與文化
民族國家的歷史時間——簡析當代泰國的節日體系 龔浩群
儀村日常生活中的時間與文化共同體 康敏
廚房與廳堂——馬來人的房屋設計所體現出的性別關系 康敏
城市與市民內在關系的形成——以美國加州悠然城為例 李榮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