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考古研究:聚落形態、人地關系與早期中 國》是作者韓建業20世紀90年代以來關于中國先秦聚 落形態、人地關系和早期中國研究的論文集,共收入 19篇論文。《先秦考古研究:聚落形態、人地關系與 早期中國》包括典型墓地分析、葬俗梳理、喪葬思想 探析、石城研究,以及對氣候變化與文化發展的關系 、文明起源的不同模式和發展進程、文化上早期中國 的起源和形成過程等問題的探討。
韓建業編著的《先秦考古研究:聚落形態、人地關系與早期中國》共包括19篇論文,大致分聚落形態、人地關系和早期中國三個部分。其中《試論嵩山文化圈在早期中國文化圈中的核心地位》一文是和楊新改合作完成。 本書部分為聚落形態研究方面的8篇論文,是在近20年內陸續寫成,研究地域主要集中在中原和北方,有的涉及全國。第二部分為人地關系研究方面的4篇論文。第三部分為早期中國研究方面的7篇論文。
韓建業,甘肅通渭人,1967年出生。1987年考入北京大學考古學系,2000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教授,主要從事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考古學研究。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北京市拔尖創新人才。在《考古學報》、《考古》、《文物》、《北京大學學報》等期刊50余篇,出版專著《中國北方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研究》、《五帝時代——以華夏為核心的古史體系的考古學觀察》、《岱海考古(一)——老虎山文化遺址發掘報告集》、《岱海考古(三)——仰韶文化遺址發掘報告集》、《駐馬店楊莊——中全新世淮河上游的文化遺存與環境信息》等。
聚落形態 大汶口墓地分析 殷墟西區墓地分析 中國古代屈肢葬譜系梳理 中國先秦洞室墓譜系初探 試論作為長城"原型"的北方早期石城帶 西坡墓葬與"中原模式" 春秋戰國時期長城沿線游牧民族的地下世界 略論北京昌平白浮M2墓主人身份 人地關系 先秦時期長城沿線陶器遺存的北界線及相關問題 距今5000年和4000年氣候事件對中國北方地區文化的影響 中國西北地區先秦時期的人地關系特征 全新世黃土:早期中國文明的物質基礎 早期中國 裴李崗文化的遷徙影響與早期中國文化圈的雛形 廟底溝時代與"早期中國" 論早期中國文化周期性的"分""合"現象 試論嵩山文化圈在早期中國文化圈中的核心地位 良渚、陶寺與二里頭——早期中國文明的演進之路 略論中國銅石并用時代社會發展的一般趨勢和不同模式 略論中國的"青銅時代革命"
很不錯,值得讀
很專業的書
這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作品
已經收到了,東西不錯很實用,快遞很給力。
學考古的可以一看
韓老師的書,內容豐富,扎實,值得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