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一)》由朱永新教授主編,匯集了陳日亮、程紅兵、竇桂梅、黃厚江、黃玉峰等著名特級教師的鼎力之作,涉及語文、數學、美術、思政等方面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每一篇文章既有深度也有溫度,詮釋著他們對學科教育乃至整個教育的深切思考,浸透著這些當代“教育風云人物”的教學功底和他們的思想境界。
朱永新教授精心主編 中國教育思想錄系列5冊 陳日亮、程紅兵、竇桂梅、黃厚江、黃玉峰等當代“教育風云人物”的鼎力之作!
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教授認為:成功、的教育人,支撐他站立在教育大地上的力量,一定是思想。沒有思想的教育,一定是站不住、走不遠的。因此,他向讀者朋友推介從教育一線中生長出來的教育思想,將中國著名特級教師的教學思想匯集成此書。
此書不唯資歷、不唯名氣,重視思想,重視實力。入選此書的特級教師本身就是一本大寫的書,他們不僅是用學識教書,更是用整個心靈育人,相信這些當代“教育風云人物”的“功夫”秘籍,一定會成為廣大教育同行專業發展的案頭必備寶典。
編輯推薦篇章:
《我和“我即語文”》P5
《審美˙人生˙教育》P23
《融錯課堂 求真育人》P135
《我的語文教學理念和實踐》P171
朱永新,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葉圣陶研究會副會長,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同濟大學兼職教授。新教育實驗發起人。
他曾多次主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托研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基金項目,并多次獲獎;在美國、英國、日本和國內發表教育論文400余篇;16卷本《朱永新教育作品》等專著被麥克勞希爾出版集團等翻譯為英文、日文、韓文、阿拉伯文對全球發行,是當代教育家的個人教育理論著作輸往海外的先行者。
他對教育理想的不懈追尋與執著行動,感動了千千萬萬人,被評選為全民閱讀代言人、“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中國教育60年60人、中國十大教育英才、中國改革十大新聞人物、中華十大財智人物……
他于2000年發起的新教育實驗,以“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宗旨,吸引了全國各地近3000所學校300萬師生加盟實驗,踐行新教育理念。新教育實驗正在積極影響著中國教育。
序 讓思想的光芒照亮教育的路程 朱永新 /1
我和“我即語文” 陳日亮 /5
審美 人生 教育 陳鐵梅 /23
我的“語文自留地” 程紅兵 /41
教育,從“心”改變 戴曙光 /55
我的小學語文主題教學實踐研究 竇桂梅 /71
和學生一起分享語文的幸福 高萬祥 /87
我這樣讓學生迷上作文 管建剛 /103
帶著思想行走在教學與研究的路上 胡興松 /119
融錯課堂 求真育人 華應龍 /135
我和我的語文本色教學 黃厚江 /155
我的語文教學理念和實踐 黃玉峰 /171
追尋常態教學的精彩 劉可欽 /193
關注學生經驗以促進學生發展 馬俊華 /207
追尋理想的教學法 邱學華 /223
我和“我即語文”
——我的語文教學思想形成過程概述
一、思想于困惑
多年前,一位記者寫了一篇某地為某語文特級教師舉辦教育思想研討會的報道,送審時主編竟皺起眉頭,大惑不解:“什么?教育思想?一個教師怎么會有什么思想?!”記者唯唯,只好把內容改為了某教師的教學經驗介紹。這不禁讓我想起《阿Q正傳》里的一幕:趙太爺跳過去,給了阿Q一個嘴巴:“你怎么會姓趙!——你那里配姓趙!”
魯迅遠矣。但一個教師是不是配有他的教育思想,還是值得一說的。在我看來,思想應該是誰都會有的,思想無罪。教育思想,無非也就是對教育的看法、想法和主張。但是想法和主張,的確也有所有權的問題,有“自看法、自主張”,也有“被看法、被主張”。在教育思想“大一統”的時代,想擁有屬于自己的教育看法、主張、思想,是很難的。然而,走出“大一統”時代,是不是就一定不困難呢?
1960年我從福建師范學院中文系畢業,被分配到一所管理嚴格、師資雄厚、學生優異的省重點中學——福州及時中學。都說是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最初的五六年里,雖然工資微薄,我卻有了數百冊藏書,確是越學越不知足;但說到教書,可并沒有越教越知困的感覺。語文不就是把一篇篇課文講解明白嗎?有一本“教參”在手,照著時代背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人物性格、寫作特點等等去講授,多教幾遍,則輕車熟路,何難之有?我“教然后”的自我感覺,不是“知困”,而恰是“知足”。
“”十年,我身陷“牛棚”,又被流放山區,等于被逐出教師隊伍。藏書全毀于兵火,僅有一套《魯迅全集》陪伴度過荒寒歲月。我做了兩千多條魯迅語錄,給了自己抵抗絕望的勇氣,也滋養了文心,修煉了語感。“”結束,重上講臺,目睹學生語文的百孔千瘡,正想著有什么辦法在短時間內給學生補缺療傷,聽到了一個震撼語文界的“呂叔湘之問”:“十年的時間,二千七百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這一“天問”使我驚覺:語文的“關”到底是什么?我不是很知足嗎?那么,我的學生都已經過了關,不在呂先生所說的“大多數”里面?是這樣嗎?我不能回答。
如今回想,一個教師如果真要有什么思想的話,可能就必須從一個根本的疑問開始。思想始于困惑。為什么語文學得好的學生,都無不異口同聲說是“得益于課外”?課內對于課外,難道就不產生什么作用嗎?其他學科的“關”總是很清楚,一個個知識點經過教、學、練、考,考好了,也就過關了。語文如果也有關,拿什么標準判定關過了沒有呢?比如,卷面平均分普遍都在70分左右,是不是就算過關了?
上世紀80年代,全國性的中小學教學改革蓬勃興起。“加強基礎,培養能力,發展智力”,這是國家教育在“撥亂反正”形勢下統一發出的口號。我想,語文的“基礎”如果就是重拾字詞句篇、語邏修文的那些知識,給學生補苴罅漏,那么呂先生說的二千七百多課時,不是都在教這些所謂的基礎知識嗎?為什么還不過關?中小學所有學科與學生智力發展的關系都很密切,可數理化好的學生語文成績卻未必一定好;語文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一節兩節課就能培養起來的。大凡語文成績好的,正如呂先生所說,都是“得益于課外看書”,養成了讀書興趣和自主學習的習慣。那么,興趣主導下的主動與自覺,是否應該看作是優于一切語文知識的“語文基礎”呢?
1980年暑期,福建省語文界老前輩程力夫和虞韶年兩位先生,帶我出席了全國中語會在北戴河舉辦的座談會。這是改革開放后語文界精英的及時次“思想聚會”。作為一個弟子后學,我因此有機會較早認識了于漪、錢夢龍、章熊、歐陽代娜等一批語文教學改革的先行者和開拓者。他們思想開放,踔厲風行,近距離聽他們發言,思路頓時開闊。避暑勝地終日涼爽宜人,可我卻因紛亂的思考而無法放松身心。在一篇敘述教改起步的文章里我寫道:“當宵半的海風,把輕柔的濤聲送到枕邊,我還能聽見自己興奮搏動的心音。”
是的,大凡任何一種思想的萌發,既需要內在的追問,也需要外來的觸發。1980年北戴河之夏,及時次為我開啟了語文教學思考之門,是我思想“自我孵化”的初始。
這一年秋季,校長把我安排在初一任教,交給我的任務很明確:若要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先把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起來。這很符合我的看法,興趣的確是好的老師。為了汲取思想營養,我開始通讀葉圣陶、呂叔湘、張志公的語文教學論著,還閱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等國外一些教育家的著作。特別感到親切而深受教益的,是葉圣陶先生1963年視察福州時,寫給我們學校的一幅題詞:“何以為教,貴窮本然,化為踐履,左右逢源。”“本然”原是寫作“本原”,即原理、規律的意思。1986年我在北京出席全國人大會議期間拜訪了葉老,他囑我把“本原”改為“本然”。本然,就是本來的樣子。語文它究竟是什么?學校里為什么要有語文這門課程?葉老早就解釋明白,作為未來公民的準備,“學生須能讀書,須能作文,故特設語文課以訓練之”。語文課程對學生精神的培育自然應有更多的承擔,可是如果不具備讀寫聽說的技能,則如何承擔?如果把什么都加之語文,使其不能承受之重,又怎么承擔得了?“本然”較之“本原”更貼近語文的實際,尤其當我們改革的步子邁得太大,走得太遠時,能提醒我們注意回歸,回到語文的本來的起點和歸宿。
正是有了以上簡單樸素的認識,我后來形成語文教學的“本然觀”才有了堅實的基礎。
在語文教師身上,語文就是一種生命本能的鮮活體現, 一種示人以自我本色的實踐品格, 我因此把它凝煉為一句話——“我即語文”。
——陳日亮
追尋終 極目的,我以為,語文教學要傳授語文知識,培養語文能力,但更為重要的是應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于是圍繞著在語文教學中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我開始了系統建設。
——程紅兵
如果有人問:這些年你究竟要通過主題教學做什么?我想說:我是教語文的,我是教人學語文的,我是用語文教人的……
——竇桂梅
理想的語文教學活動和學習活動,應該具有共生性,即活動具有現場的再生性,學習資源和活動形式都在活動中不斷豐富。
——黃厚江
語文是底色,是人生,是生命本身!而思想的深度取決于學習母語的深度。母語學到什么程度,整個文化底蘊及思想的深度就到什么程度。母語學習,對一個人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黃玉峰
教育需要思想的光芒
走出經驗的泥沼,迎接理性的朝陽
——朱永新
很喜歡 包裝也很好 發貨也及時 服務也很好 書的質量也很好 很滿意 性價比很高 總體還是很滿意
很喜歡 包裝也很好 發貨也及時 服務也很好 書的質量也很好 很滿意 性價比很高 總體還是很滿意
很喜歡 包裝也很好 發貨也及時 服務也很好 書的質量也很好 很滿意 性價比很高 總體還是很滿意
很喜歡 包裝也很好 發貨也及時 服務也很好 書的質量也很好 很滿意 性價比很高 總體還是很滿意
很喜歡 包裝也很好 發貨也及時 服務也很好 書的質量也很好 很滿意 性價比很高 總體還是很滿意
很喜歡 包裝也很好 發貨也及時 服務也很好 書的質量也很好 很滿意 性價比很高 總體還是很滿意
很喜歡 包裝也很好 發貨也及時 服務也很好 書的質量也很好 很滿意 性價比很高 總體還是很滿意
值得一讀。
很喜歡 包裝也很好 發貨也及時 服務也很好 書的質量也很好 很滿意 性價比很高 總體還是很滿意
之前在當地的新華書店原價買了好多,這次買滴和新華書店一樣一樣滴,省了好多錢
書很好,孩子喜歡。當當值得信賴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滿意,包裝完整,紙質也不錯,買了很多書,喜歡閱讀從閱讀紙質書開始滿意,包裝完整,紙質也不錯,買了很多書,喜歡閱讀從閱讀紙質書開始滿意,包裝完整,紙質也不錯,買了很多書,喜歡閱讀從閱讀紙質書開始
讀書是一種樂趣,讀好的書更是一種享受,當當的圖書品種不僅很全,而且還很正宗,尤其是性價比很高,比實體店便宜好多,實體店沒有的,當當上幾乎都能找到。當當的物流也非常的給力,物流師傅也很辛苦,而且做事很負責任,會一直支持當當。
全書從理論和實踐兩個維度展開,既系統地闡述了作文教學的基本理念、策略、課型等理論內容,又有“寫出人物的特點”“記敘文故事情節的展開”“議論文材料的分析與立意選擇” 等9個作者執教的經典教學實錄,還附有20篇作者學生的優秀作文,提供了豐富的借鑒實例和具體的操作方法,是語文老師的案頭必備用書,同時也是高中學生作文的**指導。
很喜歡 包裝也很好 發貨也及時 服務也很好 書的質量也很好 很滿意 性價比很高 總體還是很滿意
很喜歡 包裝也很好 發貨也及時 服務也很好 書的質量也很好 很滿意 性價比很高 總體還是很滿意
乍一看本書的題目,很多讀者可能覺得是老生常談。但往往越平常的事情,越蘊含著大學問。因為教學實踐中,會備課、說課、聽課、評課并從中受益的教師真的不是很多。本書的這四位作者均是在一線工作多年的骨干教師、特級教師,她們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通過大量的實踐案例,把備課、說課、聽課、評課的方法和技巧娓娓道來。
很好!很滿意!
很不錯的一本書,值得購買。
不錯的,值得去讀,去思考。
本書通過大量實例,詳細地闡述了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表現性評價、真實性評價、成長檔案袋評價、教師小組評價、多元智能評價等評價方式的具體操作策略,是一本系統而全面的學生評價指南,對我國教師開展學生評價、教學評價和課程評價,乃至教育評價,都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對教師的我來說很有幫助,特別棒的一本書
好書,適合專業人士看。
個人覺得沒有很大實用性
教育需要思想的光芒,走出經驗的泥沼,迎接理性的朝陽。
很實用的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