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香港澳門基本法研究叢書”之三,由2014年“第十屆香港澳門基本法學術研討會”論文結集而成。主要對憲法在港澳特別行政區的效力、港澳特別行政區管治權與自治權、特備行政區法制度、法律服務制度的實施以及法律運用與司法協助等問題從概念、歷史背景、現實狀況、存在問題以及完善等方面進行剖析。
徐靜琳,上海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院法學一系主任。研究方向:比較法學、港澳基本法、行政法學。
程維榮,研究員,法學碩士。研究方向:中國法制史、行政法。使用英語、日語。現為上海社科院法學所憲法室研究員。
及時章憲法在港澳特別行政區的效力
及時節憲法在港澳特別行政區的效力
第二節港澳特別行政區的憲法地位
第三節港澳基本法的實施對憲法學研究的意義
第四節基本法與港澳特別行政區法治
第五節澳門社會成功貫徹基本法的實踐
第二章港澳特別行政區管治權與自治權
及時節中央對港澳特別行政區的管治權
第二節香港特別行政區自治權研究
第三節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選舉制度法律邊界
第三章港澳特別行政區司法制度
及時節澳門特別行政區司法改革初步設想
第二節澳門特別行政區建立統一司法考試制度思考
第三節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審查教育行政政策方法探析
第四節香港特別行政區陪審制度研究
第四章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服務制度的完善
及時節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發展與法律服務關系
第二節澳門特別行政區律師業改革與發展問題探討
第三節澳門律師民事責任強制保險制度完善芻見
第四節澳門特別行政區仲裁制度完善研究
第五章港澳特別行政區的法律適用與司法協助
及時節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律沖突與法律適用
第二節兩個國際人權公約在澳門的適用
第三節港澳特別行政區多法域間司法協助機制完善
第四節內地與澳門仲裁裁決相互認可與執行問題初探
第五節內地與澳門刑事逃犯移交問題研究
后記
筆者從王世杰、錢端升兩位先生對聯邦與單一國的論述中獲得啟發,他們認為,聯邦制與單一制的根本差別之所在,應全在國家事權劃分的手續,也就是是否有憲法的保障。我們其實可以從憲法的規定和權力來源的基礎兩個方面去判定何謂單一制。
人民是一切權力的來源,這是近代以來思想界達成的普遍共識,但它只是回答了權力的終極來源,至于權力的層次、界分以及運行都沒有回答。人民是一個可以分割的概念,若從國別而言,可以說中國人民、美國人民等。在一國之內,又可以分割,如美國憲法中的“州的人民”。在我國憲法中,“人民”雖然出現了很多次,但強調了“中國人民”,也就是“人民”作為一個整體的概念,而“公民”則強調了個體。整部憲法,不論是從章節架構,還是從具體的條文,都突出了中央的主導地位。港澳臺之所以可以實行不同的制度,是中央授權的結果,因為除此之外,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經濟特區等實行的變通政策、優惠政策都是如此。可是這種授權的依據是什么?
在《憲法》中能明確找到的依據是第31條和第62條第(十三)項。通過比較這兩個條文的邏輯結構和行文方式,發現第31條用的是法條授權立法的形式,而第62條第(十三)項用的是職權立法的形式。所謂法條授權,是指立法機關或其他有權機關在其制定的法律法規中,運用其中某一條款,將某些立法權授予有關機關的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