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包括了檔案學十三本舊著中的四本著作,徐望之的《公牘通論》、許同莘《公牘學史》、陳國琛《文書之簡化與管理》、黃彝忠《檔案管理之理論與實際》,檔案學十三本舊著不僅是民國時期檔案學成果的一個典型縮影,也是一筆珍貴的檔案學遺產,而且對今天檔案學的發展仍有重要的啟迪。這批著述為檔案學贏取了發展的空間,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專業知識與檔案人執著奉獻的精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學術薪火的持續傳遞則促使學界要不斷研讀這些經典之作。
本書匯編的著作是檔案學的經典著作,對于相關研究人員,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本書匯編由《檔案學通訊》雜志社完成?!稒n案案學通訊》雜志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國檔案學會和中國人民大學聯合主辦的中央級學術期刊,是我國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北大版核心)確定的檔案學、檔案事業類的首位核心期刊。主編為中國人民大學信息管理學院胡鴻杰教授。
總目錄
《公牘通論》
《文書之簡化與管理》
《公牘學史》
《公文處理法》
序
《檔案學通訊》雜志社策劃出版一套《檔案學經典著作(叢書)》,以"經典"的眼光檢視檔案學著作發展歷史,并為愛好專業典籍者提供閱讀便利,在我看來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所謂學術經典,大體是指那些能夠解決時代的學術問題,又對后世學術發展提供啟迪和示范,獲得學界基本認同的著作?!稒n案學經典著作(叢書)》計劃先從民國檔案學經典編起,逐步擴至1949年以后的大陸和臺灣,并旁及國外學術經典。這樣的出版計劃,無疑可以惠澤檔案學人,對于傳承和傳播檔案學術功莫大焉。
清代學者阮元有一句經常被引用的話,"學術盛衰,當于百年前后論升降焉"。自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中國現代學科意義的檔案學從粗疏逐漸走向成熟。今天站在所謂"百年前后"的時間點上,回顧民國時期檔案學發展歷史,那些可圈點的經典之作,對于今天的檔案學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民國時期檔案學研究是在中國社會從傳統走向現代的大轉折中展開的,具有兩個鮮明的時代特點。經世致用,切近時代需求,是這一時期的首要特點。一面因緣于史料大發現,以文化學術界學者為研究主體,以歷史檔案整理為中心問題,其成果兼承學術發展和文化保護的雙重重任;一面受時政的助推,以行政界為主體,以文書檔案改革為中心問題,其成果力求推動國家行政的高效運轉。這一時期的經典著作大多語言淺近,方法力主可行,各種卡片薄冊之設計與檔案用具之描畫不厭其細,不厭其詳。著作者大多具有豐富的檔案管理實踐經驗,傾心于學術研究,其孜孜以求的精神隱藏于字里行間。如龍兆佛曾服務于廣西省政府,從事檔案整理,他的《檔案管理法》易稿十余次始脫稿,字字句句皆從實踐中得之。以后世眼光來看,這些著作于理論抽象概括或尚有欠缺,不過確是凸顯了檔案學的應用學科性質,樸實無華,不尚虛理。
著作者上乘的學術水準和多學科的學術背景,構建與開創了民國檔案學的學術視野、研究方法與話語體系,這是民國檔案學另一個鮮明的時代特點。檔案問題的研究,吸引了學界和行政界一批大師級人物和專家的關注,如王國維、陳垣、沈兼士、傅斯年、陳寅恪、顧頡剛、朱希祖、甘乃光、毛坤等,其中有些人雖沒有專門的檔案學著作問世,但他們的思考與精神已經融入經典著作中。如甘乃光開創的"文書檔案連鎖法",在何魯成、周連寬、殷鐘麒等學者的多部著作中皆有討論。集眾多學術精英的思考于檔案學這門新興學科,是時代所賜。同時,這一時期的研究者具備史學、文獻學、圖書館學、行政學、語言學等多個學術背景,并且多能涵養中西、溝通古今,將這些不同學術視線集中于檔案問題研究,奠定了中國現代檔案學的開山之基。
《檔案學經典著作(叢書)》民國部分及時批出版的著作從徐望之《公牘通論》(1931年)到殷鐘麒《中國檔案管理新論》(1949年)共計十三種。1958年,中國人民大學歷史檔案系曾將這十三種民國著作整理再版,從此"十三本舊著"似乎成了學界專有名詞。其中徐望之的《公牘通論》、何魯成的《檔案管理與整理》、許同莘的《公牘學史》、殷鐘麒的《中國檔案管理新論》最為學界所推重。"十三本舊著"的整理再版,曾對傳承和普及民國時期檔案學思想,以及中國檔案學的再造發展起到重要的媒介作用。
目前所知的民國時期檔案學著作約計百余種,在"十三本舊著"之外,仍有不少精華著作可供采擇。例如,與"十三本舊著"類似的有張銳、殷菊亭的《公文程式與保管》(從1934年到1947年,商務印書館先后出了十四版)、程守仁的《公文研究》(中華書局1938年版)等;還有以王國維《簡牘檢署考》為代表的中國古代文書檔案整理與研究的成果;以毛坤《檔案經營法》為代表的文華圖書館學??茖W校檔案管理科存世講義等?!稒n案學經典(叢書)》民國部分或可繼"十三本舊著"之后出版續編,使讀者得窺民國檔案學經典之更多面貌。
1949年以后,中國大陸和臺灣檔案學研究各自沿著不同路徑前進,經過幾代學人的不斷努力,收獲了一批堪稱經典的檔案學著作。
在中國現代檔案學的發展歷程中,始終不斷汲取著國外檔案學思想的精華。從民國開始, 荷蘭學者薩穆?繆勒等三人合著的《檔案的整理與編目手冊》(即《荷蘭手冊》)、英國學者希拉里?詹金遜的《檔案管理手冊》等國外經典著作的學術思想經不同渠道傳入中國,推動了中國現代檔案學的創建。1949年,以蘇聯學者姆.斯.謝列茲聶夫《蘇聯檔案工作的理論與實踐》為代表的蘇聯檔案學經典著作,以美國學者西奧多?謝倫伯格的《現代檔案——原則與技術》為代表的歐美檔案學經典著作被譯入中國,新中國檔案學與國外檔案學之間的互動愈益緊密和深入。
中外檔案學經典之作,是不同歷史時期檔案學發展的重要標志,記錄了中外檔案學誕生、成長的足跡。為學從研讀經典開始,可省去中間許多摸索的工夫,更快些得到要領,這是做學問的基本經驗。而這些中外學術經典,除了1949年以后的大陸作者著作較易找到外,其余皆查找困難。例如,"十三本舊著"中雖有的著作民國時一再印刷出版,但現在已很難找到那時的舊版書了,而1958年中國人民大學歷史檔案系編印本并未公開出版,現已難以找到。80年代,檔案出版社曾將民國部分重要著作再版,但也同樣找尋困難。我想,這套《檔案學經典著作(叢書)》將滿足尋覓者的渴望,手此一編,可以坐收便利于幾席之間了。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重溫中外經典,需去除偏激與盲從,以溫情與敬意,接過前賢留下的珍貴學術遺產,領略其中的學識智慧和創新精神,以解決時展面臨的新的學術問題,建立新的學術典范。我想以此與這套叢書的讀者共勉。
馮惠玲
2013年3月10日
[書摘]
公牘通論
徐望之 著
序 一
徐子望之,古之篤行士也。與元濟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共事。以母夫人習居北方,有違定?。粓赞o歸北平奉母。別有年矣!書來存問,惓惓念舊!并寄其在河北省訓政學院時所著《公牘講義》一編,屬為序之。意誠摯,而語樸質。其言曰:"處世之道,必先能做人,然后能做事。若做官,以治公牘;則明昧勤惰,動輒關國計民生。談何容易?"烏乎!斯言也,為吾儒修己立人功夫。今何世耶?今之從政者,為何如耶?而得聞斯言,吾故謂望之,古之篤行士也。望之先德次舟先生,以牧令仕粵中,能認真做人,做事,做官;卓卓有聲!與先君子稱莫逆交。所治官書,條教;皆博大精深!可謂經濟文章,一時無兩!著有《不自慊齋文集》行世。其載于《續經世文編》者,尤膾炙人口。今望之承家學,有父風。觀其講義,凡九章,章若干節,節又分子目若干則;引例釋言,上自《尚書》周秦,下逮現行程式。犁然!秩然!亦具有博大精深之一體!且審訂修校,不厭煩數,而猶自視欿然。此又以不自慊之遺訓,謹守勿墜。然則吾謂望之為古之篤行士,豈今人可及哉?元濟老矣,疏于政事。以望之世好,深敬其人。遂書此塞責。若謂足以弁首,而傳吾望之;非敢任也!海鹽張元濟。
序 二
《尚書》、《典謨訓誥》,后世公牘之權輿?!吨芏Y》宰夫,掌百官府之征令,辨其八職。亦曰史掌官書以贊治。是為治牘之專職。自古迄今,導揚民氣,敷布政令;胥賴此公牘為樞紐也。其重要又烏可量?歷代奏疏稿牘,不乏專書。更為后世所推崇者,如漢之賈誼,唐之陸贄,宋之蘇軾;則又超前絕后。蓋長沙明于利害,宣公明于義理,文忠明于人情。論是非,則持其平;講制度,則求其當。達閭閻之隱狀;顯軍中之秘謀。高而不戾于今,卑而不違夫古。為奏議之極軌;公牘之準繩。中智之士,未易語此。況事實每以時代不同,文字或因潮流互異。非有應時專籍,以為初登仕版者之圭臬,勢必至于詞蕪義晦,影響于政化之進行;體例全乖,條教亦因之而捍格。徐子望之有鑒及此。時主河北訓政學院講席,依據《公文程式》編為《公牘講義》。所以為吏治政象謀者;深且至!書分九章,都十余萬言;袤然巨帙也!探索源流,斟酌今古。網羅詳備,條目井然。舉凡立一定義,增一解釋,皆以理則為準;而掃除一切規避取巧之陋習。信乎縣府官吏之導師也!有志之士,先審乎此;再進而讀書學道,觀察世變,以求深造。則貫徹治術,潤色鴻業。亦猶黃河之濫觴耳。書成示余,用綴數言于篇。中華民國十九年庚午孟春平江鞠斯張悛謹序。
序 三
昔鄭子皮欲使尹何為邑。子產曰:"愛人以政,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傷實多!"又曰:"僑聞學而后入政,未聞以政學者也。"夫子產之所謂學,蓋以大官大邑,民人社稷之重,兵刑錢谷之繁;均有待于學,非僅一端而已。而公文案牘,實為庶政所自出。尤非學識兼到者,不能勝任而愉快也。自嬴氏燔詩書,使學者以吏為師。酂侯制定律令,以刀筆筐篋起家。于是胥吏有學,守令無學矣。唐宋以降,以科目取士。士咸溺于詩賦詞章之中;而不暇研求有用之學。一旦出而臨民,勢必假手于幕僚胥吏。吏治之壞,由來者漸矣!迨至清季,登進愈雜,政治愈棼!所謂公牘者,悉由幕胥作之俑!一時相與成習;雖名公巨卿,不能脫其窠臼,而修明之,其他更無論矣。民國肇建,毅然行考試制度。而于親民之官;尤注重政治,法律等科。拔真才而崇實學;一洗從前學非所用之弊。信乎法良意美!近歲施行訓政,萃新進之士,設院訓練。務使通達治體;練習公文,蔚為黨治人才,甚盛事也!吳興徐望之先生,主講于河北訓政學院。其所授《公牘講義》一編;熔鑄經史,貫通百家。嘗考自古昔公文名稱類別至百數十種之多。元元本本,殫見洽聞。又雜采近代切于實用諸作。并自擬令文表式,以示楷模。循循乎,綱舉目張;有條不紊。凡上行、平行、下行程式,纖悉糜遺。以視前人牧令全書,亦猶棘林螢耀之與桪木龍燭也。庸可同年而議豐確乎?友人有請付諸剞劂,以公同好者。先生謙讓未遑。竊以為先生英年碩望,著作宏贍。不僅以公牘擅長。是編特嘗鼎一臠,窺豹一斑耳!然于政治之良窳,民生之休戚,一編之中,三致意焉。吾國以公牘列作教科,可謂前無古人;而是編之閎博,謂為后無來者,洵非溢譽。今以餉世之學者,其關系黨治前途者,裨益實匪淺鮮!茍入政之士,果心領而神會之,自可得左右逢源之效。尚得為幕胥故技所束縛乎?鴻孫作宰二十年。公余之暇,數數操觚;略知甘苦。自承先生出示此作,讀未終篇,而膛目咋舌矣!行見先生之化,風行全國,又豈僅河北一隅,受其薰陶涵育也哉!民國十八年十二月盱眙汪鴻孫拜撰。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還可以
不錯,挺好的
替別人買的,不枉加評論。
很厚實,質量很好
發貨挺快,書也不錯,五分好評
經典。
書是好書,只不過這書封面脊背都有點臟,有點舊,不像新書,像放在書店很久的樣書
購買了很多檔案管理方面的書,這是其中的一本,對工作有一定的幫助,受益匪淺??!
這個專業的經典匯集。值得收藏的書。希望國外的經典也能早點出來。
書籍包裝的很好 書籍給人的整體感覺很不錯 外觀精致 沒有異味
書很好,就是包裝簡陋了些,書角有彎折,而且有黑色污漬
還沒開始看,不過經典一定不會讓大家失望!活動價超劃算!支持當當_
經典中的經典,可以看看以前我們的前輩對中國檔案學所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