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舊墨記"書系的第四本。作者以他對前賢的熟悉,娓娓講述了魯迅、周作人、徐志摩、老舍等數十位文學家的精彩紛呈的人生經歷,并且穿插著文壇的許多掌故逸聞,文簡義豐,曉暢可讀。書中配合敘述,仿真影印了作者所珍藏的眾多文學家的墨跡近百件,展讀此書仿佛與他們對坐,紙墨如舊,神采爛然。
方氏著迷與談天時一樣,喜直抒胸臆,不隱曲溫吞.這樣的文與人,與時風有點不合,也因此做了別人做不了的事。有這樣的人在,讀書人的生活便不會寂寞了。
——孫郁
舊墨記》講述的是晚清民國時期學者文人復雜曲折的人生經歷和文壇藝苑足資讀助的掌故逸聞,配以珍貴的信札,冊頁、條幅、鏡心、扇面、稿本等墨寶真跡,令人讀來興趣盎然。
——陳子善
舊墨記》書系收錄的中國現代文化史上著名學者的往來信函,經作者的考據鉤沉,都——復活了,變成了有價值的文獻。有些前所未聞的事件,因作者掌握了有關資料,才得以重光,這是別人寫不出的。
——姜德明
舊墨記》圖文并茂,賞心悅目.通過白描的寫法,筒約的文字把各篇主人公勾勒出來,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胡從經
舊墨記》書系資料豐富,文字活潑。不僅具有文化積累的意義,同時亦有審美價值。可謂近些年來同類書籍的佼佼者。
——沈津
中國文化史和文學史上這些人物,我們熟稔其名字,耽讀其作品,可是看到他們的手跡,還是有一種前所未有的親切感,如見其面;如閡其聲。翻開《舊墨記》,使我們奇異地回到歷史的具體情境之中,這種閱讀體驗是的。
——止 庵
一葉舊箋,飄零無定,落人庸人之手,每秘玩之而不肯示人。方繼孝先生庋藏宏富,識見通達,更勤于著述,化私藏為公器,世之學者讀者盡得其益,功亦偉矣。
——謝其章
方繼孝,1954年生,北京人,名人手跡鑒藏家。北京魯迅博物館榮譽館員,北京市作家協會會員。多年致力于收藏中國近現代名人手跡,并潛心名人信札的研究,二百余篇。編著有《二十世紀中國文化名人墨跡》(合著)、《字字珍藏——名人信札的收藏與鑒賞》(合著)、《舊
序,
許杰的小說創作
陳翔鶴對古典文學研究的貢獻
沈從文與章草書法
梁實秋的散文及雅好
趙景深談北方曲藝形式的革新
臺靜農與魯迅、陳獨秀的友誼
陽翰笙平和低調的一生
孟超的未發表的文和詩
胡風的"代人"催要稿費函
梁宗岱卓立特行,耿介自負的性格
馮雪峰與"兩個口號"的論爭
鐘敬文與民俗學研究
蔣彝旅居海外的成就
巴金《新聲集序》與致長簡書
羅念生與古希臘文學
葉公超多姿多彩的人生
劉大杰懷念恩師的詩
沙汀抗戰時期的創作
艾蕪和他描寫平民生活的書
丁玲與《我在霞村的時候》
浦江清與《顧炎武》
樓適夷與人民文學出版社
臧克家的從軍經歷和以詩為伴的人生
馮至的新詩創作和學術研究
施蟄存與"新感覺派"小說
李廣田與賀敬之的"文字交"
謝冰瑩請辭"中國文藝協會"理事函
吳伯簫的散文創作之路
張天翼和兒童文學創作
陳伯吹的童話世界
邵荃麟與中國的文學事業
趙樹理在京城的短暫歲月
蕭軍的"大炮"性格及其故事
周揚的"另一面"
周立波和《暴風驟雨》
陳白塵不與世人爭風光
秦瘦鷗與《秋海棠》
吳組緗的耿介人生
靳以在抗戰時期的文藝活動
柯靈——自學成才的作家
蕭乾與中譯本《尤利西斯》
曹禺的"戲劇"人生
錢鐘書致"鄭振鐸遺集委員會"函
李長之與文學批評
艾青和他的詩
徐懋庸與魯迅
吳強與《紅日》
姚雪垠與《李自成》
蔣牧良小說的題材與風格
金人與他的翻譯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