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對中國公司法自身的關注和討論為基本定位和挑選目的;注重引進國外成熟的理論和制度以及司法經驗并在比較法的意義上使之原理化;再將之與中國具體公司實踐相結合,使之"本土化";意圖在借鑒國外公司理論與制度的基礎上構建中國公司法的基本原理。
作者施天濤開宗明義,"這是一本為教而寫的公司法教科書"。然而初版至今,無論是在結構安排、知識內涵、理論深度、行文方式還是對學術前沿的關注度等各方面,《公司法論》都超越了普通的法科教材,堪稱作者多年潛心公司法研究并結合教學經驗打造的精品之作。
修訂后的第三版反映了我國公司資本制度改革和2013年12月《公司法》修改的相關情況,挑選人民法院相繼的三個關于《公司法》的司法解釋,本次修訂也有所體現,以便讀者更深入地了解公司法的實施情況。
施天濤,法學博士。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法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法學院資本與金融法研究中心主任。
兼任中國法學會證券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商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挑選人民法院特約監督員,北京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曾任新加坡東亞政治經濟研究所訪問研究員,美國斯坦福大學法學院訪問教授。
一直從事商法學的教學研究工作,發表學術論文四十余篇,出版學術著作十部。代表性著作主要有:《關聯企業法律問題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公司法論》(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商法學》(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財產法》(合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版)。
編公司導論
章公司概述
節公司的經典定義
一、公司概念解析
二、公司的人格性
三、公司的社團性
四、公司的營利性
第二節公司的特征
一、集中管理
二、有限責任
三、自由轉讓
四、長期存在
第三節公司的性質
一、公司是法律產物嗎
二、公司是契約安排嗎
第四節公司能力
一、公司權利能力
二、公司行為能力
三、公司責任能力
第二章公司觀念的現代修正
節揭開公司面紗
一、揭開公司面紗概述
二、揭開公司面紗標準
第二節一人公司
一、一人公司概述
二、一人公司立法例
三、承認一人公司的必要性
四、一人公司的理論證明
第三節公司的社會責任
一、公司社會責任的理論交鋒
二、公司社會責任的實踐運動
三、公司社會責任的立法成就
四、我國法律關于公司社會責任的相關規定
五、公司社會責任與股東利益的平衡與協調
第三章公司類型
節公司類型概述
一、公司的法定種類
二、公司的法理分類
三、根據其他標準的分類
第二節我國公司法對公司的分類
一、有限責任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
二、關于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特別規定
三、關于國有獨資公司的特別規定
四、外國公司的分支機構
第二編公司設立
章公司設立的一般規則
節公司設立概述
一、公司設立的概念
二、公司設立的方式
三、公司設立的法律政策
第二節公司設立的條件和程序
一、公司的設立條件
二、公司的設立程序
第三節設立登記與公司成立
一、設立登記的程序
二、設立登記的效力
三、設立登記的效果
第四節公司設立不能與設立瑕疵
一、設立不能
二、設立瑕疵
第二章發起人
節發起人概述
一、發起人概念
二、發起人人數
三、發起人資格
第二節發起人地位
一、發起人內部關系
二、發起人權力與權利
三、發起人義務與責任
四、發起人的受信義務與責任
第三節設立中公司
一、什么是設立中公司?
二、設立中公司的特征和性質
三、設立中公司的法律關系
第四節先公司交易
一、先公司合同
二、發起人協議
第三章公司章程
節公司章程概述
一、公司章程的概念與特征
二、公司章程與公司細則
第二節公司章程的記載
一、公司章程記載概述
二、強制記載事項
三、任意記載事項
第三節公司章程的效力
一、公司章程的時間效力
二、公司章程的對人效力
三、違反公司章程的后果
第四章公司目的與權力
節公司目的與權力概述
一、公司目的
二、公司權力
第二節越權原則
一、越權原則的歷史演變
二、越權原則的現代適用
三、越權行為的法律后果
第五章公司名稱與住
節公司名稱概述
一、公司名稱的概念和特征
二、公司名稱的選用原則
三、公司名稱的選用方法
四、公司名稱的登記注冊
五、公司名稱權的保護
第二節公司住
一、公司住所的意義
二、公司住所的確定
第三編公司融資與財務
章公司融資
節公司融資渠道
一、股權融資
二、債權融資
第二節公司資本
一、公司資本概述
二、公司資本原則
三、法定資本制度的修正
四、我國公司資本制度的改革
五、公司資本制度變革后的債權人保護
第三節出資法律制度
一、注冊資本
二、出資繳納
三、出資方式
四、出資估價
五、出資瑕疵責任
第四節股份
一、股份概述
二、股份的發行
三、新股的發行
第五節公司債券
一、公司債券概述
二、公司債的種類
三、公司債債權人的權利
四、公司債券的發行
五、信托公司債
六、可轉換公司債
第二章公司財務、會計
節公司財務、會計制度
一、公司法對財務、會計制度的要求
二、建立財務、會計制度的意義
第二節公積金制度
一、公積金的概念
二、公積金的提取
第三節公司分配制度
一、股利分配規則
二、股利分配政策
第四編股東權利
……
第五編公司治理
第六編公司變更
第七編公司終止
就公司章程對公司的效力而言,由于在公司章程生效時,公司尚未成立,此時自然無所謂對公司的效力。在公司成立后,依法理,對公司設立過程中所發生的行為后果通過繼受而為公司接受。所以實際上,公司章程之所以對公司發生效力,是因為公司的繼受行為導致設立中公司所制定的章程成為公司的章程。
就公司章程對公司管理者(如董事、監事和不錯管理人員以及后來的投資者)的效力而言,他們基于對已經發生效力的公司章程的認同而加入公司章程,這種加入是管理者和后來投資者取得管理地位和股東地位的前提條件。事實上,公司的管理者對公司章程的認同往往發生在公司成立之前,因為,公司法要求在公司成立之前,公司就必須建立公司的組織機構。這在募集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很為明顯,因為,法律要求在創立大會上要選舉公司的董事、監事。其實,在有限責任公司和以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中,同樣需要在公司成立前建立公司的組織機構,只不過法律沒有強制要求要采取創立大會的形式。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根據我國公司法的規定,創立大會上只要代表股份總額過半數的發起人、認股人出席即可,并須經出席會議的認股人所持表決權的過半數通過章程。那么,沒有出席會議或者持反對意見的認股人應認為其自動接受公司章程對其發生效力,如果其愿意繼續保持其股東地位的話;否則,沒有出席創立大會或者沒有同意的認股人就只能退出公司。這種并不需要所有認股人出席和同意的規則也表明公司章程是一種團體性規則,即后來加入者須少數服從多數。
明確公司章程自股東或者發起人簽字、蓋章,或者自創立大會上通過時起生效的意義在于,公司章程自股東或者發起人簽字、蓋章,或者自創立大會上通過時起就對股東和發起人、認股人發生拘束力,享有章程所確定的權利和承擔章程所規定的義務。否則,如果章程制定后須等待公司成立時才發生效力,此之前,章程不發生效力,當事人的權利義務處于不確定狀態,不僅于當事人不利,而且對于公司的成立也將產生不利。譬如,我國公司法規定在公司章程中須記載公司發行的股份以及股東或者發起人或者認股人認購的股份等內容,如果章程不發生效力,可能導致這些義務不能落實,從而影響到公司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