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有九章,分別為"記憶深處的鴿哨""誰來傳承""誰是第四代""制作技藝""玩具做成了工藝品""價值""傳承就該這樣""絕活沒有絕""永字鴿哨精品賞析"。按照時間的順序講述了鴿哨的發展與起源,三代永字鴿哨的前人是如果將永字鴿哨技藝發揚光大,現在的第四代何永江又是如何在沉寂了四十年后重拾技藝,鴿哨的制作技藝,永字鴿哨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以及永字鴿哨的發展現狀。內容詳實,配圖,是目前本詳盡介紹北京鴿哨發展及技藝的著作。
非遺專家傾力撰寫
具有文化傳承和收藏價值
紅墻黃瓦老皇城、青磚灰瓦四合院,又說豆汁焦圈鐘鼓樓、藍天白云鴿子哨。要說四合院是老北京的圖騰的話,那鴿哨就是四合院的小圖騰;要說有老念想的話,那么鴿哨是老北京的念想更沒得說。
鴿哨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有靈氣的一項,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鴿哨鴿哨,有了鴿子哨才能發出聲響",鴿哨是需要配合鴿子的飛翔才能發出悅耳的聲音的,愛鴿子養鴿子的人才會喜歡這鴿哨,這也為說明這片土地的人們很早便開始喜愛動物、親近自然提供了佐證。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小鴿哨看似不起眼,但經過制作鴿哨的工匠們悉心研究,用心雕琢,付出了一生的心血甚至是幾代人的心血照樣將鴿哨做成了精品,做成了藝術品。讓京城的鴿哨愛好者們趨之若鶩,甚至一哨難求。
翻開本書,準備好一起聽聽老北京上空曾經美妙的聲音,看看鴿主怎么給有靈氣的小鴿子佩戴鴿哨,學學非遺傳承人京城的鴿哨老手藝人是如何將純天然的材料制成這一副副精美的藝術品。
尚利平: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會員、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北京東城區作家協會理事、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曾出版民俗類圖書《老北京雜拌兒》,并曾多次在《北京晚報》發表文章。
序 趙 書
序 楊建業
前言
及時章記憶深處的鴿哨
及時節 王太監走出皇宮
第二節 隆福寺的鴿哨
第二章誰來傳承
及時節 永字鴿哨及時代——老永
第二節 永字鴿哨第二代——小永
第三節 永字鴿哨第三代——王永富
第四節 三個關鍵人物
第三章誰是第四代
及時節 永字鴿哨第四代——何永江
第二節 沉寂了四十年
第三節 重現江湖
第四章制作技藝
及時節 選料和工序
第二節 工具
第三節 制作工藝
第四節 鴿哨白線圖欣賞
第五章玩具做成了工藝品
及時節 永字鴿哨類型簡介
第二節 筒類鴿哨
第三節 葫蘆類鴿哨
第四節 星眼類與星排類鴿哨
第六章 價值
及時節 永字鴿哨的歷史價值
第二節 鴿哨的藝術價值
第七章傳承就該這樣
及時節 老規矩
第二節 疑問誰來解答
第八章絕活沒有絕
及時節 現在的第四代守藝
第二節 大眾首肯的手藝
第九章永字鴿哨精品賞析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