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父母談心:蒙臺梭利教師給父母的建議》內容曾發表于北美蒙臺梭利協會的教育刊物上,后結輯成冊。為父母和教師更好地理解蒙氏教育的理念,并對孩子更好地實施教育提供幫助。
與父母談心:蒙臺梭利教師給父母的建議》作者包括蒙臺梭利博士本人,以及西方一些蒙氏教育機構的老師。他們像一位教育顧問一樣,與父母深切交流談心,探討育兒中的種種問題。通過書中經典案例與育兒方法,父母和幼教工作者能更好地理解真正的蒙氏教育法,并結合生活中的親身實踐,真正運用好蒙氏教育法則,認識兒童的內心世界。
家庭與孩子:教育始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一書的主要目的,在于提示并保護孩子內在的驚人潛能,希望協助老師和父母用嶄新的眼光來看待孩子,將原來辛勞而無趣的工作變為享受,從壓制天性改為順應自然。
我們的世界需要重建,而重建的要素之一就是教育。如果教育仍舊是沿襲舊制——僅僅是灌輸知識,我們的問題仍解決不了,這個世界便永無希望。唯有科學地深入探索人性,才可以為我們帶來救贖。
教育并不是老師教什么給孩子,教育是人類個體自我實現的自然過程,不是借著說教、聽訓而獲得的,而是在環境中的體驗。
做個蒙氏好媽媽:美國"蒙氏教育之母"的育兒經》
美國"蒙氏教育之母"多羅西C費雪向媽媽們講述真正的蒙氏教育法,一位普通的、由衷希望孩子更好的美親寫給大家共享的文字。蒙氏教育法改變和影響了全球數代孩子成長,這本《做個蒙氏好媽媽:美國"蒙氏教育之母"的育兒經》便是作者對蒙氏教育理念及教具應用等方面的詳細闡述,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蒙氏教育方法,并有效地應用其教育方法。
跟孩子一起玩吧:家庭教育中的游戲經典》
"我們現在該做什么呢?"孩子們經常愛提這個問題,對于有許多事情要等待處理的大人來講,想給他們滿意的回答,有時似乎太難了。我撰寫本書的目的,是希望在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這個問題可以讓孩子少提一點。
孩子們會發現,無論他們在家還是在學校,在室內還是戶外,孤單一人還是和同伴在一起,他們大多數情況下可以通過本書找到回答上述問題的不同答案。書中的這些游戲也足夠他們玩了。全書對所有玩的內容進行了分類,讓大人和孩子們能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找到想要的東西。父母和老師也可以在書中游戲的基礎上,做些適當改編,這當然是好不過的了!
蒙臺梭利教育實踐經典(套裝共4冊)》,由蒙臺梭利博士本人、美國"蒙氏教育之母"多羅西C費雪,以及西方一些蒙氏教育機構的老師共同完成,他們像一位教育顧問一樣,與父母深切交流談心,探討育兒中的種種問題。
書中內容曾發表于北美蒙臺梭利協會的教育刊物上,后結輯成冊。通過書中經典案例與育兒方法,父母和幼教工作者能更好地理解真正的蒙氏教育法,并結合生活中的親身實踐,真正運用好蒙氏教育法則,認識兒童的內心世界。希望這套實踐手冊能為父母和教師更好地理解蒙氏教育理念,同時對孩子更好地實施教育提供幫助。
瑪利亞蒙臺梭利(1870-1952)意大利著名醫生、教育家、哲學家與慈善家,以其革命性的教育哲學與兒童教育方法聞名于世。如今蒙氏教育法風靡全球,僅美國就在5000多所公立和私立學校推行其教育理念和方法,全球許多國家都設有蒙臺梭利協會。
蒙臺梭利于1870年8月31日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納省希亞拉瓦萊鎮,6歲開始在當地接受初等教育,12歲時全家搬遷至羅馬,以讓她接受更好的教育。1890年,她進入羅馬大學醫學院,是意大利及時位女醫學博士。畢業后成為羅馬大學附屬精神病診所的助理醫生,并在婦女和兒童醫院工作。1897年,她開始系統學習教育學課程,并轉向兒童教育研究。1907年1月,她創辦了及時所"兒童之家",系統進行教育實驗,后相繼開設其他"兒童之家",在意大利產生了很大反響。
1913年,蒙臺梭利訪問美國,受到熱烈歡迎,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出席儀式并致詞,稱贊她為"歷偉大的女教育家"。自此,蒙臺梭利教育法在美國及歐洲、亞洲盛傳開來,在全球建立了許多蒙臺梭利學校。1929年8月,國際蒙臺梭利協會成立,蒙臺梭利親自擔任主席。
蒙臺梭利終身從事教育研究與實踐的同時,留下了不朽的教育經典,包括《童年的秘密》、《發現孩子》、《有吸收力的心靈》、《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蒙臺梭利兒童教育手冊》、《兒童的自發成長》等。這些書被譯成近40種文字在全球出版,成為經久不衰的教育經典。1952年5月6日,蒙臺梭利于荷蘭諾德威去世,終年82歲。
多羅西坎菲爾費雪 (1879 -1958) ,美國著名教育改革家、社會活動家、暢銷書作家。她強烈支持女性權利、種族平等,并倡導終身教育。她被埃莉諾羅斯福夫人提名為"美國最有影響力的10 位女性"。多羅西坎菲爾費雪曾前往羅馬,追隨瑪利亞蒙臺梭利,參觀"兒童之家",將蒙氏教育法引入美國,引發一場兒童教育的革命。她還負責建立了美國及時套成人教育計劃。1925-1951 年,她擔任"每月一書俱樂部"推薦委員會成員,培養讀者良好的閱讀品味。
多羅西坎菲爾費雪出生于堪薩斯州的勞倫斯,父親詹姆斯H費歇爾曾為俄亥俄州立大學校長和哥倫比亞大學圖書管理員;母親是一位藝術家兼作家。多羅西坎菲爾費雪畢業于俄亥俄州立大學,后赴巴黎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羅馬語。1904 年獲哥倫比亞博士學位。
1911 年多羅西坎菲爾費雪參觀了位于羅馬的"兒童之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決定將蒙氏教育法引入美國,并開始翻譯蒙氏教程與演講。"一戰"期間,她與丈夫一起來到法國,成立了一家盲文出版社,還在戰區建立了一所康復之家,受到當時美國埃莉諾羅斯福的高度贊揚。1958 年,多羅西坎菲爾費雪去世,享年79 歲。
套裝共四冊:
與父母談心:蒙臺梭利教師給父母的建議》
PART 1 如何對孩子實施積極管教
PART 2 賞與罰的原則
PART 3 家庭中的手足情
PART 4體能訓練
PART 5電視與兒童
PART 6飲食問題PART 7孩子的天性
PART 8家居環境
PART 9創造力的培養
PART 10兒童的性教育
家庭與孩子:教育始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
chapter 1兒童是什么
chapter 2新生兒的誕生
chapter 3心理胚胎
chapter 4愛的導師
chapter 5新式教育
chapter 6保護好孩子心靈的火花
chapter 7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
chapter 8創設適宜的兒童環境
chapter 9家庭中的兒童教育
chapter 10新時代老師
chapter 11教育的問題應首先針對成人
chapter 12教育改革必須立足于兒童
chapter 13有吸收性心靈的本質
chapter 14兒童心靈的建構
chapter 15孩子的行為能力
chapter 16教育自出生開始
chapter 17把握兒童語言的奧秘
chapter 18動作及其在教育中的地位
chapter 19模仿與活動周
chapter 20三歲孩子進入意識與記憶階段
chapter 21人類心靈的發現
chapter 22惱人的紀律問題
chapter 23家庭與學校老師應同一方向改變
做個蒙氏好媽媽:美國"蒙氏教育之母"的育兒經》
chapter 1寫給父母的話
chapter 2現代教育的缺陷
chapter 3家庭教育的曙光
chapter 4"兒童之家"的一日活動安排
chapter 5親歷"兒童之家"
chapter 6"兒童之家"的更多見聞
chapter 7蒙氏教具所蘊含的教育理念
chapter 8蒙氏教具及讀寫訓練
chapter 9蒙氏教具在家庭中的應用
chapter 10為孩子準備一套教具吧
chapter 11蒙氏教育的核心
chapter 12讓蒙氏教育思想貫穿于家庭生活之中
chapter 13教育中把握好"紀律"的本質
chapter 14與媽媽們再談紀律問題
chapter 15關于紀律與服從的核心思想
chapter 16運用蒙氏教育法的普遍難點
chapter 17蒙氏教育與一般的幼兒園教育
chapter 18兒童教育中的道德培養
chapter 19我所認識的蒙臺梭利與"兒童之家"
chapter 20蒙氏教具的訓練目的與方法
chapter 21自然課上的啟發式練習
跟孩子一起玩吧:家庭教育中的游戲經典》
chapter 1聚會中可玩的游戲
chapter 2繪畫游戲
chapter 3書寫游戲
chapter 4桌面牌類游戲
chapter5需要想、猜和做的游戲
chapter 6雨天游戲
chapter 7女孩玩的戶外游戲
chapter 8男孩玩的戶外游戲
chapter 9野餐時的游戲
chapter 10出去走走
chapter 11坐車上或候車時玩的游戲
chapter 12獨自玩耍或臥床而玩的游戲
chapter 13海濱游戲
chapter 14鄉村游戲
chapter 15小家家
chapter 16用紙板和紙張制作小家家和娃娃
chapter 17為其他人制作的玩具屋
chapter 18室內活動以及制作的物件
chapter 19制作糖果
chapter 20園 藝
chapter 21寵 物
管教的本質
管教的內涵當然遠不止維持秩序,可以說,它是使孩子朝著令人滿意的自控方向逐步成長的過程。大人應該懂得,孩子的道德發展要經歷三個主要階段,而在每個階段他們都需要大人的幫助。
對大部分人來說,"管教"意味著對孩子豐富、歡樂的生活強加鉗制。對"管教"這個詞,我們的確需要一個更加符合孩子成長和發展需要的新解釋。審視一下相關的幾個字,或許有助于更完整地了解"管教"所蘊含的意義。在英文中,"管教"叫做"discipline",還有一個由同一字根衍生出來的詞叫"disciple",意即熱心的擁護者和追隨者、共同工作者。由此看來,"管教"的真正含義是致力于培育合作氛圍的藝術。
大人的職責是為孩子塑造內在紀律性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如今,我們在努力為孩子提供環境時,都知道孩子需要有同齡的伙伴,以激勵自身的發展、學會解決社交問題,同時還能掌握復雜而微妙的社交藝術。過于粗野和具有攻擊性的少年,或者過于害羞和極度沉默寡言的孩子,都不能成功地掌握這種社交藝術。
老師想出一種得體的管教方法時,知道如何替生性崇尚攻擊的少年設定有效界限,也知道如何化解害羞孩子的膽怯心理。只要孩子缺乏自信的弱點不變,管教就無能為力。另一方面,那些在家中或課堂上無力維持秩序的成年人,和那些不能給膽怯孩子以鼓勵的人一樣,在維護紀律方面都是不稱職的。管教蘊含著一種又微妙又靈活的平衡,不僅要力避放任自流,而且要防止過度控制。
管教的內涵當然遠不止維持秩序,可以說,它是使孩子朝著令人滿意的自控方向逐步成長的過程。大人應該懂得,孩子的道德發展要經歷三個主要階段,而在每個階段他們都需要大人的幫助。
幼兒行為的自發性與引導
幼兒的行為具有自發性,缺乏內在力量的引導。無論是未來的圣人還是明天的罪犯,在初到人世時都沒有自覺意識。幼兒做事會"由著性子來",例如,他會觸摸能碰得到的一切物體,甚至把它塞到嘴里。過了一段時間,積累的經驗使他變得越來越聰明,同時也為他進入第二階段做好了準備:如果媽媽在屋里,并且正在盯著他,他就有所收斂,于是教育初見成效。之后便進入第三階段:就算屋里沒有人盯著,他也不會去拿垂涎已久的糖果。
沿著這一軌跡,教育逐漸培養著孩子的紀律性。孩子終于接受大人對紀律的要求,即使大人不在現場監督,他也會自動做到有規有矩,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發展到這一階段時,就可以說,孩子形成了一股指引自身行為發展、確立是非善惡觀念的內在力量。當然,我們也知道,不少人從未進入這一階段,只是憑借外在的強制力才得以保障不做錯事。
孩子看見誘人的糖果而無動于衷,這是為什么呢?他單獨留在房間里,卻沒有利用這一"天賜良機",又該如何解釋?他的欲望消失了嗎?不是。
從心理學角度看,他并非獨自一人,因為媽媽和他"在一起"。如果他們之間在感情上聯系緊密,那么在這一階段,媽媽的命令、定下的規矩,就都融入了他的內心。無論他走到哪里,媽媽的這些教導都會如影隨形。即使這些教導有時并不干預他去做不該做的事,也會影響他做這件事時得到的樂趣。
我們把這種由外在約束向內在控制轉變的過程,看成孩子正常成長過程的一部分,這一過程的確很重要。孩子經常在各方面調整自己,并嚴格按照周圍愛他的人提出的要求,去塑造內在的自我(簡稱"內我")。事實上,他與身邊人感情上的緊密聯系非常重要,否則,管教便成了毫無人情味的禁令。唯有愛才能讓孩子將父母的要求如數牢記在心。
停留在較幼稚層次的孩子,只會任由外力來決定自身行為;長此以往,他將要面對不幸的人生。當然,正常而健康的孩子偶爾也會違拗大人的意愿,但總體上看,他們多半還是會遵從而不是執拗。如果孩子發現自己和共同生活的大人沒有感情,那么便會在一種雙重不利的環境中成長:他不僅失去了愛,缺少被人接受和被人需要的安全感;并且由于年輕和不成熟,他還覺得不應對接近自己的大人懷有對抗情緒和厭惡心理。在這種雙重心理的折磨下,
他會深感罪惡。這種感覺將成為孩子日后人生旅途的較大障礙,因為能全心全意將愛回饋給百般呵護自己的大人的孩子,才是最幸福的孩子。
孩子當然愛父母(或者那些取代父母位置的人),肯定也強烈希望被父母愛,還希望長大后像他們那樣。"喜歡"某人并希望"像"他那樣,其潛臺詞是兩人的關系非同一般。如果父母沒有愛心,即便能對孩子橫加限制,也永遠不能"教育"他,因為孩子絕不會以他為榜樣。懲罰見效必須具備一定的前提條件,即大人和孩子之間有情感交流。正是因為有了這種聯系和交流,順從和服帖才是水到渠成的事。
教育工作者能從對心理分析的思考過程中獲得許多有益觀念。其中有一種觀念是,人的情感由各種互不相同、或相互沖突或和諧一致的沖動和興趣組合而成。人的內心會潛藏著欲望、希望和懼怕之情,這些情感難免相互沖突。我們在戲劇中經常能清楚地感覺到:主人公在經歷某個戲劇性的沖突時,他性格里的某兩種要素會激烈地斗爭,令他左右為難。如今我們知道,內心的掙扎不僅會發生在每個大人身上,也會發生在每個孩子身上。這些力量的排列組合,以及大人在孩子人生中幫他們組合這些力量的方式,將決定年幼的孩子日后是成長為有益于社會的人,還是成長為一個精神病人甚至犯罪分子。
父母的作用
父母(或取代父母位置的人)的作用在于為孩子提供種種標準,讓孩子能根據這些標準塑造"社會的自己"(即"本我")。這種作用像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一樣重要。但遺憾的是,相比之下,這種作用太不可捉摸,也太不明顯。試圖建立這些標準時,父母經常會走進兩個誤區:其一,對孩子千叮嚀、萬囑咐,告訴他們應該做些什么,以至于他們沒有機會鍛煉自立能力;其二,假如他們面對錯誤行為帶來的結果感到后怕,從而導致沒有真正自我決策的
余地,那么會繼續依賴父母,而無法培養出任何自我引導能力。
另一方面,有些父母可能性格反復無常,不能恪守規定;有些父母可能在童年嘗過家長嚴加管束的滋味,因此決心不在自己的后代身上犯同樣錯誤,結果對孩子聽之任之。他們被相反的想法所左右,根本不為孩子制定行為準則,也不限制孩子的本能沖動。這類家長在所謂的上流社會中比比皆是,他們沒有看到,這種過分縱容反而讓孩子無所適從。過于寬松的控制和過于嚴格的控制都會產生破壞性后果,因為這是孩子不能承受之重,行為準則的
概念對他們來說根本就不存在。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今后可能由于存在許多性格缺陷而痛苦不堪。
引導和是孩子希望在父母身上看到的東西,沒有這兩樣,孩子就無法生活下去。然而,父母最重要的作用是愛孩子,給他安全感和自信心,使他覺得自己是家庭的正式成員,甚至須臾不可或缺。這是管教真正的堅實基礎,否則,管教便依然停留在仰仗外界壓力。倘若孩子因行為不當而受罰,那確實會暫時破壞和諧的氛圍,但千萬不可使孩子產生"我做錯了事,所以他們不要我了"的感覺。一個3 歲大的孩子表面上會說:"別那么瞧不上我,我再也不做那種事還不行嗎。"其實他真正想說的是:"不要板起這樣一副嚴肅的面孔。"
大人的贊許對任何孩子非常重要,所以在孩子受罰之后,父母或老師應該盡快和他"冰釋前嫌"——千萬不要讓懲罰留下后遺癥,更不能回過頭再次責罵或批評孩子。應該讓他覺得你還打算和他做朋友,同時也不會再翻舊賬。對那些已經失去父母的孩子(無論長期還是短暫失去)尤其如此,因為他們已經失去了部分安全感。所以很重要的是:必須再三強調他的確被那些取代父母位置的人愛著、包容著。
和幼教工作者能更好地理M解真正的蒙氏教育法,并結合生活中10的親身實踐,真正運用10好蒙氏教育法則,全面認識兒蒙臺梭利教育實踐O經典(套裝共4冊)繼暢銷書《蒙臺梭利早教系列(全5冊)》后,另一套蒙臺梭利經典M著作!蒙臺梭利教
還沒看呢
講解很清楚,簡單易懂
下次還來買
內容很全面!
字密密麻麻,但愿我能有耐心看完
認真讀
好好好
很棒的書
不錯 很好 值得一覽 加油
應該不錯蒙的書還是很系統的
買來還沒看,不過看著還不錯,物流很快
非常不錯,包裝的很仔細,書籍完好。一次買了好幾十本,暫時沒有看完,內容就先不評價了。送貨的快遞師傅態度很好,很熱心和氣。這次購物感受非常不錯。
當初是因為要上蒙臺梭利這個培訓課而匆忙買下的,但是靜下來越看越覺得以心理學的角度還有現代教育現狀來剖悉成人對孩子的教育中的各種問題,雖然過了100多年,但依舊是實實在在的一針見血地說在點上了。發現現在很多的育兒說都以蒙臺梭利的原理為基礎作了擴張和分析而已。所以是很值得去細讀的。后面兩本是作者根據自己親身體驗而寫的,也可以讓人更多了解蒙臺梭利博士的更多教育方面的觀點。
很實用,推薦
一次很不錯的購物,書的內容很好!
不錯的書!
不錯的一本書
包裝不錯,物流快遞小哥直接送貨到家,書的紙質看上去不錯,內容孩子也喜歡,而且還是活動價買的,比較滿意的一次購物。
還沒看,應該不錯。
值得信賴。花更少的錢辦更多的事。175257
很好!!!!!!237788
以前不知道評價可以換積分,然后抵現金,浪費了多少呀,心痛!
東西很好比較全面,觀點穎欣很符合當代兒童需求!
當當現在速度快的嚇死人!我臨近中午下單的,晚上下班回家已經在沙發上了。什么時候這么快了!這書超推薦的,很好!
之前買了蒙臺梭利的五部原著,大受震撼,這次買的還沒看呢。
其實還沒看,不過既然是蒙臺梭利一定要抽時間好好閱讀。
喜歡蒙氏的教育理念,在學習正面管教時買的,實際上我還沒看,但風評不錯,對教育體系的了解有益。書的質量還不錯,待后續加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