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保健訊息總若"橫看成嶺側成峰",難得專家的一錘定音。
揭開吃的真相。當下流行的飲食熱點問題、食品安全問題,專家們用事實粉碎流言,幫你輕松避開營養誤區,吃出健康和長壽。
營養指南和一日三餐搭配指南,從膳食配方到微量營養素,從實用選材到配餐策略,教你真正運用營養理念,吃出最強體質。
10項健康指標,輕松自查。認清自己的身體狀態,有針對性地制定膳食、運動和心理調適方案。
"四高"人群、孕產婦、嬰幼兒、青少年、老年人……特定人群的膳食指導,一本書買回家,全家人都用得上。
更有22份食物營養數據表,從常見食物營養數據到日常運動標準,一看就懂,邊學邊實踐。
在做了多年養生類書籍后,作為小編的我也糊涂了。在養生訊息漫天飛、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的當下,有些"養生秘方""食品安全傳言"怎么想都覺得不靠譜。突然有24小時,領導拿著書問我:"現在的書,你敢拿回去送給你家人看嗎?"聽到這句話,小編真的遲疑了。
作為有良心的編輯,小編有個小小愿望,就是要做一本的膳食寶典,能放心地送給家人、朋友看,給讀者傳播正確養生觀點的書。幸運的是,小編遇到了有同樣想法的作者,于是就有了本書的編輯團隊。
18位博學營養專家、醫學專家,耗時3個月組稿,尋找資料。為了本書的性,本書中每一個表格里的數據及引用的文獻,小編眼睛都不敢眨地進行仔細核對。以保障本書的每一個表格,每一個結論,每道營養處方都是科學嚴謹有依據的。
歷經半年的努力,這本書終于要出來了,18位老師用他們專業的知識,嚴謹的態度,以及非常細致實用的指導,讓本書成為當下靠譜的百姓膳食指導手冊。小編真的很幸福,能夠把這些科學實用的養生觀點、食品安全問題及膳食指導呈現給讀者。
南京中醫藥大學豐盛健康學院編委會
南京中醫藥大學豐盛健康學院,國內首家以傳統醫學為特色的健康學院。依靠南京中醫藥大學的師資力量,致力于中醫藥高素質專業人才的培養,以"師帶徒"的小班制教學傳授中醫傳統文化。學院成立至今,研發養生產品、創辦雜志、慈善捐助,旨在弘揚健康文化,普及健康知識,提升專業人員素質,服務大眾,復興傳統中醫中藥。
本書是豐盛健康學院整合校內外專家資源傾力打造的,醫學團對強強聯合,以期傳播飲食養生新觀念,引領大眾正確保健養生。
及時章 國民膳食熱點問題
了解吃的真相 走出吃的誤區 / 14
酸奶比牛奶更有利于健康? / 14
我們能遠離食品添加劑嗎? / 15
每天要喝8 杯水的說法有科學性嗎? / 16
多吃酸性食物易得癌? / 17
……
中國人營養指南 / 30
居民膳食寶塔,平衡而合理 / 30
食物有四性,選食物要平調寒熱 / 31
谷類為平衡膳食提供基本保障 / 32
……
一日三餐合理搭配指南 / 42
早餐提供品質營養 / 42
午餐要保障足夠能量 / 43
晚餐適量并易于消化 / 44
……
食品安全熱點問題 / 48
反季節蔬菜究竟能不能吃? / 48
轉基因食品是福還是禍? / 49
禽流感高發期還能吃雞肉嗎? / 50
……
第二章 國民健康自我管理
必須關注的12項健康指標 / 58
呼吸指標 / 58
體溫指標 / 59
脈搏指標 / 60
體重指標 / 60
……
"四高"人群飲食與營養處方 / 66
糖尿病 "三低"飲食結構 / 66
控制總熱量攝入 / 67
適度攝入碳水化合物 / 68
糖尿病患者一周三餐營養處方推薦 / 69
……
常見病的飲食營養處方 / 84
慢性腸胃炎 避免刺激性的食物 / 84
保障能量的同時調養腸胃 / 85
合理補充維生素C / 86
慢性胃炎患者一周三餐營養處方推薦 / 87
……
第三章 特定人群膳食指南
孕期女性與哺乳期女性 / 122
孕早期 及時補充葉酸 / 122
膳食清淡、可口 / 123
糖尿病孕婦要合理計劃飲食 / 124
少食多餐,準備營養小零食 / 125
……
嬰幼兒及學齡前兒童 / 134
0~6 個月 產后初乳營養好 / 134
純母乳喂養 / 135
6~12個月 母乳依然是理想的天然食物 / 136
及時合理添加輔食 / 137
輔食添加的順序和原則 / 138
科學衛生地制作輔食 / 139
……
兒童與青少年 / 144
三餐定時定量,不能盲目節食 / 144
吃富含鐵和維生素C 的食物 / 144
每天進行充足的戶外運動 / 145
遠離煙酒需納入家庭教育 / 145
老年人 / 146
粗細糧搭配 / 146
豆類食品補充品質蛋白質 / 147
多吃蔬菜和水果 / 148
合理有度地增加奶制品 / 149
食不過量,但不能刻意節食 / 150
保持健康體重,規律運動 / 151
附錄 食物營養數據表
人體必需營養素 / 152
膳食寶塔建議不同能量水平的食物攝入量所提供能量、蛋白質構成比 / 153
谷類、薯類食物互換表 / 154
蔬菜類食物互換表 / 154
水果食物互換表 / 155
肉類食物互換表 / 155
魚蝦類食物互換表 / 156
大豆類食物互換表 / 156
乳類食物互換表 / 156
常見糖類的血糖生成指數(GI) / 157
……
參考文獻
版權頁
了解吃的真相 糾正吃的誤區 酸奶比牛奶更有利于健康?
酸奶保留了牛奶的全部優點
酸奶是以新鮮牛奶為原料,經過殺菌、添加乳酸菌、發酵、冷卻、灌裝而成的一種乳制品。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優點,而且在發酵過程中,牛奶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有20% 左右會被水分解為更小的分子,如半乳糖和乳酸、小的肽鏈和氨基酸等。
酸奶較牛奶更易消化
牛奶經過發酵后脂肪酸含量會增高,因而酸奶更易消化和吸收。在發酵的同時,乳酸菌還可產生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等,使酸奶中各種營養素的利用率大大提高。特別是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喝酸奶不易產生腹脹、腹瀉等現象。發酵后產生的酸奶,可有效地提高鈣、磷在人體的利用率,所以酸奶中的鈣、磷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每天要喝8杯水的說法有科學性嗎?
飲水量要根據個人體質而定
很多人都相信"每天喝足8 杯水"的說法。為了健康、美容等目的,許多人都會要求自己喝足8 杯水。實際上,飲水量要根據每個人的體質而定,而且個人所處的環境、氣候,以及工作差異也會影響飲水量。
比如夏季在戶外高溫環境下工作的人,由于出汗較多,飲水量一般要達到2000~3000 毫升,如果在常溫環境下,就會相應減少飲水量。冬天出汗少,成人一般喝1200~1500 毫升的水就足夠了。患有結石、痛風、高脂血癥的患者,無論什么季節和出汗量多少,每天至少需要喝2000 毫升的水。
少量多次主動飲水
無論是正常人,還是疾病患者,較好的飲水習慣是少量多次主動飲水。早晨起來先喝1 杯水(200 毫升左右),補充夜晚流失的水分,清腸排毒;上班前喝1 杯水;10 點左右可以補充1 杯水;午餐前適當喝點水,有助于激活消化系統活力;下午上班前可以少量喝些水;下午3 點可以適當補充水分;下班前喝點水,能帶來腸胃的飽脹感,減少晚餐食量,特別適用于想減肥的人。臨睡前無特殊原因盡量少喝水,尤其是老年人。
體溫指標
健康人的體溫
健康人的體溫是相對固定的,24小時之內的波動范圍很小,一般不會超過1 ℃。正常人的口腔溫度為36.3~37.2 ℃ ;腋下溫度為36.0~37.0℃ ;直腸溫度為36.9~37.9℃。體溫高于正常水平稱為發熱(發燒)。
根據熱度高低,可將發熱分為低熱、中度發熱、高熱和超高熱4種。低熱指體溫低于38℃,中度發熱體溫為38.1~39℃,高熱體溫為39.1~41℃,超高熱體溫在41℃以上。
發熱的原因
測量體溫通常是使用體溫表測量腋下溫度。所以一般所說的體溫,是指腋下體溫。
不同性別、年齡,體溫略有不同,女性略高于男性,新生兒略高于兒童,年輕人略高于老年人。引起體溫升高的原因很多,如肌肉活動、精神緊張、進食等。許多疾病會表現出發熱癥狀,例如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可引起感染性發熱;中暑、較大的組織損傷、輸血輸液反應、神經功能紊亂等,可引起非感染性發熱。
發熱的預警作用
發熱不是一種疾病。它就像是身體的一個警鐘,提醒你身體內部出現了異常情況。發熱也是身體對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種防御措施。從某種角度來講,適度的發熱有利于增強人體的抵抗力,有利于病原體的清除。所以發熱時,不要急于馬上退熱,而要盡量搞清楚發熱的原因。好的方法是請教醫生,以免掩藏真正的病因,延誤必要的治療。
冬春季節經常流行呼吸道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往往有發熱癥狀,而且有傳染性。冬春季節出現發熱癥狀者,要及時去發熱門診就診。
"四高"人群飲食與營養處方
糖尿病
"三低"飲食結構
糖尿病患者要在控制食物總能量的前提下,合理、均衡分配各種營養素,采用低鹽、低油、低糖的日常飲食模式。
低鹽飲食就是減少每餐食鹽攝入量,包括各種咸味調味品的攝入量,如豆瓣醬、方便面調料、醬油等。還要少吃腌制食品,如臘腸、腌黃瓜、咸菜等。糖尿病患者每日食鹽攝入量好控制在5 克以內。
低油就是指烹飪過程中減少用油量,每餐用油要少于10 克,每天烹調用油總量少于25克。糖尿病患者宜采用科學的烹飪方法,以蒸、煮、燉為主,減少炒、炸等方式。
低糖是指飲食中減少糖的攝入量,因為吃糖過多會引起血糖升高,而且糖的熱量高,過量食用會導致肥胖,間接影響糖尿病患者身體健康。
及時合理添加輔食
隨著嬰兒的生長發育和營養素的需要量增加,僅靠母乳或牛乳不能供給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素;母乳的分泌量減少,嬰兒出生4 個月后,體內儲存的鐵往往被消耗殆盡,加上母乳含鐵量較低,嬰兒必須從輔食中獲得足夠的鐵等營養元素。
從6 月齡開始,需要逐漸給嬰兒補充一些非乳類食物,包括果汁、菜汁等液體食物,米粉、果泥、菜泥等泥糊狀食物以及軟飯、爛面,切成小塊的水果、蔬菜等固體食物,這一類食物被稱為輔助食品,簡稱"輔食"。
嬰兒逐漸長大,會專注地盯著大人吃飯,偶爾還會去抓大人送往嘴里的菜,有時還會把玩具放進嘴里,口水把玩具弄濕。4~6 個月的嬰兒可以扶著坐,可以用嘴平掃勺子,而不是嘬,此時就可以添加輔食了。如果嬰兒體重增加緩慢,就可以提早添加輔食;如果體重增加很好,可以滿6個月再添加輔食。Tips 嬰兒輔食添加的信號
平衡膳食,享受食物,就是順應自然之道。
——中國首屆國醫大師 朱良春
向全民普及個性化飲食健康知識,是"食育"一個民族最基本,較高效的策略,也是醫者至高的責任。
——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教授 陳滌平
民以食為天,食以平衡為先,把健康儲存在一日三餐的飲食中。
——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著名養生學家 馬烈光
跟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很多常見的營養問題都有提到,很有用
讀完之后,繼續完善食譜,繼續在營養均衡的基礎上加深對食品安全的認識
中國人應該讀的膳食指南,打破很多傳言中的誤解
這是我所見到的一本比較權威的,指導我國居民現階段科學膳食的書。很值得仔細閱讀。
有針對不同疾病人群的飲食菜單,很有用,如果能有些替補食物,會更有操作性
現在的書,很多都不敢拿回家給家人看,因為好多內容都是以訛傳訛,有的甚至是胡編亂造,在這個方面,這本書真是業界良心,專家組編寫的,讓人信服
有針對特殊人群分門別類歸納了些日常膳食問題,這樣比較直觀、不生澀。推薦!
胖MM的春天要來了~終于有權威營養的食譜了
現在飲食健康問題很嚴重,有這樣一本書,家里備著很放心
內容很全面,針對不同人群,需要的營養跟注意的地方都不同
這書還是挺不錯的。值得推薦。中國人就得注意膳食健康了。
講了很多大眾都很關心的營養問題,比如食品安全問題,挺有用的
老師推薦買的,非常不錯,學到很多健康的飲食方法,非常適合現在的養生人群。
書中寫的很全面,有各個年齡段的不同營養搭配
營養、搭配、適用人群都有,比單純的菜譜好多了
吃對食物對健康很重要,健康就是靠一日三餐來維護的,這本書的內容很有用
很多類似的養生書都搞了特別多的噱頭,結果什么有用的內容都沒有,這本不一樣,是真正做學問的專家編寫的,并不是作者為了出名才出書,業界良心
講了很多大眾都很關心的營養問題,比如食品安全問題,三高人群注意問題,還有肥胖人者注意問題,等等
以后有什么健康營養上的問題,看這本書就行了,放心
養身不止是老人需要,青少年也需要,這本書涉及了好幾類人群的健康膳食問題,全面實用
書里還詳細寫了很多關于食品安全的問題,還有常見病飲食的營養處方,日常生活很實用
給爸媽買的,翻看了下,很科學很權威的膳食指南,是本好書
有分類人群,覺得這點挺好的,可以根據適宜人群選擇適合自己的營養食物
大概看了下,很不錯,各個時期的膳食營養都有介紹,希望有用
還有專門的兒童青少年人群飲食的膳食指南,買回來就不怕孩子吃不好吃不對了
是營養與膳食的老師推薦的,不錯,結合中國體質合理膳食不錯。對于想減肥的人也有幫助哦~~~
買回家給老人看,慢慢研究食物的營養,還是不錯的,各種常識,沒有謠言。讓家人更注重營養。
現在的食品安全問題真的很嚴重,作為一個媽媽,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營養不夠或者吃錯了影響健康,所以我在這上面一直謹慎再謹慎,這本書很專業,讓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