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生到3歲,是對孩子的一生具有極其重要影響的3年,是孩子的身體、大腦、情感發育和發展的一個至關重要的階段。
正面管教將給你提供一種有效而充滿關愛、支持的方式,指導你和孩子一起度過這忙碌而令人興奮的三年。
無論你是一位父母、幼兒園老師,還是一位照料孩子的人,簡?尼爾森、謝麗爾?歐文、羅絲琳?安?達菲編著的《0-3歲孩子的正面管教》都會使你和孩子受益終生。
簡?尼爾森(Jane Nelsen),教育學博士,杰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加利福尼亞婚姻和家庭執業心理治療師,美國"正面管教協會"創始人。她是7個孩子的母親,22個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還是2個孩子的曾祖母。曾經擔任過10年的有關兒童發展的小學、大學心理咨詢教師。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合著者(被翻譯成16種語言,在美國銷量超過400萬冊,在美國之外的國家銷量超過200萬冊),是眾多有名育兒及養育雜志的顧問。她于2013年5月中旬至6月初展開"正面管教中國行",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公開演講受到了中國父母們的熱烈歡迎。
引
序
第1部分 家有嬰兒的生活
第1章 迎接寶寶的到來
在頭幾個月你需要知道的
為寶寶的到來做準備
幻想與現實
我怎么知道該做什么?
你的家就是你的家
你想讓自己的孩子擁有什么?具有長期效果的養育的重要性
關于"愛"
堅定、靈活、溫和
重新定義"我們"和"我":父母對自己的關愛
養育是父母雙方的責任
睡眠:"噓……寶寶睡著了!"
母乳喂養
獲得你所需要的幫助
發自內心的養育
需要思考的問題
第2章 正面管教的原則
運用于你的家庭中的理念
阿德勒和德雷克斯:養育研究的先驅
什么是"管教"?
為什么有些父母不接受非懲罰的方法
應當避免的管教方式
她想要什么就要什么
孩子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情感聯結的重要性
個人的力量和自主
社會和人生技能
需要思考的問題
第3章 神奇的大腦
幫助你的孩子學習
持續成長的大腦
先天還是后天?
"更好"的寶寶
回路連接:你的孩子的真正需要
依戀的重要性
如何培養成長中的大腦――以及擁有這個大腦的孩子
對寶寶的線索作出回應
觸摸、說話和唱歌
提供玩耍的機會――并和孩子一起玩
鼓勵好奇心和安全的探索
讓寶寶有自己的時間
要教孩子――永遠不要搖晃或打孩子
照顧好你自己
仔細選擇幼兒園
喜愛并欣賞你的孩子
頭三年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需要思考的問題
第4章 了解你的孩子
進入你的孩子的世界
理解你的孩子的性格
孩子是通過"做"來了解這個世界的
出生順序影響著孩子如何看待這個世界
孩子探索和試驗的發展需要可能會被貼上"不良行為"的標簽
小孩子很少故意做出不良行為
孩子的身高和能力對其行為有很大影響
孩子對"現實"和"幻想"的概念與成年人的不同
耐心是大多數小孩子難以達到的美德
男孩和女孩:性別重要嗎?
關于男孩和女孩的事實
父母和性別
是正常發展,還是不良行為?
需要思考的問題
第2部分 你的發展中的孩子
第5章 我該如何開始?
正面管教工具
糾正之前先建立情感聯結
建立日常慣例
以尊重的方式教給孩子尊重
運用你的幽默感
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
以和善而堅定的行動堅持到底:說了就要當真,如果當真,就要堅持到底
要有耐心
對孩子進行照管、分散其注意力和轉移其行為
接受你的孩子的獨特性
重新思考"暫停"
把愛的信息傳遞給孩子
需要思考的問題
第6章 情感能力和語言的發展
情感和連接
孩子會吸收感受的能量
創造一種平靜的氛圍
發脾氣:情緒失控
讓步不是答案
自己平靜下來的重要性
幫助你的孩子平靜下來
積極的傾聽:說出感受的名稱
性別和情感素養
處理憤怒和抗拒
說出你的孩子的感受
認可孩子的感受
為孩子提供表達自己感受的恰當方式
關于"小毯子"和其他依戀物
戒除安撫奶嘴
語言能力和溝通
交談的重要性
教孩子語
跟孩子說話
鼓勵孩子"回應"
大量地朗讀圖書
關掉科技產品――至少在大多數時間
需要思考的問題
第7章 信任與不信任
"我可以依靠你嗎?"
及時年的發展適應性
你會寵壞一個嬰兒嗎?
獨特性、自信和父母的信心
慣例和常規
喜愛你的孩子和你自己
以愉快為先
需要思考的問題
第8章 自主與懷疑和羞愧
"我可以自立(但不要不管我!)"
什么是自主?
鼓勵自主,而不嬌縱
如何妥善地促進孩子的自主
教孩子,但并不期望孩子能理解――直到他能
作為一種人生技能的自主
在安全的環境中探索的需要
懲罰會造成懷疑和羞愧
教學步期的孩子?
讓孩子看到怎么做,而不是不能怎么做
與發展相稱的行為
分散注意力和提供選擇
下意識的決定
我搞砸了!
愛和快樂
需要思考的問題
第9章 了解適齡行為以及如何對待
自主和"發展的適應性"
這真的是不良行為嗎?
技能是后天習得的,而不是天生的
技能與臟亂
去公共場合
照管
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并轉移其行為
當任何方法似乎都不管用時
需要思考的問題
第10章 性情
是什么讓你的孩子?
"孩子"的神話
關于性情的研究
翟斯和湯馬斯提出的九種性情
契合度
個性和創造性
致力于改善,而不是
和善而堅定
需要思考的問題
第3部分 你的孩子的世界
第11章 鼓勵的藝術
培養孩子的自我價值、自信和適應能力
學會與錯誤相處,并從中學習
"就像植物需要水……"
自我價值感和適應能力:它們來自哪里?
給我講個故事……
父母們以"自尊"的名義所犯的錯誤
試圖通過過度贊揚給孩子自我價值感
過度保護或解救孩子
告訴孩子他們很"聰明"
想讓孩子們"更好"(或只是不同)
鼓勵的藝術
你的孩子作出了怎樣的決定?
表現出信任
愛你的這個孩子
無條件的愛和接納的力量
及時步
需要思考的問題
第12章 洞察力和提前計劃
對自己和孩子要有信心
保持尊嚴和尊重
學步期的孩子對"不"的真正"理解"是什么?
另一個層面:"不"蘊含的"孩子的力量"
如何做到不說"不"
當你必須說"不"時
用你的行動來教孩子
你希望孩子說的"不"
和善而堅定
過程與結果
幽默和希望的重要性
需要思考的問題
第13章 睡眠
你無法強迫孩子
睡覺:"可是我不困!"
讓孩子獨自人睡
創造更平靜的就寢時間
和父母睡在一起
孩子的床
戒除不良習慣
需要思考的問題、
第14章 "張大嘴……好不好?"
學步期的孩子和飲食
傾聽你自己內心的聲音
添加固體食物和使用奶瓶
斷奶
戒掉很不容易
避免因食物而爭斗
在就餐時間邀請合作
特殊飲食
媒體以及抵制不健康食品的斗爭
不僅僅是食物
需要思考的問題
第15章 如廁
"這是我的事,不是你的。"
準備
生理的準備
情感的準備
環境條件
當出現意外時
需要思考的問題
第16章 在這個大千世界里生活
分享以及其他社會能力的發展
出生后頭三年中的社會能力
平行玩耍
分享與"我的"
學步期孩子的分享
玩偶游戲
分享和文化價值觀
打人和攻擊行為
愛"咀嚼"的小精靈――孩子咬人時該怎么辦
社會責任感和同情
同情的根源
需要思考的問題
第4部分 家庭之外的世界
第17章 大自然的養育
從手到心
體驗+大腦=學習
驚奇和創造性
生活的課堂
對身體的益處
情感健康、緩解壓力和療愈
把"母親"請進家
可持續性
需要思考的問題
第18章 連線的大腦
科技的影響
連線的大腦:屏幕時間和社交媒體的兩難選擇
心態是好的應用軟件
與照料人溝通
與人的互動至關重要
內容與學習
擺放的位置
好玩還是現實
內容與商業化
替代屏幕時間的選擇
你在嗎?
需要思考的問題
第19章 誰在照看孩子?
選擇并適應兒童看護
兒童看護有害處嗎?
工作和兒童看護:到底是什么?
兒童看護:一種全球化的視角
各種選擇
新的大家庭
兒童看護的好處:早期干預和一致性
尋找高質量的兒童看護
為什么要在乎兒童看護的質量?
高質量的兒童看護:如何辨別?
看護機構
員工
管教
課程
一致性
安全性
信任自己――并積極參與!
需要思考的問題
第20章 如果你的孩子有特殊需要
危機情形
滿足照料人的需要
需要思考的問題
第21章 作為一家人一起成長
找到支持、資源和心智健康
從他人的智慧中學習
給水罐重新加滿水
學會識別并處理壓力
緊急救助
伸出手,結成團隊
需要思考的問題
結語
致謝
第3章 神奇的大腦
幫助你的孩子學習
馬丁和羅莎莉只想給他們的寶寶瑞秋挑選的。當瑞秋還在媽媽肚子里時,他們每天都至少花半小時和她說話;他們將頭盔式耳機放在羅莎莉隆起的肚子上,以便寶寶可以學著欣賞音樂。瑞秋出生后,這對自豪而雄心勃勃的父母在嬰兒房里配備了幾乎每一種能加快孩子學習的裝置。她的嬰兒床上方裝著別致的Mobile玩具;房間里不斷播放著音樂;馬丁和羅莎莉在"教育類"書籍、光碟和玩具上投入了一大筆。他們甚至購買了一輛能將馬丁的iPad固定在上面的嬰兒車,還有很多復雜的教育類應用軟件;每當瑞秋似乎被五顏六色的圖像吸引住時,他們會很高興。他們想讓寶貝女兒抓住人生的每一個機會,但這是實現他們目標的挑選方法嗎?
杰夫和卡羅爾也熱切地教他們的兒子,但他們選擇了一種不同的方式。他們會花幾個小時和10個月大的格雷戈里說話、唱歌和玩耍。他們會凝視著他的眼睛,經常和他說話,對他的啼哭和動作作出回應,并鼓勵他探索他的世界。當格雷戈里在一堆五顏六色的玩具中爬來爬去時,杰夫或卡羅爾常常會坐在旁邊的地板上,在格雷戈里遞給他們玩具時,他們會開懷大笑,并欣賞他的每一次新發現。晚上,你常常會發現格雷戈里開心地坐在父母的腿上,用胖乎乎的小手指著爸爸或媽媽正繪聲繪色地講著的一本書上的圖畫。格雷戈里的父母關注的是與他們的小兒子建立一種牢固的愛的情感聯結――并且希望以這種方式為兒子一生的健康學習和發展打下基礎。他們這種方式行嗎?
有很多像馬丁、羅莎莉、杰夫和卡羅爾這樣的父母,他們對孩子愛護有加,盡著挑選努力讓孩子有一個好的人生起點,幫助他們在學校、人際關系和人生中取得成功。然而,直到很近,我們都沒有辦法確切地知道怎樣做才真正管用。孩子們是如何學習的?有辦法幫助他們更成功并挑選化地發揮其潛能嗎?鼓勵早期的學習是錯的嗎?到底什么才是"成功"?小孩子們需要學習學業知識還是社會技能?或者,兩者同等重要嗎?
持續成長的大腦
專家們以前相信嬰兒在出生時大腦差不多就已經"發育完成"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往他們等待就緒的大腦中填入必要的信息。對大腦功能日益深入的了解,不斷地改變著我們對人類大腦(以及作為其一部分的"思維")的理解――以及對嬰兒和孩子們如何了解他們周圍世界的理解。大腦掃描已經能讓研究人員觀察到活生生的大腦內部,觀察其結構,并發現大腦如何運用能量、血流和一種叫作"神經遞質"的特殊物質來思考、感知和學習。這些研究人員的發現是非同凡響的,并且使得父母和孩子的照料者理解孩子人生中這至關重要的頭幾年比以前更重要了。
人類的大腦一開始是胎兒的一小簇細胞。到懷孕的第四周,這些細胞就已經開始根據它們未來某將要承擔的功能進行分類,令研究人員感到驚奇的是,它們會逐漸"遷移"到它們很終要占據的大腦位置上。大自然給胎兒提供的細胞比需要的多;有些細胞會在遷移過程中死去,但其他細胞則會連接成一個被稱為"突觸"的網絡。
一個孩子擁有的個人經歷和人際關系會刺激并塑造大腦,并且為這個孩子終生需要的神經網絡創建過程提供動力。孩子兩歲時,其大腦的突觸數量與成年人的已經相同了;到3歲時,孩子大腦的連接數量就超過了一千萬億個――相當于其父母和照料人的兩倍!到大約10歲時,孩子的大腦開始修剪多余的突觸(即那些未被充分利用的)。然后,在青春期,開始"第二波"修剪和生長。人類的大腦在整個童年期和青春期都處在"建設中";事實上,大腦的前額皮質――負責良好的判斷、情緒調節、沖動控制以及其他"成年人"的很好品質――直到20歲之后都尚未接近發育成熟!
正如丹尼爾?西格爾和蒂娜?佩恩?布賴森在《全腦教養法》中所說那樣:
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每一件事都影響著大腦的發育方式。這個連接和再連接的過程,就是整合的全部:給我們的孩子體驗,以建立大腦不同部分之間的連接。當這些部分協調運轉時,它們就會創建并強化連接大腦不同部分的整合纖維。結果,大腦的不同部分會以更加牢固的方式連接起來,并能更和諧地運轉。
與我們曾經相信的相反,人類的大腦永遠不會停止生長,并且永遠不會失去形成新的突觸和連接的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改變可能會變得更困難,但是,改變――在態度、行為和人際關系方面――始終是可能的。
然而,出生后的頭三年是尤其重要的;一個孩子對自己的認識和決定("有人愛我還是沒人愛我,我有能力還是沒有能力?"),以及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決定("這個世界是安全的還是充滿威脅的,是令人鼓舞的還是令人沮喪的?"),會變成其大腦"回路"的一部分。一個孩子通過感官(聽覺、視覺、嗅覺和觸覺)所體驗到的外部世界,能夠使大腦形成連接或改變連接。我們還知道,嬰兒并不像我們曾經相信的那樣是"一塊白板":"嬰兒和小孩子們會思考、觀察并推理。他們會考慮證據,得出結論,做試驗,解決問題,并且尋找真相。"《搖籃里的科學家:心智、大腦和兒童學習》,艾利森?戈波尼克、安德魯?梅爾佐夫、帕特利夏?庫爾合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譯者注
盡管大腦有著驚人的靈活性,并且能夠適應變化或損傷,但是,在孩子生命早期有一些進行重要學習(比如視覺和語言能力的發展)的機會之窗。如果錯過這些機會之窗,一個孩子獲得這些能力就會變得更困難。對于某些功能而言,大腦發育是"用則進不用則廢"的;對于另外一些功能――比如社會技能的發展,學習過程會持續到成年階段早期。父母們和孩子的照料人塑造著一個孩子的世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還塑造著這個成長中的大腦。
先天還是后天?
在書籍、雜志和科學期刊中,隨處可見有關人類基因及其對我們如何生活以及我們會成為什么樣的人所具有的重要性的近期新研究。研究人員現在相信,基因對人的性情和個性具有的影響可能比我們以前認為的更強烈。有證據表明,基因會影響諸如樂觀、抑郁、攻擊性之類的品質,甚至影響一個人是否是"刺激尋求者"――這對于總是需要把大膽的學步期孩子從墻頭、攀爬架和樹上解救下來的父母們來說,并不新鮮!父母們可能會發現自己想知道自己對成長中的孩子到底有多大的影響。如果基因的力量如此強大,你如何養育自己的孩子真的還有那么重要嗎?
答案是,你的養育方式是很好重要的。盡管一個孩子會通過基因繼承某些特點和性情,但這些特點將如何發展的故事是在你的孩子與周圍世界打交道過程中寫就的。(大腦研究人員將這些早期的反應和決定稱為"適應性"。)你的孩子可能是帶著他的獨特性情降臨在這個星球的,但是,你和其他照料者與他互動的方式將會塑造他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關于性情的更多內容見靠前0章。)正如教育心理學家簡?M?希利所說:"大腦塑造行為,而行為又塑造大腦。"
這不再是一個先天還是后天的問題:一個孩子天生的特點和能力以及他身處的環境之間是一種親密、復雜的舞蹈,兩者共同決定著孩子將成為什么樣的人。更為重要的是你的孩子對他是誰以及他可以從周圍世界期待什么將作出的決定。父母們――可能既脆弱,又不――承擔著塑造一個孩子環境的責任。尤其是在出生后的頭幾年,與關愛并積極做出回應的父母和其他照料人之間的情感聯結對你的孩子是至關重要的。你影響著寶寶的大腦結構和回路;你影響著他將成為什么樣的人以及他將擁有什么樣的未來。
P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