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開放而真實的對沖基金運作記錄,一部對沖基金業的金融啟示錄。十年對沖基金業的靠前手資料,解開華爾街對沖基金業鮮為人知的內幕。超越《說謊者的撲克牌》和《泥鴿靶》的紀實之作,為我們勾勒生動、有趣、刺激的華爾街生涯。
作者:(美國)基思 麥卡洛(Keith McCullough) (美國)里奇 布萊克(Rich Blake) 譯者:施軼
基思 麥卡洛(Keith McCullough),華爾街很年輕的基金經理之一,證券市場獨立研究機構研究之刃公司(Research Edge)創始人,這一機構目前已被眾多很好資金管理人列為推薦分析參考和交易推薦資源。
他于1999年進入金融業,靠前份工作是在瑞士信貸靠前波士頓任股票分析師;后跳槽至道森-赫爾曼資本管理公司的紹斯波特千禧基金擔任資產管理工作,接著成立了自己的基金,后被磁星資本公司兼并,之后又被挑選挑選的私募基金巨頭凱雷集團挖去擔任凱雷對沖基金部門凱雷-藍波的投資組合經理兼董事總經理,直到2007年離職。
他畢業于耶魯大學,是耶魯大學冰球隊隊長。
里奇 布萊克(Rich Blake),《交易員月刊》聯合創始人兼總編輯,曾任《機構投資者》雜志撰稿人。他經常出席CNBC的《巨頭工作午餐會》(Power Lunch)節目,并為《阿爾法》、《投資組合》等很好不錯金融雜志撰稿。
第1章 金錢、地位與忠誠的對決
這是一個對沖基金的瘋狂時代。面對凱雷的瘋狂挖角,我必須做出抉擇:一邊是金錢、地位和高高在上的事業平臺,另一邊是與我并肩戰斗了四年、合作無間的思想伙伴。這事金錢、地位與忠誠的對決。我選擇了金錢和地位。
第2章 寧做大池塘里的小魚
少年時代的我不知疲倦地追逐冰球。我至今仍記得及時次踏上賽場的感覺,仿佛聽見父親在身后對我說:"寧做大池塘里的小魚。"冰球是一項激烈的運動。如果你總是得分,對手就會盯上你,寸步不離地緊跟著你。我學會了挨打,對于我數年后的華爾街生涯來說,這一切都是無價之寶。
第3章 歡迎來到對沖基金的叢林
我來到了錯綜復雜的對沖基金世界,就像是愛麗絲誤闖入了仙境。我總是在想,我的對沖基金從業軌跡就像阿甘的人生之路,不斷地經歷歷史性轉折,不斷地遇見大名鼎鼎的人物。
第4章 不惜一切代價
投資組合經理們和分析師們喜歡與高管面對面交流,因為這樣可以看清楚他們表情神態的細微變化,從中挖掘出最微妙的財務線索。對沖基金就是要不惜一切代價獲得優勢,我感覺我正在和所有的對沖基金打交道,我的老板正在給我越來越大的行事自由。
第5章 股價從不說謊,說話的是人
對沖基金可以再股市上掀起不小的波瀾。它們聚集起了大筆資金,收取高昂的費用,雇用好的員工。投資就是一場每日競賽,幾乎每天都有新基金成立。對沖基金既能做多也能做空,因此,CEO經常要為自己的信口胡說付出代價。但我被誤導了,被對沖基金綜合征擊中了。
第6章 對沖基金的盛宴
有時候,有的基金經理可以為自己一年的勞動開10位數的薪酬。這種情況不僅僅發生在紐約。對沖基金在各大資金中心源源不斷地冒出,經理越來越年輕,各路資金對他們越來越趨之若鶩。運營一個幾十億美元的對沖基金,然后往自己的口袋里裝進幾千萬,正在成為新的華爾街夢。
第7章 我創立了自己的基金
投資組合經理證不斷從乘數公司逃出,開創自己的事業,有些人還沒有正式離職便已募集到數十億美元資金。我的所有同行都在算一筆賬:創立一只10億美元規模的基金,收取2%的固定管理費,眨眼間就將"20刀"收入囊中,兒此時,你都不用動一根手指頭!我也想,真正的自我支配。
第8章 熱錢追著熱回報
狩獵者被獵取了,我們打算關閉基金。我們很容易就能夠發現對沖基金業過熱時會是什么樣子。熱錢追著熱回報,采用相同的策略,涌入相同的交易。對沖基金經理手中的資金越來越多,為了滿足對回報的需求,他們展開了一場軍備競賽。磁星給我們開出的條件是,讓我們負責規模近3億美元的資金……
第9章 打出較高分
這也是我在2006年行將結束時的感覺——好像自己擊敗了全世界。我打出了較高分。我的第四季度回報數字必定突破10%了。這是我對沖基金生涯的巔峰。
第10章 對沖基金不"對沖"
人們創立對沖基金,只是為了攫取高昂的管理費,而沒有提供能夠在下跌時保護投資者的"對沖"。對沖基金剛剛嶄露頭角的時候被認為是最成熟的投資工具,體現的是最頂尖的投資技巧,在下跌時也理應為投資者提供保護,也就是"對沖"。但現在,對沖基金已經淪為了自我標榜的工具,的作用是創造豐厚的報酬。
第11章 最壞的情景成了現實
在所有的價格信息中,我只關注收盤價。人們總是喜歡談論基本面研究,但對我來說,價格就是較大的基本面。不可否認,價格就是一切,市場力量抵達何處、有何企圖,都能在價格中找到。然而,我感到更多的是焦慮,而不是得意。
第12章 大逼空
錯過史上最兇猛下跌的對沖基金,又錯過了史上最猛烈的上漲。更糟糕的是,有很多人在暴漲中站在了空頭的隊伍里。對沖基金原本應該是在任何市場環境下都能獲取利潤的投資工具,卻一再追逐市場共識,使用單因素模型,追逐動量,互相模仿對方的動作。也許,我們只能知難而進……
第13章 信譽和信任正在超越"趨勢"
很多人在市場崩潰時都能穩如泰山、巋然不懂,其實,你做得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么好,因為你的初始資本一度耗盡過。人們的理由便是:希望市場能夠復蘇,但相信我,即使市場已經復蘇,說不定仍舊不能回本兒。雖然,我一直在強調,我的工作詞典里沒有"希望"一次,但我相信,信譽和信任正在超越"趨勢"……
譯者后記
我燃起了強烈的好奇心。在通過了獵頭初試后不久,我與凱雷一藍波的兩位負責人見了面。他們原是德意志銀行的高層,后被凱雷CEO大衛?魯賓斯坦(David
Rubenstein)招致麾下。里克?戈德史密斯(Rick
Goldsmith)和拉爾夫?雷諾茲(RalphReynolds)與凱雷的合資公司于8月成立,隨后籌備工作便鋪開,他們計劃搭建一個規模龐大、雄心勃勃的對沖基金初始團隊,即使在這個引人矚目的大規模新對沖基金層出不窮的時代,也無人能夠望其項背。
雷諾茲原先是德意志銀行挑選自營交易的負責人,將出任凱雷一藍波的首席投資官(CIO);戈德史密斯原本負責德意志銀行盈利頗豐的對沖基金部門,將成為凱雷一藍波的CEO。他倆正在合作進行資金募集和基金經理招聘。兩人可謂黃金搭檔――諾茲負責聽、沉默寡言;戈德史密斯負責說,態度友善,詞鋒犀利。
在經歷了兩輪"里克和拉爾夫秀"之后,我即興參觀了藍波的新辦公樓。當時那里還空蕩蕩的,只有幾個工人在裝修。交易室將占據辦公樓的整個16層,那里原先屬于電子交易公司(Archipelago
Holdings),但它一年前被紐約股票交易所兼并了。交易室面積巨大,設備新潮,保障很好,整個樓層用一塵不染的玻璃隔成四間,將分配給四個不同部門的交易團隊,目前人手還在招募中。我早就得知凱雷一藍波正在打造一支夢幻團隊,現在更是對此深信不疑。幾個月前,重量級對沖基金不凋花(AmaranthAdvisors)倒閉,旗下很好交易員遭到了哄搶,當然,位于阿爾伯塔的卡爾加里辦事處不在此列。其中,包括多空策略老手約翰`貝利(John
Bailey)在內的一批人將加盟凱雷一藍波。
我環顧交易室,看著四周空蕩蕩的工位。戈德史密斯告訴我,交易室的正中心將留給我的團隊――挑選消費者多空策略小組。
就第二輪會面中,戈德史密斯還試探了我的"數字",即我的補償要求――要我拋棄前雇主需要給我什么好處?謝天謝地,這方面我早就不是菜鳥了。很后,"里克和拉爾夫"給我開了一個令人難以拒絕的價碼。但是我還有別的要求。
我要求接近按照我的意思挑選我的投資團隊。"當然可以"。此外,我需要隨時隨地參加在任何地方舉行的產業會議――我得跟著我的研究走。"沒問題"。作為一個球員,我經常要在曼哈頓和威徹斯特間往返,需要每周一次住在辦公室附近的四星級酒店,哪家由我自己決定。"成交"。晚上我與妻子勞拉說了這事兒。她也在華爾街工作,明白這是千載難逢的良機。華爾街沒有比這更優厚的對沖基金職位了。作為凱雷-藍波的資產組合經理,我的研究團隊、我與老板的聯系渠道、我的影響力都是無與倫比的。我可以在華爾街大顯身手了。
"這不就是你夢寐以求的嗎?"勞拉說。
是的。但做出抉擇意味著我必須二選一:一邊是金錢、地位和高高在上的事業平臺;另一邊是與我并肩戰斗了四年、合作無間的思想伙伴。這是金錢、地位與忠誠的對決。
我選擇了金錢和地位。
到了12月,凱雷一藍波的事情基本上敲定了,我的銀行賬戶就要出現我想都不曾想過的數字,而假期也快到了。我和妻子勞拉坐上了飛往安大略桑德灣的航班。與家人和朋友一起在桑德灣度過白雪皚皚的圣誕節早已成了我每年的慣例,無論生活怎樣變化,這一點都不會改變。當然了,現在想回一趟家,得越過千山萬水。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我實現了從操作幾千萬美元的新對沖基金到管理數億美元的飛躍。接著,在31歲時,我又加人了一個正在打造10億美元起點的團隊,而我服務的集團管理著超過500億美元的資產。在對沖基金的井噴年代,我的業內排名像火箭一樣迅速躥升,因為我所服務的基金級別、所管理的資產規模,以及所在團隊的酬金總額都在水漲船高。不管我當時有沒有意識到(從某些方面來說我覺得我意識到了),對沖基金業已經快接近泡沫很好了。每當和家人一起圍坐在圣誕樹周圍的時候,華爾街就(至少是暫時地)從我的世界中消失了。在我的家人中,只有父親和弟弟瑞安一遍又一遍地問我究竟在通過什么討生活,其他人對我在紐約做什么毫不知情。
桑德灣人并非討厭對沖基金經理,他們只是對此毫不關心而已。這倒使我松了口氣,因此我總是會回到那兒去。
"一位華爾街內幕消息人士風趣生動的回憶錄,他預見了金融危機,也因此丟掉了工作。麥卡洛的這本書極有洞見,稱得上現代羅馬衰亡史的靠前手資料。麥卡洛在交易記錄、個人品行方面均在同儕中出類拔萃,對自己獨特經驗的娓娓道來也堪稱一絕。"
——理查德 L 彼得森 市場心理資本公司董事總經理,《投資者大腦使用手冊》作者
"如果萊斯特 班恩斯和唐 切瑞的邪惡后代也從事交易并每天寫金融市場日記的話,寫出來的東西一定和基斯 麥卡洛的一樣睿智、時髦而耐人尋味。麥卡洛是這個充斥著失敗者的領域中為數不多的你不能錯過的作者。"
——保羅 科德羅斯基博士 《傳染性貪婪》編輯,IG控股集團董事總經理,美國考夫曼基金會不錯會員
"本書應該列入華爾街推薦閱讀書目。這是一部難得的著作,讀者可以借此一窺被華爾街稱為`聰明錢`(smart money)的東西。麥卡洛令人激動的經歷再次證明了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真理。本書充分表明,在華爾街,常識和努力可以戰勝學富五車,當然作者并沒有明白說出這一點。麥卡洛的誠實讓人眼前一亮,也提醒我們,對沖基金界的巨頭們也不過是凡人而已。不管你是否身處金融界,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關聯點,從本書中學到一些東西。"
——道格拉斯 M 法米格雷迪,CFA 格里芬資產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
"正如此前的《說謊者的撲克牌》和《泥鴿靶》,本書向我們描述了生動、有趣、刺激的華爾街生涯。本書是難得的描繪金融業的復雜性如何摧毀了其自身意欲創造的`價值`的著作。"
——丹 巴羅斯 《每日財經》資歷作家
"對沖基金業向來以神秘著稱。但在本書中,基斯 麥卡洛揭開了這個行業的面紗,揭露了這個行業故作玄虛的本質,就像托托揭露了奧芝國無所不能的偉大巫師只不過是個平凡人而已。"
——米歇爾 萊德 Footnoted.org編輯、創始人,《財務附注》作者
這個商品不錯~
書內容很棒,快遞也迅速,服務體驗特別好,當當繼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