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送給在青春之后,在認輸之前的你。告訴你“平凡可貴”的生活狀態有多危險,奉勸你“不要急著歲月靜好”,揭露你“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提醒你“這個世界并不公平”,告誡你“玻璃心是沒有未來的”。
30個故事也是30個特寫鏡頭,把生活功利、現實、殘酷的一面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時也拆穿了你——你的焦慮、不安、煩惱,是因為你碌碌無為還覺得心安理得,一無所有還追求歲月靜好。
為你提供了觀察生活和審視自己的新視角。告訴你為什么你聽了那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原因。故事里有你想知道、該知道的答案。
姑娘,脫貧比脫單更重要》
能花錢解決的問題,就不要欠人情;能用汗水搞定的事情,就不要用淚水。
30個直擊功利世界的真實故事,教你認清“金錢”和“顏值”的現實意義。同時也拆穿你:你焦慮、迷惘、不安、孤獨的表象是“缺錢、缺愛、沒顏值”,實際上是不夠努力、不夠自律、不夠堅持。
幫你認清這個功利的世界和充滿欲望的自己,讓你更有底氣,少些戾氣。
愿你特別有錢,特別好看,特別溫柔,也特別生猛!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專治無聊癌、懶癌、取悅病、尷尬癌、社交恐懼癥、矯情癌、糾結癌等疑難雜癥。
25個鮮活主題,50個酸爽故事,讓你看到“無聊人生”和“無敵人生”的不同,讓你知道“平庸無奇”到“閃閃發光”的差距。
提醒你“如果真的有什么是值得去贏的,那應該是尊重,而非茍同”;奉勸你“確實不需要為了誰而改變自己,但也不能慣著自己一無是處”;囑咐你“內向的人,不必羨慕別人的嘩眾取寵”;拆穿你“游手好閑不等于文藝青年,生活無聊是因為缺少儀式感”;告訴你“不要和消耗你的人在一起,也不要做一個消耗別人的人”;提示你“根本就沒有無聊的人生,只有無趣的人生態度”……并希望能幫助你“將這個快要被無聊攻陷的世界,變成你的游樂場”。
所以,永遠不要蓬頭垢面地面對這個世界,你那么慫,那么囧,難道還想讓世界為你堆滿笑容?
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咪蒙式的尖銳,馮唐式的詼諧,幫你看清這個功利的世界和充滿欲望的自己。不要在本該奮斗的年紀,選擇了安逸。30個麻辣故事,不負責疼愛你,只想要喚醒你。
這本書是提醒你、告誡你,而不是討好你;它給你懷疑、思考、判斷的能力,而不是對世事的言之鑿鑿。
你以為碌碌無為帶來的是歲月靜好,實際上,它剝奪的是你對未來的期待,隔斷的是你與世界的聯系,它讓你的心胸日漸狹窄,讓你對人生越來越懷疑。
你以為平凡可貴帶來的與世無爭是福氣,實際上,它只是你碌碌無為的借口,是你安于現狀的理由,它輕易地抹掉了你變得的無限可能,讓你年輕的生命在平庸里淪陷。
姑娘,脫貧比脫單更重要》
如果你的人生意義在努力賺錢和努力變美中找不到,就不要指望在戀人或旅游景點中找到。
畢竟,生活不會因為你軟弱就對你法外施恩,職場不會因為你是女子就對你憐香惜玉,情場不會因為你是“傻白甜”就對你格外溫柔,父母不會因為你是女生就停止衰老,夢想不會因為你是女生就為你降低門檻……
一個人窮慣了,就會有戾氣,就會失去理智;一個人窮久了,就會失去改變生活的雄心,就會丟掉那些文藝的情懷,只剩下滿滿的怨氣、茍且和各種省錢小妙招。
二十幾歲一定要置頂你的賺錢能力,才能養得起自己愛吃的胃貪玩的心,愛逛愛買的習慣;才有資格去追求詩意和遠方,配得上你想要的人。讀了不一定除皺,但一定防早衰。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送給對生活用心太少,對別人用力太多的人。專治生活干巴、良心脆弱等疑難雜癥。
這本書是“無聊癌”患者的朋友圈,你若是病號,自然會默默點贊;它是“取悅病”患者的人生行車記錄儀,你若是病號,就能看到很多不堪回首的親身經歷;它是“社交恐懼癥”患者的自白書,你若是病號,就能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它是“懶癌”患者的病歷本,你若是病號,就能看到自己的那些臭毛病……
希望有24小時,你能和這個一本正經的世界擦出精彩絕倫的火花;也希望有生之年,你能幸運地成為別人冗長生命里有趣的某某。
老楊的貓頭鷹:用后腦勺盯著這個功利世界的85后貓奴,惜時惜命,喜用炙熱的文字揭穿并非靜好的歲月。不負責疼愛你,只想要喚醒你。代表作《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微博@老楊的貓頭鷹。
悄悄毀掉你的,是退而求其次
-1-
五年前,我在一家小雜志社實習過兩個月。帶我的是一個叫劉花的姐姐,她比我大兩歲,我叫她花姐。
花姐是那種典型的雷厲風行的女子,穿著講究,打扮精致,永遠是步伐匆忙、目光如炬的樣子,言談更是斬釘截鐵、擲地有聲。
那時候的花姐,不怕領導催稿,也不怕得罪同事,凡是她安排的稿件,她都要求做到好,所以交給她的稿件,一般都會被責令修改很多次。有人受不了,就當著她的面指責她“拿著雞毛當令箭”,她更火,直接把那人的稿子撕個精光。可正是因為這么挑剔,花姐的稿件質量往往是所有人里面好的。
更可怕的是,花姐在職場上的強勢風格還被挪用到了情場上。據同事們的小道消息,和花姐相親的人,能有一個排那么多。其中不乏商界精英、政界新秀……可花姐就是一句話:“看不上。”
她在朋友圈里寫道:“我不是誰的影子,更不是誰能退而求其次的選擇。我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己想要的,我不會按照任何人的想法去生活。”
再遇見花姐時,是去年冬天。見面時差點沒認出來,當時她披著頭發,穿著一件深色的呢子大衣,手里抱著一個暖水袋,最重要的是,她的眼睛里沒有了光。
聊了一會兒才知道,這幾年,因為歲數大了,她最終也沒犟過家人,勉強嫁了人。后來為了照顧孩子,她就申請了清閑的行政崗位,每天朝九晚五準時上下班,而不是較真,不是忙得昏天黑地。
雖然她的改變看起來很溫柔、很幸福,但我還是有點兒接受不了。
更讓我吃驚的,是后面她對我說的這段話,她說:“千萬不要輕易往后退。退一步并不是海闊天空。只是看起來省力了。但是,只要你退了一步,哪怕是小小的一步,你就很難再有心氣兒往前邁進了。一個沒有期待和追求的人生,其他東西再充足,也是枉然。”
我心頭猛的一驚,真是這樣啊!
一個人真的不能輕易對生活妥協,你以為是妥協一次,很可能就妥協了一生。而你退縮得越多,能讓你喘息的空間就越有限;你表現得越將就,一些幸福的東西就會離你越遠。有些時候退一步可以海闊天空,有些時候退一步可能是萬丈深淵。
-2-
在我們的周圍,“退而求其次”的人和事兒卻是那么多!每當你的美好愿望不能實現時,你就或早或晚地放棄了“掙扎”。比如你想喝橙汁了,可店里賣完了,那就來一杯桃汁吧;本來想考個更好一點的大學,選個自己喜歡的專業,后來沒成功,那就勉強上個一般的吧……
比如碰不到彼此心動的人,便找一個看上去般配的人結婚,可你的心中有了念念不忘的人,再遇見的人就變成了“次”,“次”的就算再好,又怎能填平心中留下的空缺?
再比如你看中了一雙鞋,太貴了舍不得買,于是你買了一雙便宜的,可是你拿到之后,你就會嫌棄它,你會覺得它設計不夠美觀,穿著不夠舒服。是啊,心里有了最美的那雙鞋,其他的就變成了“次”,次的再便宜,又怎么能彌補內心的遺憾?
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想買一樣東西,錢富裕就買,沒錢就努力掙夠錢再去買。千萬不要退而求其次,那個“次”的東西就算買回家了,還是會看不順眼,還是會嫌棄,下次看到原本想要買的東西時還是會想買。
別湊合,很多事都是這個理兒!
你一直以為妥協一些,將就一些,這個世界就會為你讓出一席之地,但除了失去更多,除了怨念,你什么都不曾得到。
而且你會慢慢地發現,每一次的妥協背后,都有一個真實的目的:或是害怕失去,或是息事寧人,或是不愿付出……
當你以為降低標準可以更容易地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時,你就注定會得不到想要的。
你所設定的底限決定了你不會失去什么。一旦你喪失了底限,很快就會潰不成軍,你所在乎的東西,也會跟著一樣樣地失去。
-3-
有一組很火的漫畫,估計你也看過。內容是這樣的:
每個人都背負著一個沉重的十字架,在緩慢而艱難地前行。途中有一個人忽然停了下來,他想:“這個十字架太沉重了,我可以把十字架砍掉一塊,這樣背起來就輕松啦。”砍完之后,他發現確實輕松了很多。就這么走了一段路,他又開始覺得背上很沉重,于是他又砍了一截。是的,他又輕松了很多,而且輕易地超過了很多人。誰料想,到前面突然出現了一條又深又寬的溝壑。溝壑上面沒有橋,繞道估計要繞很遠很遠。他在溝壑面前停下了,一邊焦慮萬分,一邊責怪上帝的刁難。這時候,被他超過的人都慢慢地趕上來了。他們用背上的十字架搭在了溝壑上面,從容地越過去了。這個人也想這么做,可他的十字架太短了……
你看,悄悄毀掉你的,是你偷的懶,是你的僥幸,是你的投機取巧,是你的退而求其次啊!
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背負著屬于自己的十字架。它也許是你的學習,也許是你的工作,也許是你的感情。但是,正是這些沉重的東西,構成了你在這世界上存在的理由和價值,是你日后獨自面對困境、挫折、痛苦的工具。
人生是沒有捷徑的,你今天偷的懶,注定會成為你日后的磨難。
所有的成功,都來自于不倦的努力和奔跑;所有幸福,都來自堅持和不妥協。世上沒有捷徑,也沒有好運這個東西。
誠然,一時的妥協避讓也許會讓你獲得暫時的平靜,但很快,就需要你作出更大的妥協,直至要你喪失所有原則,被生活打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一個人就像是一朵花,來到這個世上是為了綻放的。如果你因為害怕凋零,而選擇了不綻放,或者選擇半死不活地活著,那么你就白白浪費了上天的美意。要知道,沒有什么比活得將就、活得退而求其次更讓人傷感的了。
每一朵花來到這個世上都有權力綻放,哪怕這中間要經歷風雨的摧折,可能會中途夭亡。但是,你有理由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4-
總能聽見有人嘀咕:“為什么知道了那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我的回答是,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做自己想成為的那種人,這必然會很難,但并非做不到。問題在于你做沒做,以及用多大的專注在做。如果別人在百分之百地努力,你只努力百分之八十,看似是差不多,但結果可能是別人收獲百分之百,而你一無所有。有時候,一分耕耘,只有半分收獲。
再有就是,很多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情,但如果你做了,生活就會變得容易得多。千萬不要相信什么“女孩子可以不白、不漂亮、身材可以不好”之類的話,當有24小時,你終于又瘦又美時,你會發現你的人生就跟開掛似的。
毫不夸張地說,你身上的每一寸贅肉,都是向生活妥協的標志。
對每個人而言,成長就是一個不斷升級的過程,你不打倒面前的小妖怪,你可能就會被這場游戲淘汰,因為現實,就是這么殘酷。但與此同時,你不能總是打些小妖怪,而避開那些大妖怪。因為你身邊的每個人都在拿出吃奶的力氣去拼,去克服大難關。
怕就怕,幾年之后,你對那些比你強的小伙伴們抱怨:“生活就是這么不公平,他怎么就那么厲害,而我這么差?”
其實,沒有什么不公平,相同的時間,你把時間用在了停滯不前,別人把時間花在了克服困難上而已。
如果你對自己下不了狠手,就輪到生活對你下狠手。但凡是活得很慫的人,都是因為對自己太好了。
-5-
在2008年的哈佛畢業典禮上,校長福斯特對畢業生們說過這樣一段話:“我聽過你們談論未來,知道你們的煩惱。我也知道你們擔心收入,擔心職業選擇,擔心人生的意義能不能實現。我要對你說的是,只有試過了才知道。不論是繪畫、生物還是金融,如果你不去嘗試做你喜歡的事,如果你不去追求你認為最有意義的東西,你會后悔的。人生的路很長,總有時間去實施備選方案,但不要一開始就退而求其次。”
她還將“退而求其次”的心理比喻為“停車位理論”。大意是說,不要因為覺得肯定沒有停車位了,就把車停在距離目的地二十個街區遠的地方。直接去你想去的地方,如果車位已滿,再繞回來。
其實,一個人年紀輕輕的時候,是沒有什么標準答案的。在五花八門的選擇背后,往往只有一個真相,那就是“試試”二字。你選A,結果是試試;你選B,結果也是試試。選什么都沒關系,關鍵是你敢去試。你不選就扣分,你選就加分,這是最簡單的題,但很多人放棄了這道題。
你得逼自己一把,才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如果一萬個不甘心,也沒換來一次“試試”,那你就活該后悔。沒有任何一種逃避能得到贊賞。
不要輕言放棄,但凡有了及時次,你的人生就會習慣性地知難而退,可是如果你克服了,你的人生則會習慣于迎風破浪。這看著只是一個簡單的選擇,其實影響非常大,它帶來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當你面臨選擇的時候,不要猶豫徘徊;在權衡的時候,也不要怕吃苦;選完了之后,更不要去后悔。只要你喜歡,只要你認可了,就沒有什么不好,最怕的就是,一切都是你自己選擇的,卻還在抱怨命運。
王小波就曾說:“人在年輕時,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決定自己這一生要做什么。總而言之,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個樣子來,這才是人的價值和尊嚴所在。”
活著,較大的失敗不是跌倒,而是從來不敢奔跑。
所以,悄悄地去努力吧,等變厲害之后,蹦出來,把曾經看不起自己的人嚇一大跳,這才是你現在需要當作目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