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點金術:劇本寫作與修改指南》是琳達西格多年劇本咨詢與教學實踐的經驗總結,自1987年初版以來便廣獲好評,是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劇作書之一。從整合創意到設置視點、創造場景、撰寫對白、制造沖突,全書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讓讀者產生親歷編劇課堂之感。同時,作者特別細心地點出新人編劇易犯的錯誤所在,并給出創作思路方面的建議。全書更附有好萊塢著名編劇保羅哈吉斯的個人創作談,以獲得奧斯卡原創劇本獎的《撞車》、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改編劇本獎的《007:大戰皇家賭場》為例,與書中提到的創作理念形成了有效互動。
書中還具有針對性地分析了一批經典劇本,如《陽光小美女》的人物出場方式、《回到未來》的伏筆、《蝙蝠俠:黑暗騎士》的“時鐘裝置”等,幫助讀者最直觀地理解和掌握這些劇作技巧。而每章末尾精心設計的課后思考題,則便于讀者對所學知識點進行回顧與自測。無論對電影、電視編劇或商業廣告等文創人員,本書論述的講故事的技巧都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
著者簡介:
琳達西格(Linda Seger),好萊塢博學編劇顧問,從1981年起為2000多部劇本和100多部電影擔任了策劃咨詢工作,并在三十多個國家教授劇本寫作。與她合作過的影人和電影公司為數眾多,如導演彼得杰克遜、朗霍華德,ABC、CBS、NBC電視臺,以及迪士尼公司等。她同時還是美國電影學會、美國導演協會、美國編劇協會、美國電視藝術與科學學院、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會員。因劇本咨詢方面的成就,她獲得了Redemptive Film Festival終身成就獎及Moondance等其他電影節多項大獎。
譯者簡介:
曹怡平,先后就讀于西南政法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獲經濟法學士學位、民商法碩士學位和影視美學博士學位。現居重慶,任教于西南大學文學院戲劇影視文學系。已出版譯著《電影制片人融資指南》,專著《從剪刀手到守夜人》,80余篇。
推薦語
前
導 論
第1章 整合創意
1.1 獲得創意
1.2 整理你的創意
1.3 索引卡的用法
1.4 故事大綱
1.5 故事梗概
1.6 記日記
1.7 故事調查
1.8 自我記錄
1.9 水到渠成
1.10 寫作軟件
1.11 沒有金科玉律
1.12 在創作過程中始終如
課后實踐
第2 章 三幕劇——為何需要?如何運用?
2.1 三段式結構
2.2 建 置
2.3 及時幕的發展
2.4 創造轉折點
2.5 第二幕的發展
2.6 聚焦第三幕
2.7 中點場景
2.8 片頭字幕
2.9 劇本的結構到底長什么樣?
2.10 但又怎么樣?
2.11 結構出了什么問題?
課后實踐
第3 章 次要情節有什么用?
3.1 你究竟需要多少次要情節?
3.2 一個次要情節該花多少時間?
3.3 次要情節的結構
3.4 拆解《盡善盡美》
3.5 創造短小精悍的次要情節
3.6 次要情節存在的問題
課后實踐
第4 章 第二幕——如何保持故事前進
4.1 第二幕是做什么用的?
4.2 劇本的推動力是什么
4.3 動作點
4.4 運用暗含場景
4.5 阻 礙
4.6 多少阻礙才算太多?
4.7 枝 節
4.8 劇情逆轉
4.9 轉 折
4.10 構建和形成場景
4.11創造場景段落
4.12推動力的問題
課后實踐
第5 章 建立視點
Chapter 3
次要情節有什么用?
有效的次要情節(subplot)可讓劇本變得更為立體。次要情節會給主人公提供一些機緣巧合,比如聞到花香、戀愛、享受業余愛好,或者學習到某些新的東西。次要情節通常是關系型故事,而主要情節則是動作型故事。
通常,好的次要情節通過改變情節方向的方式來推動主要情節。在《芝加哥》中,洛克希想要成為明星的欲望(次要情節)推動了她和威爾瑪之間的關系,同時也推動了她操控謀殺案的決心——這正好是故事的主要情節;在《美麗心靈》中,愛情故事是次要情節,它增加了故事的張力,并推動了約翰納什和他的妻子共同面對和解決他的精神疾病(這是故事的主要情節),以挽回他的名聲,拯救他的家庭;在《原野奇俠》中,肖恩和瑪利亞斯塔雷特之間的次要情節有助于我們關注肖恩,它展現了肖恩對他可能永不可得的家庭生活的渴望,而這讓故事變得更為立體。
次要情節和主要情節有一種互動關系。好的次要情節不僅能推動主要情節,它還會和主要情節發生關系。次要情節絕不會呈現出一種自由漂浮狀態,它們也不是無關緊要的枝節——它們和主要情節緊密聯系在一起。它們之所以可能發生關系,是因為對次要情節的熱愛會讓主要情節更為精彩。也許在一個偵探故事中,觀眾很喜歡偵探那個角色(次要情節),他正在調查案件(主要情節);他也有可能是一個罪案目擊者,或者掌握著與破案有關的重要線索。有時,主人公有一些興趣愛好(次要情節),比如慢跑、爬山、皮劃艇,這些興趣愛好成為主人公逃離危險的方法,這樣,次要情節就能適時為故事的主要情節錦上添花。
一個好的次要情節擔負著展現故事主題的功能。主要情節關注電影的內容,而次要情節則關注細節。很多時候,編劇進行劇本創作的原因是重要的次要情節讓他們感到著迷。
次要情節的關注范圍無所不包。通常,在愛情故事中,次要情節告訴我們愛情的本質是什么。有時,它們擔負著展示與個人有關的主題,比如身份、公正、貪婪或者尋找自我。
有時候,次要情節可以暴露角色的脆弱。在偵探電影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個長得牛高馬大的警探看起來很堅強,他能為主要情節即將發生的一切做好準備。但當他和自己的女朋友或母親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他脆弱的一面。有時我們可以通過次要情節,看清角色的目標、夢想和欲望。電影里的角色看起來都忙于滿足主要情節,急于展示他們自己。次要情節則給角色提供放松、夢想和思考的機會。
次要情節可以給觀眾展示角色是如何變換的。它可以展現出角色的身份、自尊和自信是如何一步一步生成的。它可以讓我們看到,角色為何發生變化,以及他們是怎么樣發生這些變化的。
有時候,和我工作的編劇不想探討情節,因為他們對此并不感興趣。他們之所以保留情節,是因為他們離不開它。他們真正鐘情的,是次要情節的營構。
在很多情況下,次要情節是電影中最有趣的部分,因為它們的存在,故事變得更為立體。有時,次要情節最感人,最有趣或者讓我們最難以忘懷。然而,沒有一個好的結構,次要情節無法發揮應有的功效。因而,要認真對待主要情節和次要情節。
3.1 你究竟需要多少次要情節?
絕大多數的電影都有 1 到 2 個次要情節。有的電影甚至多達五六個。如果一部電影沒有次要情節,那么故事就可能喪失多維視角,從而變得比較單線性。相反,如果故事中的次要情節過多,它們就會讓劇本顯得混亂不堪;同時,這些次要情節還會占用 A 級故事(主要情節)和 B 級故事(主要的次要情節)的時間。
設置有效的次要情節可以讓那些易于預測的故事線變得復雜起來。諸如《窈窕淑男》、《盡善盡美》(As Good as It Gets,1997)、《殺妻計中計》(Ruthless People,1986),這些電影就顯得不同尋常,他們有 5 到 7 個次要情節。觀眾對次要情節的興趣讓故事獲得了復雜性。每一個次要情節都讓故事轉向,從而產生了幽默和未知。如果你的劇本需要大量的糾葛和轉折,那么你得求助于次要情節。
如果你希望主要情節得到更多的發展,那么就盡量少用次要情節。因為次要情節越多,就會分走講述主要故事的大量時間。
3.2 一個次要情節該花多少時間?
大量的銀幕時間屬于主要情節,因為它是給劇本提供方向和動力的主要故事。在懸疑、偵探、驚悚、動作冒險和科幻類型的電影中,這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因為在這些電影中,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發展情節、制造驚喜,并對信息和線索進行處理。
有時,一個次要情節或者聯合次要情節耗費的時間比主要情節還要長。在《伴我同行》(Stand by Me,1986)中,為故事提供方向的是搜索死尸的事件。但電影卻花了大量的時間來展現男孩之間的友誼。然而,如果沒有主要情節的話,這部電影就會變成四個朋友生活片段的堆砌。
十月的天空》(October Sky,1999)也差不多如此。它的主要情節講述了荷默希坎姆對火箭的熱愛,并準備追隨自己的熱情。這部電影同時還有幾個次要情節,負責展示電影的風格、情緒和主題。
在《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中,主要情節是電視節目上的智力問答。它為故事的發展提供了方向,并提出了核心問題:“賈馬爾能贏得百萬盧比的獎金么?”但該片有很多次要情節,比如警察的審訊,賈馬爾和拉蒂娜的愛情,兩兄弟的關系以及賈馬爾與貧窮、壓抑作斗爭的史詩般的背景故事。和這些次要情節相比,主要情節的展現時間受到了擠壓。雖然我們希
望賈馬爾能答對問題,但如果沒有次要情節提供的背景,我們就不會那么關心那筆錢所能帶給他的希望。
在愛情故事中,愛侶之間的關系很強烈,這讓次要情節看起來就像一整部電影,因此,很難找出故事的主要情節。然而即便是愛情故事,還是存在主要情節的。《西雅圖不眠夜》(Sleepless in Seattle,1993)看起來就像沒有主要情節,但安妮瑞德的旅行——想找到那個她在收音機里面聽到的男人——是引導故事推進的情節。不過萬事皆有例外,《當哈利遇見莎莉》(When Harry Met Sally,1989)就是一部除了愛情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目標的電影。在這部電影中,愛情是推動故事前進的主要情節,它的次要情節是角色之前的相互關系,以及他們與朋友之間的關系。《撞車》、《山水又相逢》(The Big Chill,1983)、《網絡》(Traffic,2000)就只有一個次要情節。《撞車》中的調查有助于推動故事的前進,《網絡》中的交易確定了故事的方向,《山水又相逢》里面的目標是受孕的努力。雖然這種目標驅動型的故事很少,但它們卻能推動故事的發展。
傲慢與偏見》(Pride & Prejudice,2005)看起來主要是關系型的故事,但從一開始,這部電影就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母親要把自己的女兒嫁出去。雖然整部電影聚焦在關系上,但它們都只是母親宏偉計劃的組成部分。《魔法奇緣》也聚焦于關系之上,但仍然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即吉賽爾是否會回到她的童話世界,她邪惡的繼母是否能成功毀掉她的幸福。
3.3 次要情節的結構
正如主要情節有開始、發展和結局一樣,次要情節也是如此。一個好的次要情節具備清晰的開始、轉折、發展和結局。有時,次要情節的轉折點可以強化故事的主要情節,它既可在主要情節轉折點之前,也可出現在其之后。非美國電影常運用這種方法,尤其是那些主要情節不甚強健、更加依賴次要情節來引起注意的故事。
次要情節的轉折點常緊密圍繞在主要情節周圍,負責強化主要情節的轉折點。次要情節的轉折點可能出現在第二幕的中間,或者第三幕。這給故事提供了額外的糾葛或轉折。主要情節的及時個轉折點把故事推入了第二幕,次要情節則在中途再次助推故事。
有時,要等主要情節的及時個轉折點出現后,次要情節的轉折點才會出現。在《綠寶石》、《窈窕淑男》、《不可饒恕》、《回到未來》、《怪物史萊克》、《金剛》(King Kong,2005)和《美食總動員》(Ratatouille,2007)中,次要情節的轉折點始于主要情節的及時個轉折點處。
主要情節和次要情節的交叉會如下圖所示(我們把主要情節稱為 A 故事,把次要情節稱為 B 故事):(圖表略)
在這個結構中,角色們在及時個轉折點處相逢(比如《綠寶石》和《窈窕淑男》),接著次要情節開始了,故事進行到一半左右時,次要情節的及時個轉折點出現了,它的第二個轉折點臨近 A 故事的第二個轉折點。在此之后,A 故事和 B 故事融合到了一起。
或者,主要情節和次要情節的互動可能呈現這樣一種關系,在這種關系下,次要情節始于故事的及時幕,之后便尾隨 A 故事的結構一路而去,
3.4 拆解《盡善盡美》
在傳統結構的電影中,很少包含過多的次要情節。《窈窕淑男》是個例外,另外一部是《盡善盡美》(在拙著《高級劇本寫作》[Advanced Screenwiting]中,我討論過這兩部電影)。一些非傳統結構的電影中非常倚重次要情節,比如《撞車》(我在拙著《劇本獎的獲得者是……》中分析過這部電影)。
我發現《編劇點金術》太有用了,尤其是關于劇本核心問題和創造場景段落的章節。自從《阿波羅13號》時起,我就一直按照書中的觀念來拍電影。
——朗霍華德,《阿波羅13號》
美麗心靈》《達芬奇密碼》導演
編劇點金術》不僅能幫你理解寫出作品的慣用技巧,它還會幫你掌握這些技巧、
打破慣例,并強迫你對自己提出富有挑戰的問題——沒有這一自我磨礪的過程,劇本就會迷失方向。對有抱負的編劇以及職業老手而言,這是一本必讀的書。
——波比莫雷斯科,奧斯卡原創劇本《撞車》聯合編劇
琳達的書對我的幫助非常之大。所有有抱負、正在從事編劇工作的人都應該研究她在書中關于劇本結構、人物發展的論述。
——斯圖爾特貝亞蒂耶,《借刀殺人》編劇、《加勒比海盜》聯合編劇
不錯!包裝好,書很有用。
不錯
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
一次買得多,還沒有來得及看,速度很快!
非常棒,經常買
這個商品不錯
還沒看,質量沒的說
很實用的編劇學習教材。。。。。。。。。
劇作家必備系列書,準備玩玩劇本創作。
當當買書便宜物流快非常滿意,有需要的書還會再來,客服態度很好滿意
挺好的其他
超級超級超級超級正的!!!!!超級超級超級超級正的!!!!!
可以,包裝很給力~剛拿到手,感覺很不錯,希望能給我帶來一個創作的全新世界!
以實例說明了優秀劇本怎樣得到大眾的認可,從那些方面能開拓精彩的要素。
真心不錯,必讀的書,解決了我的好多問題,可以讀無數遍的。
這本書主要是講劇本修改,如何在完成一稿后,將劇本修改得更加完善,很有針對性
想成為編劇的人很多,好的編劇卻太少,這本書不會幫你成為一個有名氣的編劇,但是可以讓你學習到如何成為一個走在正確道路上奔向成功的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