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是羅曼 羅蘭為三位舉世聞名的文學藝術大師譜寫的英雄史詩:位是身患殘疾,孤獨貧困,從未享受歡樂,卻創造了歡樂奉獻給全世界的作曲家貝多芬;第二位是生于憂患,受盡磨難,給人類留下不朽藝術品的雕塑繪畫大師米開朗琪羅;第三位是不肯安于富貴,愿為天下黎民獻身的俄羅斯小說家托爾斯泰。
較之常人,社會和自然并未給予偉人們更多惠顧,生活對他們而言往往是一場無休止的搏斗。憑著堅強的毅力,他們勇于承受磨難,勇于挑戰困難,終于攀登上生命的。作者試圖通過偉人們的故事,向讀者傳送英雄的氣息,鼓起人們對生活的信念和自強不息的勇氣,努力做一個無愧于“人”的稱號的人。
作者:羅曼 羅蘭(1866—1944
法國作家,代表作有《約翰 克利斯朵夫》《母與子》《哥拉 布勒里翁》及《名人傳》三篇。 譯者:
張冠堯(1933—2002),北京大學法語系一級教授。1952年考入北京大學,1956年畢業后留校任教。主要譯著有《狄德羅美學論文選》(合譯),巴爾扎克的《高老頭》《歐也妮 葛朗臺》,司湯達的《紅與黑》,《梅里美中短篇小說集》,莫泊桑的《漂亮朋友》等。
艾 珉(1934— ),本名夏玟,湖北武漢人。1956年考入北京大學西語系,畢業后留校任教。1975年到人民文學出版社工作,曾主持《巴爾扎克全集》《薩特文集》等法國文學作品的翻譯出版工作。主要著述有《法國文學的理性批判精神》《巴爾扎克——一個偉大的尋夢者》;譯作有莫洛亞的《巴爾扎克傳》(合譯),皮埃爾 洛蒂的《冰島漁夫》《菊子夫人》,戈蒂耶的《莫班小姐》等。
卷首語
貝多芬傳
米開朗琪羅傳
引
米開朗琪羅
上篇搏斗
一力
二力的崩潰
三絕望
下篇放棄
一愛
二信念
三孤獨
尾聲
死
這就是他神圣的痛苦生涯
托爾斯泰傳
他身材矮胖,脖子粗壯,一副運動員的骨架,紅磚色的寬大臉龐,只是到了晚年,皮膚才變得萎黃和病態,尤其是冬天,遠離田野、足不出戶時,更是如此。他前額寬廣且隆起,深黑色的頭發異常濃密,亂蓬蓬地豎著,似乎從未梳理過,頗像“美杜莎美杜莎(又譯墨杜薩),希臘神話中的蛇發女妖,人被其目光觸及即化為石頭。
據羅素1822年記述,1801年,當卡爾 采爾尼還是孩子的時候曾經見過他。當時,他的胡子好幾天沒刮了,披頭散發,穿著生山羊毛織的上衣和長褲,猛一看,幾乎以為遇見了魯濱孫。——原注的蛇發”。他眼中燃燒著一種奇異的力量,使見到他的人無不為之震驚,但大多數人辨別不出其中細微的差別。因為這雙眼睛閃爍著一種野性的光芒,襯上古銅色而略顯悲壯的臉,看上去像是黑的,其實是藍灰色。這段描寫取自畫家克萊貝爾的筆記。克萊貝爾曾于1818年前后為貝多芬畫像。一旦感情沖動或者生氣,這雙小且深陷的眼睛便突然睜大,眼珠在眼眶中滴溜溜地轉動,如實地反映出其中全部思想。根據醫生繆勒1820年的描述,“他的眼睛既美又富有表情,目光時而溫柔動人,時而迷惘、嚴厲,咄咄逼人。”——原注他憂郁的目光常常轉向上空。闊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真是獅子的相貌!嘴倒長得頗秀氣,但下唇有比上唇前突的傾向。牙床剛勁有力,似乎可以磕碎核桃,右下巴有個深深的小窩,使整個面部顯得古怪而不對稱。據莫舍勒斯莫舍勒斯(1794—1870),英國鋼琴家,曾將貝多芬的歌劇《費德麗奧》改編為鋼琴曲。說,“他的微笑很美,談話時神態親切可愛。而笑起來卻不討人喜歡,粗魯、難看,而且短促”,好像那種對快樂不甚習慣的笑。他臉上的表情總是落落寡合,仿佛患了“無法治愈的憂郁癥”。一八二五年,雷爾斯托普曾說,看到他溫柔的眼睛里那種極度痛苦的神情,好不容易才忍住沒讓眼淚流下來。一年以后,勃勞恩 封 勃勞恩塔爾在一家啤酒店遇見他,他坐在一個角落里,抽著一根長長的煙斗,閉著眼睛,那是他晚年時愈來愈常見的姿態。一位朋友和他說話。他凄然一笑,從口袋里掏出一個記錄本,像聾子經常做的那樣,尖著嗓子叫對方把想說的話寫出來。他面部表情常常變化,有時因抓住了突如其來的靈感,哪怕在大街上,那表情也會讓行人嚇一大跳;有時無意中撞見他坐在鋼琴面前,“整個臉部肌肉膨起,血脈奮張,狠巴巴的眼睛變得加倍可怕,嘴唇抖動著,像把鬼神召來卻又請不走的魔法師。”十足一個莎士比亞劇中的人物!畫家克萊貝爾卻說:“是莪相(中世紀著名的蘇格蘭游吟詩人)的面孔。”以上所有細節均引自貝多芬的朋友和見過他的采爾尼、莫舍勒斯、克萊貝爾等人的描述。尤里烏斯 貝內狄克特說:是“李爾王”。
路德維希 范 貝多芬,一七七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于科隆附近,波恩的一所破房子簡陋的小閣樓上。他原籍弗朗德勒弗朗德勒,今為比利時西部地區,與法國交界。貝多芬的祖父路德維希是其家族中最杰出的人物,出生于馬利內斯,二十歲后定居波恩,當上了王室大公的唱詩班指揮。貝多芬與他最為相像。我們必須記住這一事實,才能理解為何貝多芬天生的桀驁不馴和他性格中的許多特點并非屬于德國氣質。,父親是個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的男高音歌手。母親是女傭,一個廚師的女兒,最初嫁給一個官宦之家的侍從,丈夫死后跟了貝多芬的父親。
貝多芬的童年充滿艱辛,缺少家庭溫暖,不像莫扎特有家人的呵護。從一開始,生活于他就是一場悲壯的戰斗。他父親想開發他的音樂天賦,好把他當神童來炫耀。兒子剛四歲,父親就一連幾個小時把他釘在羽管鍵琴面前,或者把他關在房間里,逼著他練小提琴,繁重的作業把他累得死去活來,差一點讓他恨死了音樂這門藝術,以致必得使用暴力才能強迫他學下去。貝多芬從少年時代便需為生計發愁,不得不過早地承擔養家糊口的重任。十一歲那年,他加入劇院的樂隊,十三歲當上管風琴樂手,一七八七年,他失去了他所熱愛的母親。“她對我那么慈祥,那么值得我愛,她是我最知心的朋友!啊!當我能夠喊出母親這個溫馨的名字,而她又聽得見的時候,有誰能比我更幸福呢?”貝多芬:《致奧斯堡沙德醫生的信》(1787),《貝多芬書信集》卷Ⅱ。她是患肺病死的,貝多芬以為自己也染上了這種病,常常感到不舒服。除此以外他還患有比病更折磨人的憂郁癥。稍后,他在1816年寫道:“不懂得死的人是個可憐蟲,而我在十五歲時就已經懂了。”十七歲時,他已經是一家之長,擔負起兩個弟弟的教育之責。酗酒的父親無法撐持門戶,他只好羞慚地請求劇院讓他的父親退休。人家擔心做父親的拿了錢去揮霍,便將退休金交給兒子。這些傷心事在他內心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所幸他在波恩的一個家庭里找到了感情上的依傍。他一直非常珍惜勃羅寧一家的情誼。他們可愛的女兒埃萊奧諾爾比貝多芬小兩歲。貝多芬教她音樂和詩歌。她成了他兒時的友伴,兩人之間也許產生過感情。后來埃萊奧諾爾嫁給了韋格勒醫生。他也成了貝多芬最要好的朋友。貝多芬了不起的恩師C.G.奈夫也是他的好朋友和指導。此人品德高尚、學問淵博,同樣給了貝多芬許多良好的影響。他們之間終生維持著恬靜的君子之交,這一點,從韋格勒和埃萊奧諾爾與他來往的書信中可以看得出來。信寫得很懇切。韋格勒夫婦稱他為忠誠的老友,他則稱對方為親愛的好韋格勒。更令人感動的是,后來三人年紀老了,但心靈的青春依舊,熱忱不減當年。 ……
書都爛了。
還不錯。內容很豐富,
這套書已經囤了好多本了,值得收藏
學校閱讀指定書目,希望孩子有興趣
整體還不錯。。。實用性強。。專業性強
書完好,內容還沒看
很好很經典
人文的這套版本真的很不錯,雖然已經有這書,但沖著這套版本,還是再收一套。
當當很給力
幫班里同學買的!他很滿意!
收藏很久,人民出版社的平時折扣太少了,碰到五折,趕緊買了。
質量好,內容全面,適合孩子學習使用,全5分。
從三人的人生中去獲得繼續前行的堅持。
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這套《名著名譯叢書》非常經典,目前全套共計60冊,據說出版社還在陸續增加。正在努力集齊,擠時間慢慢品讀。孩子一周歲了,孩子大了也可以讀。經典就是經典,強力推薦!
好書。。。。
由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三個名人的傳記組成,不算吸引人,感覺外國人寫的傳記都是這種風格。
書是好書,可惜有一頁有個窟窿,還好不影響閱讀(缺字能猜出來),就懶得換了。
書的內容完整還有注釋,紙質和裝幀也不錯…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書都很好
給孩子買的,希望孩子從書中獲得力量,從這些偉人身上找到自己認同的品質。
裝幀精美,布面硬皮很舒服,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為藝術大師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及托爾斯泰譜寫的英雄史詩。
當當購書許多次,最laji一次!買了3本書,卻郵寄來2本!另一本遲遲不發,問原因、時間都沒人回應,明明買的時候是現貨,卻又說是預訂。老板,預訂是19.5元,現貨是26元好不好!氣不過退款,結果還被扣了5元!我
以前沒看過,也不知還有這樣一部名著,孤陋寡聞了。
學校要求買的,嗯。。。如果有條件的話我一定會選一個我喜歡的翻譯風格
一直在當當買書,書的質量很滿意。第一次出現收到書的時候包裝盒破了的情況。
喜歡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書,這個精裝本有點小貴,不過質量非常好
書還沒有看拿回來都受損了希望下次當當不要讓我這么失望了
之前看了約翰克里斯朵夫,很喜歡羅蘭,就買了名人傳,裝幀精美,內容也很完整,真的很值得一看
人物傳記是必看書籍,他對人生的引導作用不可小覷。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更是經典,一定要買個孩子看看,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