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畫鑒定》是一部藝術品鑒賞指南性讀物。全書共有十個篇目,以、第二編的中國書畫史為楔子,引領第三、第四編的中國書畫理論,重墨落在第五~八編的中國書畫作品的鑒定、作偽的方法以及如何鑒別真偽之上,第九、第十編以鑒定的輔助手段、歷代民間書畫流傳與鑒藏殿后,其中書畫的鑒定方法與技巧是貫穿全書的核心。
1、《中國書畫鑒定》闡述縝密、推理嚴謹、史料精要、引據,在強調科學性的同時不失其趣味性,通俗易懂。在第五編“國畫的鑒定”和第六編“書法的鑒定”中,還特別配有經作者精心選擇的80余幅具有代表性的字畫,以方便讀者對照分析和學習揣摩。
謝稚柳(1910~1997),江蘇武進人。書畫鑒定家。曾任國家文物局全國古代書畫鑒定小組組長、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
周克文,上海市博物館研究館員,曾經跟隨謝稚柳先生學習中國書畫鑒定。
序/001
及時編 中國繪畫淵源
一、原始時代、漢及漢以前/003
1.原始時代/003
2.戰國時代及楚帛畫/004
3.漢帛畫、墓壁畫/005
二、魏晉、南北朝/007
1.文人畫家的出現,謝赫提出“六法”/007
2.山水畫種的獨立及顧愷之的《畫云臺山記》/009
三、隋、唐時期/011
1.隋朝時南、北畫風進一步交匯融合/011
2.承六朝余緒的初唐繪畫/012
3.盛唐繪畫的普及、發展直至極盛/013
4.以筆墨情趣為主的中唐山水畫/019
5.花鳥畫的創立/020
6.晚唐繪畫和畫院的出現/021
四、五代/023
1.西蜀、南唐畫院的設立/023
2.五代十國各地豐富的畫法/024
3.各呈特色的荊浩、關仝、董源、巨然、李成/028
五、宋代/032
1.范寬、郭熙/032
2.畫院內外的畫家/033
3.北宋晚期進入全盛的畫院/034
4.北宋后期文人畫的興起/035
5.其他畫家/037
6.南渡后畫風的重大轉變/038
7.金和遼的繪畫/041
六、元代/043
1.趙孟頫與“師古”運動/043
2.文人畫的興盛/044
3.元四家/047
七、明代/051
1.以畫院為中心的花鳥畫,051
2.浙派山水畫/053
3.明四家/054
4.董其昌及其“畫中九友”/058
5.明代后期的人物畫家丁云鵬、陳洪綬/059
6.明代后期又樹一幟的水墨寫意花鳥畫/061
八、清代/063
1.清初六家/063
2.四高僧/066
3.龔賢為首的“金陵八家”/069
4.揚州八怪/070
5.清代畫院及外籍畫家/072
九、近現代/074
1.海派/074
2.傳統派,076
3.嶺南派,078
第二編 書法的發展及淵源
一、甲骨文、金文、石鼓文/083
二、秦統一文字由大篆改為小篆/085
三、漢代的隸書/087
四、從隸書到八分,由八分至正楷/089
五、由隸書變化出草書/091
六、由楷書和草書創出行書/092
七、書法普及的南北朝/094
1.羊欣、王僧虔/094
2.智永/095
八、鼎盛的唐代書法/096
1.初唐的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薛稷/096
2.盛唐的張旭、懷素、顏真卿/098
3.中唐的柳公權、裴休、杜牧/100
九、提倡帖學的宋代/102
1.《淳化閣帖》,102
2.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102
十、溯源晉、唐的元代書法/106
1.“二雄”趙孟顆、鮮于樞/106
2.富有個性的耶律楚材、楊維楨/107
十一、師學古人的明代書法/108
1.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108
2.富創意的宋克、張弼等/110
十二、清代帖學家與碑學家/112
1.帖學家傅山、王鐸、劉墉/112
2.勇于個性創造的鄭燮、金農/114
3.碑學家鄧石如、伊秉綬、何紹基、趙之謙、吳昌碩/114
第三編 中國繪畫理論
一、魏、晉、南北朝/119
1.顧愷之的畫論/119
2.謝赫的“六法”/120
3.宗炳、王微創山水畫論/121
二、唐代/123
1.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123
2.從張懷罐的“神、妙、能”到朱景玄的“神、妙、能、逸”再至黃休復對四格格序的改變/126
……
第四編 書法理論
第五編 國畫的鑒定
第六編 書法的鑒定
第七編 作偽的鑒定
第八編 鑒別真偽的方法及要點
第九編 鑒定的輔助手段
第十編 歷代宮廷與民間的書畫流傳與鑒藏
參考書目
剛剛剛剛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正版圖書 印刷清晰 紙張精美 內容豐富
發貨很及時
非常好的一本書,作者寫得深入人心。當當正版書
書很好!!
速度很塊,不錯 是正品。朋友很喜歡
很不錯 是正品 速度很快朋友很喜歡
不錯的一本書,值得購買,價格給力
真的很不錯。需要一段時間來讀。
很好,打折很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