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衰亡史》以堂皇宏闊的篇幅,敘述了羅馬帝國從公元2世紀安東尼時代的赫赫盛極,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時黯然謝幕的1300多年的歷史風貌。作者在近400萬的洋洋文字中,既發懷古之幽思,悲愴嘆惋千年帝國的無奈衰頹乃至煙滅;又闡思辨之深徹,詮釋剖析盛衰興替的永恒歷史命題。《羅馬帝國衰亡史》修訂版裝幀精美、選材上乘,同時譯者席代岳先生參考專家及讀者意見,審視了原六卷譯本,做了精心的修訂,愿這顆耀眼的珍珠繼續釋放奪目的光芒!
羅馬帝國衰亡史(1-6)(套裝共6冊)》是真正堪稱經典的屈指可數的著作之一:如果開列出必須收藏閱讀20部西學經典,必有《羅馬帝國衰亡史》;如果開列出必須收藏閱讀的10部中外史學名著,也必有《羅馬帝國衰亡史》。《羅馬帝國衰亡史(1-6)(套裝共6冊)》文字高妙,語言優美,可讀性強。是罕見的可以作為文學作品閱讀的學術經典。《羅馬帝國衰亡史(1-6)(套裝共6冊)》是中國大陸通行的《羅馬帝國衰亡史》諸漢譯本的全譯本。本書揭示了歷史盛衰興替之規律,可做齊身、持家、治國之鏡鑒。
點擊瀏覽更多相關商品:大衛 休謨 《 英國史I II》平裝套裝
馬基雅維利全集:全八卷》(禮品裝)
愛德華 吉本,(1737~1794),英國著名歷史學家、作家,啟蒙運動代表人物。吉本出生于倫敦附近的普特尼鎮一個富有家庭,父親是國會議員,但幼年喪母、身體多病以及艱辛的求學歷程,磨礪了他堅毅沉默的性格。自1764年-在羅馬城廢墟產生寫作羅馬帝國衰亡史的念頭起至1787年完成全部六卷書稿,盛譽滿天下,終其一生完成至今仍被稱為“不朽寶籍”的偉大著作。
及時卷
及時章 羅馬帝國在安東尼時代的軍事和疆域(98一180 A.D.
第二章 羅馬帝國在安東尼時代內政修明物阜民康(98一180 A.D.
第三章 羅馬帝國在安東尼時代的政治架構(98—180 A.D.
第四章 康茂德殘酷而暴虐的愚行佩爾蒂納克斯被推舉為帝,勵精圖治遭禁衛軍所弒(180一193 A.D.
第五章 禁衛軍公開出價將帝位賣給德第烏斯 尤利安努斯 克勞狄烏斯 阿爾比努斯在不列顛、佩
西尼烏斯 尼格爾在敘利亞、塞普提米烏斯 塞維魯在潘諾尼亞,公開聲討謀害佩爾蒂納克斯的叛賊塞
維魯贏得內戰的勝利 軍紀的廢弛 政府的新措施(193一197 A.D.
第六章 塞維魯病逝卡拉卡拉的暴政馬克里努斯篡位埃拉伽巴盧斯的愚行
亞歷山大 塞維魯的美德 軍隊縱兵殃民 羅馬帝國的財政和稅務(208—235 A.D.
第七章 馬克西明即位與其暴政元老院管轄的阿非利加和意大利發生動亂內戰和叛變馬克西明及其子、
馬克西穆斯和巴爾比努斯,以及先后三位戈爾狄安帝系,全部慘死 菲利普的篡位和政治手段(235—248 A.D.
第八章 阿爾塔薛西斯重建王朝波斯帝國之狀況(165—240 A.D.
第九章 從德西烏斯皇帝在位到蠻族入侵,此一時期的日耳曼情勢(249—252 A.D.
第十章 德西烏斯、加盧斯、埃米利安努斯、瓦列里安與伽利埃努斯相繼為帝蠻族入侵三十僭主(248—268 A.D.
第十一章 克勞狄當政 擊敗哥特人 奧勒良的勝利、凱旋和死亡(268—275 A.D.
第十二章 奧勒良逝世后軍隊和元老院的作為 塔西佗、普羅布斯、卡魯斯及其子相繼為帝(275—285 A.D.
第十三章 戴克里先當政及其三位同僚馬克西米安、伽勒里烏斯和君士坦提烏斯重建秩序和安寧
波斯戰爭的勝利和凱旋 政府分治的新制度戴克里先和馬克西米安的遜位和退隱(285—313 A.D.
第十四章 戴克里先遜位后產生紛擾君士坦提烏斯崩殂 推舉君士坦丁和馬克森提烏斯為帝 同時有
六位皇帝在位 馬克西米安和伽勒里烏斯相繼逝世 君士坦丁戰勝馬克森提烏斯和李錫尼君士坦丁重新
統一帝國(305—324 A.D.
第十五章 基督教的發展及早期教會的風格、作為、數量和狀況
第十六章 從尼祿在位直到君士坦丁統24小時下,羅馬當局在此一時期對基督教的作為(180—313 A.D.
第二卷
第十七章 君士坦丁堡奠基 君士坦丁的政治體系及其成就 軍事紀律和訓練宮廷財政(300—500 A.D.
第十八章 君士坦丁的性格作風高盧戰爭 君士坦丁崩殂帝國分由三個兒子統治
波斯戰爭 內戰 君士坦提烏斯獲得勝利(323—353 A.D.
第十九章 君士坦提烏斯獨自稱帝 加盧斯之死 尤里安身處險境 尤里安在高盧的勝利(35l一360 A.D.
第二十章 君士坦丁改變信仰的動機、經過及影響 合法建立基督教教會(306—438 A.D.
第二十一章 異教受到迫害 多納圖斯教派的分裂 阿里烏斯的宗教爭論
君士坦丁及其子統治下教會和帝國的狂亂狀況 異教的寬容(312—362 A.D.
第二十二章 尤里安在高盧為軍隊擁立為帝進軍獲得成功君士坦提烏斯殞于軍中尤里安的內政修明(360—363 A.D.
第二十三章 尤里安的宗教信仰一視同仁的寬容作風企圖恢復異教的多神崇拜重建耶路撒冷神廟
運用各種手段對基督徒進行迫害宗教外衣下的偏袒行為(351—363 A.D.
第二十四章 尤里安進駐安條克 遠征波斯的成就渡過底格里斯河尤里安撤軍與崩殂
約維安被推舉為帝為拯救羅馬軍隊與波斯簽訂喪權條約(314_390 A.D.
第二十五章 約維安的統治與崩殂 瓦倫提尼安繼位為帝,其弟瓦倫斯輔佐,導致帝國的分裂政教合
一的統治方式 日耳曼、不列顛、阿非利加、東方地區與多瑙河地區的狀況 瓦倫提尼安崩殂兩子格拉
提安與瓦倫提尼安二世繼承西羅馬帝國(343—384 A.D.
第二十六章 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匈奴從中國到歐洲的發展過程哥特人被迫渡過多瑙河哥特人之戰瓦
倫斯戰敗殞身格拉提安舉狄奧多西為東羅馬皇帝狄奧多西的出身背景和功勛成就哥特人定居得到和平
365—395 A.D.
第三卷
第二十七章 格拉提安被弒和狄奧多西的統治 阿里烏斯教派受到打擊圣安布羅斯的事跡馬克西穆斯
的及時次內戰狄奧多西的性格作風、治理事國和知錯悔罪 瓦倫提尼安二世殞世尤金尼烏斯的第二次內
戰狄奧多西駕崩(340—397 A.D.
第二十八章 異教信仰受到查禁 基督教對圣徒和遺物的崇拜(378—420 A.D.
第二十九章 羅馬帝國在狄奧多西兩子繼位分裂 阿爾卡狄烏斯和霍諾留當政魯菲努斯和斯提利科統攬大權
吉爾多在阿非利加叛變被殲(386—398 A.D.
第三十章 哥特人反叛大掠希臘,在阿拉里克和拉達蓋蘇斯率領下兩度入侵意大利斯提利科擊退蠻族 日耳曼人
蹂躪高盧 君士坦丁王朝在西羅馬帝國被篡奪的狀況 斯提利科被迫亡身(395—408 A.D.
第三十一章 阿拉里克入侵意大利羅馬元老院和人民的對策 羅馬第三度被圍城破遭受哥特人的暴行
掠奪 阿拉里克之死 哥特人撤離意大利君士坦丁王朝的沒落 高盧和西班牙為蠻族據有不列顛的自主
408—449 A.D.
第三十二章 東羅馬皇帝阿爾卡狄烏斯優特羅皮烏斯掌權及失勢蓋納斯之叛圣克利索斯托受到迫害
東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二世波斯戰爭與瓜分亞美尼亞(395—460 A.D.
第三十三章 霍諾留殞身 瓦倫提尼安三世繼位為西羅馬皇帝 母后弄權埃提烏斯和卜尼法斯的對決
汪達爾人攫取阿非利加(423—455 A.D.
第三十四章 匈奴國王阿提拉的Jl生格作風,征戰成就及其宮廷狀況狄奧多西二世墜馬身亡馬西安繼位為帝(376-一453 A.D.
第三十五章 阿提拉進犯高盧為埃提烏斯率西哥特人擊退 阿提拉入侵意大利被迫撤離
阿提拉、埃提烏斯和瓦倫提尼安三世相繼逝世(419—455 A.D.
第三十六章 汪達爾國王根西里克垂涎羅馬西羅馬帝國后繼諸帝為馬克兩穆斯、阿維圖斯、馬約里安、
塞維魯、安特彌烏斯、奧利布里烏斯、格利西里烏斯、尼波斯和奧古斯圖盧斯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奧多亞克是統治意大利的及時位蠻族國王(439—490 A.D.
第三十七章 寺院生活的起源、過程及其影響 蠻族信奉阿里烏斯教派皈依基督教汗達爾人在阿非利加的宗教迫害
阿里烏斯教派在蠻族遭到禁絕(305—712 A.D.
第三十八章 克洛維當政及改變信仰 戰勝阿勒曼尼人、勃艮第人和西哥特人 在高盧建立法蘭西王國
蠻族的律法 羅馬人的景況西班牙的西哥特人撒克遜人占據不列顛(449—582 A.D.
第四卷
第三十九章 東羅馬皇帝芝諾和阿納斯塔修斯東哥特人狄奧多里克的家世、教育和功勛進犯意大利及
征服的行動意大利的哥特王國西羅馬帝國其余地區的情況文人政府的軍事統治狄奧多里克臨終前各項舉
措(455—526 A.D.
第四十章 查士丁一世繼位為帝查士丁尼當政狄奧多拉女皇賽車場黨派形成君士坦丁堡動亂的根源絲
織品的貿易和生產財務和稅收查士丁尼的大型建筑圣索菲亞大教堂東羅馬帝國的防務和邊界雅典的學校
教育和羅馬的執政官制度遭到淪喪的命運(482-一565 A.D.
第四十一章 查士丁尼在西羅馬帝國的征戰 貝利薩留的出身家世和最初各次戰役討伐并降服阿非利
加的汪達爾王國 班師凱旋哥特人的戰事 光復西西里、那不勒斯和羅馬 哥特人圍攻羅馬慘敗后撤
走 拉文納獻城 貝利薩留譽滿天下 國內名聲受污慘遭不幸(522—620 A.D.
第四十二章 蠻族世界的狀況倫巴第人在多瑙河安身斯拉夫人的部族突厥的源起,向羅馬帝國派遣使
者突厥與阿瓦爾人之間的斗爭波斯國王努息萬帝號為科斯羅伊斯一世 治國有方與羅馬人發生戰事 科
爾克斯之戰 埃塞俄比亞人(500一582 A.D.
第四十三章 阿非利加叛亂 托提拉重整哥特王國 羅馬失守與光復納爾塞斯平定意大利 東哥特人
滅亡 法蘭克人和阿勒曼尼人的敗北 貝利薩留大獲全勝,令名受污及死亡查士丁尼的崩殂及其性格和
統治 彗星、地震及瘟疫(531—594 A.D.
第四十四章 羅馬的法治概念 君主的法律 十人委員會的十二銅表法人民的法律元老院的敕令
皇帝和官員的命令 市民的權責查士丁尼法典(527—565 A.D.
第四十五章 查士丁二世當政阿瓦爾人派遣使者定居在多瑙河倫巴第人奪取意大利接受提比略二世為
帝意大利在倫巴第人及東正教徒控制下的狀況拉文納的局面悲慘的羅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的風范(565—
643 A.D.
第四十六章 科斯羅伊斯逝世后波斯發生革命其子霍爾木茲是暴君被廢立巴赫拉姆篡位科斯羅伊斯二
世經過斗爭后復位福卡斯的暴政赫拉克利烏斯擁立為帝 波斯戰爭 科斯羅伊斯占有敘利亞、埃及和小
亞細亞 波斯人和阿瓦爾人圍攻君士坦丁堡波斯人遠征 赫拉克利烏斯的勝利和凱旋(570—642 A.D.
第四十七章 神學史上“道成肉身”的教義基督的人性和神性亞歷山大里亞和君士坦丁堡的主教相互
敵視 圣西里爾和聶斯托利 以弗所第三次神學會議 優迪克的異端思想 卡爾西頓的第四次神學會議
政教之間的爭執查士丁尼的不寬容作為 “三章”的爭論東方諸教派的狀況(412—1663 A.D.
第五卷
第四十八章 第五卷及第六卷的主要內容從赫拉克利烏斯王朝到拉丁王國的建立,君士坦丁堡希臘諸帝
的繼承及其背景(641—1185 A.D.
第四十九章 圖像崇拜的儀式及其所受之迫害 意大利和羅馬的叛亂教皇的世俗主權統治 法蘭克人
據有意大利 圖像崇拜的建立查理大帝的性格作風及加冕 西羅馬帝國的光復及式微 意大利脫離后自
主 正式確立日耳曼王朝帝系(726—1378 A.D.
第五十章 略述阿拉伯地方及其居民 穆罕默德的家世、風范及其教義在麥加傳道逃到麥地那 伊斯
蘭用劍傳播教義 阿拉伯人主動皈依和被迫降服 穆罕默德辭世及其繼承人 阿里及其后裔的權勢和機
運(569—680 A.D.
第五十一章 阿拉伯人征服波斯、敘利亞、埃及、阿非利加和西班牙穆罕默德的繼承者建立哈里發帝國
基督教及其他宗教在伊斯蘭教政府統治下所遭受的待遇(632一1149 A.D.
第五十二章 阿拉伯人兩次圍攻君士坦丁堡 進犯法蘭西為“鐵錘”查理擊退倭馬亞和阿拔斯兩個王
朝的內戰 阿拉伯的學術和知識 哈里發的奢侈豪華生活 對克里特、西西里和羅馬的海上事業哈里發
帝國的分裂和式微希臘諸帝的敗北和勝利(668—1055 A.D.
第五十三章 東羅馬帝國在10世紀所面對的狀況疆域的擴張和縮減財政和稅收君士坦丁堡的宮殿頭銜
和職稱皇帝的尊榮和權勢希臘人、阿拉伯人和法蘭克人的戰術拉丁語文的式微希臘語文的研習曲高和寡
733—988 A.D.
第五十四章 保羅教派的起源和教義受到希臘諸帝的迫害,引起亞美尼亞等地之反抗在色雷斯生根成長
向帝國以西傳播對宗教改革發生極大的影響(650—1200 A.D.
第五十五章 保加利亞人與匈牙利人的起源、遷移和定居 在東西兩個帝國之內到處襲擾 俄羅斯君主政體
地理和貿易俄羅斯人反抗希臘帝國的戰爭 蠻族的宗教皈依(640一1100 A.D.
第五十六章 意大利的薩拉森人、法蘭克人和希臘人諾曼人開始侵襲及拓殖阿普利亞公爵羅伯特 吉
斯卡爾的作風和征戰其弟羅杰解救西西里 羅伯特對抗東羅馬和西羅馬的皇帝獲勝西西里國王羅杰進犯
阿非利加和希臘 皇帝曼紐爾一世希臘人和諾曼人的戰爭諾曼人的滅亡(840—1204A.D.)
第五十七章 塞爾柱土耳其人起兵反叛印度征服者馬哈茂德蘇丹 托格魯爾平定波斯保護哈里發 阿
爾普 阿斯蘭擊敗東羅馬皇帝狄奧吉尼斯將其俘虜 馬立克沙王的權力和功績奪取小亞細亞和敘利亞
耶路撒冷的情勢及鎮壓朝拜圣地(638一1152 A.D.
第六卷
第五十八章 及時次十字軍的起源及兵力 拉丁君王的出身背景進軍君士坦丁堡希臘皇帝亞歷克修斯
的政策法蘭克人奪取尼斯、安條克和耶路撒冷解救圣地布永公爵戈弗雷在耶路撒冷即位為王建立拉丁王
國(1095—1369 A.D.
第五十九章 希臘帝國保存實力第二次及第i次十字軍的兵員數量、經過路線與進展情形圣伯納德薩
拉丁在埃及和敘利亞的統治奪回耶路撒冷海上十字軍英格蘭的理查德一世教皇英諾森三世以及第四次和
第五次十字軍 皇帝腓特烈二世法蘭西路易九世以及兩次十字軍拉丁王國的法蘭克人被馬木路克驅
離(1091一1517 A.D.
第六十章 希臘人和拉丁人的宗教分裂 君士坦丁堡的情況保加利亞人作亂艾薩克 安吉盧斯被弟弟
亞歷克修斯推翻 第四次十字軍的起源艾薩克之子與法蘭西和威尼斯聯盟 兩國的海軍遠征君士坦丁
堡 兩次圍攻被拉丁人奪取城市(697一1204 A.D.
第六十一章 帝國為法蘭西和威尼斯瓜分佛蘭德人和教廷派出五位拉丁皇帝拉丁帝國的貧困和衰弱
希臘人光復君士坦丁堡 十字軍的后續狀況(1020一1261 A.D.
第六十二章 尼斯和君士坦丁堡的希臘皇帝帕拉羅古斯繼位為帝與教皇和拉丁教會的結盟以失敗收場
設計反叛行動對付安茹的查理西西里的叛變加泰蘭人在亞細亞和希臘的戰事雅典的革命及當前的情況
1204.一1456 A.D.
第六十三章 內戰使得希臘帝國殘破不堪安德洛尼庫斯二世、安德洛尼庫斯三世及約翰 帕拉羅古斯
的當政坎塔庫澤努斯的攝政、反叛、即位及廢立佩拉建立熱那亞殖民區與帝國和君士坦丁堡市府之間的
戰事(126l一139l A.D.
第六十四章 成吉思汗率領蒙古人從中國到波蘭的征戰 君士坦丁堡和希臘人的避戰 奧斯曼土耳其
人源于比提尼亞 奧斯曼、烏爾汗、穆拉德一世及巴耶塞特一世的統治和勝利 土耳其君主政體在亞洲
和歐洲的奠基和發展君士坦丁堡和希臘帝國的大禍臨頭(1206一1523 A.D.
第六十五章 帖木兒在撒馬爾罕稱帝 征服波斯、格魯吉亞、韃靼、俄羅斯、印度、敘利亞和安納托
利亞在土耳其的戰事 巴耶塞特戰敗被俘 帖木兒逝世 巴耶塞特諸子之間的內戰穆罕默德一世重建土
耳其王朝 穆拉德二世圍攻君士坦丁堡(1361—145l A.D.
第六十六章 東方諸帝求助于教皇 約翰一世、曼紐爾、約翰二世訪問西歐在巴西爾會議的鼓舞下,
經過費拉拉和佛羅倫薩兩次會議獲得結論,希臘和拉丁教會要合并君士坦丁堡的文學和藝術 希臘流亡
人士有助意大利發生文藝復興拉丁人的求知欲和競爭心(1339--1500 A.D.
第六十七章 希臘人和拉丁人的宗教分裂穆拉德二世的治術和風格匈牙利國王拉底斯勞斯的十字軍運動
戰敗被殺 斯坎德貝格東羅馬帝國一位皇帝君士坦丁 帕拉羅古斯(1421—1467 A.D.
第六十八章穆罕默德二世的文治武功和行事風格 君士坦丁堡在圍城和攻擊之后為土耳其人
所奪取君士坦丁 帕拉羅古斯戰死東羅馬帝國滅亡 全歐震驚穆罕默德二世的征戰和崩殂(145l—1481 A.D.
第六十九章 12世紀以后羅馬的狀況教皇對俗世的統治權城市的暴動產生政治異端思想 恢復共和國
的行動 元老院議員自傲的羅馬人與附近城市之間的戰事剝奪教會選舉教皇和出任的權利,迫使教皇到
阿維尼翁避難 大赦年 羅馬的貴族世系(1086--1500 A.D.
第七十章 彼特拉克的性格和加冕護民官里恩齊要恢復羅馬的自主權和治理權他的德行和缺失,被驅
逐出境及亡故教皇從阿維尼翁返回羅馬西歐的教會發生重大的分裂 拉丁教會的統一羅馬人為爭自由做
的奮斗 羅馬法 終于成為教會國家(1304一1590 A.D.
第七十一章 羅馬的廢墟在15世紀的景觀衰敗和殘破的四點理由以圓形競技場為例 城市的重建 本書的結論(1332—1430 A.D.
余擇定主題,戮力以赴,容有不當之處,尚請見諒,然述史乃藏諸名山之事,絕不敢嘩眾取寵,嘵嘵不休,有瀆諸君清聽。值此《羅馬帝國衰亡史》首卷出版之際,就余著述之構想,聊為數語。
偉哉羅馬,舉世所譽,經此變革,雖毀猶榮,僅將千三百年之衰亡,區分三期以述之。
其一起于圖拉真至安東尼家族當政,帝國之勢力與威望臻于鼎盛,難免日中則昃之危,覆滅西部帝國雖為日耳曼與西徐亞蠻族,亦為歐洲現代文明國家之先世,變局之劇烈直至羅馬之權勢為哥特之君王取代而后已,結束之期當為6世紀初葉。
其二概述查士丁尼即位,明法教戰,復興東羅馬帝國之基業;及于倫巴第人入侵意大利,阿拉伯人征服亞非兩洲之行省,伊斯蘭教之崛起與傳播,君士坦丁堡之內憂外患,查理大帝建立日耳曼神圣羅馬帝國,時為公元八百年左右。
其三歷時最長,達六個半世紀,首述西部帝國重建,迄君士坦丁堡失陷于土耳其人,墮落之王朝遭受絕滅之命運,語言與習俗承古代羅馬之余蔭,唯其統治僅限于一城耳,述史難免涉及十字軍之盛衰,希臘帝國慘遭蹂躪之始末,且余出于癖好,不免爬梳中世紀羅馬之前塵往事。
余將首卷倉卒付梓,差錯在所難免,勉力完成開宗明義之前部,要將安東尼至西羅馬帝國覆亡,做一完整之述著,必以第二卷不為功。后續各卷僅存奢望,成敗不敢斷言,欲照構想行事,治古代史與現代史為一體,則有待上蒼厚愛,賜余多年之健康、閑暇與堅毅耳。
愛德華 吉本述于倫敦本廷克街
……
一套非常不錯的史書,對了解歐洲歷史,了解基督教歷史都極具價值!能夠全面了解歐洲文化的發展和國家的建立與形成。值得細讀!
非常棒,打折時候入手的,一個類似漢唐盛世一樣的帝國。很想了解一下。
書的質量和印刷挺不錯的,只是感覺排版有的地方貌似有點問題,時間和人物有時候看起來有點混亂,和以前看的知識有矛盾混亂之處。不知道是我沒看懂還是怎么回事。
書很好。快遞速度可以,快遞員不行。自己點收貨;沒有電話、沒有短信,直接扔代收點,還是我第二天自己看當當物流才發現的。很不爽。
這套書超值,畢竟是史學大家所著,是了解羅馬帝國史不可多得的資料
包裝印刷都很好,價格也實惠!就是當當的快遞太坑了,雖然很快,但是不能放快遞點,必須立即去拿!請問都不用上班在家守著等快遞嗎?
羅馬帝國一般被分為前期帝國(前27年-192年)和后期帝國(193年-395年)兩個階段。羅馬曾經有數百年的共和制歷史(前509年-前27年),但自從斯巴達克斯起義以后,羅馬進入了軍人執掌政權的時代。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稱號,建立元首制,羅馬共和國事實上被羅馬帝國所取代。帝國前期經朱里亞·克勞狄王朝(前27年-68年)、弗拉維王朝(69年-96年),至安敦尼王朝(96年-192年)五賢帝時代(96年-180年)達到全盛,國家穩定、經濟繁榮,這段時期被稱為羅馬和平時期。
羅馬帝國衰忘史 我是買來收藏的 收到后書籍塌陷 書角摔歪 煩死 你就不敢選個好快遞公司嗎 在當當買書8年多了 包裝一貫如此
六卷本《羅馬帝國衰亡史》自著竣至今已經200余年,吉本時代的典雅文風和宏闊精神為現代的拘謹和功利所橫絕,西方史學界再無能望其項背的著作問世,使這部煌然巨著終成聲遏行云的絕響,如同莎士比亞戲劇一樣再難復制,后人引為一嘆之余,備加珍惜和推崇。而今,舉觀西學經典,雖繁如沙粒,能與《羅馬帝國衰亡史》比肩而立的,寥然無幾。西方人每言及昔日榮光,必稱羅馬;每言及羅馬,必稱此書。可想見其在西方的地位。
其他幾本書的基本還好就是這本,真是服了,外面塑封皮破了,4-6冊書皮書面好些地方都是臟兮兮的。賣著和精裝一樣的價格,不是沖著是修訂的版本,真還不如入套精裝版本呢。建議不是在乎修訂二字,還是買精裝吧。
書不錯,是正版,不過看起來和當地書店不太一樣。物流還算可以。只是當當的物流顯示太一般,另外快遞也很一般。顯示的速捷,結果電話是萬象。另外快遞很慢。
羅馬帝國的故事同樣吸引人,第一次買單獨的羅馬史,歐洲史中對羅馬的描寫太少了
第一部分包括1—47章,描寫的是公元641年以前羅馬500多年的歷史。頭三篇是全書的開篇,簡要概括公元98年至公元180年羅馬帝國相對穩定的時期,自第4章從公元180年羅馬帝國開始“衰亡”起,按時間順序敘述,內容更加詳盡。第二大部分包括第五、六卷,寫從公元641年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逝世到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約800年的歷史,最后以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作為結束。
本書對東西羅馬帝國的衰落都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孩子非常喜歡的,內容詳細,學校初三歷史課講的世界史,孩子結合這套書,對羅馬帝國衰亡史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是對學校歷史課的知識拓展。
羅馬帝國衰亡史是一部文采與歷史價值兼具的鴻篇巨制,是作者一生的智慧結晶,值得收藏,修訂版很好,裝幀精美
從商品角度而言,書的質量、印刷、排版還有設計都不錯;但從書本身而言,可讀性不是很強,語言雖流暢、自然,但總感覺少了點“西方的味道”,給我的感覺不是很新穎。建議有條件的就買,沒條件的看看相關紀錄片,其實,紀錄片看下來的收獲不見得比從書中得來的少。個人淺見,不喜勿噴。
真正堪稱經典的屈指可數的巨著之一,文字優美,可讀性強。是一本可以作為文學作品閱讀的學術經典。本書揭示了歷史盛衰興替的規律,可做齊身,持家,治國之鏡鑒。太棒了,非常好!
真的挺棒的,快遞預計十五號,結果十一號就送到了,而且一次買的一千左右的書,包裝很好,沒有發現書籍有破損的和錯發的。由于書不在身邊就不發圖片了。當當確實越來越好,快遞也如此。
一部羅馬帝國衰亡史其實是以羅馬帝國為主線的一部歐洲史,值得收藏和閱讀!
羅馬帝國衰亡史,席代岳譯,此譯者水平歷來褒貶不一,想來有其軍官出身而非學者出身之原因,所爭議處也多是觀念之爭,想來譯者能譯出煌煌六卷本,當有吾輩學習之處,吾買來研讀,后續評
前段時間去三聯書店參加了作者的讀者見面會,收益匪淺。修訂版的羅馬帝國衰亡史,分量較之前更重,添加了很多的注釋,封面很古樸,但是紙質很好,更重要的是,修訂了舊版中的一些錯誤,可算是功勞不淺。
上學的時候就聽說過,這套羅馬帝國衰亡史是人生必讀幾十本書之一,國內一直沒出全套的譯本。這次看到 ,立馬下手收藏之。稍稍翻了下,印刷、紙張、裝楨、翻譯都很好!
《羅馬帝國衰亡史》讀了一半有感… 前前后后花了近一年功夫,把吉本的這部堂皇巨著讀了一半,也就是到了西羅馬帝國覆滅的時節。 以前不知道吉本的謀篇布局,原以為既然叫羅馬帝國衰亡史,肯定是到阿拉里克和阿提拉就結束了,畢竟我向來并不認為拜占庭和神羅是羅馬帝國
非常厚重的一套書,講的是羅馬帝國的衰亡,也是世上所有帝國的衰亡,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里面有太多需要學習和借鑒的經驗。
之所以買這套書,是因為讀了拜占庭帝國,想要了解一下歐洲中世紀,進而了解一下西方歷史,從中尋找一些智慧。羅馬帝國衰亡史我主要是想東羅馬的權衡利弊的智慧和西方文明源頭究竟為何樣。
這套書出乎意料的好,封面是較厚的牛皮紙型的,大致翻了一下,排版,字體大小都很合理,里面的紙質也很好,內容翻譯流暢優美,注釋也多,想了解古羅馬史帝國史的,強烈推薦。再要說的是,當當物流也不錯,書沒有破損。
六卷本《羅馬帝國衰亡史》吉本時代的典雅文風和宏闊精神為現代的拘謹和功利所橫絕,西方史學界再無能望其項背的著作問世,使這部煌然巨著終成聲遏行云的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