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圈子·大社交》以對社交網絡和社交行為的研究為基礎,描述了如何與人們建立良好的關系,以及如何通過社交網絡傳播理念與品牌信息。內容涉及社交網絡會怎樣影響人,聯系最密切的人為何會造成的影響,關注朋友間相互聯系的社交圈為何比關注具有影響力的人物更重要。 《小圈子·大社交》觀點新穎,內容貼近實際,不僅能為營銷人員提供具有啟示意義的參考,也適合普通大眾閱讀。
解析社交網絡和社交行為變化
幫助讀者了解社交行為及如何將社交行為應用于未來商業運作
Facebook品牌設計總負責人、前谷歌高級UX研究科學家著作
大量來自Facebook的真實案例,幫助你思科如何利用社交行為
Paul Adams畢業于愛爾蘭國立藝術與設計學院工業設計專業,獲得設計學士,并于2001年至2002年期就讀于愛爾蘭利莫瑞克大學交互設計專業獲得理學碩士。 曾就職于法國Faurecia(法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商)任汽車設計師,從事汽車座椅設計,后就職于英國戴森(英國工程技術創新公司)任產品設計師,從事電器設計,他參與設計出暢銷日本的吸塵器,并組建戴森公司及時支實地調研團隊用以新概念的測試。 后加入知名用戶體驗咨詢公司Flow,帶領用戶體驗咨詢團隊團隊,從事各類用戶體驗研究與設計的項目執行,服務客戶包括BBC、英國衛報、沃達豐、英國政府以及必發等知名英國公司。
第1章 網絡在改變
1.1 網絡在如何改變
1.2 為什么網絡會改變
1.3 為什么社交網絡對企業有著重要意義
1.4 小結
1.5 延伸閱讀
第2章 我們為何及如何與他人溝通
2.1 我們為何交談
2.2 我們談些什么
2.3 我們與誰交談
2.4 小結
2.5 延伸閱讀
第3章 社交方式對我們的影響
3.1 社交圈結構
3.2 自然而然形成圈子
3.3 社交圈結構改變我們受影響的方式
3.4 小結
3.5 延伸閱讀
第4章 人際關系如何影響我們
4.1 人際關系的類型和模式
4.2 強聯系
4.3 弱聯系
4.4 人際關系如何變化
4.5 小結
4.6 延伸閱讀
第5章 有影響力的人:破滅的神話
5.1 來往的人多并不代表影響力大
5.2 人會被影響,所以思想得以傳播
5.3 核心人物如何傳播思想
5.4 小結
5.5 延伸閱讀
第6章 我們被周圍的事物所影響
6.1 社會認同
6.2 圈子內部的影響
6.3 擴大的社交圈的影響
6.4 專家如何施加影響
6.5 小結
6.6 延伸閱讀
第7章 大腦如何影響我們
7.1 我們不是理性的思考者
7.2 大多數行為受潛意識腦支配
7.3 記憶十分不
7.4 小結
7.5 延伸閱讀
第8章 偏見如何影響我們
8.1 他人影響我們的看法
8.2 既有觀念影響我們的看法
8.3 習慣影響我們的看法
8.4 環境暗示影響我們的看法
8.5 小結
8.6 延伸閱讀
第9章 社交網絡上的營銷和廣告
9.1 打擾式營銷的困境
9.2 許可營銷和口碑營銷的興起
9.3 建立信任和信譽
9.4 小結
9.5 延伸閱讀
第10章 總結
10.1 今日社交網絡
10.2 放眼未來
"本書內容獨到,研究深刻,且觀點簡明清晰。" ——讀者評論 "本書作者對社交網絡的動態及其影響的介紹簡潔卻很有說服力,它將會改變品牌營銷的方式。" ——讀者評論
不錯,值得一看
不錯不錯不錯
不錯,很好看。大家都很喜歡。
書的質量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圈子社交宣傳模式未來必須關注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還可以
這本書很不錯,值得慢慢深入學習~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好書,搞營銷的必看。
根本沒有包裝,而且有變形,感覺很不舒服
不錯
不多說,好東西
這本書,還可以,只是內容少了點
一個簡單的道理原來可以寫一本書
小圈子 大社交:利用圈子引爆流行小圈子 大社交:利用6圈子引爆流行戶體驗研究與設計的項目執行,C服務客戶包括、英國衛報、沃達豐、英國M以及必發等知名英國公司?!緝萕容】張膠版紙包裝平裝更多【媒體評論】本書內容獨到,研究深刻,10且觀
內容比較淺顯易懂,觀點清晰,事例豐富,很有啟迪。值得一提的是,字印的挺大,倒也能保護眼睛,不過還是頗有湊頁數的嫌疑。
上午10點多下單,下午4點多就收到了,書印得不錯
贊一個。第一遍看的比較快,感受不深;若干時間后,重拾此書,細讀其中章節,卻發現作者表達的深意。好書一枚。
印刷質量非常好,內容也非常有用,以后網站設計時可參考以人為中心設計。就是內容少了點,不過都是精華
新媒體改如何打造自己的營銷圈子?這本書值得一看哦
本書相當不錯,國外的著作就是比較給力,獲益良多,研究社交、圈子的童鞋們可以買來看看。
對于致力于產品開發和市場分析的人來說,這部書很有幫助。移動互聯時代,社交化更加緊密,想要如何在競爭中突圍,就要把握好消費者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