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相聲演員姜昆在1987年和2017年春晚上分別表演了相聲《虎口遐想》和《新虎口遐想》,兩場演出都在觀眾中引發了強烈反響。本書即是圍繞這兩部相隔三十年的作品,由姜昆講說作品創作演出的幕后故事,如與梁左相識相知、在《虎口遐想》首演不成功的情況下如何改進、為何要創作《新虎口遐想》等等。書中還收錄了姜昆提供的眾多獨家私藏照片,其中相聲《虎口遐想》創作手稿更是首次公布。
本書匯集了眾多名家對這兩部作品的深入點評,其中既有馮驥才、王蒙等著名作家,又有薛寶琨、常祥霖、高玉琮等曲藝理論家,眾人評論的角度各有不同,在幫助廣大讀者更好地欣賞作品的同時,能夠為相聲愛好者、相聲理論研究者以及相聲創作表演業內人士提供專業、又深入淺出的參考資料,對相聲創作及理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書中收錄了《虎口遐想》《新虎口遐想》兩段相聲的完整臺本和《虎口余生》原著小說,供讀者對照評論文章深入品讀經典。更有翻譯領域專家將《新虎口遐想》臺本譯成英、日、德、法、西班牙文譯本,意在推進相聲藝術的國際交流與推廣。
虎口遐想》作為春晚歷成功的相聲作品之一,多年來深受大眾喜愛,《新虎口遐想》在2017年春晚一經亮相便引發熱議。本書將兩段相聲劇本放到一起,并輔以文學界、曲藝評論界名家的評論解析,能夠引領讀者深入感受作品藝術價值與時代變遷印記。梁左原作小說的加入,更能幫助相聲研究者及愛好者對相聲文本創作進行深入研究。
相聲作為中國傳統藝術中與大眾關系為密切,能與百姓生活產生共鳴的藝術門類,既是大眾生活的記錄者,又是百姓心聲的呈現者,本書即是這種記錄和呈現的集合,同時還展現了對中國傳統相聲藝術走出國門的美好愿望和為此展開的積極努力。
姜昆,中國部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相聲代表性傳承人,相聲作家、表演藝術家。創作和表演了上百段相聲作品。在擔任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所長期間編撰出版過《中國曲藝概論》《中國曲藝通史》。出版的著作有《笑面人生》《自我調侃》《馬季老師給我的思考》等。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
序
一個相聲傳奇的檔案 馮驥才
姜昆回想
虎口遐想三十年 姜昆
經典重溫
相聲《虎口遐想》
相聲《新虎口遐想》
小說《虎口余生》
眾人評點
虎口遐想——姜昆梁左相聲集》序
梁左相聲的文學特色
相聲的“姜逗時代”——兩個“虎口遐想”的感
繁榮相聲要靠作品說話——從《新虎口遐想》說起
以“虎口”淺析姜昆的藝術觀
堅守健康、純正的說唱文學傳統——相聲《新虎口遐想》帶給我的“遐想”
“喜新戀舊”遐想多 ——聽姜昆《新虎口遐想》有感
我們為什么說相聲——從藝術傳播學角度看新老《虎口遐想》的本體呈現
從姜昆相聲中領悟出的本體論、題材論、創新論——謹以《虎口遐想》《如此照相》《新虎口遐想》等作品為例
相聲的態度——從《虎口遐想》到《新虎口遐想》
新虎口遐想》表演的前瞻性、包容性與開放性
唯有盡善,方能盡美——評相聲《新虎口遐想》的社會價值
相聲的三種精神——從《新虎口遐想》談起
社會發展需要更多“虎口”中的遐想——新舊兩版《虎口遐想》的現實意義
新虎口遐想》面面觀
預設理論下的《虎口遐想》
刺美與對話:跨越“虎口”三十年
外文譯本
新虎口遐想》英語譯本
新虎口遐想》日語譯本
新虎口遐想》德語譯本
新虎口遐想》法語譯本
新虎口遐想》西班牙語譯本
后記
虎口遐想三十年
姜昆
藝術,我打小就“拳打腳踢”地酷愛。那時候,我忙活著哪:演話劇、朗誦、吹笛子、打揚琴、拉手風琴、跳舞、唱歌,學校里演出六個節目,我能上四回臺,弄得在學校里當老師的爸爸看著我直糊涂,他說:“你算干嗎的?”
可是直到說上相聲以前,總感到沒有出頭之日。我總結經驗:不是我不行,是我沒遇見貴人。
我有貴人相助的藝術人生,是從與師勝杰一起合作說相聲開始的。打那時起,人生命運的天平就沒平過,一直往我這邊傾斜著。馬季選我進了北京,李文華屈尊與我合作,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挑我當了個“始作俑者”,唐杰忠接班李文華……反正,特順。但是1986年,一件事發生了,這件事不只是上天對我人生命運的眷顧,更是老天爺“護犢子”般地對我偏心眼兒,就是疼我。應了相聲《虎口遐想》那句話:你說攀登珠穆朗瑪峰后邊兒跟一大老虎,是不是是個人就上得去啊?
那一年,我認識了大作家諶容。她的《人到中年》把多少老年的、青年的讀者看得痛哭流涕。可是,諶容老師對我說:“我還有能逗得你死去活來的小說呢!”于是,我讀了她的《減去十歲》。嘿,那是篇相聲結構的小說。
減去十歲》寫的是一個“小道消息”:聽說中國年齡研究會經過兩年的調查研究,又開了三個月的專業會議,起草了一個文件:“‘’十年所耽誤的時間應該減去,所有的人年齡減十歲。”“文件已經送上去了,馬上就要批下來了。”年齡能減去嗎,時間能倒流嗎?聽者竟不管什么荒唐不荒唐,怪誕不怪誕,消息像旋風似的卷了起來,人們奔走相告,欣喜若狂,不同身份和不同年齡的人物,為能“減去十歲”激起了不同的愿望。當然,也有人心里特不是滋味,您想,“”十年撈了不少東西的,或者剛爬上去的和馬上要退休的,能一個想法嗎?這結構絕了,沒聽詳細內容就可樂。
我去諶容老師家,是和陳佩斯一起去的,我們準備相約一起向大作家取取經,談談喜劇,接受指導,爭取撈點兒“干貨”回來搞創作。也別說,聽說我們兩個要過來,這在他們家成了件大事。諶容的兩個兒子早早就到媽媽家等我們了。從打一進門,我和陳佩斯想與大作家“取經交流”的偉大計劃就泡湯了。因為在基層單位工會搞宣傳的小兒子太喜歡陳佩斯了,他努力地與陳佩斯交談,介紹他全部的表演技能和偉大的喜劇抱負,三個小時幾乎沒停嘴,弄得最不愿意搞關系的陳佩斯終于礙著諶容老師的面子答應,怎么著也得給這位小兒子在他的電影里找個“群眾甲”“群眾乙”演演。而我,早就讓諶容的大兒子揪到一邊勸我:“我媽那小說不是相聲,她那個太文學,離胡同太遠,你得聽我的小說,我有寫專門研究耗子的,有老太太娶小伙子的,有掉老虎洞里和老虎聊天的……”把我都聽暈了!我們在諶容老師家里的三個小時,這位媽媽沒說上幾句話,全被她的兒子們搶占了“高地”。
但是,這三個小時,我和陳佩斯卻都成了大贏家。陳佩斯帶走了一個未來的喜劇明星——梁天,而我得到了一個以后為全中國人民制造了那么多歡笑的合作者——梁左。
第二天,梁左給我拿來了他的手稿《虎口余生》。多好的喜劇小說,把我給看哭了!
我太激動了,我特敏感地意識到我人生道路上又一位相助的貴人出現了。我一邊反復讀他的小說,一邊在心底唱“呼兒嗨喲……”
……
如果拿新老兩段《虎口遐想》比較一下就會發現,姜昆不僅一如既往地保持著鮮活的生活感覺,語言的活靈活現,對事物喜劇性的敏感,更重要的是,這新老兩段相聲都具有各自鮮明的時代氣息和特征,以及自身鮮明的立場。
——馮驥才
荒唐的逗笑中仍然流溢著生活,而有生活依據的逗笑就不僅僅是逗笑,而成為嬉笑怒罵言之有物的文章了。
——王蒙
三十年前的《虎口遐想》是從現實到浪漫,三十年后的《新虎口遐想》卻從浪漫回到了現實。這不是我們的刻意,而是生活的邏輯……
——姜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