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科學知識是人類意識的產物,是人類利用自己的語言對自然進行的理解和描述。人們相信它們是真的,是因為人們認為自然的確存在某種秩序或者規律,而且這種秩序或者規律能夠為人們所認識、理解,并且是能夠加以表達的。這些信念或者信仰說到底都是圭觀的,都是人的意識投射到自然上的,是一種世界觀。這種世界觀不僅決定著科學知識的形式和內容,也決定著人們獲取自然知識的方式方法(也就是方法論),甚至還決定著人們對于科學知識的價值判斷:究竟什么樣的自然知識才是好的知識,才是確定的和的知識?從很大的意義上來說,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會產生什么樣的科學,并且,隨著世界觀的重大轉變,科學也會發生重要的變化。由于不同的文明具有不同的世界觀,同一文明中的世界觀也會隨著時間而改變。所以科學既具有歷史性,又具有文化性。可以說,不同的文明和不同的歷史時期都可以有不同的科學。
石云里,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國際科技史學會古代與中世紀天文學委員會執行委員,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天文學與世界遺產工作組成員,德國圖賓根大學中國與韓國研究所客座教授,英國Annals of Science、德國Ea
導言:科學及其在西方的歷史
1 人、神與天地——自然知識的起源
1.1 原始思維
1.2 尼羅河的贈禮
1.3 兩河之間
1.4 愛琴海域
2 本原與真知——希臘自然哲學的開端
2.1 希臘城邦中的知識轉變
2.2 尋找本原
2.3 萬物皆數
2.4 元素、種子與原子
2.5 變化與知識
3 理念與邏輯——從柏拉圖到亞里士多德
3.1 哲學的轉向
3.2 兩個世界
3.3 幾何性的宇宙
3.4 邏輯路線
3.5 宇宙階梯
3.6 生物鏈條
3.7 及時推動者
4 幾何與自然——希臘的數理科學傳統
4.1 邁進希臘化
4.2 《幾何原本》
4.3 力學之父
4.4 測量宇宙
4.5 數學天文學
5 身體與靈魂——希臘的醫學與生理學
5.1 從神話到理性
5.2 解剖學的發展
5.3 蓋倫醫學
6 實用與信仰之間——羅馬統治下的科學
6.1 羅馬人的知識取向
6.2 知識匯編
6.3 愛智與信仰
7 沙漠綠洲——阿拉伯科學的興起與發展
7.1 穆斯林的知識中興
7.2 印度數字與代數學
7.3 天文學革新
7.4 重量科學
7.5 光學之父
7.6 煉金大師
7.7 醫學圣經
8 雅典的回歸——歐洲的學術復興
8.1 穿越"黑暗"
8.2 翻譯運動
8.3 大學與經院哲學
8.4 光學、數學與實驗
8.5 牛津算家與沖力論者
9 人是一個奇跡——文藝復興
9.1 從天堂到塵世
9.2 人文主義與科學復興
9.3 魔法與自然主義
9.4 藝術與科學
9.5 文藝復興人——達芬奇
10 為了"和諧"的革命——新宇宙的構建
10.1 日心說的誕生
10.2 宗教上的麻煩
10.3 第谷的調和
10.4 開普勒的"新天文學"
11 上帝的另一部書——科學與宗教的分立
11.1 望遠鏡引發的爭端
11.2 反擊"鴿子聯盟"
11.3 《對話》與審判
11.4 近代科學家與上帝
12 訊問自然——從經驗知識到實驗哲學
12.1 煉金家的反叛
12.2 探索人體
12.3 技藝與哲學
12.4 "新工具"
13 宇宙的語言——自然的數學化
13.1 數學挑戰哲學
13.2 自然的數學語義
13.3 數學化的哲學與世界
13.4 數學需要實驗
14 世界是架時鐘——機械論的盛行
14.1 原子與"原因"
14.2 廣延、運動和宇宙
14.3 人是機器
14.4 空氣是彈簧
14.5 元素之死
15 宮廷與學會——自然知識的新家
15.1 資助者與受托人
15.2 私人社團
15.3 "所羅門宮"與皇家學會
15.4 科學院與國王的光榮
16 蘋果與月亮——牛頓的綜合
16.1 真理好的朋友
16.2 解密引力
16.3 《原理》大意
16.4 流數術
16.5 光的"探詢"
17 科學與啟蒙——牛頓哲學的傳播與發展
17.1 關于力的論戰
17.2 "萬有引力"的證明
17.3 分析力學
17.4 不可稱量流體
17.5 "光的世紀"
18 重建元素——近代化學體系的創建
18.1 從微粒到燃素
18.2 "新空氣"
18.3 有計劃的革命
18.4 原子論的復活
18.5 原子量與周期律
18.6 統一的王國
19 秩序與演進——自然史的新發展
19.1 星云與宇宙
19.2 地神對海王
19.3 生物的譜系
19.4 物種的演進
19.5 地球的革命與均變
20 "亂七八糟定律"——達爾文進化論的建立
20.1 不務正業者的正業
20.2 "秘密中的秘密"
20.3 "惡狗"與"斗犬"
20.4 科學問題
21 場、波與能量——經典物理學的突飛猛進
21.1 從青蛙電到電磁場
21.2 光與電磁波
21.3 能量的科學
22 物質與生命——生物學的深入發展
22.1 細胞聯邦
22.2 微生物與達爾文小池
22.3 個體發育
22.4 人與機器狗
23 重構時空——相對論的建立
23.1 捕捉以太
23.2 物理學中的新太陽
23.3 狹義相對論
23.4 廣義相對論
24 粒子與波——量子力學的建立
24.1 荒唐的量子
24.2 開啟原子
24.3 原子與光譜
24.4 矩陣力學
24.5 波動力學
25 尋找終極——粒子物理與宇宙學
25.1 新煉金術
25.2 解剖原子核
25.3 基本粒子
25.4 宇宙大爆炸
25.5 無盡的挑戰
26 生命密碼——現代生物學
26.1 發現孟德爾
26.2 兩個學派的爭論
26.3 果蠅——"上帝的贈禮"
26.4 DNA的"黑暗時代"
26.5 非常"3+1"
26.6 劃時代的里程碑
26.7 步入基因時代
后記
2 本原與真知——希臘自然哲學的開端
2.1 希臘城邦中的知識轉變
公元前6世紀,一縷理性之光開始在愛琴海沿岸的希臘城邦中閃耀。一群"另類"的思想家在這里涌現,他們及時次將自然(希臘人稱之為Physis)與超自然區別開來,相信自然中存在某種秩序,嘗試以自然(而不是超自然)來理解自然,力圖通過經驗和推理來了解自然的本原、結構以及運動與變化。大約300年后,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給了這些人一個名字,叫做"自然哲學家"(Physikoi)。這些人并不一定都是無神論者,希臘社會也沒有因為他們的出現而變成不相信神的社會。但是,他們的工作開創了人類思想史上一種新的認識自然的方法,并由此建立了一種新的知識傳統。除了探討自然本身,他們還就人類認識自然、把握真知的可能性以及正確途徑進行了探討,從而也就事實上成為科學認識論的開山鼻祖。
為什么人類的知識史在這個時間和地點會出現這樣巨大的轉變,這是一個歷史之謎,其促成原因也難以被一窮盡。除了由希臘人的跨文化貿易和海外殖民而帶來的文化融合,以及由奴隸勞動所造就的有閑階級的存在之外,希臘社會中的以下特點也許更能幫助我們理解導致這一轉變的大背景。
……
這個商品不錯~
科普性質的,還不錯。
很好,很滿意!
還沒看,但是還好
好
法學專業的科技發展史選修課課本
喜歡,物美價廉
還可以吧,有幾處錯誤不過影響不大
好
?? ? ?
一如既往的好
書很不錯,質量很好
非常滿意,質量好,很喜歡
孩子很喜歡, 棒棒噠! 感謝賣家!
很好的書,印刷的很清楚,包裝好,快遞非常快
好評好評好評
書的內容沒啥好說的 , 快遞真是神一樣的速度啊!當當推出了12小時內送達服務嗎?太快了
不過買錯鳥 老師說第一版各種錯誤 不過我看不出來
石先生的大作,娓娓道來,如講故事一般,語言生動活潑,可讀性強。
同學都說挺有意思,能把枯燥的理論寫得這么生動
一本科學書,能讓人一直看下去,說明內容真的很不錯
通識教育課教材,很實用。中科大教授編寫的書,很好!
科學簡史的書里面是損害的,好難過啊,不知道能不能換??
中科大石云里的經典之作,挺有意思的一本書 ,看標題就非常吸引人,有關科學史的好書
科學是人類對大自然理性認識的一種概括歸納,當今社會對科學二字的誤解、濫用使得科學即真理這句話多了一絲諷刺的味道。想要更客觀的認識自然界,了解宇宙乃至自身的奧秘,可以從科學簡史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