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洋相一書顛覆了以往介紹歐洲的角度,它不是攝影圖集,光羅列照片;也不是旅游攻略,多介紹景點。作者通過旅居歐洲多年的精彩經歷,以全新的視角,輕松有趣的文字,詼諧幽默的語言,圖文并茂地與你分享異地風土人情,探究每個生動有趣故事背后中西文化的特色與差異。本書可以給從未踏足歐洲的朋友以初步認知;給粗略領略過歐洲的朋友,重溫故地的回味;給曾在歐洲雖然生活過多年的朋友也會有全新的體驗,不時聽到驚嘆,"怎么我就沒留意?會留有那么多遺憾"!它宛如一幅歐洲生活的畫卷徐徐展開,帶你感受品味似曾相識而從未見識的城市,使你重新領略歐洲人文風景之集萃,讓你深入體驗前所未有的歐洲生活。之后的歐洲洋相2將有更多精彩繼續。
相關熱銷品推薦《日本的屬性 看天下》product.dangdang.com/23673515.html
我小時候玩過一種玩具,叫做萬花筒,老人也叫它西洋鏡。小孩子們爭先恐后湊在鏡筒的一頭,看著里面的千變萬化。曉丹的《歐洲洋相》取意觀察歐洲的一只萬花筒,以小見大,勾起童年的回憶,也勾起讓人鏡中一窺的欲望......作者精通多國語言,在歐洲長期從事金融工作、生活之余,游歷世界五大洲六十多個國家的親身感受,賦予《歐洲洋相》獨特視角,展示了歐羅巴不為人熟知的一面。書中的每個故事都試圖探究背后的東西方文化異同,很有意思。
——《非誠勿擾》主持人中國著名月老孟非
作家曉丹將旅居歐洲多年的精彩經歷通過《歐洲洋相》系列叢書,將歐羅巴從人·物·萬·象,活·色·生·香,靈·感·性·趣等角度重新詮釋。書內容豐富,語言幽默,集知識性、趣味性、啟迪性為一體。我感覺歐洲每個城市都是有生命,有脾氣的,存在著讓你不曾留意或無從知曉的有趣角落。也許你說自己沒會見識那多面精彩,那麼就邀你與這個小女子一同品味大歐洲,隨她一起去看那---歐洲洋相。
——中央電視臺著名國際雙語主持人季小軍
曉丹這部關于中國和歐洲的著作,是一個壯舉,內容精彩,編纂細致巧妙。更重要的是,它激發了想象力。我們被邀請去站到一片大陸的兩端換位思考。這正是作者拿手的地方。
——英國皇室勛爵,前大英博物館主席SirJohnBoyd
這部精彩著作為中國讀者了解歐洲開啟了一扇窗,祝您讀得開心!
——歐盟主席首席經濟顧問時代周刊經濟學暢銷書作家菲利普
《歐洲洋相》,看盡歐洲,好!
——將軍書法家祁榮祥
《歐洲洋相》獨具價值。作者把自己的雄心縮到小,卻把視野放到。其多角度、特寫式的呈現,使籠統的"歐洲"概念更加生動和豐富。某種意義上,曉丹的視線可視為讀者的"谷歌眼鏡",通過它四處梭巡、觀察、記錄,時而遠眺,時而近觀,時而掃描,時而凝望---這獨特的體驗使你看到了一個你可能曾經游歷,卻不曾如此切近觀察過的歐洲。
——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特約評論家、《北京青年報》評論中心主任張天蔚
作者張曉丹,筆名巴黎精靈。巴黎高商名校畢業,與法國前總理拉法蘭同母校。獲三個不同專業研究生學位,精通英、法、俄語。在倫敦、巴黎長期生活。曾成功籌劃中國與歐洲經濟智庫高層互動并參建歐盟主席首席經濟學家國際政治經濟智庫項目。另主編著作《粉絲經濟學》被稱為最值收藏的掘金移動互聯網必讀教材。金融工作之余游歷世界五大洲六十余國。開創成立歐洲眼界文化國際傳媒公司, 致力于中歐藝術文化交流。閑暇時為財經、時尚、藝術類國際媒體撰稿。愛好品紅酒,藏書畫,寫專欄,玩擊劍,游世界。
人物軼事
鐵娘子的謝幕—親歷英國世紀葬禮
莎士比亞家的面子工程
艾菲爾不只有鐵塔
巴黎屬于奧斯曼
穿過凱旋門,才看得見的"玄機"
法國總統的秘密
丘吉爾出生在羊糞宮?
普希金和莫斯科精靈
穿越時光的會面
向但丁致敬
太空夢和小喇嘛
上帝的手,球神的頭
與英國皇室的緣份
麥當勞家族與英國王室的恩怨
英國的包青天
女王與避孕套
亞洲之家
露營達人
另一對兒新人——"他與他"
小小少年
動物世界
歐洲之獅
藝高熊膽大
動物來訪
歐洲有"神馬"?
人狗情未了
寵物之名
逗牛,斗牛
踏著巨人的肩膀,踩著名人的頭頂
天鵝之死
與羊共舞
城市萬覽
城市的源起巴黎的肚臍
我們的夫人
變形金剛的腸子和蓬皮杜的肚皮
漸歪的大本鐘和漸正的斜塔
城中大學與大學之城
一聲嘆息
收納歷史的百寶箱
精神大廈
索契是怎樣煉成的
致命美麗
斗獸場與角斗士
馬耳他的炮聲
歐洲象鼻山一座座
石頭記
與足球的一場約會
白金漢宮的小陽臺
歐洲居民的門面
神秘北極光驚艷歐若拉
布拉格的人骨教堂與巴黎的地下墓穴
歐洲印象
巴黎與處女
歐洲情人怎樣過節
愛的抱抱
要吻對地方的法式深吻
咖啡=一夜情?
先戀愛還是先做愛
垃圾爭端和事件
法國新娘的吊襪帶
歐洲別樣婚禮
畢業典禮奧斯卡
法國人的節奏
拘留證?居留證?
在歐洲約會的日子
同性戀活動大串聯
法國特色大游行
洋教母與干女兒
"我去采朵花"
歐洲農家樂
我在法國開飛機
讓人歡喜讓人愁的歐洲駕照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人群
霧都不在,風都重現
活色
生香
生活思考
慈善江湖
可以觸碰的歷史
英國紳士與法國女郎
法國女郎還是英國女人?
歐洲情侶的AA制
歐洲房事
小荷西建房記
我眼中的英與法
"德國人有什么了不起?"
袖扣的故事
節日的東吃西穿文化
英國特色的酒聚文化
眼花繚亂的派對種種
你的新娘是哪國人?
不是我不懂
笑不笑由你
Faceabook
雄辯勝于事實?
此coffer非彼café
特色歐洲
藝術,女人和墻
住在城堡
倫敦見鬼
擊劍人生
全民性運動
與歐洲遺產日相約
歐洲之星的玄機
陸上行舟
特殊時期的公共交通
歐洲地鐵故事
三輪賽車方程式
歐洲墓地那點事兒
"墓"后故事
職業人生
歐洲公司的人情味兒
警察故事
歐洲駱駝祥子
FirstLady
歐洲牌匾
和你們在一起
金融城女市長的花街巡游
歐洲奶爸
各國郵筒和郵遞員故事
在歐洲搬家
冰島漁夫和冰島金融家
倫敦塔的烏鴉警衛隊
"馬耳他的姐"和英倫出租車
歐洲消防員
歐洲老導游
蒙馬特洋相
美味飄香
混搭與亂燉
當歐洲Crêpe遇上北京煎餅
黑板式菜單案板式菜盤
生活是門藝術
感受英倫下午茶
雞尾酒會
誰動了我的奶酪
復活節的巧克力
魚和薯條
杯酒人生
何以慶祝,唯有香檳
靈感
性趣
靈動創意
生命中的每一次驚喜
歐洲的中國紅
創意巴黎
焰火——能吃的,會跳的
火樹銀花呼啦圈
特殊圣誕樹
芭比娃娃與埃菲爾鐵塔
特殊時期的平常景點
盧浮宮金字塔的新風景
模仿秀
Playme,I`myours.
處處盛開的向日葵
信不信由你
獨家秘訣
歐洲跑步者
感受藝術
街頭藝人十八式(上)
街頭藝人十八式(下)
借我一雙慧眼
歐洲馬會,美"帽"爭艷
蘇格蘭男人的裙下風光
面具人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里的"無影手"
舞魂
流動在生活中的那些音樂
在歐洲看戲
兩處橘園,別樣風情
成人的童話世界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在歐洲練攤兒
歐洲的沙雕與紋身
鑰匙酒館
四季歌
情色性趣
妓女的布洛涅和總統的愛麗舍
法國城堡內的愛恨情仇
丘吉爾背后女人的風流韻事
荷蘭紅燈區的"櫥窗女郎"
分鐘的初次性體驗
歐洲性教育——從娃娃抓起
龐貝城的色情俱樂部
裸還是不裸,是個問題
歐洲脫衣舞藝術大賽
紅磨坊排練間的舞娘們
樂聞趣事
讓內衣飛
摸在歐洲
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
監獄式飯店與飯店式監獄
帳篷風景線
英國皇室最不愿意去的地方
歐版關公戰秦瓊
與中國有關
圣誕奇遇記
裸騎在英倫
車趣
鎖橋非索橋
縱觀觀眾
互拍之樂
跋——寫的樂趣(后序)
動物世界
歐洲之獅
近距離拍攝的塞倫蓋蒂的雄獅一家的經歷讓我記憶猶新,近在咫尺的百獸之王悠然汲水,而后擦車身而過,讓我震撼。同樣讓我震撼的還有歐洲之獅—不是歐洲動物園里的自然獅子,而是見諸于歐洲國家的著名雕塑之獅。因為我發現很多歐洲國家都不約而同選擇獅子作為國徽國旗,或城市標志雕塑。比如法國里昂被稱為獅子之城,威尼斯的城標是飛獅,等等,挑幾個特別的,若有排行榜,它們當數之最。
一、最英勇的英國獅子
和歐洲朋友聊天,說每個國家都有個類似圖騰一樣的動物標識。比如法國是高盧雄雞,為什么呢?法國朋友的理由譯過來就是,即使雙腳站在屎里,仍昂首闊步,高唱勝利之歌,那是民族的象征。問中國,毫無疑問是龍,都是龍的傳人。
而英國呢,英國的朋友說,是獅子。中國的皇帝被稱為龍子,英國文化里,一直喜歡把領袖人物比喻為獅子,歷史上有帶領十字軍東征的獅心王理查,托馬斯·莫爾筆下獅子般的亨利八世,等等。下面這頭漂亮的雄獅雕像就坐落在倫敦著名的特拉法加廣場上,是英國著名的標志建筑之一,護衛著上方聳立的納爾遜將軍,他是英國的英雄人物,如雄獅般英勇善戰,直到生命的一刻。有趣的是在2014年的春節,我突然發現中英法這三個大國的圖騰標志竟同時齊聚在這里。一直屹立在那里的英國之獅看了這里為慶祝中國節日的舞龍表演,而另一邊是之前臨時展覽換的藍色的大公雞,是巧合?還是天意?
二、最張冠李戴的比利時獅子
一說起某人某次事件中遭到失敗時,必定會說某某遭遇了滑鐵盧,這說法來源于比利時滑鐵盧戰役。直到現在每年6月18日都有活動紀念這場歐洲著名戰役。我去時還收集了一套當年戰役的復制報紙作紀念。若你沿著226級臺階拾級而上,就會看到作為戰場標志的鐵獅峰上聳立的那頭雄獅。它前爪緊緊地抓住一只象征著世界的鐵球,兩只眼睛"獅"視眈眈地盯著南方的法蘭西,于威嚴中透出一股肅殺之氣,表示威震法國。重達18噸的鐵獅是為紀念歐洲聯軍的勝利,用繳獲的法國軍隊的槍炮熔鑄而成的。
這頭獅子和威靈頓公爵有關。戰役中他戰勝拿破侖,改變了歐洲戰場的局勢。可明明是紀念勝利者威靈頓的,卻被很多人認為是拿破侖的化身。對到滑鐵盧前來憑吊古戰場的各國游客來說,都是沖著戰敗的拿破侖而來的。許多人甚至不知道威靈頓為何許人。只知有拿破侖不知威靈頓—"失敗反而把失敗者變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拿破侖·波拿巴仿佛比立著的拿破侖·波拿巴更為高大。"維克多·雨果的話在今天的滑鐵盧得到了確實的印證,除了被張冠李戴的雄獅,鐵獅峰下還有戰敗者拿破侖的身影。
不知道勝利者威靈頓公爵看到這些,又聽聞戰場上本沒有鐵獅山,當時也沒有推土機,而是崇拜拿破侖的女粉絲們背來的石頭和土堆積起來的僅50米的山時,又會作何感想?倒是英國前首相丘吉爾臨終前囑咐,國葬時自己的館柩一定要在英國的滑鐵盧車站前過一下,給法國的總統戴高樂看,以提醒并紀念那場英國人威靈頓打贏的戰爭。
三、最悲劇的布達佩斯獅子
連接布達與佩斯兩城的鏈子橋上有最古老壯觀的橋梁,還有兩對石獅雕像分立橋頭兩端,它們的爪子緊緊扣住兩岸,象征兩城緊密相連。據說,對自己要求很嚴的石獅設計者匈牙利人亞諾士,在造完獅子后,覺得作品無瑕。直到有24小時,來觀看的一個小男孩發現橋上的獅子沒有舌頭,就好奇地問他,設計師一看,果然忘了舌頭。他傷心欲絕,縱身跳河自殺了。
四、最血腥的西班牙獅子
阿爾汗布拉宮坐落在西班牙的格拉納達,是我去過的最有特色的宮殿,沒有之一。內部雕梁細柱,堪稱極品。其中有個獅子院。院子周圍有124根白色柱子,中間是12頭石獅子馱起的水池。池子向四方引出四條小渠,代表的四條河分別為水河、乳河、酒河、蜜河。這獅子的造型不同于我們前面看到的歐洲獅子,也不像我們國家都是自來卷發型的石獅,這個庭院由于歷史的原因,是典型的阿拉伯建筑風格的庭院,獅子自然也就不同了。這里并不是總開放,能夠看到算是幸運。現在看起來風平浪靜,風景秀麗的獅子庭院,當年可是沾滿了鮮血的場地。摩爾王朝后期的統治者,早沒有當年祖先的彪悍驍勇,只終日沉醉于奢侈豪華的享樂之中,并聽信讒言,將36個武士權貴割斷了喉管,獅子廳鮮血橫流,濺入噴泉,滲入石磚縫隙,雖歷經歲月洗禮仍依稀可見斑斑血跡。這些石獅見證了那段血腥歷史。
五、最感人的瑞士獅子
每次去瑞士,我都會在這頭獅子雕像前駐足,看過盧塞恩這里一年四季的景象,春花夏雨,秋葉冬雪,不變的是獅子悲傷的神情。馬克·吐溫經過時,曾說這是"世界上最哀傷、最感人的獅子"。
只見一支箭深深地插進這只瀕臨死亡的雄獅背上,獅子面露痛苦的神情栩栩如生,它前爪按盾牌和長矛,盾牌上有瑞士國徽。這是為了紀念1792年法國大革命,暴民攻擊法國皇宮時,為保護法王路易十六及瑪麗王后而戰死的786名瑞土軍官和警衛所建的紀念碑,表達祈求世界和平的愿望,碑的下方有文字描述了此事件的經過。瑞士的雇傭兵忠誠驍勇,世界聞名。如今,他們依舊站在梵蒂岡教堂前的門口,保衛者教皇的安全。
說的是這些歐洲之獅,實際上都是它們背后代表的人和故事,那些歷史與紛爭早已湮沒在歲月中,唯有這些雕像與建筑仍舊屹立如初,見證并講述著這曾經的過往……
這些是讓我難忘的歐洲之獅,有意思的是,在西方和一樣出名的政治家拿破侖很早就曾說過這樣一句名言—中國并不軟弱,它只不過是一只睡眠中的獅子。中國一旦被驚醒,世界會為之震動。
原來在拿破侖這位歐洲偉人眼里中國才是震撼未來的世界之獅。
樂聞趣事
讓內衣飛
也許你看過鐵塔,卻不會看到漫天飛舞內衣做襯的鐵塔景色。此時那里有眾多內衣拋出,原來是某組織為提醒女性對乳腺癌的關注而舉辦的活動。這幅年度獲獎作品讓我想起一次不經意走進的巴黎酒館,撞入視線的是一排重疊放不下的各色胸罩,下面是吧臺及忙碌的酒保。閃過N個念頭"節日?噱頭?展覽?"點酒時不經意問:"行為藝術還是失物招領?"法國那侍應生沖我眨眨眼:"看來是初次來。我肯定里面沒您的。應該說是戰利品,她們跳舞快樂瘋狂時扔向酒吧的,收集起來沒人認領呢。"
噢,巴黎。埃菲爾鐵塔前一群飛舞胸罩引發的思考:1.原來胸罩功能不只是佩戴,還可拋向鐵塔,扔向吧臺;2.姐拋的不是內衣,是自由;3.胸罩扔了,離扔內褲還遠嗎?粉紅色內衣協會下次會組織關注前列腺活動嗎?就是會,我也一點不會驚詫。果然巴黎不久就有了宣傳關愛前列腺活動。這次沒有扔內褲,而是活動組織者到城市中心摸男人的敏感部位,以提醒人們對前列腺的關注。
這項宣傳活動由三位女性完成,街頭隨機挑選男性并實施。不預先通知,每次摸完與對方握手再說明活動情況。被摸者年齡不限,國籍不限。有在街口看地圖的游人,有剛從書店走出的老者,有正騎自行車的亞裔青年人,還有一對情侶中的男性,甚至正在表演的街頭藝人。他們被摸后也反應不一,有羞澀躲避的,有大方配合的。有反摸組織者的,還有叫來同伴一起支持活動的。每次參與者在被摸后還捐出10歐元左右的善款以支持這項宣傳活動。
對于每次活動,給我的感覺是,巴黎活動組織者的宣傳創意只有你做不到,而且同時也未必想的到。
以夢為馬
我非常喜歡詩人海子詩詞中的那句---以夢為馬。
以夢想當作馬匹,騎著夢想的駿馬馳騁看遍大千世界。浩瀚蒼穹、天馬行空,誰曾想這匹駿馬就來到了歐洲,這一看就是十多年。而今年,又逢馬年,更是感慨。
臨近中國的春節,在英國改完一遍稿子時,正值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的喜慶日子。法國朋友打來電話邀請我去參加巴黎的慶祝活動。想起十年前是在巴黎度過的及時個異鄉的春節。那時中法文化年剛開啟,法國政府為慶祝中法建交四十周年,特意讓巴黎的標志艾菲爾鐵塔披上吉祥的中國紅,從除夕開始閃亮,讓我很激動。每當我想家的時候,傍晚就去鐵塔腳下的長椅上,獨自靜靜地坐著,時而還會用相機從各角度記錄下不同以往的艾菲爾鐵塔影像。最令人難忘的是看到閃燈鐵塔散發著的特有紅色光暈,就如同看到兒時奶奶家門前除夕掛上的大紅燈籠,心頃刻就飛回了家。
春節時在倫敦巿中心廣場,我看到洋人們披著舞獅行頭在跳中國傳統的節慶飛獅舞,金發碧眼的孩子們穿著中國小旗袍,戴著生肖面具,京劇臉譜,手里拿的全是我小時過節舉著玩的小紙龍,大風車,還在往地上摔砸炮,周圍是對聯條幅……又見一片紅色海洋。置身其中,我在恍惚,仿佛沉浸在老北京的廟會里---越來越多的中國元素在歐洲出現。十年前你可能不知道這個節日的存在,而現在很多歐洲人都知道了自已的生肖屬相,還有的取了中國名字---在歐盟工作的朋友這樣總結。
世界很大卻正變得越來越小。工作之余我曾被法國公司請去做跨國文化的講座,讓歐洲人慢慢了解東方文化和中國人。東西方的人們都渴望了解對方的生活。中國人也渴望知曉歐洲人的世界。歐洲生活工作經歷使我收獲很多朋友同事,聊天時愛問的一個問題是---whatisthemeaningoflife?(什么是人生?)巴黎的時尚設計師娜塔莉說人生是創意和感受的過程。伊朗的工程師Amir告訴我,人生是一個舞臺,每個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丈夫,父親,演的好需要用心。馬耳他的Paul認為人生是一段旅程,途中要幫助他人,可以讓自己快樂。他當時作為志愿者正在幫助阿富汗難民重建,如此等等,答案很多。于我,人生的意義是體驗、嘗試與感悟。對于異國的生活,陌生的語言和未知的環境都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Open-Mind(把心打開)迎接挑戰,"開"了心,才會開心。探索并敢于嘗試,在生活的不同時刻體驗不同的角色,然后有機會再分享給別人,這本關于歐洲生活的書就是基于這樣的初衷。
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這十年間或出差或旅行,我在世界不同的機場輾轉,箱子上貼滿了各國的標簽,護照上被各國章戳蓋滿留下了印記。滄海空闊,輪舟新奇,跨越萬水千山,生活不同國家。每到一地便轉換一種語言,與不同的景致相遇,和不同的人交流---不為刻意追尋遠方的世外桃源,只為沿路所有的鳥語花香。以旅行為宇,生活為宙,然后采擷精彩之處用鏡頭定格下來就有了這些洋相。以見識為經,思考為緯,文字和影像交梭穿流,就有了這些歐洲洋相背后的故事。
我想"若你有幸在年輕時到過歐洲,并在那里生活過,體驗過。那么以后不管你再去向何處,它都會跟著你一生一世。它就是一場生命流動的盛宴。"
以夢為馬,歐洲的日子永遠也寫不完……
……
及時封
讓夢想飛翔----孟非序
我小時候玩過一種玩具,叫做萬花筒,老人也叫它西洋鏡。小孩子們爭先恐后湊在鏡筒的一頭,看著里面的千變萬化。曉丹的《歐洲洋相》取意觀察歐洲的一只萬花筒,以小見大,勾起童年的回憶,也勾起讓人鏡中一窺的欲望。
如今的世界交往日趨便利,中西之間的距離變得前所未有的接近。走出國門看世界,已經不是難以觸及的夢想,然而每個游歷者都有自己觀察世界的角度,因逢別際會的不同而生出不同的感悟。作者曉丹精通多國語言,在歐洲長期從事金融工作、生活之余,游歷世界五大洲六十多個國家的親身感受,賦予《歐洲洋相》獨特視角,展示了歐羅巴不為人熟知的一面。書中的每個故事都試圖探究背后的東西方文化異同,很有意思。
孟非《非誠勿擾》主持人中國著名月老
第二封
跟著她的腳步----張天蔚書評
應該說,在諸多介紹歐洲的書籍中,這是非常獨特的一本。
作者曉丹把自己的雄心縮到最小,卻把視野放到。從她的文字中,你看不到一個試圖對歐洲文化做梳理和介紹的所謂文化使者,也看不到一個試圖對某個異域場景做微言大義地解讀的文化闡釋者。作者充分發揮了圖片和文字兩種表現形式的長處,以一種直觀而碎片式的方式,將她在歐洲學習、工作、生活期間的所見所聞,如實記錄在圖像和文字之中。沒有多少渲染,沒有過多的闡釋,作者眼中的歐洲,就這樣呈現在中國讀者面前。
閱讀,從來都是一個重新建構和闡釋的過程,在這個意義上,曉丹對讀者表示了充分的尊重和信任。由此,閱讀本書就成了一種獨特的體驗,一個個似曾相識的場景,因其多角度、特寫式的呈現,呈現出我們過去不曾注意過的細部特征和另外的多重含義,"歐洲"這個籠統的概念,也就有了更多的生動和豐富。
這不由得讓人想到了問世不久的"谷歌眼鏡"。在某種意義上,曉丹的視線,可以視為讀者的"谷歌眼鏡",讀者通過它四處梭巡、觀察、記錄,時而遠眺,時而近觀,時而掃描,時而凝望。于是,你看到了一個你可能曾經游歷,卻不曾如此切近觀察過的歐洲。或許,這就是這本《歐洲洋相》的獨特價值。
張天蔚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特約評論家、《北京青年報》評論中心主任
我們可以通過這本書,從作者的視角去更好的了解歐洲
書里可是描寫了我們不知道的歐洲生活啊,很不錯的
歐洲的建筑、文化、歷史,就是離我們生活太遠。
好久沒有靜心看書了,看到《歐洲洋相》讓我很是受用的了,要好好讀一讀的
本書每篇文章篇幅不長,但很好看,像萬花筒,展現了歐洲洋相。
看看活動的詳情,有時間,我要好好拜讀下《歐洲洋相》
《歐洲洋相》這本書不錯喲,里面有很多新奇的東西!
《歐洲洋相》記載里的全部都是真實存在的,我也經歷過這些。
作者有用自己的精彩經歷,給我們展示的是全新的歐洲,
歐洲洋相?怎么取這名字~好奇葩!但是不明覺厲!
收到書了,真的很不錯,真是去歐洲旅游的必備神器。建議去歐洲前買本看看。呵呵
這本書讓你感受別樣的歐洲,了解歐洲人的文化與習俗。
這輩子恐怕都木有機會去歐洲,所以只能看看書假裝自己去過歐洲
歐洲地方我還真沒去過,但是看了這書我覺得我去過歐洲了
這本書從不同的角度介紹了歐洲,和我們以往認識中的歐洲有不同哦
是一本不錯的書,從不同的視角看歐洲的,幫助我們更加了解歐洲。
游歷歐洲,我們是沒有時間的,可以可以到書中去尋找的歐洲。
《歐洲洋相》獨具價值。作者把自己的雄心縮到最小, 卻把視野放到最大。其多角度、特寫式的呈現,使籠統的“歐洲”概念更加生動和豐富。某種意義上,曉丹的視線可視為讀者的“谷歌眼鏡”,通過它四處梭巡、觀察、記錄,時而遠眺,時而近觀,時而掃描,時而凝望---這獨特的體驗使你看到了一個你可能曾經游歷,卻不曾如此切近觀察過的歐洲。
看這書直接我都不了解歐洲,但是現在我是歐洲通
《歐洲洋相》可以給未踏足過歐洲的朋友以初步認識,可以使曾粗略領略過歐洲的人顛覆熟悉風景的印象,可以讓在歐洲生活過多年的朋友有全新的體驗,發出我怎么沒留意的感嘆。因為歐洲的每個城市是有表情的,也是有脾氣的,都存在讓人根本不曾留意或無從知曉的有趣角落,即便是天天路過的老地方,有時也會出現令你驚訝與震撼的另一面。初識的城市總是顯得客氣,也許已把最完美的一面呈現你面前,你也用相機記錄過泛泛之交而略顯疏遠的圖片---那是給匆忙過客準備的早已設計好的面孔,而親密摯友的區別在于意外的驚喜---這多彩多面的城市不斷出現的隱秘表情,竊竊私語才是…
了解下歐洲對自己還是有好處,說不定將來就去歐洲旅游
這樣的書對我們了解歐洲,認識歐洲很有好處的
想知道歐洲的風土人情就一定要看一下這本歐洲洋相
歐洲洋相給我們展示的是一個沒有包裝的歐洲
想要去歐洲體驗不同的風土人情嗎,你不需要飛過去,只要看歐洲洋相就可以
曉丹這部關于中國和歐洲的著作《歐洲洋相》,是一個壯舉,內容精彩,編纂細致巧妙。更重要的是,它激發了想象力。我們被邀請去站到一片大陸的兩端換位思考。這正是作者拿手的地方。很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