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大師馮友蘭以其豐富的人生閱歷,崇高的學術地位受到學界和世人的景仰與關注,而在女兒宗璞眼中,馮友蘭先生既是哲學大師,又是一位慈父,她用飽蘸深情的筆墨,具體生動的故事,向讀者講述了馮友蘭先生對于人生、學術、友情、親情的態度,以及細致入微的言傳身教和讓她終生受益的人生感悟,從一個親人的視角來解讀一位不平凡的哲學大師,今天讀來倍覺溫馨和感動。向人們展現了一位親切和藹、充滿情懷與人生智慧的哲學大師的另一面。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文學家、馮友蘭之女
宗璞傾情講述一代哲人馮友蘭的人生經歷
學術風范、人生態度、生活點滴
抽絲剝繭,還原歷史真相
追根溯源,務求事實本真 一代哲學大師馮友蘭先生已漸行漸遠,而他在中國哲學領域的非凡建樹、謹嚴的治學精神、執著的人生態度和豐富的人生閱歷,卻一直都是世人常說常新的話題。他的女兒、著名作家宗璞深情回憶父親一生的點點滴滴,以告訴讀者一位真實的馮友蘭。
宗璞,原名馮鐘璞, 1928年生于北京,原籍河南省唐河縣,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抗戰爆發時,隨父赴昆明,就讀于西南聯大附屬中學,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開大學外文系,1948年轉入清華大學外文系,1951年畢業。曾任《文藝報》、《世界文學》等刊物編輯。1981年調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英美文學研究室工作。主要作品有小說《紅豆》《三生石》,童話《花的話》《總鰭魚的故事》,散文《西湖漫筆》《奔落的雪原》《紫藤蘿瀑布》等,其中《東藏記》榮獲第六屆茅盾文學獎。
我的父親馮友蘭
那青草覆蓋的地方
夢回蒙自
漫記西南聯大和馮友蘭先生
蠟炬成灰淚始干
一九八二年九月十日
安波依十日
九十華誕會
三松堂斷憶
心的囑托
三松堂歲暮二三事
今日三松堂
一九九三年歲末五日記
書當快意我的父親馮友蘭
那青草覆蓋的地方
夢回蒙自
漫記西南聯大和馮友蘭先生
蠟炬成灰淚始干
一九八二年九月十日
安波依十日
九十華誕會
三松堂斷憶
心的囑托
三松堂歲暮二三事
今日三松堂
一九九三年歲末五日記
書當快意
向歷史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