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科普知識,可以激發青少年探索世界的欲望;學習科普知識,可以讓青少年好地把握生活,因為科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學習科普知識,可以讓青少年充分地釋放求知熱情,在游戲中獲得知識。由"青少年科普圖書館文庫"編委會編著的"青少年科普圖書館"是一套的青少年課外科普讀物,與課本的枯燥單調相比,本套書中的知識點言簡意賅、通俗易懂,易于被讀者們接受。而精美的圖片與文字相輔相成,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利于青少年開拓創新思維,培養創新意識,提高青少年的科學素質。 《中國未解之謎》為"青少年科普圖書館"叢書之一。結合了諸多文獻資料,以及考古、科研方面的新研究成果,詳細講述了地理、生物、科學、文化、名人、風俗等方面的種種謎團,并生動剖析了這些謎團背后隱藏的真實與懸疑。相信廣大讀者在充分享受《中國未解之謎》閱讀樂趣的同時,還會獲得廣闊的認知空間與文化視野,從而萌發出一種探索未知世界的沖動與渴望。
章 地理秘境——神秘奠測的大自然
中國的百慕大——黑竹溝
神堂灣白霧籠罩著什么
恐怖小湖讓人畜神秘失蹤
三霄洞的離奇慘案
船只為何屢屢翻沉于魔鬼三角區
"魔鬼之域"羅布泊
神奇的神農架
長白山之謎
青藏高原移動之謎
香格里拉之謎
奇怪的洞
北京大爆炸是怎樣發生的
石頭的秘密
神奇的泉水
能預報天氣的古井
太湖從何而來
"桃花源"究竟在哪里
"天涯海角"究竟在什么地方
杭州西湖是怎樣形成的
石鐘山何以因鐘得名
西沙群島的秘密
魔鬼谷之謎
香味從何處來
泰山無字碑之謎
金沙江為何出現大拐彎
黃河下游"假潮"之謎
臺灣島形成之謎
地球上的神秘怪異地帶
第2章 生物玄奇——奇特古怪的動植物
長白山天池怪獸之謎
渤海灣蛇島為何有如此多的蝮蛇
神農架怪異的野生動物
可可西里藏羚羊緣何遷徙
青海湖普氏原羚之謎
青海湖水怪之謎
大魚群為何出現在灌河
自貢的"恐龍公墓"是怎樣形成的
新疆喀納斯湖怪獸真的存在嗎
新疆是否還有野馬生存
新疆到底有沒有虎
貴州關嶺動物墳場之謎
喜馬拉雅山的雪人之謎
大熊貓會種嗎
無父山羊之謎
麒麟到底是什么動物
人參、何首烏為何類似人形
茶樹的原生地在哪
冬蟲夏草之謎
古蓮種子為何如此長壽
水杉為什么在中國能保存下來
黏菌究竟是植物還是動物
奇形怪狀的樹木
第3章 科學探索——來自古文明的困惑
青花瓷是如何產生的
越王勾踐劍為何千年不銹
木牛、流馬究竟為何物
麻沸散是什么樣的
古代腦科手術之謎
"河圖洛書"的奧秘
三星堆未解之謎
古代的復道到底起什么作用
地動儀的制作原理是什么
指南針的"始祖"是誰
印刷術是如何西傳的
祖沖之是怎樣計算圓周率的
"防火衣"謎團
車船的發明者是誰
福建江東橋是如何架到河上的
鮮為人知的發明家
第4章 文化謎團——先人留給我們的問號
《詩經》是如何集成的
《左傳》的作者是誰
屈原筆下的"山鬼"究竟是什么
《史記》遺篇知多少
《永樂大典》正本
到底在什么地方
《西游記》中孫悟空原型之謎
《紅樓夢》一名是如何得來的
中國繪畫的始祖是誰
《歷代帝王圖》的作者是閻立本嗎
宋徽宗傳世作品知多少
《清明上河圖》之謎
甲骨文是誰先發現的
"永字八法"是誰創造的
《蘭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作品嗎
經石峪石刻的書寫者是誰
黃鶴樓何以得名
岳陽樓是誰建造的
應縣木塔屹立不倒之謎
西安古城墻之謎
神秘的鐘樓巨鐘
懸空寺為何千年不倒
北京故宮之謎
武當金頂迷霧重重
沈陽故宮未解之謎
"談狐說鬼"的《聊齋志異》
第5章 名人懸疑——撲朔迷離的人物傳奇
神農氏之謎
湘君和湘夫人是誰
周公祈求代死、納冊金滕是否屬實
姜太公墓在何處
誰執掌"共和"年間國政
子嬰身世之謎
韓信為什么被殺
司馬遷生年之爭
蔡倫為什么有兩座墓
陶淵明如謎的身世
隋文帝為何"暴崩"
成吉思汗陵到底在哪里
明建文帝的下落如何
鄭和下西洋到過哪些
孝莊太后真的下嫁了嗎
雍正是如何嗣位的
曹雪芹身世如何
林則徐是病死還是被人毒死
同治帝究竟死于何病
光緒皇帝死于誰手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軼事
第6章 奇風民俗——民間的稀奇事
纏足源于何時
新娘為什么要蓋紅蓋頭
端午節的起源
天干地支是誰發明的
十二生肖的由來
漢字是如何形成的
龍鳳文化之謎
對聯是怎樣產生的
武夷山九曲溪的懸棺之謎
6000年前"小兒甕棺葬"之謎
湘西"趕尸"真的有這回事嗎
滿族為什么忌食狗肉
白褲瑤葬禮由何而來
奇趣的傳統節日
冬蟲夏草之謎 冬蟲夏草,聽這名字就是個很古怪的東西。說它是動物吧,它有根,頭上還長著草;說它是植物吧,它的根部卻又是條蟲子,長有頭和嘴,還長著8對足。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723年,法國人巴拉南在中國發現了冬蟲夏草,他把它介紹給了世界。1842年,真菌學家伯克利初步弄清楚這個怪東西的真面目,發現它是一種叫蟲草菌的子囊菌寄生在蝙蝠蛾的幼蟲上形成的。 蝙蝠蛾在冬天到來時,把蟲卵產在土里。這些蟲卵在一個月以后就差不多孵化成一條胖胖的幼蟲。這時候,早在一旁等候多時的,一種叫蟲草的真菌便使勁往幼蟲的體內鉆,開始專門吸取幼蟲體內的營養。于是,整個冬天,幼蟲體內都有這種寄生菌在大量繁殖,使幼蟲體內充滿菌絲。等到第二年的5~7月時,幼蟲早巳死亡,這種寄生菌就迫不及待地鉆了出來,在蟲體頂部長出3~5厘米,甚至10厘米的"草",這棵"草"粗約0.4~0.7厘米,這時候的蟲體像三眼老蠶,外表深黃色,粗糙,背部有不少皺紋,腹部還有8對足,其中中部的4對足為明顯,這就是為什么人們冬天看到它時它是蟲,夏天看到它時它是草的原因,人們也因此給它起了個"冬蟲夏草"的怪名字。 冬蟲夏草雖然可以說是蟲和草的結合體,卻不屬于蟲也不屬于草,它是一種菌藻類生物。由于冬蟲夏草本身除含有對人體非常有益的、高達70%的蟲草酸外,還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與碳水化合物等多種有益成分,所以它還是一種非常名貴的材。不過,對于冬蟲夏草的生長之謎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古蓮種子為何如此長壽 一粒1000多年以前的蓮子,經過科學家的精心培育,竟然發芽了!為何古蓮種子能夠如此長壽? 植物學家申女士初是從朋友手里得到這粒種子的,她的同事約翰·薩森利用碳同位素測試儀測定它竟然是1200年前遺留下來的!這讓申女士大為驚訝,她把這粒種子切去外殼泡在培養液中,沒想到1000多年前的小生命重新煥發了生機! 其實早在1923年,日本學者就在中國遼寧普蘭店一帶采到了古蓮種子。1953年,中國科學家把從這里挖到的古蓮種子栽入花盆。一個多月后,它們竟然全部發芽了!到了秋天,還結出了蓮蓬!這一帶發現的古蓮種子距今有多少年呢?據測定,它們也都距今1000年以上。 申女士為了深入探尋其中的奧秘,又培育了一些古蓮種子,經過多次努力,有兩粒種子已經開花了。當問到古蓮種子為何能夠如此長壽時,申女士說,她還沒有找到確切答案,可能與土壤的輻射有關。古蓮子周圍的土壤能夠發出輕微的輻射,盡管輻射的強度很低,但是幾百年幾千年之后產生的效果也是相當驚人的。其他植物學家還談到了另外一些生存條件,在無氧、無菌、低溫以及地質條件穩定的情況下,古蓮種子內部的化學成分穩定,沒有遭受過任何破壞,在多種有利條件的并存下,古蓮種子能夠在千年之后重新發芽也就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水杉為什么在中國能保存下來 水杉被稱為"中國的國寶"、"植物界的熊貓",它是古代植物的"活化石",它只在中國保存了下來。這是為什么呢? 一億年以前,水杉在歐洲、亞洲、北美洲各地都有分布,當幾百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來臨時,這種高大的落葉喬木經受不住惡劣環境,紛紛死亡。1941年,中國的植物學家在四川省萬縣(今重慶市萬州區)發現了這種億萬年前的植物活化石,當時他們并不知道這就是水杉,經過幾年的反復研究,才敢確定眼前的植物活標本就是古水杉的后代。1948年,中國的植物學家們將這個好消息告知了全世界,立刻引起了轟動。 世界各國的植物學家們對此進行了調查,卻都沒有在本國有過發現,后專家們推測:第四紀冰川來臨時,歐美地區冰雪大片大片地覆沒大地,但中國不同于歐美,中國是間斷性的高山冰川,并不是覆蓋,當冰川浩劫過去后,沒有遭遇冰雪的地方,比如現在的四川萬縣一帶,它就保存了下來,這不僅僅是水杉,也可能是中國其他古代植物保存較多的一個原因。 現在水杉這種植物早巳在國內栽培成功,北起遼寧、北京、延安,南至兩廣和云貴高原,東至東海、黃海之濱和臺灣,西到四川盆地,都能見到"復活"的水杉。國外也紛紛從中國引進種植,亞洲、非洲、歐洲、美洲等地都有分布,就連高緯度的列寧格勒、哥本哈根等寒冷地區,也可以見到它那秀麗挺拔的高大身影。 黏菌究竟是植物適是動物 1992年8月,陜西省周至縣尚村鄉張寨村的農民從地下挖出了一堆"爛肉"。沒想到,3天后它竟從23.5千克長到了35千克。 這堆褐黃色的"爛肉"長75厘米、寬50厘米、周長110厘米,有些地方像珊瑚孔,里面是白色,摸上去感覺非常柔軟。它究竟是什么東西?是植物還是動物?聞訊趕來的專家們立即從活體培養、動物器官、植物器官等方面對它進行了檢測,初步認定這堆"爛肉"就是民間傳說的"太歲"。"太歲"早在唐朝時期就有過發現,名醫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叫它"肉芝"。專家認為,"太歲"是一種黏菌,它的生命力很強,體內含有高度抗腐化和提高免疫力的物質,陜西周至縣的這個"太歲"屬于一種世界罕見的大型黏菌復合體。 那么黏菌又是什么呢?黏菌其實是介于動物和植物之間的一種生物體,現在發現的大概有500種左右,"太歲"是黏菌生物的代表。它的營養體是一團裸露的原生質體。在它的生長史上,一段是動物性的,另一段是植物性的,所以它既有原生物特點,也有真菌特點。有關"太歲"的研究還在繼續,相信專家們終會通過科學手段,揭開"太歲"身上的奧秘。 P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