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鄧普頓爵士的金磚》(白金版)為環球投資之父,歷成功的基金經理之一,2006年美國《紐約時報》"20世紀全球十大基金經理人",約翰·鄧普頓爵士的投資金磚。
約翰·鄧普頓先生是鄧普頓共同基金的創始人,在十七條基本的準則的幫助下,他使他的基金成為全球表現得好的基金之一。
本書中既有鄧普頓爵士對于投資的人生感言,又有對他的投資風格的智慧總結;不論是投資哲學,抑或投資心得,對于投資人來說,這些都是一筆無價的財富。
去繁就簡的成功投資方法,價值連城的華爾智慧。
環球投資之父,歷史上成功的基金經理之一,2006年美國《紐約時報》"20世紀全球十大知名基金經理人",約翰?鄧普頓爵士的投資金磚。
為了高額真實收益而投資,要投資——不要買賣或者投機,對于不同類型的投資,要保持靈活和開放的心態,低點買入——在情緒悲觀的時候,在準備買入的時候充分認識它的價值,投資于價值,而不是市場走勢或者經濟前景……
約翰·鄧普頓爵士,鄧普頓基金集團的創始人,被譽為全球智慧、受尊崇的投資者之一。他被美國《福布斯》雜志稱為"環球投資之父"及"歷成功的基金經理之一"。作為在金融界一個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是全球投資的先鋒。鄧普頓共同基金曾經為全球的投資者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收益。2006年,他被美國《紐約時報》評選為"20世紀全球十大基金經理人"。
認識約翰·鄧普頓
約翰·鄧普頓的后遺囑
部分 精神投資
引
第1章 為了化真實收益而投資
第2章 要投資——不要買賣或者投機
第3章 對于不同類型的投資,要保持靈活和開放的心態
第4章 低點買入——在情緒為悲觀的時候
第5章 在準備買入的時候充分認識它的價值
第6章 投資于價值,而不是市場走勢或者經濟前景
第7章 做多元化的投資
第8章 自己做功課,或者請一個可信賴的專家來幫你
第9章 監控你的投資
第10章 不要恐慌
第11章 從你的錯誤當中學習
第12章 用祈禱來獲得新的視角并平靜你的思維
第13章 意識到戰勝市場是困難的
第14章 知道所有問題答案的投資者往往不理解問題是什么
第15章 沒有免費的午餐
第16章 不要過于恐懼和消極
第17章 做好事的人做理好
第二部分 約翰·鄧普頓爵士的金磚
引
第1章 感恩
第2章 寬容與祈禱
第3章 積極的思考
第4章 愛
第5章 謙遜
第6章 幸福
第7章 進步
第8章 成功
第9章 積極的生活方式
部分 精神投資
引
十年以前,我是普惠集團投資部門的副總裁。那時我發現,單單是華爾街本身并不能提供真正的成就感以及實在的幸福感。于是我想到了去參加神學院。在約一年的同伴評論、心理測試以及精神靜修臨近尾聲的時候,每個人都被問到要說出自己在商業界的導師。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但是在幾秒的沉思之后,我宣布我的導師是約翰·鄧普頓。
我以前從來沒有參加過神學院。在被鼓勵應該在我表現出有前途的領域發展我的能力之后,我開始了與約翰先生的親密的友誼。這種交情使我后來成為他的基金公司的一名顧問,并開始寫作他在過去若干年里與我分享的有關"財富"的故事。
精神上的富有是整個世界的財富
許多投資者都會屏住呼吸以等待著約翰先生對于"股市是否健康"或者"下一個會升值的商品是什么"的觀點。而他經常狡猾地以金融預測來回報他們。但同時約翰先生樂于分享那些能讓他們在其他方面富有起來的精神智慧。投資者們也許會覺得很奇怪,但正是約翰先生的這種能夠把金融方面的眼光與精神上的洞察力結合在一起的能力,使他成為了這樣一個傳奇的金融領袖。
在1995年1月16日的《福布斯》封面上有著這樣一個大標題:"約翰·鄧普頓先生:如何擊敗市場",約翰先生在其中做了以下闡述:"錯誤的問題:哪些方面看起來不錯·正確的問題是:哪里是我們的弱點·"在這篇文章里,他說"正確的買入時間是悲觀情緒嚴重的時刻",約翰先生說:"那樣的話,大部分的問題都能被解決。"
而且他也有踐行這種信念的勇氣。相信一件事情,而做的卻是另外一件,這是被世界上許多文化公認的"人的劣根性"的表現。約翰先生認為我們投資乃至整個人生的成功,都取決于我們所做的,而不僅僅是我們所相信的。盡管大多數投資者說他們相信約翰所說的"逆向投資法"(以自制且耐心的態度來面對,而不是反應過度或者恐慌),但是近期市場研究顯示,共同基金投資者意識到只有約一半的收入來自于公共共同基金。原因是什么呢·大多數人會在事情看起來有希望的時候買入,而在事情顯出不祥兆頭的時候賣出。
盡管價格收益比(P/E ratio)、帳面價值(book value)和許多其他指標在過去的若干年里對于約翰先生來說非常有用,投資者們經常在關鍵的決策時刻,由于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或者陷入對于損失的恐懼中不能自拔而忘了這些。而約翰先生的哲學的本質之處在于:為了獲取成功,投資者們通過精神上的進步可以超越這些人的天生趨向。他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是世界上業績好且受尊敬的共同基金經理,這就是對約翰先生哲學的成功性的有力證明。也正是這種哲學促成了這本書的完成。
全球視角,遠見卓識
在鄧普頓成長基金成立初期,約翰先生投資于日本企業,這與當時二戰后流行的行為和情緒截然相反。那時,日本的政治經濟基礎設施還處在混亂的狀態中。在戰后的幾十年里,"日本制造"(Made in Japan)一直被與廉價小飾品聯系在一起。然而鄧普頓先生卻看到了其暫時的物質匱乏以外的東西,他認為日本人有著傳統的節儉、勤勞和家庭觀以及對于公司忠誠等品質。
為了證明他的全球視角,鄧普頓先生在全世界范圍內實踐著他的投資哲學,即使在當一些國家已經開始為他們自身的經濟窘境而感到沮喪的時候。他開始進行頗具預言性的市場評論。比如說,1949年3月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徘徊在172點的時候,他如此寫道:"十年以后當我們回顧的時候,也許會發現172點還是有上升余地的。"十年過后,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超過了600點。
在1982年,約翰對《華爾街周評》(一個電視節目)的主持人路易斯·盧卡瑟做出了一個著名的陳述:"到1990年,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會上漲3倍,從1,000多的變成3,000多。"同一年,我在為《紐約時報》報業集團寫的一篇文章里進一步強調了約翰的觀點。在一些事后諸葛亮的眼里,這些現在看起來已經不足為奇了。然而在那個時候,美國人對于這個觀點持懷疑態度。我的一些客戶甚至認為我已經失去理性而投奔其他公司。我沒什么可責備他們的。貸款利率上升到了21%。美國似乎已經成為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的人質。日本不再賣廉價的小飾品,而是賣高質量的汽車和電視。
然而,到1990年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真的上漲到了3,000以上的水平。這一次約翰先生再次出現在《華爾街周評》上,并預測到2000年"可能會漲到6,000點或者更多"。當然,在我們回顧這些的時候,又似乎感覺那只是一件很顯而易見的事情了。
但是,在那個時候這一點兒也不顯然。美國人由于經濟蕭條而精神沮喪,而聯邦貸款的情況說明了我們對于經濟消極的預期。宗教的和非宗教的書店里都滿滿的排列著關于1990年的另一次"大蕭條",1992年的經濟地震以及1995年的破產風暴的暢銷書籍。一位美國總統因為我們對于美國經濟狀況的消極預期而失去了其在白宮的位子。
我們5萬億的聯邦債務眾所周知。然而在若干年里,管理和預算辦公室(OMB)估計我們的全國總資產(包括財政資產和人力資源)共有55萬億,而且我們每年國民生產總值多于7萬億。那么,為什么看起來沒有人看到美國的資產負債表上令人樂觀的一面呢·這些由于媒體導向而帶來的誤解就是約翰先生所說的投資者們必須要超越的主要挑戰之一。
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約翰先生還一直在指望我們的祝福而不是詬病我們的問題。1991年,他把比過去職業生涯中任何時候都高比例的基金資產投資于美國股市。他的遠見得到了回報。正如我所寫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升到超過了9,000點。1998年的美國人處在對于經濟歡欣鼓舞的狀態中。人們精神上的充裕證明了我們對于市場的預期。
但是在1998年,約翰先生再一次建議我們去國外投資,尤其是亞洲,盡管那里悲觀的情緒盛行。許多人抱怨說他正抽走投資于新美國的美元資金,因為美國"這次不同"(this time is different),約翰先生稱這是英語里面昂貴的幾個單詞。
額外的洞察力
在我總結約翰先生經過數十年的積累和我們分享的精神原則之前,讓我先來給你介紹幾個他生活和投資方面的原則,這些原則也許他一輩子也不會說出來。他的理論告訴我們:我們不僅僅在經濟領域里投資,同時我們也投資于人本身。因此,我們應該充滿激情地投資于:
愛。北美繼續主導世界的經濟。我們的股票,,房地產和貨幣市場比以往任何時候的流動性都高。美國人趨向于在投資實踐中有一種國家主義。但是約翰先生說我們應該懂得博愛,至少投資一部分資金于那些欠發達的國家。
在上一次美國從1968年到1974年的熊市中,大部分的投資經理損失了百分之五十或者更多的資產,原因就在于他們把錢投在本國的市場里。但是約翰先生在全球市場投資,取得了成功。他意識到早為經濟周期做準備可以使自己的受益很多,而這些道理早在古埃及便有了,只是那時的說法是"豐收七年,貧瘠七年"(seven fat years and seven learl years)。
堅定不移。我們所知道的約翰先生大多數的分散化的全球投資收益均來自于堅定不移。早些年,約翰先生從一個基金經理,到現在的傳奇金融領袖,他成功的把鄧普頓成長基金從一個不起眼的巴哈馬的拿騷警察大樓的破屋子做了起來。在那個時候,大多數北美人對共同基金都持懷疑的態度,順其自然他們也就從未考慮過投資于國外市場。整整花了這位"全球投資之王"幾十年的時間才說服我們接受投資全球的共同基金的好處。
耐心。賺錢的個法則就是不輸錢。第二個法則就是千萬別忘記了個法則!在絕大多數時間,典型的美國共同基金經理頻繁地做交易,而不是持有股票,的換手就更快了。而約翰先生從不批評同時代的人,他比典型的基金經理持倉時間要長四到五倍。持續的研究表明,作為整體,如果基金經理持有股票而不是頻繁地交易,那么所得的收益會大于頻繁交易下得到的收益,同時,風險和稅都大為降低。
舉個例子來說,A基金歷史上的情況是年賺100%,第二年賠50%,而B基金每年都賺10%,年年如此。事實上B基金的長期收益要大于A。只有在你能夠把握市場的起伏的時候考慮基金A才是可行的,但事實上很少有投資者可以把握這一點。
有道德。有道德意味著不僅要做正確的事情,也要做聰明的事情。盡管整個華爾街都在教這個東西,但是,約翰先生仍然強調:道德準則增加了而不是減少了投資者的長期收益。
當他在管理鄧普頓基金的時候,約翰有一條原則,就是不投資于酒精、煙草和賭博公司的股票,很多的證券經理人把這些股票叫做"有罪的股票"(sin stocks)。現在這個基金仍然沿用這條政策。約翰先生說這"僅僅是常理,沒有什么別的原因",投資者避免投資于政府、醫生和其他的活動家們所限制的行業,而這些行業通常對我們的社會是有負面效應的。應該投資于對我們自己和鄰居有益的行業中去。
整體性。后,約翰先生會告訴你:這些你將要學習到的精神原則不僅僅會有益于你的投資決策,還會促進你發展良好的關系,事業有成。事實上,它對你生活的任何一面都是有幫助的。
尤其是當你身處約翰先生所謂的"政府生意"(ministry of business)中的時候,這些原則就更重要了。就像幾個世紀以前的新教徒改良家一樣,約翰先生告訴我們每天的職業就是一種政府部門的形式:
如果你選擇了真正的精神原則……你將有更多的客戶。你的生意將會增長……如果你不按照精神法則來經營你的生意,那么它就不會持久,你在這個世上也不會做什么好事。
就像特雷薩修女(Mother Teresa)一樣,一個人可以不求回報地做善事。但是,做善事正是投資者和商人成功的前提,可以用堅實的精神基礎和人性化的原則鋪一條通向成功的道路。這條路并不容易穿越。但是鄧普頓基金的道路證明了,比起幾十年來許多投資者的道路,這是一條更加的通向成功的捷徑。
同時,約翰先生從一個田納西州山上的小青年,到世界上富有的人物之一的經歷(物質富有,同時也是精神為富有),證明了這條路能夠帶領著我們找到生活中真正的寶藏。
第1章 為了化真實收益而投資
財務法則
為了更加清楚地衡量我們的投資,我們需要知道去掉稅收和通貨膨脹因素后的收益。對于一個長期投資者來說,這是理性的目標。不考慮稅收和通貨膨脹影響的投資策略,就忽視了真正的經濟環境的本質。
保護投資的購買力不受損失,對于保障一個很好的投資組合來講非常重要。投資者犯的的一個錯誤就是把過多的錢投資于固定收益的證券中,而沒有把世界貨幣的價值考慮進自己的公式。事實上,物價上漲會削弱貨幣的購買力。
比如,假設通貨膨脹率是每年4%,那么在10年后100,000美元的購買力就下降到68,000美元。也就是說,為了使得購買力保持不變,那個投資組合要增長到147,000美元,10年中至少要有47%的收益率。這還是在不考慮稅收的情況下得出的增長率。
當衡量一項投資時,要考慮整體的經濟情況。
精神原則
學習洞察力是培養我們對生活更有責任感和超世俗的重要一步。我們可以通過評價所有情形下的基本面來決定我們是不是做出了可行的決策,無論是在工作中,一種關系中還是在精神道路上。為了做到這些,我們要從全局來把握總體的情況,而不要單單揀容易做的事情來做。
有些時候,簡單的路線也許就是表面上看來安全的路線。但是簡單的和安全的道路通常不是富有成效的道路。事實上,在我們做決策的時候,我們通常把我們的恐懼和希望映射進手頭的事情里。培養洞察力意味著我們能夠客觀地看待生活里的決策并且自由地選擇。
因此,從整體上來看,我們要做出有效的決策,不要因為害怕挑戰或者恐懼而選擇一條安全簡單的路線。
有效地觀察并洞悉事情的能力,是誠實、責任和英明決策的基礎。
第2章 要投資——不要買賣或者投機
財務法則
當要決定該怎樣對待我們的投資組合的時候,我們要記得一位"華爾街的傳奇人物"胡伯爾(Lucien O.Hooper)的一句名言:"那些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他寫到,"是那些整天很放松的長線投資者而不是那些短線的、經常換股的投機者。"那些很放松的投資者通常是更加見多識廣,更懂得實質的價值的人;他很有耐心,不易情緒化;他每年交的資本利得稅相對較少;也很少花費不必要的傭金;他也很少像卡西爾斯(Cassius)那樣考慮得太多。"
如果我們把股市看作是"家",而不是旅行中的娛樂場盼活,那么在長期中我們就會做得更好。如果我們在股票變動百分之一或百分之二的時候就做出買賣決定,總是做短線、權證交易或者是期貨,那么我們理想中的"贏"就會掩蓋越來大的風險——或者大多數情況下——損失。利潤也會被那些傭金所消耗掉,或者是本來向下的行情會觸底反彈,對于那些短線的買賣來講這是的一種蔑視。如果華爾街新聞說"該進場了",我們的心跳會停止;我們會投入不必要的精力來確保我們的投資組合能夠獲得成功。
保持不變的投資是回報的策略。
精神原則
把你生活中的每項保障都看作是長期投資,這很重要。如果你能夠長期堅持的話,生活中的努力所帶來的回報也就越大。將你的聰明才智、精力和激情投入到你的生活、社會關系和精神生活中。在仔細地思考計劃后英明決斷,然后堅持下去。你會發現你用個人少的花費取得了更大的回報。
如果你能夠冷靜思考,放松去追求你生命中的目標,你會發現其實這些目標是很容易達到的。總是從一個理想跳到另一個理想,一個關系跳到另一個關系或者從一個保障到另一個保障會給人的感情和財富帶來負面效應——但是,我并不是說你在一個壞的情形下應該堅持住并把這個視為一項投資。堅持住你在生活中做出的符合道德規范的決定,能使你更加的有效率,從此,你就不用再一遍遍原路返回或者胡亂地開始一項工作。
在明智的決策基礎上保持堅定不移,可以使你在追求目標的路上有一個平靜的心態,并且終獲得收益。
……
如果說有一根線貫穿約翰投資生涯的始終,那就是他從容鎮定運用智慧而不是靠耍聰明做事的能力,盡管他總有一大堆聰明的主意。
——勞倫. C·鄧普頓 斯科特·菲利普斯
鄧普頓經常把低進高出發揮到,在"悲觀點"時進行投資。作為逆向價值投資者,鄧普頓相信,被忽視的股票是讓人心動的便宜貨——尤其是那些投資者們都尚未研究的股票。
——私募排排網
鄧普頓的投資特點,是在全球范圍內梳理、尋求已經觸底但又具有遠景的國家以及行業,投資標的都是被大眾忽略的企業。他經常把低進高出發揮到,在"悲觀點"時進行投資。
——《財富道》
適合那些想對對股市進行宏觀思想的了解的人
一本小書,適合放在枕邊每晚睡前看一會,內容還可以。
書比較精簡小巧,濃縮的都是精華,收藏了。
提供一種很好的分析研究的視角。看了之后,雖然不一定就能幫你賺錢,但至少你會感覺好像自己的認識水平提高了
內容較少,過于簡單,主要講投資理念。除了投資,還講做人,可以看看。
最簡單的往往卻最有效,思想改變,結果才會有真正的改變,可讀。
國家體制不同,同樣投資方法也不同,中國對經濟管制過多,政府衙門太多,民眾稅負過重,經濟動力不足。
書籍干凈,應該是正版吧。書籍干凈,應該是正版吧。
雖然該書短小,但是每句話都是前輩的經驗之談。
本書應該仔細閱讀多遍,大師的理念很值得學習
好,不錯。但如果沒有實踐,也不行的。所以可以常翻看的。就是不厚。
美國的文化還是很有味道,這本書有一定的見解!
喜歡鄧普頓的還是選別的版本,這本過于簡單了。
還是非常不錯的,但是只知道這些道理,做投資栽跟頭不可避免,很難實施
雖然涉及估值選股等方面不多,但是對于個人的投資素養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v去繁就簡的成功投資方法,價值連城的華爾街智慧
這本書我個人感覺有點一般 對于我這種初接觸投資的人來說 幫助不大 因為有點難懂
在當當買過很多書,都挺好的,第一次買到紙張質量如此差的書,頁眉那一行的字還都是模糊的。
一本看起來很簡單的好書,但是蘊含著大智慧的好書
收益不僅僅在股票投資還在處事為人,可以當哲學書籍讀
一般吧,不是很詳細,不是鄧普頓親自寫的。是他去世之后,鄧普頓公司的人寫的,其中有些人生感悟。
非常好的一本書,在股市里價值投資很重要,需要長期學習。
本來已經看過電子版了,還是覺得有必要再買本紙質的放著,沒事翻一翻,每次都會有新的收獲。這本書不僅講了投資的一些技巧,更多的是講了為人處世的道理。
基本上是戰略性思維上的原則及為人處世幸福之道。粗看可說無關金融投資,實則言簡意精。
認真拜讀,感謝大師級人物賜教交易大師的著作 約翰·鄧普頓爵士不能不好好學習幾十年的 經驗
內容淺顯,但你懂了不代表你會這麼做,這就是人的劣根性,說得真好。另外,這也是一本很有禪意的書,心裡的平衡穩定,與投資收益有正相關性。非常喜歡這本小書,只要短時間就能讀完,但其中的道理,這的一輩子追求。
為什么炒股會虧錢?成功的投資方法有哪些?鄧普頓的投資方法,也許可以引導我們思考我們在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從而少犯一定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