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不可思議:胡因夢自傳》是作者歷經(jīng)半生的探索與跌撞后親筆撰寫而成。作者集美麗氣質(zhì)與很好才智于一身,以拳拳自省、娓娓妙曼的敘述方式,勇敢而真實地揭露了自身成長歷程,呈現(xiàn)的是一幅詭譎而寥廓的心靈地圖。
《生命的不可思議:胡因夢自傳》從她父母那一代開始談起,一直到她成為演員、作家、譯者,很后蛻變?yōu)?身心靈"的探索者與治療者為止。書中生動地描繪了她的童年經(jīng)歷、愛情故事、周遭諸多事件的緣起緣滅,以及對生命的宏觀反思,讀來有一種直指本覺、豁然開朗的震撼。這是近年來很純粹、很坦蕩的一本關(guān)于成長、自覺與自救的傳記。
《生命的不可思議:胡因夢自傳》編輯推薦:她和多數(shù)人一樣,帶著父母無意識留給她的童年創(chuàng)痛,卻能夠從創(chuàng)痛中覺醒,實現(xiàn)自我的成長。
她有著豐富的情感經(jīng)歷,敢于投入兩性關(guān)系的試煉,卻能夠跳脫依賴、占有、自憐等心理造作,認識到愛的真諦。
她曾經(jīng)是眾人矚目的影星,卻毅然退出影壇,踏上尋道之旅,在五十三參的漫漫求索中,逐漸走出靈魂的暗夜,接近生命的實相。
她冥冥中一直有任重道遠的使命感,卻能夠從自我轉(zhuǎn)化做起,并很終立下推動心靈解放的誓愿。
她的探索告訴我們,生命是一種恩寵,但若非有直探內(nèi)心的勇氣,便不能體會生命的不可思議。
――讓我們走近胡因夢,與她一起用靈魂去看,用靈魂去聽,踏上自我轉(zhuǎn)化的旅程。
胡因夢,臺灣演員、作家與譯者、"身心靈課程"引領(lǐng)講師。1953年生于臺中市,12歲以前的童年生活都在臺中度過。1971年考進輔仁大學德文系。20歲主演《云深不知處》,從此展開長達15年的演藝生涯。演出過《梅花》、《海灘上的》、《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等四十余部電影。35歲之后,接近停止演藝工作,專事有關(guān)"身心靈"的探究及翻譯與寫作,著有《胡言夢語》、《茵夢湖》、《古老的未來》,譯有《般若之旅》、《超越時空》、《克里希那穆提傳》、《人類的當務(wù)之急》、《超越死亡:恩寵與勇氣》、《轉(zhuǎn)逆境為喜悅》、《不逃避的智慧》、《鉆石途徑系列》等書。
臺灣版序 31
大陸版序 33
及時章
苦難的父母 45
第二章
生命中的庇護所 79
第三章
浮華世界,紐約!紐約! 113
第四章
演員與明星生涯的真相 133
第五章
愛的試煉 143
第六章
外氣與生理拙火的覺醒 167
第七章
五十三參 177
第八章
生態(tài)與環(huán)保意識的覺醒 195
第九章
喪父 201
第十章
閉關(guān)與反觀內(nèi)照 207
第十一章
穿越愛的試煉與母喪 219
第十二章
因緣重演――單親媽媽與獨生女兒 243
第十三章
"靈魂的暗夜"與身心靈自療 257
第十四章
對特異功能的省思 267
第十五章
生物能醫(yī)學(訊息醫(yī)學) 275
第十六章
恩寵與勇氣 283
第十七章
死亡與童女之舞 291
后記 295
附錄一
手術(shù)傷及經(jīng)絡(luò)對人體術(shù)后造成的影響(蕭圣陽 作) 299
附錄二
外在環(huán)保與心靈環(huán)保(北京演講) 304
附錄三
如何去愛(成都演講) 314
愛的試煉
《梅花》和《筧橋英烈傳》上演后我的知名度已經(jīng)高漲,走在路上連小學生都會喊我"梅花"或要求我簽名。有在四維路的家中接到張艾嘉打來的電話,她說Don昨天晚上在艾迪亞出現(xiàn),一直打聽我的電話號碼,但沒人肯告訴他;朋友們私自做了保護我的決定。Don曾經(jīng)是她讀美國學校時的老師,她說如果我想見他,可以在她母親的杏林餐廳里會面。我一方面感謝艾嘉的熱心,一方面懷著悲歡離合的心情答應(yīng)赴約。
走進杏林餐廳,Don已經(jīng)在座,他消瘦的臉頰顯得更窄了。我坐定下來,兩人相視無語,闊別了一年感受雖然未變,但人事早已全非。我們聽著餐廳里的音樂,眼淚在千頭萬緒的情緒下止不住地流著。Don告訴我自從接到我的很后一封信,他的生活便開始失序,香煙啤酒無法離手,晚上經(jīng)常失眠。后來他從老撾轉(zhuǎn)到香港,替聯(lián)合國難民組織的雜志做編輯,這份工作待遇不差,他很想存一筆錢為我們的將來打基礎(chǔ),他似乎有預(yù)感我很快會返回臺灣。但是他在香港的生活起居仍然很不正常,過了沒多久他就突然中風,全身癱瘓了一陣子,很近才恢復一些,這次過境臺灣無論如何要見我很后一面。他說到處都看得見我的照片,我對他而言知名度已經(jīng)太高,他消受不起了。我看著他,一邊落淚,一邊苦笑,不知為什么,我們都沒有再多說任何話,只是以深幽的眸子融解了彼此的靈魂,讓它流向它想去的地方。
一段刻骨銘心的宿緣就這樣在生命的流程里滑落。多年以后我和林云二哥到華盛頓D.C.參加里根(Reagan)就職大典,我忍不住還是打了一通電話給Don。他人正在弗吉尼亞父母的家中,一個半小時后他來到二哥友人的住處和我見面。他的臉頰顯得比以往更窄,頭發(fā)也稀疏了一些,他說歲月在我的臉上沒有留下什么痕跡。我們坐在玄關(guān)的長椅上相對無語,眼淚還是止不住地流。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便到達他父母的那幢林間木屋;他說小鹿夜里時常出沒。我們在"秘密花園"般的庭院里散步,感受仍然和初戀一樣。回到他的房里我開始強烈地渴望他的身體,他滿臉嚴肅地看著我,然后很認真地對我說我在他心中的分量太重,他無法以一夜之情隨意處置。他開車送我回去的路上我們沒有只字片語。第二天晚上在一起吃了一頓中式晚餐,第三天我就惆悵地離開了。后來我替"新聞局"主持電視大觀,前往美國二十幾個城市接受媒體訪問,母親陪我同行。到達D.C.時我還是忍不住打了一通電話給Don。我告訴他我對他仍舊難以忘懷,他說他也一樣。離開D.C.之后,我每到一個城市靠前件事就是撥電話給他。抵達三藩市的那天我和他通電話時他告訴我說,早上他翻開報紙的占星專欄看到太陽在雙魚座的人那天會有效了結(jié)一段舊有的戀情,他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雖然他一點都不相信占星之說。我回到臺灣半年后又打了一通電話給他,他說他正在和一位外向熱情的美國女記者交往。她的外向似乎能平衡他過度內(nèi)向的習慣,因此關(guān)系發(fā)展得蠻好。很奇怪,我聽了并沒有失落的感覺,只是祝福他一切順利,然后這段因緣就正式畫上了句點。
Don和我的關(guān)系有一種神入的品質(zhì),不用言傳便能深入于對方的心靈。如果我們能放棄自保,說不定可以兩忘。然而多年來我們一直徘徊于真愛的門外,不愿接受它的鞭笞與試煉,因此我們的人生始終是紀伯倫所說的四季不分、歡笑無法全然、哭泣也不能盡興。我們唯恐驚擾到意識底端的幽冥,喚醒了那些沉睡的鬼魅;我們寧愿壓抑和閃躲,也要維持虛假的平靜。當一個人無法有效面對內(nèi)心的真相時,上癮癥便逐漸形成,我日后的男友不斷其實是有心病的。
和Don分手后隨著知名度的提升,我變成許多男人心目中虛擬的夢中情人,直到今日都有人告訴我當年有多么為我著迷。然而這個由我、媒體和眾人共同塑造出來的假象,卻成了我的親密關(guān)系中擁有破壞性的第三者。這個的假象太容易引發(fā)人性中深埋的占有、嫉妒、不安全、恐懼、暴力、衡量和權(quán)力斗爭;這個假象曾經(jīng)令餐廳的侍者用扁鉆刺傷我身邊的男性友人,也曾經(jīng)令四名陌生男子圍毆我的一位男友,"她"更是我的親密關(guān)系中"綠帽恐懼癥"的肇因。
我記得法國杰出女演員讓娜?莫羅(JeanneMoreau)曾經(jīng)說過一句豪氣萬千的話,她說她一生交往的男友無數(shù),她恨不得能擁有一幢上百個房間的大廈,把她曾經(jīng)愛過的男人悉數(shù)豢養(yǎng)在里面。我雖然從未扳著手指和腳趾仔細數(shù)過我的情人們,但是我想在中國女人里面我的兩性經(jīng)驗算是相當豐富的。然而真正影響我的成長、促使我產(chǎn)生轉(zhuǎn)化的,嚴格講起來只有三位。這三位之中很令我"感恩"的應(yīng)該算是《快意恩仇錄》的李伯爵了。
總體來說還不錯吧
圖片可能看的不太清楚,最下面一本被壓到的就是。算了,我還是多拍一張。送給自己的,三十五歲的生日禮物。和店家結(jié)下了不解的緣分。希望有文有圖的好故事,可以給我人生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