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的作品集,收錄他的一百多篇佳作,包括《珍珠鳥》《挑山工》《逼來的春天》《記韋君宜》《繪畫是文學的夢》《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甲戌天津老城踏訪記》《魯迅的功與“過”》《我們共同的日子》等。是對馮驥才散文雜文的一次較的梳理。
本書收錄的多篇文章入選義務教育教材
本書是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的作品集,收錄他的一百多篇佳作,包括《珍珠鳥》《挑山工》《逼來的春天》《記韋君宜》《繪畫是文學的夢》《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甲戌天津老城踏訪記》《魯迅的功與“過”》《我們共同的日子》等。是對馮驥才散文雜文的一次較的梳理。
馮驥才,男,1942年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寧波,當代著名作家、藝術家、民間藝術工作者。是“傷痕文學運動”代表作家,一九八五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說”對文壇產生深遠影響。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散文、小說作品,有多篇文章入選中小學、大學課本,如散文《珍珠鳥》《挑山工》《花臉》等。曾經擔任天津市文聯(lián)主席,現(xiàn)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副主席,全國政協(xié)常委等職。
情
靈感忽至 /3
逼來的春天/6
苦夏/10
秋天的音樂/13
冬日絮語/18
夕照透入書房/21
時光/24
往事如“煙”/27
馬年的滋味/31
白發(fā)/34
書桌 /37
花巷/44
貓婆/46
空信箱 /52
空屋/54
花臉/58
捅馬蜂窩/62
珍珠鳥/65
歪兒/67
長衫老者/70
鼻子的軼事/72
年意/75
大地震給我留下什么?/77
書房花木深/81
挑山工 /84
黃山絕壁松/89
綿山奇觀記/92
人物
記韋君宜/99
致大海/105
大話美林 /112
懷念老陸 /118
哀謝晉/122
在雅典的戴先生/126
和巴金的精神站在一起/130
繪畫
水墨文字/133
繪畫是文學的夢/141
理性的境界/148
文人的書法/150
我的書法生活/152
行間筆墨/154
我與《 清明上河圖 》的故事/157
域外
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 /163
散漫的天性/167
一先令的古堡/170
薩爾茨堡的性格/173
阿爾卑斯山的精靈 /180
普希金為什么決斗? /190
列寧在哪里? /202
看望老柴 /211
深秋花開應未遲 /216
巴黎的天空 /220
精神的殿堂/224
燃燒的石頭 /228
的凡 高 /236
孤獨者的自由 /247
拉丁區(qū),我們那條小街 /257
穿西服的日本人 /272
細雨品京都 /275
永恒的敵人 /279
今日布拉格 /284
古希臘的石頭 /288
意大利斷想 /294
文化
甲戌天津老城踏訪記 /303
大雪入絳州 /307
草原深處的剪花娘子 /311
晉地三憂 /315
涂了漆的苗寨 /320
羌去何處 /323
廢墟里鉆出的綠枝 /327
誰能萬里一身行? /331
為周莊賣畫 /335
精衛(wèi)是我的偶像 /339
思想
魯迅的功與“過”/343
思想與行動/349
理論要支持田野/352
到民間去!/355
當代大眾的文化菜單/357
文化可以打造嗎?/361
誰消解我們的文化?/364
城市可以重來嗎?/369
為什么要留住城市的記憶?/372
誰掏空了古村落?/375
春節(jié)假期為什么不前調24小時/378
文化責任感/381
文化遺產日的意義 /383
序
靈魂的巢 /403
關于敦煌的寫作 /406
搶救老街 》前記 /408
給誰撥打120? /410
霓裳集 》序 /412
范曾《 十翼同心 》序 /413
永恒的震撼 /415
我們的母親六百歲 /419
中國人丑陋嗎? /422
為大地上的一段歷史送終 /425
留下長江的人 /429
當代知識分子的良心錄 /434
沉默的脊梁 /437
我們共同的日子 /439
中國的符號 /442
靈感忽至
凌晨時分被一種莫名的不安擾醒,這不安可不是什么焦慮與擔心,而是有種興致在暗暗鼓動,緣何有此興奮我并不知道。隨后想到今天是元月元日。這一日像時間的領頭羊,帶著一大群時光充裕的日子找我來了。
妻子還在睡覺,房間光線不明。我披衣走到書房。平日隨手堆滿了書房的紙頁和圖書在迷離的晨色里充滿了溫暖和詩意。這里是我安頓靈魂的地方。我的巢不是用樹枝搭起來而是用寫滿了字的紙和書碼起來的。我從中抽出一頁素紙,要為今天寫些什么。待拿起筆,坐了良久,心中卻一片茫然。一時人像浮在無際無涯的半空中,飄飄忽忽,空空蕩蕩。我便放下筆,知道此時我雖有情緒,卻無靈感。
寫作是靠靈感啟動的。那么靈感是什么?它在哪里?它怎么到來?不知道。似乎它想來就來,不請自來,但有時求也不來,甚至很久也不露一面,好似遠在天外,冷漠又慳吝。沒有靈感的藝術家心如荒漠,幾近呆滯。我起身打開音樂。我從不在沒有心靈欲望時還賴在桌前。如果毫無靈感地坐在這里,會漸漸感覺自己江郎才盡,那就太可怕了。
音響里散放出的歌是前幾年從俄羅斯帶回來的,一位當下正紅的女歌手的作品集。俄羅斯時尚的歌曲的骨子里也還是他們固有的氣質,渾厚而憂傷。憂傷的音樂最容易進入心底,撩動起過往的歲月積存在那里的抹不去的情感。很快,我就陷入這種情緒里。這時,忽見畫案那邊有一塊金黃色的光。它很小,靜謐,神秘。它是初升的太陽照在對面大樓的玻璃幕墻反射下來的,落在畫案那邊什么地方。此刻書房內的夜色還未褪盡,在灰蒙蒙、晦暗的氤氳里,這塊光像一扇遠遠亮著燈的小窗。也許受到那憂傷歌聲的感染,這塊光使我想起四十年間蟄居市廛中的那間小屋,還有炒鍋里的菜葉、破爛的家什、混合在寒冷的空氣中燒煤的氣味、妻子無奈的眼神……然而在那冰天雪地的時代,唯有家里的燈光才是最溫暖的。于是此刻這塊小小的光亮變得溫情了。我不禁走到畫案前鋪上宣紙,拿起顫動的筆蘸著黃色和一點點朱紅,將這扇明亮的小窗子抹在紙上。隨即是那擾著風雪的低矮的小屋。一大片被冷風搖曳著的老槐樹在屋頂上空橫斜萬狀,說不清那些蒼勁的枝椏是在抗爭還是兀自地掙扎。在通幅重重疊疊黑影的對比下,我這亮燈的小屋反倒顯得更加溫馨與安全。我說過,家是世界上最不必設防的地方。
記得有一年,特大的雪下了一夜,我的矮屋門檻太低,早晨推不開門,門外擋著的積雪足足有兩尺厚。我從這小窗戶跳出去,用木板推開門外的雪才把門打開。當時我們從家里走出,站在清冽的凍耳朵的空氣里,多么像雪后從洞里鉆出來的野兔……于是我把矮屋前大塊沒有落墨的紙當做白雪。我用淡淡的水墨渲染地上厚厚而柔軟的白雪時,還記起那時常有的一種盼望——有朋友來串門和敲門。支撐我們走過困境與苦難的不就是人間種種情與義嗎?我便用筆在雪地上點出一串深深的腳窩漸漸通進我的小屋。這小屋的燈光頓時更亮,黃色的光影還透射到窗外的雪地上。
沒想到,就這樣一幅畫出來了。溫情又傷感,孤寂又溫馨。畫中的一切都是我心底的景象。我寫過這樣一句話:“人為了看見自己的內心才畫畫。”而心中的畫多半是它們自己冒出來的。這是一種長久的日積月累,等待著有朝一日的升華;就像冬日大地上的萬物,等待著春風吹來,一切復活;又如高高一堆干枝干柴,等待著一個飛來的火種。這意外出現(xiàn)的火種就是靈感。
靈感帶來突然之間的發(fā)現(xiàn)、突破、超越與升騰。它是上天的賜予。是上天對藝術家的心靈之吻。是對一切生命創(chuàng)造的發(fā)端與啟動。那么我們只有束手等待它嗎?當然不是。正如無上的愛總是屬于對它苦苦的追求者的。在你找它時,它一定也在找你。當然它不一定在你規(guī)定的時間和地點到來。就像我在書房原本是想寫點什么,靈感沒有來,可是誰料它竟然化為一塊靈性的光降臨到我的畫案上。它沒有進入我的鋼筆,卻鉆進了我的毛筆。
記得前些年訪問挪威時,中國作家協(xié)會請我寫一幅字贈送給挪威作家協(xié)會。我只寫了兩個字:筆順。挪威的作家朋友不明其意。我解釋道:“這是中國古代文人間相互的祝詞。筆順就是寫作思路順暢,沒有障礙的意思。”對方想了想,點點頭,似乎還沒弄明白我寫這兩個字的含義。中國的文字和文化真是很深,對外交流時首先要把自己解釋明白。我又換了一種說法解釋道:“就是祝你們寫作時常常有靈感。”他聽了馬上咧開嘴,很高興地謝謝我,也祝我常有靈感。看來靈感對于全球的藝術家都是“救世主”了。
新年初至,靈感即降臨我的書房畫室,這于我可是個好兆頭。當然我明白,只要我守住自己的信仰與追求及其所愛,靈感會不時來吻一吻我的腦門。
逼來的春天
那時,大地依然一派毫無松動的嚴冬景象,土地梆硬,樹枝全抽搐著,害病似的打著冷顫;雀兒們曬太陽時,羽毛奓開好像絨球,緊擠一起,彼此借著體溫。你呢,面頰和耳朵邊兒像要凍裂那樣的疼痛……然而,你那凍得通紅的鼻尖,迎著凜冽的風,卻忽然聞到了春天的氣味!
春天是聞到的。
這是一種什么氣味?它令你一陣驚喜,一陣激動,一下子找到了明天也找到了昨天——那充滿誘惑的明天和同樣季節(jié)、同樣感覺卻流逝難返的昨天。可是,當你用力再去吸吮這空氣時,這氣味竟又沒了!你放眼這死氣沉沉凍結的世界,準會懷疑它不過是瞬間的錯覺罷了。春天還被遠遠隔絕在地平線之外吧。
但來到人間的春意,總是被雄踞大地的嚴冬所拒絕、所稀釋、所泯滅。正因為這樣,每逢這春之將至的日子,人們會格外的興奮、敏感和好奇。
如果你有這樣的機會多好——天天來到這小湖邊,你就能親眼看到冬天究竟怎樣退去,春天怎樣到來,大自然究竟怎樣完成這一年一度起死回生的最奇妙和最偉大的過渡。
但開始時,每瞧它一眼,都會換來絕望。這小湖干脆就是整整一塊巨大無比的冰,牢牢實實,堅不可摧;它一直凍到湖底了吧?魚兒全死了吧?灰白色的冰面在陽光反射里光芒刺目;小鳥從不敢在這寒氣逼人的冰面上站一站。
逢到好天氣,一連多天的日曬,冰面某些地方會融化成水,別以為春天就從這里開始。忽然一夜寒飆過去,轉日又凍結成冰,恢復了那嚴酷肅殺的景象。若是風雪交加,冰面再蓋上一層厚厚雪被,春天真像天邊的情人,愈期待愈迷茫。
然而,24小時,湖面一處,一大片冰面竟像沉船那樣陷落下去,破碎的冰片斜插水里,好像出了什么事!這除非是用重物砸開的,可什么人、又為什么要這樣做呢?但除此之外,并沒發(fā)現(xiàn)任何異常的細節(jié)。那么你從這冰面無緣無故的坍塌中是否隱隱感到了什么……剛剛從裂開的冰洞里露出的湖水,漆黑又明亮,使你想起一雙因為愛你而無限深邃又默默的眼睛。
這坍塌的冰洞是個奇跡,盡管寒潮來臨,水面重新結冰,但在白日陽光的照耀下又很快地融化和洞開。冬的傷口難以愈合。冬的黑子出現(xiàn)了。
冬天與春天的界限是瓦解。
冰的坍塌不是冬的風景,而是隱形的春所創(chuàng)造的及時幅壯麗的圖畫。
跟著,另一處湖面,冰層又坍塌下去。一個、兩個、三個……隨后湖面中間閃現(xiàn)一條長長的裂痕,不等你確認它的原因和走向,居然又發(fā)現(xiàn)幾條粗壯的裂痕從斜刺里交叉過來。開始這些裂痕發(fā)白,漸漸變黑,這表明裂痕里已經浸進湖水。某24小時,你來到湖邊,會止不住出聲地驚叫起來,巨冰已經裂開!黑黑的湖水像打開兩扇沉重的大門,把一分為二的巨冰推向兩旁,終于袒露出自己闊大、光滑而迷人的胸膛……
這期間,你應該在岸邊多待些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這漆黑而依舊冰冷的湖水泛起的漣漪,柔軟又輕靈,與冬日的寒浪全然兩樣了。那些仍然覆蓋湖面的冰層,不再光芒奪目,它們黯淡、晦澀、粗糙和發(fā)臟,表面一塊塊凹下去。有時,忽然“咔嚓”清脆的一響,跟著某一處,斷裂的冰塊應聲漂移而去……尤其動人的,是那些在冰層下憋悶了長長一冬的大魚,它們時而激情難捺,猛地蹦出水面,在陽光下銀光閃爍打個“挺兒”,“嘩啦”落入水中。你會深深感到,春天不是由遠方來到眼前,不是由天外來到人間;它原是深藏在萬物的生命之中的,它是從生命深處爆發(fā)出來的,它是生的欲望、生的能源與生的激情。它永遠是死亡的背面。唯此,春天才是不可遏制的。它把酷烈的嚴冬作為自己的序曲,不管這序曲多么漫長。
追逐著凜冽朔風的尾巴的,總是明媚的春光;所有凍凝的冰的核兒,都是一滴春天的露珠;那封閉大地的白雪下邊是什么?你揮動大帚,掃去白雪,一準是連天的醉人的綠意……
你眼前終于出現(xiàn)這般景象:寬展的湖面上到處浮動著大大小小的冰塊。這些冬的殘骸被解脫出來的湖水戲弄著,今兒推到湖這邊兒,明日又推到湖那邊兒。早來的候鳥常常一群群落在浮冰上,像乘載游船,欣賞著日漸稀薄的冬意。這些浮冰不會馬上消失,有時還會給一場春寒凍結在一起,霸道地凌駕湖上,重溫昔日威嚴的夢。然而,春天的湖水既自信又有耐性,有信心才有耐性。它在這浮冰四周,揚起小小的浪頭,好似許許多多溫和而透明的小舌頭,去舔弄著這些漸軟漸松漸小的冰塊……,整個湖中只剩下一塊肥皂大小的冰片片了,湖水反而不急于吞沒它,而是把它托舉在浪波之上,搖搖晃晃,一起一伏,展示著嚴冬最終的悲哀、無助和無可奈何……終于,它消失了。冬,頓時也消失于天地間。這時你會發(fā)現(xiàn),湖水并不黝黑,而是湛藍湛藍。它和天空一樣的顏色。
天空是永遠寧靜的湖水,湖水是永難平靜的天空。
春天一旦跨到地平線這邊來,大地便換了一番風景,明朗又朦朧。它日日夜夜散發(fā)著一種氣息,就像青年人身體散發(fā)出的氣息。清新的、充沛的、誘惑而撩人的,這是生命本身的氣息。大地的肌膚——泥土,松軟而柔和;樹枝再不抽搐,軟軟地在空中自由舒展,那纖細的枝梢無風時也顫悠悠地搖動,招呼著一個萬物萌芽的季節(jié)的到來。小鳥們不必再奓開羽毛,個個變得光溜精靈,在高天上扇動陽光飛翔……湖水因為春潮漲滿,仿佛與天更近;靜靜的云,說不清在天上還是在水里……湖邊,濕漉漉的泥灘上,那些東倒西歪的去年的枯葦棵里,一些鮮綠奪目、又尖又硬的葦芽,破土而出,愈看愈多,有的地方竟已簇密成片了。你真驚奇!在這之前,它們竟逃過你細心的留意,一旦發(fā)現(xiàn)即已充滿咄咄的生氣了!難道這是一夜春風、一陣春雨或一日春曬,便齊刷刷鉆出地面?來得又何其神速!這分明預示著,大自然囚禁了整整一冬的生命,要重新開始新的一輪競爭了。而它們,這些碧綠的針尖一般的葦芽,不僅叫你看到了嶄新的生命,還叫你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銳氣、堅忍、迫切,還有生命和春的必然。
苦夏
這一日,終于撂下扇子。來自天上干燥清爽的風,忽吹得我衣角飛舉,并從袖口和褲管鉆進來,把周身滑溜溜地撫動。我驚訝地看著陽光下依舊奪目的風景,不明白數(shù)日前那個酷烈非常的夏天突然到哪里去了。
是我逃遁似的一步跳出了夏天,還是它就像七六年的“”那樣——在一夜之間崩潰?
身居北方的人較大的福分,便是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四季分明。我特別能理解一位新加坡朋友,每年冬天要到中國北方住上十天半個月,否則會一年里周身不適。好像不經過一次冷處理,他的身體就會發(fā)酵。他生在新加坡,祖籍中國河北。雖然人在“終年都是夏”的新加坡長大,血液里肯定還執(zhí)著地潛在著大自然四季的節(jié)奏。
四季是來自于宇宙的較大的拍節(jié)。在每一個拍節(jié)里,大地的景觀便全然變換與更新。四季還賦予地球以詩,故而悟性極強的中國人,在四言絕句中確立的法則是:起,承,轉,合。這四個字恰恰就是四季的本質。起始如春,承續(xù)似夏,轉變若秋,合攏為冬。合在一起,不正是地球生命完整的一輪?為此,天地間一切生命全都依從著這一拍節(jié),無論歲歲枯榮與生死的花草百蟲,還是長命百歲的漫漫人生。然而在這生命的四季里,最壯美和最熱烈的不是這長長的夏么?
女人們孩提時的記憶散布在四季;男人們的童年往事大多是在夏天里。這是由于,我們兒時的伴侶總是各種各樣的昆蟲,像蜻蜓、天牛、螞蚱、螳螂、蝴蝶、蟬、螞蟻、蚯蚓,此外還有青蛙和魚兒。它們都是夏日生活的主角,每個小動物都給我們帶來無窮的快樂。甚至我對家人和朋友們記憶最深刻的細節(jié),也都與此有關。比如妹妹一見到壁虎就發(fā)出一種特別恐怖的尖叫,比如鄰家那個斜眼的男孩子專門殘害蜻蜓,比如同班一個好看的女生頭上花形的發(fā)卡,總招來蝴蝶落在上邊;再比如,父親睡在鋪了涼席的地板上,夜里翻身居然壓死了一只蝎子。這不可思議的事使我感到父親的無比強大。后來父親挨斗,挨整,寫檢查;我勸慰和寬解他,怕他自殺,替他寫檢查——那是我最初寫作的內容之一。這時候父親那種強大感便不復存在。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夏天的意味全都發(fā)生了變化。
在快樂的童年里,根本不會感到蒸籠般夏天的難耐與難熬。唯有在此后艱難的人生里,才體會到苦夏的滋味。快樂把時光縮短,苦難把歲月拉長,一如這長長的仿佛沒有盡頭的苦夏。但我至今不喜歡談自己往日的苦楚與磨礪。相反,我卻從中領悟到“苦”字的分量。苦,原是生活中的蜜。人生的一切收獲都壓在這沉甸甸的“苦”字的下邊。然而一半的“苦”字下邊又是一無所有。你用盡平生的力氣,最終所獲與初始時的愿望竟然去之千里。你該怎么想?
于是我懂得了這苦夏——它不是無盡頭的暑熱的折磨,而是我們頂著毒日頭默默又堅忍的苦斗的本身。人生的力量全是對手給的,那就是要把對手的壓力吸入自己的骨頭里。強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只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才會感到自己屬于強者,也許為此,我的寫作一大半是在夏季。很多作家包括普希金不都是在爽朗而愜意的秋天里開花結果?我卻每每進入炎熱的夏季,反而寫作力加倍地旺盛。我想,這一定是那些沉重的人生的苦夏,鍛造出我這個反常的性格習慣。我太熟悉那種寫作久了,汗?jié)竦母觳舱吃跁啦A系拿烂顭o比的感覺。
在維瓦爾第的《 四季 》中,我常常只聽“夏”的一章。它使我激動,勝過春之蓬發(fā)、秋之燦爛、冬之靜穆。友人說“夏”的一章,極盡華麗之美。我說我從中感受到的,卻是夏的苦澀與艱辛,甚至還有一點兒悲壯。友人說,我在這音樂情境里已經放進去太多自己的故事。我點點頭,并告訴他我的音樂體驗。音樂的較高境界是超越聽覺;不只是它給你,更是你給它。
年年夏日,我都會這樣體驗一次夏的意義,從而激情迸發(fā),心境昂然。一手撐著滾燙的酷暑,一手寫下許多文字來。
今年我還發(fā)現(xiàn),這伏夏不是被秋風吹去的,更不是給我們的扇子轟走的——
夏天是被它自己融化掉的。
因為,夏天的一刻,總是它酷熱的。我明白了,它是耗盡自己的一切,才顯示出夏的無邊的威力。生命的快樂是能量淋漓盡致地發(fā)揮。但誰能像它這樣,用一種自焚的形式,創(chuàng)造出這火一樣輝煌的頂點?
于是,我充滿了夏之崇拜!我要一連跨過眼前的遼闊的秋,悠長的冬和遙遠的春,再一次邂逅你,我精神的無上境界——苦夏!
送貨服務態(tài)度好,送貨超快的,東西經濟實惠,非常滿意!已經在當當買了很多個本了,質量都很好。
很好的一本書,質量也不錯,內容豐富,寶貝很愛看。
包裝嚴實,質量好
書不錯的,便宜很多。就是沒有搞懂,現(xiàn)在當當?shù)臅趺床粡某啥及l(fā)貨了。以前第二天就收到了,現(xiàn)在從廣州發(fā)貨四五天才能收到。。。速度去哪里了
相當好的一本書,大人小孩都可以買來讀一讀,記憶大家買來看看。對了,買的時候建議大家好好看看到貨的時間,不然,有的時候本地沒有貨,就要從很遠的地方郵來,很浪費時間。另外,如果書本在途中損壞,是可以退換的,并且特別快。相當好的一本書,大人小孩都可以買來讀一讀,記憶大家買來看看。對了,買的時候建議大家好好看看到貨的時間,不然,有的時候本地沒有貨,就要從很遠的地方郵來,很浪費時間。另外,如果書本在途中損壞
物流很快,書不錯
給孩子買的,搞活動入手,價格超低,書也很好
好書,推薦買的,厚的,慢慢看吧。
作為高年級的課外閱讀書籍非常棒,值得購買
孩子喜歡!
這個商品不錯!
故事經典感人,娃娃些超級喜歡,建議給娃娃買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