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鳳英《畫傳》是一本歷史傳記,圖片形象和經典唱段光盤三者合一的新書。文字傳記簡明扼要真實的記述了黃梅戲一代宗師嚴鳳英短暫一生(38年)的主要經歷、突出貢獻和高尚藝德的感人事跡;同時折射了黃梅戲由黃梅調發展成黃梅大戲的歷史過程。近四百幅圖片展示了嚴鳳英和她的伙伴、友人們的光輝形象以及二十多部黃梅戲劇目地精美劇照。二十二首音配像DVD光盤再現了嚴鳳英的優美的歌聲,是人們學唱黃梅戲的好教材。
嚴鳳英《畫傳》是迄今為止本介紹中國戲曲歷史上杰出的藝術大師嚴鳳英的新書,是喜歡黃梅戲、熱愛嚴鳳英的讀者不可不得的好書。
張鳳高 男 1934年出生、大專學歷、中共黨員。離休前任中共淮南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副編審,曾被評為安徽省、全國黨史系統先進個人。
1 山野歌手
2 流浪生涯
3 機遇轉折
4 脫穎而出
5 揚名四海
6 婚戀家庭
7 全國巡演
8 親切關懷
9 攀登高峰
10 光榮任務
11 姐妹情深
12 黃梅盛開
13 改革創新
14 博采廣納
15 服務工農
16 藝德高尚
17 珍視友情
18 明星隕落
19 平反昭雪
20 告慰英靈
北京演出后,一路南下到天津、濟南、廣州、潮州、汕頭、漳州、泉州、莆田、廈門以及金門對岸的山頭上。在廈門前線演出時,駐島部隊把擴音喇叭用船裝著,駛向海上,向金門蔣軍廣播,把黃梅戲送到臺灣同胞的耳中。在廣州,電臺記者訪問,讓嚴鳳英對香港同胞講話。她講了"天下文章在桐城",介紹了黃梅戲是從民歌小調發展起來的情況,讓香港同胞了解他們正在觀看的黃梅戲的歷史,認識祖國文化寶藏中這朵鮮艷的黃梅之花,為我們偉大的祖國而驕傲!嚴鳳英和黃梅戲劇團及時次出省巡回演出,所到各地,不論是說北方話,還是說閩南語系、粵語系的南方話的觀眾都能聽懂,看懂,受到熱烈歡迎。特別是解放軍指戰員們敲鑼打鼓盛情歡迎,使嚴鳳英和黃梅戲劇團的同志深受感動。
1958年4月,在全國的形勢下,中共中央在武昌召開武昌會議。調黃梅戲劇團去為會議演出,嚴鳳英主演《打金枝》《夫妻觀燈》。會議安排三場晚會,連看兩臺黃梅戲,稱贊他們演得好,并說:"《打金枝》中皇帝不偏聽,不偏信,對子女要求嚴格,能團結大臣,這一點許多共產黨人做不到,值得我們學習。"
1958年夏季,省團到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各城市巡回演出《天仙配》,連演100余場,場場客滿,受到當地群眾最熱烈的歡迎。在南昌江西大劇院演出結束后,謝幕13次,觀眾都不愿意散場,只好嚴鳳英、王少舫兩個主演由觀眾席中走到劇場大門口,親自歡送觀眾們離開劇場。這在當地歷史上是空前的盛況。
1959年4月,中共八屆七中全會在上海召開,嚴鳳英隨團奉調為會議演出新排的《女駙馬》,嚴鳳英扮馮素珍受到高度評價。不久嚴鳳英和黃梅戲劇團又趕到北京為全國人大、全國政協會議演出《女駙馬》、《牛郎織女笑開顏》,會后又公演《女駙馬》,再次受到北京觀眾的熱烈歡迎。
1961年3、4月份,嚴鳳英隨團再次到山東濟南、淄博、青島等地公演。7月到東北哈爾濱、四平、沈陽、長春、鞍山等城市巡回公演。為了滿足大觀眾的需求,在東北各大城市演出,均安排兩個分團同時在兩個劇場演出。場場爆滿,觀眾仍抱怨買不到票,劇場門口擁堵不堪,倒票的炒高價常有爭執。于是當地電影院又同時放映《天仙配》、《女駙馬》電影,甚至干脆免費在露天廣場放映,以減輕劇場壓力。觀眾們為要目睹"七仙女"、"董永",進出劇場的門兩邊擠滿了人,甚至擠進后臺。戲畢謝幕無數次,還要嚴鳳英、王少舫唱一段方才罷休。影院則要求放映后"七仙女"、"董永"與觀眾見面說兩句話,或清唱—段才滿意。一分團主演是嚴鳳英、王少舫,但二分團演出時看不到嚴、王,觀眾便不高興。于是劇團就采取"跑片"的辦法,即一分團開演時間提前半小時,比二分團早散場,用小車送嚴、王帶妝到二分團場地,待二分團戲畢,嚴、王加演一折或唱一段也就滿足觀眾要見嚴、王的心愿了。東北老鄉們熱愛黃梅戲的真情令人感動!東三省的演出盛況是空前的,可能也是絕后的!
黃梅戲劇團在東北演出期間,正碰上元帥也在東北視察。他聽說劇團生活艱苦,就叫:"把嚴鳳英她們接來。"他請客招待大家。吃完飯的葉帥叫部隊樂隊奏黃梅戲樂曲,沒想到音樂一響,葉帥就唱起來:"小女子本姓陶,呀子衣子呀……"嚴鳳英和在場的同志們都很驚喜。
東北文藝界專家和各省、市報刊發表了大量評論文章,稱贊黃梅戲和嚴風英的高水平演出。1961年7月25日,《黑龍江日報》發表了署名束絲的《質樸、明快、細膩、清新》的評論說:此次安徽黃梅戲劇團來哈演出,給了我們一次欣賞其精湛藝術的機會。他們那生動活潑的表演藝術,猶如陽春三月,田野山林間的奇花異葩一樣清香襲人,看后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愉快之感。《打豬草》是黃梅戲最早的一出小戲。這個生活小喜劇,刻畫了兩個農村孩子的可愛性格。嚴鳳英扮演的陶金花,活現了一個在勞動中生長的農村小姑娘的天真活潑情態。從拔草、傷筍到爭執、和好,把許多生活中的瑣細動作,提煉成為靈活矯健的舞蹈身段,鮮明地表現了這個小女孩在看到茂盛青草時那種喜悅心情與急忙拔草的勞動熱情,并細致地表現了她拔斷了竹筍后惶恐心理活動及辯白被誤認偷竹筍的急切心態;從要金小毛賠籃子一變而不要他那買鹽的錢,動作表情轉折得那么自然,那么干凈利落,像一塊水晶一樣使人清澈地看到這個女孩子的善良心靈,……在《女駙馬》這出戲中,嚴鳳英扮演的女駙馬馮素珍,也發揮了她特有的表演才能……她把馮素珍一心一意、大膽地去挽救未婚夫這條線索,鮮明地貫穿在情節發展中,地表現了馮素珍這個人物的高尚情操,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有膽有識的少女形象。
1964年9月,中國廣州交易會舉行。嚴風英隨黃梅戲劇團帶新排的《黨的女兒》、《劉三姐》等劇目奉命為廣州交易會的國內外客商演出,受到觀眾熱烈歡迎。去廣州途中又在沿途的武漢、黃石、九江、銅陵、安慶等城市公演。嚴鳳英、黃梅戲過去以演古裝戲和生活小戲為主,現在演出大型的革命現代戲,而且很成功,說明黃梅戲向前發展了一大步,嚴鳳英的表演水平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1965年5月,越南胡志明主席訪問中國,在董必武副主席陪同下到黃山旅游休息。嚴鳳英奉調到黃山參與外事工作,接待胡主席一行。在晚會上嚴鳳英為他們演出了《天仙配》片段,她歌聲甜美,情感豐富,極富藝術感染力,當她唱到"夫妻雙雙把家還"時,胡主席已熱淚盈眶。接著嚴鳳英又陪同他們看了剛拍完的黃梅戲電影《牛郎織女》。胡主席很喜歡黃梅戲,贊賞嚴鳳英的藝術才華。他中文說得很好,有時叫嚴鳳英"七仙女",有時叫"織女"。他感謝中國人民對越南的支援,也感謝嚴鳳英她們的熱情接待,祝愿越中兩國人民同志加兄弟友誼萬古長青。另有一次,印度尼西亞總統到上海訪問,上海市委要求安徽黃梅戲出兩個節目,并指定為嚴鳳英與王少舫的《路遇》和《夫妻觀燈》。嚴鳳英她們出色地完成了這次國家的外事任務。
黃梅戲電影的放映和舞臺劇在全國各地的演出,特別是黃梅戲劇團經常奉調參與國家重大活動演出,提高了黃梅戲在中國戲曲界的地位,推動了黃梅戲的普及與發展,使它逐步走向我國大劇種的行列。
……P101-105
嚴鳳英《畫傳》是迄今為止及時本介紹中國戲曲歷史上杰出的藝術大師嚴鳳英的新書,是喜歡黃梅戲、熱愛嚴鳳英的讀者不可不得的好書。
我根本沒有收到這本書!當當服務太差勁了!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這么好的內容,印刷質量一般的啦
這個商品不錯~
焊好,沒想到這么棒
這個商品不錯~
非常好 印刷精美
是一本歷史傳記,圖片形象和經典唱段光盤三者合一的新書。文字傳記簡明扼要真實準確的記述了黃梅戲一代宗師嚴鳳英短暫一生(38年)的主要經歷、
我說這書定價怎么這么貴呢?原來直至超好,照片資料豐富,簡直就是一檔案加影集,贊。
這次到貨時間長了點 紙箱的包裝不錯 書的塑封膜也有 希望以后能保持這樣的服務就更完美了
這位戲曲界的藝術家,自殺原因沒有其它媒介講的詳細。既然是傳記,應該著重把藝術家去世前后受到的迫害詳細告訴世人,給大家一個警醒。
嚴鳳英是黃梅戲的一代宗師,由她主演的《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都是黃梅戲舞臺藝術的經典作品,并先后被拍攝成電影,受到全國熱愛戲曲觀眾的喜愛,影響到海內外。可惜的是嚴鳳英在中不幸英年早逝!本畫冊收集了嚴鳳英大師的大量劇照和生活照,配與文字說明,十分精致!是喜愛和研究黃梅戲和嚴鳳英的珍貴的藝術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