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給理想一點時間(五)圖書
人氣:35

給理想一點時間(五)

兩岸三地精英齊放聲。柴靜、廖信忠、周其仁、加藤嘉一、鄭也夫、朱學東、黨國英、徐賁、張鐵志、石扉客、田樸珺等近四十位作者年度口碑文章。
  • 所屬分類:圖書 >文化>文化評述  
  • 作者:[李志題]主編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41140280
  • 出版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04
  • 印刷時間:2015-04-20
  • 版次:1
  • 開本:32開
  • 頁數:--
  • 紙張:輕型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給理想一點時間5》是鳳凰網博報博文選集系列書的第五集,該系列精選兩岸三地幾十位博主的佳作,是鳳凰網博報編輯部從近萬篇推薦博文中精選出,根據文章觀點質量和網友點擊量等因素綜合考慮,優中選優。本書分為理想現實、社會民生、中國世界、人物歷史、文明文化等幾大部分,話題豐富,視野廣闊,觀點鮮明犀利,文章獨具深度又極富可讀性,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時文暢銷書。

編輯推薦

兩岸三地精英齊放聲 ,鳳凰網博報影響力文字

作者簡介

柴靜、廖信忠、周其仁、加藤嘉一、鄭也夫、朱學東、黨國英、徐賁、張鐵志、石扉客、田樸珺等近四十位作者

目錄

理想 現實

朱大可:中國春運和“創傷療法”/3

柴靜:你的死亡誰做主? /7

曾穎:教育極端功利將人變成拜金的物質動物/17

木然:活得累/22

曾穎:十元錢的紅包/26

柴會群:眾叛親離/29

丁征宇:中國較大的歧視是什么? /36

張鳴:不會閱讀的學生/41

石述思:中國孩子的土豪夢/44

景凱旋:公平是現代社會的壓艙石/47

社會 民生

丁征宇:一些人為何以欺騙國家為榮/53

給理想一點時間最終.indd 1 15-3-17 下午1:54

2

單士兵:孩子你可以做不到/56

黎明:24小時的自由應該值多少錢? /59

秦前紅:我所了解的農村/63

石扉客:一個鄉土中國的真實樣本/69

石詠琦:北京飯局背后/83

姚樹潔:中國人不能瞧不起中國人/87

彭玉宇:朋友從美國帶給我的禮物/91

葉檀:要多少錢體面養老? /94

鄭也夫:轎車論辯二十年/97

中國 世界

金宰賢:為什么我平時感覺不到中華文明? /109

周其仁:為什么中國的體制改起來特別難? /114

劉立群:德國為何只有“蒼蠅”沒有“老虎”? /122

加藤嘉一:我在美國所發現的中國/128

徐賁:他們以為他們是自由的/144

孫越:我的東烏克蘭之旅/155

彭玉宇:朝水庫撒了泡尿/163

給理想一點時間最終.indd 2 15-3-17 下午1:54

3

人物 歷史

馬勇:重新估價太平天國的意義/169

張鳴:婆媳定律/178

張鐵志:漢娜 阿倫特與“平庸的邪惡”/182

文明 文化

朱學東:記憶中的甜菜/189

黨國英:飯碗政治/194

曹婭:男人這東西/198

野島剛:讓日本人最受辱的罵人話/203

田樸珺:“富八代”會擁有怎樣的人生? /207

海峽兩岸

鄭東陽:大陸新娘/213

鄒明:我所認識的臺灣/217

廖信忠:臺灣青年為何也愛考公務員? /221

在線預覽

柴靜:你的死亡誰做主?

1.王奶奶從病房門后抽出一塊窄板子,擱到兩把椅子上,這塊板上

能平躺一個人,只能平躺,一翻身就會掉下來。她七十多歲了,為了

照顧病床上的老伴,就這么睡了四年,每天后半夜腰就劇痛,“照了

片子,像破鋸木一樣東倒西歪”。

兒女都有工作,她請過一個護工,那個護工怕病人夜里拔管,把

他胳膊用繩子捆在床架上。第二天她看到硌青的手臂,就讓護工走了。

病人燥熱,只蓋著一個被單,上身裸著,身上一點褥瘡都沒有,

也沒有任何異味。她每天跪在床上,從后邊托著丈夫的胳膊,翻動他,

后來抱不動了,用一條干凈毛巾襯在他身子底下,抽一下,滾動一點,

給他翻身、抹背。

只有她聽得懂病人偶爾帶著肺里水泡聲的咕嚕聲,給他倒大小

便,抓癢,調節呼吸機的進氣量。四年前,他因為肺部阻塞感染,

造成急性呼吸衰竭,搶救的時候被切開咽喉,插上了呼吸機,一插

就再也沒有摘下來過。幸虧有她的照料,他才恢復一點知覺,從ICU

轉到老年科,不用像那里的其他病人一樣,一個月一個月沒有任何

知覺地躺下去。

但他清醒后,不能說話——用口型對她說“我恨你”。

2.呼吸機的管路從他喉間插進去,成人拇指粗細,七八厘米長,有一個彎路,從氣管里插進去。插管時間長了,壓迫支氣管,管壁彈性沒有了,塌陷了,吸氣呼氣的張力沒了,他感到憋氣,厲害的時候臉憋得青紫。用手抓撓,憋得厲害,只能再加大呼吸機的送氣量,他腹間如鼓,難受得用手拍,砰砰作響。

插管送入的氣是熱的,他嗓子一直干疼。

除了呼吸機,嚴重的時候,他需要插上胃管、靜脈插管、尿管,還有膽囊的引流管。鼻飼的管子老捅鼻子,時間長了,鼻腔爛了,只能勉強著喂點米湯。

老人在床上一點都動不了,只能用手捏墻上的皮管子,不斷地捏,那是他能自主的事情。在生病前,他是個干凈體面的人,養著好多花,十八棵蝴蝶蘭,葉子油亮油亮的,兩盆巴西紅果,結著好多結實的果子,小燈籠似的照眼紅。還養活著幾只八哥,詩文背得好著呢,大紅嘴,特漂亮,天天喊“爺爺好,奶奶好,大姑姑好”。

他想回家,“著急老哭,哭得眼睛白內障,黑天白天地哭,睜眼哭閉眼哭”,王奶奶沒敢跟他說,家里沒人照顧,花和鳥都死了。

醫生知道他有輕生的想法,有24小時總算同意他坐上輪椅下床去看一看外頭的世界,輪椅推出了門又折了回來——他眼睛已經什么也看不見了。

王奶奶用手給他撓撓背,凄涼地笑笑:“所以他就老是心里恨我,說‘我囑咐你別搶救,你高低還是不聽話,你還是搶救,你看我受這個罪’。”

3.老人得的病是哮喘,退休前他是協和醫院的會計。這么多年,他看過很多患者臨終前的痛苦,早跟老伴提過,自己將來一旦治愈無望,就不要再搶救了。

但那只是一個口頭的愿望,病急性發作的時候,他昏迷了,家人還是舍不得,兒子說:“媽,賭一把吧,搶救一下,萬一好了呢?”

王奶奶說:“當年他退了休,每天我回了家,他飯就做好了。我的腿做手術時他照顧我也好著呢,那時候想著他有了毛病,也一定得好好照顧他。不管怎么說,活著怎么是個伴,是吧?要不然你剩一個人孤零零的。”

丈夫也知道,他心里舍不得她,舍不得還沒結婚的孫女,他現在是為她們而活著。“他說得了,該我受的罪我就得受,我不受也不行,我可能就是這個命。他難受,我也特別難受。”

王奶奶只能偶爾換衣服的時候回家哭一場。“到家里頭就把書包一扔,趴床上就哭。哭完了我又害怕街坊都聽見,我說我受這么大累,還是天天這么埋怨我,還老說‘恨死你了’。”這句“恨死你了”里,不只是責怪,更多是自責——“你要是對我好,我那樣睡著覺就走了,我多好啊,你們也好,這樣我對不起孩子,我也對不起你。”

4.我經歷過親人的離世,只是當時我不在她身邊,我對人臨終時要面臨什么樣的選擇,其實毫無心理準備,對那些有創的搶救——用電擊的心肺復蘇,喉管切開插管……也沒有認識。做這期節目之前,我的感受只來自于電視劇中的“永不放棄”的口號和戲劇情緒:“人只要能救就要救到一刻,不管他的生命是否還有質量,不管是否還能夠享受空氣、陽光、食物,人和人之間的交流,只要我們有,只要我們能夠,只要我們在經濟上允許,我們就要給他人工的呼吸、人工的心率、人工的生命。”

當年的我如果有機會,也會是這個選擇——我會想,只要還能握著她的手,感覺著溫度的存在,也許什么代價我都愿意付。

做這個題的時候,羅點點說“你家里一定沒有過重病的人”,我才去了協和醫院,看到這對夫婦的承受,那句“我恨你”里包含的所有痛苦像刀子一樣劃拉著人的心,才及時次想到選擇的代價。

如果我當時做了選擇,那是“我的選擇”,不是“她的選擇”。較大的承受者也不是我,是她。

5.陳小魯,元帥的兒子。他是羅點點創建的“選擇與尊嚴”團隊的成員。陳小魯說,他加入這個團隊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當年沒能替父親做出一個解脫痛苦的選擇。“那時我父親,可能已經是基本上沒有知覺了。那么這個喉嚨里是切開氣管,插個管子,他已經不能講話了,身上都是管子,那我看得非常難受。就是這個人躺在這個地方,人已經不成形了,經過這個疾病的消耗,然后就是靠這個呼吸機、靠這個輸液、靠打強心針在維持。”

我說也許在外人看來,會覺得說所有這些管子和心肺復蘇,是為了延續他的生命。陳小魯說:“對,但是延續生命的結果是什么呢?一個是他本人很痛苦,一個是大家都很痛苦,另外就是這個國家資源的浪費。”

“您當時問沒問過醫生?”

“我就問了一個,能不能不搶救?當時醫生就跟我講了兩句話,我記憶深刻。及時個說,你說了算嗎?你雖然是他的家屬,但是作為你父親這樣一個人,搶救不搶救是你說了算嗎?第二個就是我們敢嗎?”

他無言可對。

這樣的事例很多,他的母親、好友也都是這樣去世。羅點點說巴金先生的六年時光都在醫院度過,有嚴重的抑郁癥和帕金森癥,后來只能夠靠喂食管和呼吸機維持生命。周圍的人對他說,每一個愛他的人都希望他活。巴金先生不得不強打精神,說再痛苦也要配合治療,還不止一次地說過:我是為你們而活。

羅點點說:“對一個他活著讓我們覺得這個世界更好的這樣的人,當生命和自然已經給他規定了一個命運的時候——及時,我自己覺得順其自然是好的;第二,我覺得大家尊重他自己的選擇,這是好的。”

她說中國人往往附屬于一個家族、單位、傳統、政治、文化,集體意志高于個人意志,以至于對一個人表達尊重的方式,往往是剝奪了這個人選擇死亡的權利。而真正的尊嚴是一個人的自我意志優先,“不管他是什么樣的一個社會身份,不管他是否德高望重,對吧?他自己只要有了選擇,我覺得我們大家都應該尊重他”。

2005年10月17日,巴金先生心跳變慢,醫生判定他已經進入彌留時刻,這次巴老的家屬堅決要求放棄搶救,最終得到了同意。

6.創建“選擇與尊嚴”網站的羅點點是羅瑞卿之女,陳小魯和陶斯亮都參與其中,在這個網站上,人們可以簽署自己的“生前預囑”,來決定“尊嚴死”。“尊嚴死”不是“安樂死”,為了區別涉及主動致死行為的“安樂死”,這種只是在臨終放棄心肺復蘇、氣管插管等搶救措施的做法,被稱為“尊嚴死”。

做這期節目時,羅點點說,曾經有人問她,為什么是這些可以得到足夠醫療資源的高干子女在做這些事,是不是“吃飽了撐的”。這期節目播出后,也有人留言說:“我們現在爭取的是活的尊嚴,何談‘死’的尊嚴。”

羅點點很清楚她要面對的現實是什么。“對一個還沒有吃飽飯,還沒有進入城市生活,還沒有醫療保障的人,來談論這個問題是非常可笑的,而且是冒犯別人的。”

我問:“那您為什么要公開提出來呢?您不擔心激起這樣的社會情緒?”

“我老覺得,我們的社會都是由一個一個的個人所組成的,每一個個人的要求,每一個個人的愿望都應該受到同等的尊重,在你的愿望和你的要求受到尊重的時候,并不表示你排斥或者是你反對另外一部分人的愿望和要求,這是及時個。第二,我認為,中國社會在發展,社會在富裕,大家越來越多要面臨這個問題。”

現有的醫療體制中,對于很多公費醫療患者來說,并不存在太多費用負擔問題,這就造成了醫療資源在臨終人工支持系統上消耗的比例過大。根據羅點點他們的統計,我國每年有80%以上的醫療支出放在臨終的人工支持系統的消耗上,而且越發達的地區,醫療環境越周全的人群當中這個數字越高。

羅點點說:“高科技的東西都非常昂貴。在ICU里面住24小時,沒有特殊的治療,就只是維持他的人工血壓、心率、呼吸,很多人、很多機器,為了一個沒有質量的生命,你能猜一猜花費嗎?每24小時最基本的花費是五六千,一個月就是十幾萬。”

她說我們原來只在三級甲等醫院里面有ICU,現在在二線和三線城市里只要有條件的,大家都一窩蜂地上ICU。為什么?“巨大的經濟利益在里面。ICU是非常賺錢的地方。很多病人可能就放棄了。如果我們能把這一部分醫療資源,放到對疾病的防治,放到對于那些可治愈疾病的治療上,那豈不是社會的福音?”

我也問過陳小魯,可能有一些家庭,愿意讓自己的親人在ICU里維持著,是因為維持24小時的生存,他的待遇、工資都能保持,還可以讓子女沾澤。他想了一下,說:“我承認什么樣的人都有,我也不會去評判別人,我只能強調我的選擇,放棄是我的權利和自由。”

7.做這期節目時,我與家人常常討論“生前預囑”,都是自己的意愿很堅定,對對方的決定卻有猶豫。

羅點點的團隊里,有一位著名的醫生,一直是尊嚴死的倡導者,但到了晚年,丈夫突然昏迷之后,“及時,她覺得她特別對不起他,你知道嗎?第二,她就覺得每天她到那個ICU里面去,看著她愛人那樣,拉拉他的手,摸摸他的臉,她就覺得她今天能過下去。要不這樣,她就不行。我們說我們太能理解了,而且這件事情真的就說明你們兩個人伉儷情深”。

她難過了一下,說“對不起”。

愛也可以導致另一個選擇,在協和醫院,王奶奶說她最近跟大夫說,如果她的老頭兒再需要搶救,人工呼吸和心肺復蘇,“不做了,什么也不做了”。

我問怎么了呢?她說:“做過來他更受罪,那電擊是350瓦,多少瓦呀,那大鐵的,往兩肋打,就這么大歲數,哪受得了,把皮都燒焦了。那個人工呼吸也是,把年輕的都得壓折了兩三根骨頭,別說他這么大歲數了,受那么大罪干嗎?你看這渾身燙的,亂七八糟的,確實瞅著受罪。”

她對孩子們交代了,也說自己如果遇到類似的事,讓她順順地走吧。

所以“選擇與尊嚴”網站每年都會給所有注冊“生前預囑”的人發一封信,叮囑他們好好溫習一下當年簽署的文件,可以隨時調整自己的愿望。“我們所有的人都不知道事到臨頭的時候,我們真正要的是什么”,因為死亡和愛是太私人的事情。

在對羅點點的采訪中,有一段對答,它最終并沒有剪進片子,事后我卻常常想起。

我問她:“那如果您最親近的人跟你說,不,我不希望像你生前預囑那樣,我就希望能夠延長你的生命,我希望能摸著你的手,看著你的臉,那24小時我就能過下去,那您會不會尊重他的意愿?”

“那不行,那堅決不行。我不會因為他而改變我自己的意愿,我不會,到時候你自己去糾結吧,反正我這么說。”

“您這么堅決嗎?”

“他糾結了,那是他的問題了。我已經到另外一個世界去了,這個世界不屬于我了。我自己覺得,我不是那樣的人。”

我問:“您會期望醫生還按照您的意愿執行?不打算為了愛你的人活著?但您剛才難過的時候感覺也是一個很深情的人。”

“我自己認為,人只能夠是在敘述已經發生過的事情的時候,才會有把握,事情還沒有發生的時候,我覺得千萬不要做任何情感上的允諾。每一個人要為自己負責,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自由的個體,一定要為自己負責,不能夠,對不起。不能因為一句話來改變自己的初衷,不可以,不可以。”

她有自己的生活經驗和信條,這是非常私人的事情,不必求同。但觸動我的,是她承認的是人的自由意志,她只承認個體按照自身意愿獨立做出的選擇,而不能被挾持,哪怕是被愛挾持。在忠于自己的前提下,人可以改變選擇,任何改變都應該尊重。我問她這些年動搖過嗎?她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但是我不知道我會不會動搖,我真的不知道”。

“那么如果到那24小時,您會怎么辦呢?”

她哈哈大笑:“我去改我的生前預囑,我會跟我的孫子說,你們只要有一分錢,你們就得留著,那邊人我都不認識,你們這邊人我認識,你們留著給我。那很可能。”

“如果有那樣一個變化的話,會怎么看待您自己呢?”

她答完這一句,嘴邊笑意久久不去:“那我覺得我很自然,我很真實。”

作者博客:chaijing.blog.ifeng.com/

(柴靜,著名電視媒體人,著有暢銷書《看見》,曾任央視《看見》欄目主持人、《新聞調查》出鏡記者。)

……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挺好的,第二天就到了

2017-07-25 19:27:22
來自詩***(**的評論:

書本裝幀很好,書本內容也值得閱讀!

2017-07-26 19:32:2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速度快,但書有點折,不影響使用

2017-08-26 17:02:11
來自boayune**的評論:

里面的時評對高考有很大幫助

2017-11-18 22:00:55
來自001lxj**的評論:

話題豐富,視野廣闊,觀點鮮明,文章獨具深度又極富可讀性.

2015-06-03 12:43:14
來自牛小噔**的評論:

已經追到第五本書了,換了出版社,感覺紙張印刷不太好

2015-08-22 12:14:01
來自譚爺爺**的評論:

還沒有看~~~隨便翻了下~好像都是把網上每篇的博客抄下來

2015-11-21 09:42:49
來自阿蠻200**的評論:

不知怎么滴,總覺得水準在下降,少了尖銳性,代表性。連田樸珺等那樣的文字都選入,真正無語。

2015-05-15 10:56:50
來自蛋白小**的評論:

不多說 真的很贊 有很多好的素材 學生黨可以在這里找素材

2015-09-27 01:03:20
來自又是來**的評論:

換了出版社,也沒有以前那么及時,但仍是佳作滿篇!

2015-06-08 16:39:22
來自wongmc**的評論:

從一到五一本不落都買了,挺好看的一套書。不過這回換了出版社,內容也比之前的薄了些

2015-06-12 10:18:5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觀點新穎,有獨到之處,極好的的雜文匯編,就是價格高了點

2015-09-25 15:05:3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前面的四本我都看過了,對這本也有點迫不及待呢。一事一議的文章也值得學生學習。

2015-06-14 07:14:4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鳳凰有很多中性觀點,它能承接偏左右的見地,使對事物的認識更加全面。一直持續關注個書籍,祝,當當家推出更多好書。

2015-07-06 15:34:52
來自changan**的評論:

一些網絡文章的精華選集,讀來能體會到時代的溫度。

2015-09-16 08:50:5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今幾年未出新書,因為喜歡前四冊,雖然換了出版社,質量沒變。

2016-11-25 11:54:28
來自宛如初**的評論:

之前購買過這本書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套,都感覺非常好,非常貼合實際,觀點鮮明見解獨到。

2016-06-19 11:29:5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以前已經有了4本了,感覺不錯,這次有新內容出來了,繼續!

2017-05-10 11:19:21
來自jmjt**的評論:

一到四都全了 下次活動把精選搞定 遺憾的是此系列可能終止了!!

2016-08-19 10:53:20
來自勿忘止**的評論:

一直在看《給理想一點時間》,每一篇文章都有獨道的觀點

2015-05-16 23:21:32
來自sandrah**的評論:

鳳凰網的書還是可以的。這本書看了很有新意,也獲得很多知識。很犀利,很好看!趁著低價趕緊入手!!

2015-06-15 19:50:4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觀點很犀利,是一本智慧書,仔細讀完,應該會對自己對社會有更深入的了解

2017-04-28 20:22:04
來自neaos**的評論:

黑膠唱片也不都是用來聽的。男生的AJ鞋子也不都是用來踏踏實實穿的。郵票也不都是為了拿來寄信的。喜歡一個人也不一定是拿來結婚的啊。這樣~

2016-11-08 20:22:5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給理想一點時間,在物欲橫流的社會,多一點精神,多一份理想

2017-05-01 07:53:5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好書!《給理想一點時間》是本不可多得的好書。文章不長,觀點很是鮮明,甚至是很尖銳,讀來很是受用,但是他的書名是“給這些觀點留點時間”是讓我們用這寶貴的時間去改改革、去創新、去發展!我們一定要把握住。

2015-06-15 14:47:5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好書。給理想一點時間》是本不可多得的好書。文章不長,觀點很是鮮明,甚至是很尖銳,讀來很是受用,但是他的書名是“給這些觀點留點時間”是讓我們用這寶貴的時間去改改革、去創新、去發展!我們一定要把握,不可失去時機。

2015-06-15 15:21:52
來自不許罵**的評論:

鳳凰網博報頻道秉承鳳凰網的包容、進步精神,沿著全球視野、中華情懷,逐步成長為全球公共知識分子的意見平臺。鳳凰網博報頻道以理性為宗旨,從全球角度解讀中國。

2016-04-23 18:58:35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