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二李,開荊楚,包湖湘,卷五嶺,吞巴蜀,掃江南,撼河東,服吳越,終五代亂世之局;釋兵權,削藩鎮,修君德,勤政事,興農學,恤生民,懲貪吏,定禮制,奠兩宋太平之基。《說不盡的宋朝》全景透視兩宋歷史,深入探尋治亂之源,揭示王朝興亡密碼,重構被誤讀的宋朝。深刻、耐看、好讀,讀完這本書,你將在短的時間內,理清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在輕松的閱讀中,領會宋代實現大一統背后的權謀,以及宋朝被稱為“向往的朝代”的原因。
趙匡胤。
※天涯煮酒論史超高點擊量,白話正說宋朝三百年的風云變幻,解密王朝興亡密碼,重構被誤讀的宋朝。
※趙匡胤何以被稱為與唐太宗齊名的帝王?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為什么沒演變成流血事件,這一朝君臣為何那么獨特?著名史學家陳寅恪為何稱,華夏民族之文化,造極于趙宋之世?一切問題的答案都藏在這本書里。
※深刻、耐看、好讀,讀完這本書,你將在短的時間內,理清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在輕松的閱讀中,領會宋代實現大一統背后的權謀,以及宋朝被稱為“向往的朝代”的原因。
狄飛驚,本名張磊,山東聊城人,現居于山東東營,供職于政府機關。自幼酷愛歷史,業余時間筆耕不輟,長篇歷史文學《說不盡的宋朝》為首部作品,該系列預計共8部200余萬字,全景展示趙宋王朝三百二十余年的輝煌與磨難。筆名“狄飛驚”取“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之意。
楔 子及時章 闖蕩江湖
第二章 名將郭威
第三章 命運轉折
第四章 真命天子
第五章 高平之戰
第六章 目標淮南
第七章 一戰成名
第八章 英雄相惜
第九章 一龍二虎
第十章 限佛運動
第十一章 壯志未酬
第十二章 山雨欲來
第十三章 黃袍加身
第十四章 兵不血刃楔 子 及時章 闖蕩江湖
第十三章 黃袍加身
趙普和趙光義進入帳中,高聲傳達了將士們的意愿:“諸將無主,愿策太尉為天子。”趙匡胤還沒來得及回答,就被兩人一左一右挾持著走出帳門,幾個將領疾步上前,不容分說地把一件黃袍披到他身上,緊接著三軍將士齊齊跪倒在地,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山呼之聲直沖云霄,聲震數里,歷史上最精彩的一幕“黃袍加身”就這樣上演了。此時,一輪紅日正從東方天際緩緩升起,萬道金光噴薄四射,照亮了萬里長空,照亮了山川大地,也照亮了茫茫未知的未來。對趙匡胤而言,這一切都在預料之中,卻又來得太過突然。剎那間,一首詩涌入趙匡胤的腦海:
欲出未出光辣達,千山萬山如火發。須臾走上天上來,趕卻流星趕卻月。
這首多年前所作的小詩,不就是眼前一切的生動寫照嘛!只是此時趙匡胤還不能流露出絲毫興奮,相反,他必須表現得不情不愿,對部將的擁戴表示自己何德何能,不敢稱帝。然后部將表示您是天命所系,眾望所歸,再度“勸進”,他再度“固拒”,如此反復若干次,實在盛情難卻,才能勉強為之。這種套路既虛偽又無聊,卻是政治上的需要,也是對新皇帝演技的一次考驗。但這些將領不是讀書人,對這種客套表演沒多少興趣。他們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趙匡胤擁上戰馬,簇擁著向南行去。是時候接管大局了,趙匡胤攬轡駐馬,對諸將大喝道:“爾等貪圖富貴,擁立我為天子,陷我于不仁不義。你們如能遵從號令,我也就勉為其難,否則我絕不當這個皇帝。”諸將哪有不從之理,全部下馬俯首,表示唯命是從。趙匡胤深知,“黃袍加身”只是及時步,自己的皇帝身份還未經官方認可,當務之急是嚴明軍紀,統一號令,順利進入京城,想辦法讓朝廷承認自己的合法地位,否則非但難成大事,還可能一招不慎,滿盤皆輸。趙匡胤清清嗓子,發表了自己的臨時就職演講:“少帝及太后,我皆北面事之,公卿大臣,皆我比肩之人也。汝等無得輒加凌暴。近世帝王初入京城,皆縱兵大掠,擅劫府庫,汝等勿得復燃。事定,當厚賞汝。不然,當族誅汝。”眾將轟然應聲服命,表示一切行動聽指揮,唯太尉馬首是瞻。嚴禁劫掠百姓,秋毫無犯,才能安撫民心,確保局面穩定。不許侵犯皇室朝臣,才能收買人心,贏得他們的支持,實現榮登大寶的目標。看著三軍服膺,眾心歸一,趙匡胤放心地下達了返京命令。
……
如果不是趙匡胤適時出現并取得政權,或許五代以后還會有六代、七代,華夏大地將繼續陷于分裂與混亂,無數百姓將繼續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趙匡胤在一個合適的時間、一個合適的國家,通過一個合適的方式,取得了一個合適的位置。他采取合適的策略,運用合適的手段,達到了合適的目標,完成了合適的使命。這一切或許不是最的,卻是最合適的。在長達數十年的政治軍事生涯中,趙匡胤的命運始終跟戰爭密切聯系在一起。他遇到過不同的對手,打過不同類型的戰役,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軍事策略,跨越戰略、戰術、戰法各個層次,綜合政治、外交、軍事乃至經濟手段,是趙匡胤畢生政治軍事智慧的結晶。在他的一生即將走向終點時,有必要分析下這套策略的主要內容。一、不打無準備之仗。《孫子兵法》有云:“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這句話的意思是謀劃縝密,制勝條件多,取勝的概率就大,否則就容易失敗,更別提毫無準備了。《孫子兵法》還說:“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后十萬之師舉矣。”這段話意思是說打仗是一件很燒錢的事,必須做好充分準備才能出師。趙匡胤是否讀過《孫子兵法》無從得知,但從實際表現看,即便沒有深入研讀過這部兵家暢銷書,趙匡胤亦深通其中精髓。在統一戰爭過程中,面對一個個實力遠遜自己的對手,他每次用兵前都進行充分的戰前準備,從糧草物資的轉運,到軍事情報的收集,從出師借口的制造,到心理戰術的運用,無不精心謀劃,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二、分化瓦解,各個擊破。在不少人看來,宋初割據政權大多不堪一擊,實力遠遜漢末、隋末、元末的割據群雄,進而得出北宋統一難度較小的結論。但只要認真研讀五代史,就知道事實絕非如此,北宋存在兩個鮮為人知的戰略劣勢——地理劣勢和兵力劣勢。及時個劣勢是地理劣勢。北宋繼承后周全部地盤,國土以平原為主,周圍缺少天然的崇山峻嶺、江河大川等地理屏障,便于四出進攻,不利于居中防守。對比歷史,歷代統一王朝取得天下,都是先占據關中 (秦、西漢)、河北(東漢、清)、山西(唐)、東南(明)等這些山河形勝的戰略要地,以為基地興起,然后縱橫四出,削平割據,統24小時下,還沒有人能從中原四面出擊成功。很不幸,這些具有戰略優勢的興王之地都被趙匡胤的對手所占據。其中,北漢占據河東,南平和武平分別占有湖北和湖南,南唐據有江南,后蜀控制四川和漢中,更外圍的吳越坐擁浙江,南漢盤踞嶺南,北方的契丹擁有整個幽燕,西北的少數民族勢力占據甘隴,把中原的北宋圍了個密密匝匝、水泄不通。如果這些鄰居像戰國群雄一樣“連橫合縱”,來一個東西合擊、南北夾攻,保障會讓趙匡胤應接不暇,只是他的對手不懂得把握這種戰略優勢而已。第二個戰略劣勢是兵力劣勢。如果說宋朝禁軍人數不多,打仗不夠用,很多人一定會強烈反對。北宋是出了名的兵多、兵弱,“冗兵”就是北宋的專屬標簽,怎么可能不夠用呢?冗兵現象確實存在,在某些時期還很突出,但不是在宋初。北宋建國之初禁軍約有二十萬,乍一看不算少,但跟周圍的鄰國相比算不上多。根據史料粗略統計,同期割據政權的總兵力在七八十萬左右,其中南唐二十萬左右,后蜀、南漢各自有十多萬,南平、武平、吳越、清源軍等軍閥也有幾萬不等,而北宋的戰略位置決定它必須分兵戍守防御邊境,能直接用于統一戰爭的作戰兵力只有十幾萬人,因此宋朝歷次戰役調發的兵力都不會超過這個數字。如此來看,整個形勢并不樂觀,但趙匡胤作為一名的戰略家,抓住了對手各自為戰、只知自保的弱點,制定了分化孤立、各個擊破的策略。他的對手也正如料想般配合,眼睜睜看著宋軍摧枯拉朽般消滅一個個對手,再把進攻矛頭指向自己。正是依靠這種策略,兵力有限的北宋才能逐個消滅各地割據政權,然后以新獲取地區的資源、財源和兵源壯大實力,補充兵力,以戰養戰,最終取得天下。歷史證明,四面樹敵、出擊只會自取滅亡;遠交近攻、分化瓦解、各個擊破才是正確的選擇。
幾乎一口氣讀完。呂思勉認為,歷史者,所以說明社會進化的過程者也。這本書可謂深入淺出,寫宋不限于宋,論史不限于史,用幽默的語言再現那些湮沒在時間中的故事,用精煉的筆墨解讀被誤讀的史實。讀完意猶未盡,期待第二部。
深入淺出,簡單易懂,值得一看,強烈推薦
質量非常好
向作者敬禮!
幽默的筆觸,看得很開心
我們班同學團購,一下買了18本。圖書質量沒的說,口碑也很好,堪稱最好的宋史讀物,沒有戲說,沒有穿越,沒有架空,沒有玄幻,考據詳細,有理有據,還歷史的本來面貌。我們就應該讀這樣的圖書才能汲取營養,而不是讀意淫爽文,滿足自己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非常好的一本歷史讀物。適合科普,學習到了好多好多!會再回溫的!
早就聽說了這本書,想要一睹為快。作者筆鋒犀利,文風老到,用不一樣的視角詮釋了君臨天下趙匡胤的不一樣人生,也完成了我對這本書的期待,非常值得一讀
喜歡歷史的,唐宋明史怎能錯過,本書以通俗的語言解讀宋朝風云變化的三百年歷史,好讀易懂,不可不讀強力推薦。
宋朝是一個鼎盛的朝代,這本書讓我回到了那個繁榮昌盛的年代,說不盡的酣暢淋漓。
早先在天涯追過,作者講的很細,分析透徹,鞭辟入里。作為歷史系不成才的畢業生,個人認為本書完全可以當宋史教科書讀,極力推薦!現在出版了,一定要支持,可惜錯過雙十一活動了,不然多買幾本。
作者筆法幽默又不失嚴謹,內容豐富有趣,不愛讀枯燥歷史的我都一口氣讀完了,并在輕松歡樂中學到了歷史知識,營養了自己的大腦。作者人特別好,沒有架子,有問必答。10分好評,推薦給各位。
很好的一本歷史書,解釋得很詳細,故事也比較真實
書的外觀比較厚重,大致看了下內容,作者還是非常用心研究的,書中的數據體現了這些!
一本歷史書,可以用各個小故事串聯,引人入勝,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書
高中同學寫的書,不愧是才子啊。當初就是文科班狀元,歷史、語文棒棒噠!現在十年磨一劍,終于出版了處女作,把趙匡胤解讀的透徹,把宋初歷史分析的深刻,了解宋史必備!!大贊!!
我有幸與作者共事,作者成熟穩重,一如其作品嚴謹不乏幽默,極力推薦這部作品,我們在平日的工作生活中應當多去接觸這樣優秀的歷史作品,讀史使人明智,人的榮辱,歷史的興衰,這本書不會讓你失望。
今天把書收到了,一口氣讀了十多頁,非常不錯。作者開篇就以磅礴之氣將歷史的卷抽進行了梳理。讀史本是很枯燥的,但經作者用心的轉換,將娛樂、紀事很巧妙的融合一起,讀起來真真是妙不可言。非常不錯的一本書,值得一讀。
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內容翔實,作者比當前那些湊字數出書的真誠太多!
幾乎一口氣讀完。呂思勉認為,歷史者,所以說明社會進化的過程者也。這本書可謂深入淺出,寫宋不限于宋,論史不限于史,用幽默的語言再現那些湮沒在時間中的故事,用精煉的筆墨解讀被誤讀的史實。讀完意猶未盡,期待第二部。
非常值得一讀的歷史小說作品,可讀性強,邏輯清晰,語言生動,對于我這種平時不怎么喜歡讀史書的人都能很快上手,強烈推薦給大家!別猶豫了,趕緊下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