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來戀舊--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吳元新/中華 百工》編著者楊麗凡。
《生來戀舊--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吳元新/中華 百工》內容提要:藍印花布這種來自于民間的藝術散 發著清新之氣,自由之氣,欣欣向榮之氣,它的美質 樸自然,超越時代…… 南通人杰地靈,文化積淀深厚,南通的藍印花布 印染技藝在歷史上一直非常發達。吳元新同志就是成 長于這片土地的藍印花布藝術家……
《生來戀舊--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吳元新/中華百工》編著者楊麗凡。 想要了解吳元新,好的方法是去他的藝術館、明清染坊和閱讀他的《中國藍印花布紋樣大全》。他的藝術館坐落在南通市中心4A級濠河風景區,近千幅從古至今的藍印花布展品中包含著吳元新30年來的勞動成果,而((中國藍印花布紋樣大全》中展示的每一幅藏品,吳元新都有一段恰如其分的說明文字。其文字干凈、簡練,卻又熱烈而文彩斐然,正好體現了他自己的內心世界,表達的是他對于生活的熱愛和追求,反映的是他自己的生活態度。而正是一個人的生活態度,決定了這個人所終能達到的生命的高度! 如果你能欣賞藍印花布,你就會欣賞吳元新。他就像一件藍印花布藏品中的珍品,自然、美好、祥和、大氣、耐人尋味。
前言
及時章 城里的鄉下人
現世安穩,花好月圓/初見吳元新/城里的鄉下人/表姐/吳家的瓦房/外婆的小腳
第二章 小孩子愛糖
油紙傘/小孩子愛糖/孩子眼里無小事/接骨頭
第三章 可以養家了
可以養家了/休息時應不應該開燈/印染廠的學徒工/會刻版了/參軍/夢游的軍人
第四章 偽證
偽證/班主任/摯友/當了老師
第五章 漸入佳境
新婚/進入創作高峰/人在北京/漸人佳境/堅守藍藝
第六章 艱難奔波的歲月
父親去世了/艱難奔波的歲月/紅眼病/歧路/蛇館/轉機/孝子 .
第七章 斗膽敲門
墻外香/在民族文化宮辦展覽/曲折的路/斗膽敲門/新館開張/藝術大家張仃
第八章 收獲的季節
漫漫收藏路/馮驥才考察南通/日本明信片/日本客商久保麻莎/專家也有走眼的時候/收獲的季節/憂慮/離開喧囂
附錄 吳元新從事藍印花布三十五年簡記
藍印花布的圖案由手工鏤刻于紙版上,刻成后如 剪紙,具有濃郁的地 方特色。鏤空的花版上,再刷桐油。將花版放在布上 ,然后將用防染漿加水調成的糊刷在上面,待灰漿晾干后,投入缸內染色 ,染好后刮去淺浮灰 漿,原先被灰漿覆蓋的地方露出布的本色。灰漿塊面 大的地方,灰層在染 色的過程中自然裂開,藍靛隨著縫隙滲透到坯布上, 留下了人工無法描繪 的自然冰紋。
藍印花布的紋樣、因受到工藝的制約,所刻的花 型都要受到斷刀的影 響。民間藝人既要考慮花版結實耐用,又要顧及所刻 花紋的形象特征。正 是這一局限性,使得藍印花布紋樣以點、線為主,有 時用純點構成紋樣, 使花紋反映自然,又不受自然束縛,形成了獨特的美 感。
藍印花布,素樸而不簡陋,厚樸而雅致,散發著 生命力極強的欣欣 向榮之氣。其圖案紋樣表達了勞動人民對幸福生活的 向往和追求,風格健 康、樸實,寓意吉祥、美好,沒有絲毫哀怨、悲觀的 情緒。表達了雖處在 社會底層,但對生活仍然充滿了希望的人民大眾的理 想:夫妻和諧、多子 多福、狀元及第、平安富貴。
可以說,在某種層面上,藍印花布反映了中華民 族的心理特征:喜 悅、平和、活潑、健康。而正是這種民族性格,才使 得中華民族生生不 息,繁衍昌盛! 初見吳元新 到達北京理工大學北門口時,吳元新和女兒已經 站在雪地里等了一會 兒了。路燈下看過去,兩人都穿著鼓鼓的棉衣。下了 車,吳元新提議進校 門口的西餐館。
邁上臺階,站在西餐館前明亮的燈光下,才看清 楚女兒長著稚氣、白 凈的圓臉龐,膚色很白,純真溫柔的笑容,梳短發。
爸爸也是圓臉,頭發 中分,從兩邊披到下頜處,很多藝術家都留這種發型 。他笑容溫暖,臉有 倦色。看上去不是一時的疲倦,而是長期操心勞累形 成的那種。
西餐館的旋轉門有些古怪,稍轉—下,就停下來 ,吳元新心急地推了一 把,引起門里側正要跨進旋轉門出來的一個高個女孩 的不滿,大聲說:"這 門是自動的,不用推。"吳元新只是笑了j下,有些 尷尬。門旋即又停下來, 這次沒人推,幾秒鐘后,它自己又轉起來,我們總算 踏進了餐館。
這是一間茶座式的西餐館,有火車廂式的軟皮座 位,可以喝咖啡,吃 簡餐。女兒拿著菜單,似乎缺乏點餐的經驗,不知道 該怎么選。吳元新的眼睛一直慈愛地望著女兒,流露出疼愛女兒的爸爸熱 切地希望外地求學的 女兒吃好點的心情。,輕聲地建議:"雞肉飯好 嗎?你不是最愛吃雞 嗎?"他自己點得很快,只掃了一眼菜單說"海鮮湯 飯吧。"到底是南通 人啊,長在海邊的。
餐上齊了,吳元新說著話,對食物視而不見。他 說話的時候,身子前 傾,語速很快,而且語句完整,用詞非常。服務 員送來一壺生姜茶, 淡黃的玻璃壺放在一個不銹鋼爐架上,爐架下面點著 蠟燭。蠟燭跳動的火 苗溫著茶水,同時也讓談話氣氛溫馨宜人。考慮到今 晚見面的目的就是邊 吃邊談,的確應該選擇安靜的西餐館。
他談著籌建藍印花布藝術館過程中經歷的挫折和 焦慮,左手按在胸口 上,右手攤開,很特別的動作,有些像維吾爾族人見 面問好的姿勢,真摯而優雅。談到高興的事時,他笑起來。笑的時候,眉 頭卻是皺著的。
吳元新的飯早就涼了,我請服務員給加熱一下, 服務員很快拿來酒精 爐,不一會兒,鍋里的湯飯咕嘟出小氣泡,在女兒的 催促下,吳元新只是匆匆地扒了兩口飯,就繼續談他的藍印花布。
P9-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