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今已屈指可數的現代圍棋老工作者朱唯力(筆名朱偉)撰寫,介紹了20世紀下半葉上海圍棋的曲折發展,記述了圍棋愛好者們曾津津樂道的“圍棋活動中心”的盛衰、大小名手軼事,對了解當代的圍棋名人、圍棋事業的發展,以及城市的變遷,提供了視角獨特的可貴參考。
本書由今已屈指可數的現代圍棋老工作者朱唯力(筆名朱偉)撰寫,介紹了20世紀下半葉上海圍棋的曲折發展,記述了圍棋愛好者們曾津津樂道的"圍棋活動中心"的盛衰、大小名手軼事,對了解當代的圍棋名人以及圍棋事業的發展,提供了視角獨特的可貴參考。
朱偉 (1933 — ),本名朱唯力。前《圍棋》月刊編輯。圍棋工作者,曾積極組辦比賽、進行少兒培訓,為愛好者熱忱提供棋譜、棋具。后致力于《圍棋》編輯工作直至退休。為上海業余圍棋發展起了有益的作用。
304棋室軼事
學棋伊始
最初結識的棋友
徐姓棋友
賢內助
小臭臭
朱樺
癲癇棋手與瘋子棋手
老棋手掠影
馮小秀
“鴨子”——張后昆
棋室里的便衣警察
美國初段
304棋校圍棋訓練班
少年棋手
女棋手
放棄一次當教練的機會
304棋室圍棋升級賽
參加圍棋升級賽的棋友
“三金”素描
老搭檔
朱福源
范春水
賭彩者
董文淵
戴文龍
與劉大將下棋
中日圍棋比賽
中日女棋手首次交鋒
圍棋分組升降賽及其他
304棋室關閉之謎
人去樓空
襄陽公園棋人棋事
……
“”時期圍棋軼事
編輯生涯十六年
后記
縮了上海業余圍棋五十年的歷史
在現今的上海灘,要找一個通曉上世紀50~90年代業余圍棋的人,恐怕唯有朱偉老先生了。他數十年中一直積極參與并常組織上海業余圍棋的各種活動,且善寫,通過栩栩如生的人物瞬間特寫,勾勒出上海業余圍棋界種種生趣百態,可讀性極強。
——曹志林 (原《圍棋》月刊副主編 上海建橋圍棋進修學院副院長)
中國圍棋一段重要歷史的重要見證
上世紀50~70年代,是圍棋中國夢的最初實踐時期。上海作為重要基地,其專業和群眾的圍棋活動,都是中國圍棋史上不可或缺的部分。朱偉先生是這一段重要歷史現已為數不多的見證者,他的回憶涉及很多歷史細節,非常可貴。
——胡廷楣 (前《解放日報》高級記者 著名圍棋文化學者)
非常好,值得老玩家購買收藏。
還好
看過電子版的,買本紙書,下棋的事有意思
了解圍棋愛好者們曾津津樂道的"圍棋活動中心"的盛衰、大小名手軼事
終于買到這本書了,一直沒有貨,上海灘的圍棋界趣事,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