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交往,自有一定之規可循。而在公務交往之初,最受到關注的就是會面的禮儀規范。本書從會面禮儀、聚會禮儀、交往禮儀、出行禮儀、餐飲禮儀這五個大的方面,來解析公務交往的禮儀細節。
《公務禮儀》是由人大教授金正昆《基層國家公務員的禮儀素養及培訓》(2004年)、《基層公務員禮儀》(2006年)修訂、再版,內容有了很多刪減、補充,由而更是貼近現代人公務中的各個方面:包括見面禮儀、聚會禮儀、交往禮儀、出行禮儀以及餐飲禮儀等等,較前兩本詞語活潑、自然。易于讓現代人掌握運用。不僅告訴參與公務人士在社交中如何衣著得體、舉止優雅、行為文明,也告訴他們國際慣例。但在敘述中注意避免了以往一味的教導的死板教科書灌輸,而是娓娓道出在什么場景該怎么做。如在西餐喝咖啡,如赴中餐宴會等等,可讀性強,是一本置于公務之中人士輕松閱讀的參考書。
金正昆,浙江省東陽人。知名禮儀與公共關系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外交學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民航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等多所院校兼職教授。目前主要從事外交學、禮儀學、傳播學與公共關系學研究。
及時章 會面禮儀
及時節 稱呼
第二節 介紹
第三節 行禮
第四節 交談
第五節 舉止
第六節 儀表
第二章 聚會禮儀
及時節 會議
第二節 儀式
第三節 拜訪
第四節 運動
第三章 交往禮儀
及時節 公文
第二節 電話
第三節 書信
第四節 名片
第五節 題字
第六節 饋贈
第四章 出行禮儀
及時節 徒步
第二節 行車
第三節 乘機
第四節 媒體
第五節 外事
第五章 餐飲禮儀
及時節 中餐
第二節 西餐
第三節 自助
第四節 飲茶
第五節 咖啡
第六節 酒水
后 記
及時節 稱 呼
稱呼,指的是人們在日常交往中所采用的稱謂語。在公務交往中,選擇正確、適當的稱呼,反映著自身的教養、對對方尊敬的程度,甚至還體現著雙方關系發展所達到的程度和社會的風尚,因此絕不能疏忽大意,隨便亂用。
根據禮儀規范,選擇正確、適當的稱呼,有三點務必注意:其一,要合乎常規。其二,要照顧習慣。其三,要入鄉隨俗。與此同時,還應對生活中的稱呼、工作中的稱呼、國際交往中的稱呼、稱呼的禁忌等細心掌握,認真區別。
一、生活中的稱呼
在日常生活中,稱呼應當親切、自然、、合理,切切不可肆意為之。
(一)對親屬的稱呼
人們對親屬的稱呼,往往有常規與特例之分。
1.常 規
親屬,即與本人直接或間接擁有血緣關系者。在日常生活中,對親屬的稱呼
業已約定俗成,人所共知。例如,父親的父親應稱為"祖父",父親的祖父應稱為"曾祖父",姑、舅之子應稱為"表兄"、"表弟",叔、伯之子應稱為"堂兄"、"堂弟",大家對此都不會搞錯。
對親屬的稱呼,有時講究親切,并不一定非常標準。例如,兒媳對公公、婆婆,女婿對岳父、岳母,皆可以"爸爸"、"媽媽"相稱。這樣做,主要是意在表示自己與對方"不見外"。
2.特 例
面對外人,對親屬可根據不同情況采取謙稱或敬稱。對本人的親屬,應采用謙稱。稱輩分或年齡高于自己的親屬,可在其稱呼前加"家"字,如"家父"稱輩分或年齡低于自己的親屬,可在其稱呼前加"舍"字,如"舍弟"。稱自己的子女,則可在其稱呼前加"小"字,如"小婿"。
對他人的親屬,應采用敬稱。對其長輩,宜在稱呼之前加"尊"字,如"尊兄"。對其平輩或晚輩,宜在稱呼之前加"賢"字,如 "賢侄"。若在其親屬的稱呼前加"令"字,一般可不分輩分與長幼,如"令堂"、"令郎"對待比自己輩分低、年紀小的親屬,可以直呼其名,使用其愛稱、小名,或是在其名字之前加上"小"字相稱,如"娜娜"、"小剛"等等。但對比自己輩分高、年紀大的親屬,則不宜如此。
(二)對朋友、熟人的稱呼
對朋友、熟人的稱呼,既要親切、友好,又要不失敬意。以下幾種皆可采用。
1.敬 稱
對任何朋友、熟人,都可以人稱代詞相稱。對長輩、平輩,可稱其為"您";對待晚輩,則可稱為"你"。以"您 "稱呼他人,是為了表示自己的恭敬之意。
對于有身份者、年紀長者,可以"先生"相稱。其前還可以冠以姓氏,如"王先生"。
對文藝界、教育界人士,以及有成就者、有身份者,均可稱之為"老師"。在其前,也可加上姓氏,如"趙老師"。
對德高望重的年長者、博學者,可稱之為"公"或"老"。其具體做法是將姓氏冠以"公"之前,如"沈公"。將姓氏冠以"老"之前,如"程老"。若被尊稱者名字為雙音,則還可將其雙名中的頭一個字加在"老"之前,如可稱馬敘倫先生為"敘老"。
2.姓名類稱呼
平輩的朋友、熟人,均可彼此之間以姓名相稱。例如,"梁飛虎"、"楊一奇"。長輩對晚輩也可以這么做,但晚輩對長輩卻不可如此這般。為了表示親切,可以在被稱呼者的姓前分別加上"老"、"大"或"小"字相稱,而免稱其名。例如,對年長于己者,可稱"老劉"、"大孫",對年幼于己者,可稱"小高"對同性的朋友、熟人,若關系極為親密,可以不稱其姓,而直呼其名,如"勝南"、"家偉"。對于異性,則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區分。如家人、戀人或配偶可以稱"徐嫣然"為"嫣然",而關系一般的異性朋友則不宜如此稱呼。
3.親密性稱呼
對鄰居、至交,有時可采用 "大媽"、"大叔"、"阿姨"等類似血緣關系的稱呼,這種稱呼,會令人感到信任、親切。在這類稱呼前,也可以加上姓氏。例如:"翟大哥"、"馬大姐",等等。
(三)普通人的稱呼在現實生活中,對一面之交、關系普通的交往對象,可酌情采取下列方法稱呼。
及時,以"同志"相稱。
第二,以"先生"、"女士"、"小姐"、"夫人"、"太太"相稱。
第三,以其職務、職稱相稱。
第四,入鄉隨俗,采用對方所能理解并接受的稱呼相稱。__
外觀比較滿意,還沒來得及看哦!
還好
不錯很滿意!
很好,劃算,很喜歡
很不錯的一本好書,是我需要的,受教了
書的質量不錯,就是物流太慢了,中間打了2次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