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了解民國,了解臺灣,了解蔣家王朝。
秉承以過來人親身談歷史往事,大是大非中細訴點點滴滴,"因事找人,因人找事"的宗旨,聚焦重要歷史人物、國家政要所親身經歷的事件,選取臺灣那些年歷史中的親歷者見證人,對臺灣這些年的歷史人物和事件進行了富有人情味的普及性的描寫。每一位講述者都是中國現代歷史上的重要人物,是臺灣民國政府的參與者,或者是重要人物的后代,以及重大事件的親歷者,具有特質。
有國仇,也有家恨,講述了國民黨政府退守臺灣之后如何穩定局勢,、陳誠、白崇禧等政要又度過了怎樣的晚年生活,他們在政治以外,在家庭生活中,又是怎樣的角色?在金門炮戰時期,又有什么樣的故事?臺灣白色恐怖時期,又是怎樣的社會境況?臺灣,為何能成為今日之臺灣?
應舜仁(侍衛)講述在臺歲月;陳履安(陳誠之子)講述陳誠晚年在臺灣的生活;白先勇(當代華人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白崇禧之子)講述白崇禧在臺灣的日子;蔣孝嚴(蔣經國私生子)講述蔣家門外的日子;孔令儀(孔大小姐)講述作為家族的守望者的歷史;郝柏村(中國國民黨中央副主席)親歷金門炮戰;陳明忠講述作為臺灣一個政治死刑犯的日子。
1.有國仇,也有家恨,國民黨政府退守臺灣之后如何穩定局勢,、陳誠、白崇禧等政要又度過了怎樣的晚年生活,他們在政治以外,在家庭生活中,又是怎樣的角色?
2.每一位講述者都是中國現代歷史上的要人物,是臺灣民國政府的參與者,或者是重要人物的后代,具有特質。
鳳凰書品
口述歷史
主持人:曹景行 陳曉楠
鳳凰衛視金牌歷史文化節目,口述還原真相,細節撼動心靈"。
及時章 應舜仁:在臺歲月
第二章 陳履安:主政臺灣的"陳誠伯"
第三章 白先勇:白崇禧的孤寂晚年
第四章 蔣孝嚴:蔣家門外的日子
第五章 孔令儀:家族的守望者
第六章 郝柏村:親歷金門炮戰
第七章 陳明忠:一位政治死刑犯
1.一本書,了解民國,了解臺灣,了解蔣家王朝。
2.以國民黨政要人物,親口講述那些年的隱秘往事,揭露最為真實的、宋美齡等。
每一個地方被炮彈炸得看不出原來樣子了,好像犁過地一樣。彈片太多了,都收集起來做了菜刀。44天每天平均5到10分鐘一定有一群炮彈來。我們的空軍用了美國援助的響尾蛇飛彈,差不多打下30架飛機,只損失了一兩架飛機,空域還是在我們手中,中共當時空軍還不行。
從幾個人物知道了國民黨在大陸最后的日子及在臺灣最初的日子的那一段歷史
內容不錯,看到了不一樣的蔣宋馮陳四大家族生活經歷,了解到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很有人情味,以對話、敘述,及摘記的方式來講述發生在民國時期的事情,讀起來非常順暢。喜歡!!值得一看。
完全不同于歷史教科書,通過口述講述的一些臺灣的歷史,以及一些名字很熟悉卻離我們很遙遠的人物的介紹,內容不是特別詳盡,但很好看。
其實,受的苦難不比任何人少,只是都有那種中國人固有的忍耐和不忘理想的那種精神。。。臺灣一直都在所有中國人的心中,而也相信,未來的臺灣也會越來越好的。。。
書的質量很好,近似于訪談錄。文筆一般,但是是歷史見證人的原汁原味的內容。很能展現出真實的歷史。和我們小時候接受的教育想去甚遠。感覺不錯,真實的東西終歸是真實的東西。早晚會給人們一個交代。
關于臺灣往事。質量很好,湊單買的。包裝不錯,快遞很給力。
白先勇:母親去世對他影響很大,他們兩個是精神上互相依靠的。父親一直是在前方打仗,整個家幾乎都是我母親一個人撐起來的,等于家里的一根柱子一樣,很不容易。她去世后是伊斯蘭教葬禮。每天要到墓上,阿訇要念經,念40天才完,父親當時已經69歲了,每天都去。
拿到書就翻看起來,主要是對孔令儀口述的部分感興趣,所以才買的。但是,接下來再繼續看就感覺這本書還是不錯喲。許多名人過去的生活展現在我和世人面前.....,讓人獵奇書中記載的那些名人們的私密和媒體披露的事件。當然也有想滿足一下對他們深入了解的心態。
蔣孝嚴:經過眷村的時候,聽到有些老先生說,委員長的孩子,委員長的孩子!那時候也聽不懂,兩三次以后,回去問外婆。外婆說胡說八道,不要聽這些人發神經。我們也就不當一回事,但是有記憶,對自己的身世總是覺得有很多疑問。
一天就看完這本書了,主要是國民黨初到臺灣時發生的一些事,對陳誠好白崇禧的印象很深刻,第一次知道國民黨和臺灣原住民之間的爭斗
還未拆封閱讀,當時買的時候是懷著想了解臺灣、國民黨、蔣家王朝、宋氏姐妹等這一代人的歷史,看封面還不錯的樣子,書皮有點舊報紙復古的感覺。
從小接受的教育使我們對歷史有一種非常片面的認識,這本書讓我們從另外的角度了解歷史的另一面,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胡適說過:“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以,我們應該多看看其他人寫的歷史。
讓我們了解了真實的臺灣往事,很有意思。尤其是后來到了蔣公館,看到曾經的侍從,做為義務講解員給參觀的人們講解蔣公和夫人的生活,那份從內心里發出的敬仰,那份謙和,與書真真是很貼近。
或許是電視節目采訪的緣故,整本書讀來很是流暢。國共這段歷史歲月已遠走,毛蔣也都一一謝世,他們的后代不可避免的被拉出來對比戲說。比起毛氏的露面,蔣家王朝或許給當下人提供了更多遐想空間。在這本書里,與蔣氏的不期而遇讓史書也如通俗般好讀。
曾經看過一本書,講的是作者在臺灣經歷的幾十年的見聞。這本書亦是講述了臺灣與大陸封閉了幾十年間的往事和辛秘,豐富了我們對臺灣當時社會狀況的了解
送貨速度快,而且包裝很好,整書密閉封裝的,很干凈,買這本書的理由:關鍵這是一本記錄口述歷史的書,娓娓道來很多偉人生活中不為人知的,沒有那些矯情的語詞修辭。對想了解國民黨那時候的社會狀況,會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的。
對于了解臺灣,很有用處,一個真實的臺灣躍然紙上。
臺灣往事(一本書了解蔣家王朝私生活,白先勇、蔣孝嚴、孔令儀等口述還原最真實的、宋美齡、蔣經國、白崇禧、陳誠…)這本書還是很不錯,期待已久
像我這種喜歡臺灣的人來說,這本是很適合我了解臺灣的歷史了,下次要買些關于臺灣近況的書籍,爭取去臺灣。
為了解臺灣而買的一本書。內容挺不錯,是一本了解1945年臺灣的一部可看性較好的紀實書。
陳履安:我記得出殯那一天,許多人自動跪在路兩邊,祭拜他。好多從中南部來的農民跪在地上哭,不肯走。那時候臺灣最熱鬧的一條街叫衡陽街。當時俞大維很感慨地講了一句話:“辭修啊,這個時候走,在衡陽街下車了,我們將來在哪里下車,不知道啊!”
70、80年代的人已經對于民國歷史印象淡薄,此書通過臺灣主要政要身邊人的口述,很客觀的講述了45年之后,蔣宋等人的遷移以及各政要的主要活動。此書對于想要對那個時期大概的了解的人,或留給不愛細心讀書的后人,作為閑暇時光的精辟讀物
臺灣往事,這本書的內容經常被各種網站的歷史欄目引用,很喜歡看,讀完之后很受啟發。這次買一本紙質書,一來通讀一遍,系統了解一下臺灣社會變化,政權狀況,二來作為收藏,把國家的歷史保存下來,延續下去。讓子孫后代不忘歷史,以史為鑒,不再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