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善堂法帖》是元代書畫大家趙孟頫書法精華之作的輯匯。此帖為元延祐五年(1318年)十一月顧信摹勒,茅紹之、吳世昌鐫刻。此帖遴選趙書皆為佳品,摹刻俱精。
此貼原石在明正德、嘉靖年間出土時已殘缺,未見元拓本存世。此本為明代張寰舊藏明拓本,一函兩冊,冊頁裝,墨芯高二十九 八厘米,寬十六至十八厘米不等。上卷首開為趙孟頫為顧信繪《蘭竹圖》,下卷帖前有趙孟頫繪《老子像》。輯刻了趙孟頫書《蘭亭序》《歸去來辭》《樂志論》《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等帖,后附宋刻《名賢法帖》之姜白石、盧柳南書九帖。
明拓《樂善堂帖》雖為殘帙,但無論是在版本、藝術還是史料價值上,皆可稱為傳世叢帖中的善拓珍本。此本現藏國家圖書館。
匯輯趙孟頫楷書藝術精粹,加上顧善夫神韻絕佳的摹勒,茅紹之、吳世昌精彩碑刻,造就書刻俱佳的上乘之作。
附《名賢法帖》三卷,收錄姜夔、盧柳南的書法佳作,珍貴史料,難得一見。
明代善拓,傳世珍本,歷來為藏家、學書者所珍重。
原拓影印,制作精良,工藝考究,可供收藏與研摹。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謚文敏。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系子孫。以書畫成就較高,繪畫方面被稱為“元人冠冕”,書法方面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并稱“楷書四大家”。
好
不錯。。。。。。
整體不錯,只是打開塑料封裝后兩個象牙扣全碎了。另外,甘肅青旅每次送貨都要耽誤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