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蘭 德波頓在《哲學的慰藉(精)》中以其特有的英國式筆調引領我們進行了一次輕松的哲學之旅,典雅漂亮,幫助我們走近蘇格拉底、伊壁鳩魯、蒙田、尼采、叔本華等大師的精神世界,使我們發現,人生的悲苦、困頓和欲望引起的煩惱在他們的智慧中都可以找到慰藉。
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英倫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畢業于劍橋大學,現住倫敦。他通曉英、法、德、西班牙、拉丁數種語言,深得歐洲人文傳統之精髓;他喜歡普魯斯特、蒙田、蘇格拉底,同樣喜歡旅游、購物和談情說愛;他左手小說,右手散文,在文學、藝術、哲學、評論中自由進退、恣意穿插;他的小說思想豐贍、才情縱橫;他的散文和評論又意象豐沛、妙筆生花。
哲學不只是慰藉(推薦序
譯 序
及時章 對與世不合的慰藉
第二章 對缺少錢財的慰藉
第三章 對受挫折的慰藉
第四章 對缺陷的慰藉
第五章 對傷心的慰藉
第六章 困難中的慰藉
幾年前,在紐約一個苦寒的冬日,我在趕赴倫敦的班機前還有一下午可以閑逛,信步走去,不覺來到了大都會美術博物館樓上的畫廊。那里燈火通明,一片寂靜,只有地板下的暖氣低吟,令人心神悠然。我在印象派的畫廊里看畫看膩了,正想尋找一間咖啡廳,喝一杯我當時特別喜愛的一種美式巧克力牛奶,驀然間一幅畫映入眼簾,從說明來看,這幅畫是雅克一路易 大衛作于1786年秋,時年38歲。
畫上被雅典人民判處死刑的蘇格拉底在悲痛欲絕的朋友圍繞中正準備喝那杯毒藥。公元前399年的春天,3名雅典公民對這位哲學家提起訴訟,告他不敬城邦之神、傳播異端宗教、腐蝕雅典青年——罪名重大,非判死刑不可。
蘇格拉底的申辯以其非凡的鎮靜自若流傳后世。
法庭給他機會當眾放棄他的哲學,但是他選擇了所信仰的真理而不肯隨俗,根據柏拉圖的敘述,他意氣昂然對法官說:只要我一息尚存,官能健全,我決不會停止哲學實踐,不會停止對你們進行勸導,不會停止向我遇到的每一個人闡明真理……所以,諸位,不論你們是否釋放我,你們知道我是不會改變我的行為的。雖百死而不悔。
于是,他就給帶到一所雅典的牢獄中等待生命的終結。他的死標志著哲學史上一個特定的時刻。
這一事件的意義之重大,也許以此為題的繪畫頻繁出現足以為證。1650年法國畫家夏爾一阿方斯 迪弗雷努瓦繪《蘇格拉底之死》,此畫現懸掛于佛羅倫薩的帕拉蒂畫廊(那里沒有咖啡廳)。
對蘇格拉底之死的興趣到18世紀臻于極至,尤其是狄德羅在其《論戲劇詩》中專門有一段話提到這一事件蘊含著豐富的可以入畫的意境,其后就更加引起關注。
雅克一路易 大衛是在1786年春從一名富有的國會議員,才華過人的希臘學者,夏爾一米歇爾 特呂代納 德 拉薩布利埃手中接受這一任務的。報酬極為優厚:預付6000里弗赫,交貨時再付3000里弗赫(路易十六給那幅更大的畫《賀拉斯兄弟之誓》才付了6000里弗赫)。當1787年這幅畫在沙龍里展出時,立即被公認為以蘇格拉底之死為題材的畫中的極品。喬舒亞 雷諾茲爵士認為“這是自西斯廷教堂天頂畫和拉斐爾的羅馬教皇居室壁畫以來最精美、最令人仰慕的藝術成就。這幅畫足以讓伯里克利時代的雅典人感到榮耀”。
我在博物館的紀念品商店買了5張大衛的那幅畫的明信片。后來,在飛過冰封的紐芬蘭上空時(當時晴空萬里,一輪明月把大地照出耀眼的綠光),我拿出一張來看,一邊嚼著服務小姐在誤以為我打瞌睡時放在我前面小桌上的淡而無味的飯菜。
畫上柏拉圖坐在床腳,手里拿著一支筆,身旁放著一卷紙,他是這場城邦冤案的沉默的見證人。他在蘇格拉底死時29歲,但是大衛把他畫成了一位老人,須發皆灰,神色凝重。走廊里是蘇格拉底的妻子桑娣帕,由兩名獄卒陪送從牢房里走過來。有7位朋友處于不同程度的悲戚之中。蘇格拉底最親密的伙伴克里托坐在他身旁深情而關切地凝視著這位大師。但是哲學家本人腰桿筆挺,上身和胳膊如運動員般健壯,神情既無畏懼也無悔意。眾多的雅典人罵他是笨蛋,卻絲毫沒有動搖他的信仰。起初大衛準備畫蘇格拉底正在仰藥自盡的情景,但是詩人安德烈 謝尼埃提出了可以表現更大的戲劇張力的建議:畫上的蘇格拉底正宣講完一個哲學論點,同時泰然伸手拿起那將要結束他生命的毒杯,這既象征著對雅典法律的服從,又象征著對自己內心的召喚始終不渝?,F在我們看到的就是生命完成升華的那一刻。
P3-7
利用表面老生常談的主題與情節,發展出充滿機鋒的笑話與漂亮有趣的細節??梢灶A期,他還會帶給我們更多精彩的作品。
——《紐約時報書評》
令人愉悅的閱讀……情趣橫溢的散文,阿蘭•德波頓細數了許多哲學家在他們日常生活中的智慧,幫助讀者們解決自己的問題……這種具有諷喻意味的風格和比較折衷的方式將使后現代主義的讀者得到一種閱讀的滿足。
——《出版家周刊》
這一次,這本小書的文字使我有他鄉遇故知的感覺。那種特別英國式的散文風格,簡潔而優雅,機智而含蓄,能用小字眼就不用大字眼,慣以輕描淡寫代替濃墨重彩,給讀書留有回味的余地,這些都深得英國古典散文的傳承。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前所長資中筠
德波頓的《哲學的慰藉》一書選擇西方哲學史上六位哲學家,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哲學對于人生的慰藉作用。人生中有種種不如意處,其中有一些是可改變的,有一些是不可改變的。對于那些不可改變的缺陷,哲學提供了一種視角,幫助我們坦然面對和接受,在此意義上,可以說哲學是一種慰藉。
——著名學者、作家周國平
阿蘭 德波頓是英國文壇的奇葩。
——書評人康納立(Cressida Connolly)
這種奇才作家,恐怕連掃把的傳記都寫得出來,而且這柄掃把在阿蘭 德波頓筆下是活靈活現的。
——書評人葛雷茲布魯克(Philip Glazebrook)
阿蘭 德波頓是一個以機智為主的作家。阿蘭 德波頓是博學的,但并不吊書袋,他以他的聰明與幽默,而不是以他講故事的能力,來娛樂我們。
——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教授談崢
剛收到書,兩天就到了!快遞小哥服務很好,當當的促銷也很給力,網站書目也很全,祝愿當當越辦越好!國民閱讀想當當!
利用表面老生常談的主題與情節,發展出充滿機鋒的笑話與漂亮有趣的細節。
這個系列的書封面設計都超好看的 內容也不錯
很小的一本書,包裝很不錯的,哲學書,買了,有點看不進去了
封面絕對的喜歡。雖有些觀點不太認同。但是作者對哲學的很特別。
這本書是一本用哲學獲得自我內心妥協的書籍,看看可以讓自己知足常樂,改善心態向好。
很適合高中生閱讀的一本書。對于提高學生寫作水評有很大幫助。
最近特別愛讀哲學方面的書,可能與年齡大了有關,很好的書。
猶豫好久才買的,怕太晦澀看不懂。今天讀了一下覺得之前的顧慮多余了,真的稱得上淺顯易懂又受益良多。
這本書是看到汪涵推薦后毫不猶豫買的,文字讀起來并不難,可以推薦給身邊的朋友!
哲學的慰藉很適合高中生看,理論性較強看完感悟很大
哲學著作都很燒腦,不過這部作品還算好,可讀性強,適合大部分的讀者!
通俗易懂 沒有想象中哲學都高深莫測。而且確實有開導人心的作用。
學哲學推薦書籍,了解了一下大概內容,有點深奧,再多讀幾遍
每一個學習或做哲學的人都可以從本書中找到慰藉。
我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離不開哲學,但以哲學的思維來慰藉生活中的種種,實屬貴族的享受。
我大概在須要“慰藉”的時候進入并領略了這些“哲學們” 大抵 竟有所思有所觸進而還有所助益 謝鞋慰藉 并 資中筠女先生好譯筆-其實卻因見其所譯而起心受”慰”的 ^
資中筠先生的書,陳樂民先生的書逐步要收齊!太好了,雙十一給力!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哲學家們是怎么進行心靈慰藉的,值得一讀。
英國天才作家的雋美之作,趣味性哲理性俱全,大家譯本。無論是否哲學愛好者都值得一讀的好書。
精裝,封面設計高貴華美,資中筠先生的翻譯之作,值得一讀。裝幀、印刷還都不錯??磮D片還以為封面摸起來會有凸起部分——勾邊和填充顏色有凹有凸的那種,其實……是平的。
其人文學著作中,他將著名的、古典的核心思想與現實問題相聯系,他傳遞這樣的信息——我們此刻面對的問題正是哲學家們一直苦惱的,所以事實是“他們也和我們一樣”活著,痛苦著,苦惱著。[5]
看了德波頓的《旅行的藝術》后決定再買這本來看,德波頓的才華讓人十分驚嘆。
哲學是快樂的指南——作者語言平實,娓娓道來,親切地講述著哲學家的故事和思想,很適合迷茫中的人,它為你點亮智慧的明燈,讓你用更開闊的視角看待生命,喚起你對生命在深層次的熱愛。
引領我們進行了一次輕松的哲學之旅,大師的精神世界,使我們發現,人生的悲苦、困頓和欲望引起的煩惱在他們的智慧中可以找到慰藉。
看了德波頓的《旅行的藝術》后決定再買這本來看,德波頓的才華讓人十分驚嘆。大師的精神世界,使我們發現,人生的悲苦、困頓和欲望引起的煩惱在他們的智慧中可以找到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