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與胡適,是一枚硬幣的兩面,二者的組合,奠定了中國新文化的基礎;他們是一個標志,他們所代表的"五四"新文化運動,標志著為極權統治服務的一元的農業文化的終結,標志著多元的工業文化的開始。如果說,但丁是"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的標志性人物的話,魯迅與胡適則是中國一元的傳統文明的終結和多元的現代文明的開端這一特定歷史時刻的一個歷史坐標。
"五四"時期,魯迅與胡適在反對封建宗法制度、反對極權政治,在教育問題、家庭倫理、女子貞操問題、易卜生主義的宣傳等等的問題上,有相似和近似的觀點,這是為人所熟知的。
"五四"以后,"五四"先哲們,有的高升,有的退隱,有的彷徨,有的從思想的批判走向實際的抗爭……胡適說不上高升,魯迅也不是一味彷徨,然而,在某個歷史的岔口,他們仿佛各自趕自己的路了。此后,魯迅與胡適有種種分歧,這不必諱言。我要強調的是,盡管他們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是,智者,悲憫者,人道主義者,思想者,他們往往不可避免地有著共同的情懷,一樣的人文關懷。他們在很多問題上是不謀而合的。
本店所有圖書均為正版 請放心購買,有任何問題請聯系在線客戶或致電,謝謝
本店所有圖書均為正版 請放心購買,有任何問題請聯系在線客戶或致電,謝謝
本店所有圖書均為正版 請放心購買,有任何問題請聯系在線客戶或致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