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文·潘諾夫斯基編著的《哥特建筑與經院哲學 --關于中世紀藝術哲學宗教之間對應關系的探討》在著名的威爾瑪系列講座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威爾瑪討論是為了紀念美國境內本篤教派創始人威爾瑪而專門設立的系列講座,以邀請著名學者到圣文森特學院舉辦專題講座而聞名。《哥特建筑與經院哲學--關于中世紀藝術哲學宗教之間對應關系的探討》中,作者一反當時歷史學家劃分歷史時期讓眾學科彼此之間缺乏交集的做法,研究哥特時期建筑藝術與經院哲學之間同步關系。他將歷史學家沒有受到外界干擾的情況下所獲得對關于歷史分期的結論,與藝術史家所獨立獲得的關于藝術分期的結論放到一起研究,發現兩者是同步調的,一致的。
建筑是有思想的,思想是大家的。
大家之言,只薄薄一冊,就將哥特建筑后面的經院哲學思維邏輯講個透徹。
歐文·潘諾夫斯基編著的《哥特建筑與經院哲學--關于中世紀藝術哲學宗教之間對應關系的探討》內容介紹:歷史學家會不由自主地將歷史資料劃分為各個"periods"[時期],《牛津詞典》恰當地將這個詞定義為"歷史上可區分的各個部分"。既然可區分,每個部分之間就必定有某種統一性。如果歷史學家想驗證這種統一性而不只是做出推測,就必須試圖找出諸如藝術、文學、哲學、社會與政治潮流、宗教運動等不同現象間的內在相似性。
歐文·潘諾夫斯基(1892-1968),美國德裔猶太學者,著名藝術史家。生前先后在柏林、慕尼黑、弗賴堡、漢堡等幾所大學任職,自1935年開始在美國普里斯頓大學高等研究院的人文研究所從事研究,并在美國多所大學里舉辦講座或授課。他是神像學以及中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時期藝術方面的,也是荷蘭與佛拉芒地區古籍插圖方面的專家。
譯者吳家琦,建筑師,早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建筑系,后赴美學習工作。
譯者的話 引言 Ⅰ Ⅱ Ⅲ Ⅳ Ⅴ 注釋 插圖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書質量很好,內容很喜歡,一看就是正品,值得購買
這個商品不錯~
很好 歌特建筑的書都要收
專業書籍,還是不錯的,正品
這個商品不錯~
很好
還不錯,新書,買來了解一下
根本沒收到這本書,當當,失望
難得好書
內容不用說,經典美術史文獻,封面都是臟臟的感覺,每次都沒有書膜。。。。。
哥德式建筑(英語:Gothic architec***e),或譯作歌德式建筑,是一種興盛于中世紀高峰與末期的建筑風格。它由羅曼式建筑發展而來,為文藝復興建筑所繼承。發源于十二世紀的法國,持續至十六世紀,哥德式建筑在當代普遍被稱作“法國式”(Opus Francigenum),“哥德式”一詞則于文藝復興后期出現,帶有貶意。哥德式建筑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門、肋狀拱頂與飛拱。
學術型的,比較難讀,但對了解哥特建筑很有幫助。
經院哲學與哥特建筑之間的關系,從時間、空間和實質內涵都分析得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