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襄》:中國文博名家畫傳
前
一 少年玩家(公元1914~1934年
二 求學燕京(公元1934~1943年
三 到大后方去(公元1943~1945年
四 追尋國寶(公元1945~1947年
五 夢中的博物館(公元1947~1953年
六 化淚為苦學(公元1953~1962年
七 磨難歲月(公元1962~1978年
八 老樹新花(公元1978年至今
一)對明式家具的收藏與研究
二)在古代髹飾領域的上下求索
三)繼承竹刻家學的再創造
四)始終不曾忘情的書畫與雕塑
1.書畫
2.雕塑
五)玩出來的"世紀絕學"
1.養鴿子
2.斗蛐蛐
3.懷鳴蟲
4.范匏與火繪葫蘆
5.架大鷹
6.訓獾狗
7.品美食
結語
附錄
一)《自珍集》序
二)生平簡表
后記
折而又頗具戲劇性的過程。王世襄從古玩商的嘴里得知,日偽統治時期河南等地出土的重要青銅器大多被德國人楊寧史買去。他決定順藤摸瓜,親自前往查看。公元1945年11月上旬的24小時,王世襄來到位于東城干面胡同楊寧史經營的禪臣洋行,恰好看見一位外籍女秘書正在打一份青銅器目錄。他拿過目錄,聲明是為查尋文物而來。女秘書說:"這份目錄是德國人羅越交給她打的。"碰巧,這個名叫羅越的德國人是輔仁大學教授,就住在芳嘉園王世襄家的東隔壁,他們早就認識。王世襄找到羅越,他承認目錄是他編的,而器物為楊寧史所有。尋寶工作顯露出一線希望。11月14日,王世襄與有關方面辦好一切手續后,帶著羅越,滿懷希望地前往天津找到楊寧史。經過對質,楊承認有這批青銅器,但卻詭稱全部銅器均封存在當時已被九十四軍占用的天津的住宅內,如果想要接收,請與軍方接洽。由于軍方不配合,王世襄只好于11月20日返回北平,追尋楊寧史銅器之事初次遇挫。此后,直至公元1945年底,王世襄又通過教育部特派員沈兼士先生,甚至是當時的教育部長朱家驊出面干涉,兩次赴天津,仍無結果。這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公元1945年12月下旬,王世襄在多方努力而無效時,將此事面告朱桂老。過了幾天,桂老電召王世襄去他家后說:"宋子文今天將來看我,你立即寫一份材料,陳述查尋楊銅的困難和郭葆昌藏瓷之重要,我將面交宋子文,你可在旁補充說明。"那天,宋子文這位國民黨大員果然來到朱桂老家,問明緣由后,答應派人去辦理。楊寧史在宋子文的直接干預下,被迫同意"呈獻"這批文物,但條件是在故宮為他布置專門的陳列室。公元1946年1月22日,當時的行政院駐北平辦公處派車,故宮派人,王世襄也在場,終于從北平臺基廠外商的運輸公司百利洋行,將這批珍貴的青銅器運到故宮御花園絳雪軒清點交接。事后得知,楊寧史早已將銅器送到托運公司,企圖伺機外運。他對王世襄陳述的這批文物封存在天津軍方占用的住宅內的說法,純屬謊言,意在增加中方索寶的困難。追尋國寶之難,由此可見一斑。
好,超值
閱讀過,文化精髓。
寫的很好,還有照片。
內容不錯,紙質好,但看起來有點費勁。
這個商品不錯~
好
一個文博大家,一個出色的玩家,這才是真正的中國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