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讀本· 微言大義圖書
人氣:84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讀本· 微言大義

序 徐偉新 國家的崛起,民族的復興,不僅需要硬實力,更需要軟實力。硬實力不外是經濟力量、科技力量、軍事力量等諸多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力量。軟實力既包括國家的創造力、思想感召力、文化觀念親和力,也包括人文...
  • 所屬分類:圖書 >文化>文化事業  
  • 作者:[趙曉慶], [李穎]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69908459
  • 出版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07
  • 印刷時間:2016-07-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讀本?微言大義》,就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愛國、敬業、誠信、友善12個方面,從文字學的角度論述其內涵以及24字的現實意義。12個篇章分為解字、解詞、成語、名言、歷史故事五部分。解字包括說文解字、形體演變、名家解字、文化解讀等內容,按年代順序列出漢字古文形體;解詞部分圍繞核心價值觀核心詞展開,對詞義進行解釋,標明出處,列出原文;選取與核心詞義有關的成語,進行注釋、譯文。本書從上古甲骨文、金文以及字形的歷史演變出發,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對現代生活以及中國人格養成的重要影響,性強,通俗易懂,是市場上不可多得的結合傳統文化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讀本。

編輯推薦

學在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充分把握中華傳統文化的資源

中國傳媒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院長逄增玉主編,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徐偉新作序,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黨委書記馬箭飛推薦

國內部從傳統文化、文字角度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著作

作者簡介

趙曉慶 ,中國傳媒大學文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后。

李穎,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

目錄

前言 逄增玉

序言 徐偉新

凡例

富強篇 微言大義/ 2

解字/ 7

解詞/ 15

成語/ 25

名言/ 37

歷史故事/ 51

民主篇 微言大義/ 62

解字/ 68

解詞/ 78

成語/ 94

名言/ 107

歷史故事/ 130

文明篇 微言大義/ 144

解字/ 150

解詞/ 158

成語/ 175

名言/ 183

歷史故事/ 209

和諧篇 微言大義/ 222

解字/ 228

解詞/ 237

成語/ 251

名言/ 259

歷史故事/ 270

自由篇 微言大義/ 278

解字/ 284

解詞/ 294

成語/ 306

名言/ 311

歷史故事/ 316

平等篇 微言大義/ 322

解字/ 327

解詞/ 336

成語/ 349

名言/ 354

歷史故事/ 361

公正篇 微言大義/ 368

解字/ 375

解詞/ 385

成語/ 402

名言/ 412

歷史故事/ 429

法治篇 微言大義/ 436

解字/ 442

解詞/ 448

成語/ 471

名言/ 482

歷史故事/ 510

愛國篇 微言大義/ 524

解字/ 530

解詞/ 537

成語/ 550

名言/ 558

歷史故事/ 581

敬業篇 微言大義/ 600

解字/ 605

解詞/ 612

成語/ 618

名言/ 624

歷史故事/ 634

誠信篇 微言大義/ 644

解字/ 650

解詞/ 656

成語/ 662

名言/ 670

歷史故事/ 686

友善篇 微言大義/ 694

解字/ 698

解詞/ 704

成語/ 711

名言/ 720

歷史故事/ 732

在線預覽

張英薦人和“六尺巷”的故事

張英,清康熙時的大學士,禮部尚書。《清史稿?張英傳》載:他為人和善,對人有所舉薦,不求被人知曉、回報。總督阿山打算加征錢糧耗銀供皇帝南巡,江寧知府陳鵬年持議不可。阿山素怨鵬年,想借此加罪于他。康熙隨從及侍衛人員也多對陳鵬年有謾誹之語。等張英入見,康熙問江南有哪些人是廉吏,張英首先推舉陳鵬年。陳鵬年因此得以免罪,并受到康熙重用,成為名臣。

桐城縣志》記載了張英與“六尺巷”的故事:張英世居桐城。其家府與吳氏相鄰。吳氏曾越界建房,兩家發生爭執。家人修書一封,向張英報告。張英在信后附上一首詩寄回:“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接到書信后,退讓三尺。吳氏受了感動,也退讓三尺,于是在兩家之間,就出現了一條“六尺巷”。想

張英學識淵博,為人友善,對其家人有很大影響。《清史稿》載:“自英后,以科第世其家,四世皆為講官。”大名鼎鼎的張廷玉即為張英之次子。父子兩代皆為“大學士”,官及相位,德高望重與其為人有很大關系。

——出自《清史稿?張英傳》、《桐城縣志》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系統講解到位

2017-07-06 13:23:04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