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工作人員在市場經濟中經受著強烈的誘惑和嚴峻的考驗,因而成為高風險的行業之一。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銀行進行市場化改革以來,銀行的職務犯罪案件居高不下,成為我國行業犯罪的重災區。
本書中每一堂課包括風險提示、風險分析、典型案例、風險防范等方面。其中風險分析又含有罪名概念、立案標準、定罪標準、處罰標準等內容,只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就可看懂,并能清楚的知道什么是犯罪,達到什么樣的標準應當受到什么樣的處罰,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讀性。
通過本書,達到普及宣傳法律、防患于未然的社會效果。
以案說法,以法量行。為銀行從業人員度身訂做的法律安全手冊
馮汝義,先后畢業于南京炮校、山東大學法律系,大學本科文化。1993年通過國家律師資格考試,2002年通過首屆國家司法職業資格考試。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校學員、排長、連長、營長、科長、師后勤部副部長、煙臺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員、四級高級檢察官等職,退休后從事專職律師工作。
第1堂課違法發放貸款
——銀行及其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發放貸款,數額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損失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2堂課吸收客戶資金不入賬
——銀行及其工作人員吸收客戶資金不入賬,數額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損失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3堂課違規出具金融票證
——銀行及其工作人員違反規定,為他人出具信用證或者其他保函、票據、存單、資信證明,情節嚴重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4堂課對違法票據承兌、付款、保障
——銀行及其工作人員在票據業務中,對違反票據法規定的票據予以承兌、付款或者保障,造成重大損失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5堂課金融工作人員購買假幣、以假幣換取貨幣
——銀行的工作人員購買偽造的貨幣或者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以偽造的貨幣換取貨幣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6堂課為親友非法牟利
——國有銀行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將本單位的盈利業務交由自己的親友進行經營,或者以明顯高于市場的價格向自己的親友經營管理的單位采購商品或者以明顯低于市場的價格向自己的親友經營管理的單位銷售商品,或者向自己的親友經營管理的單位采購不合格商品,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7堂課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
——國有銀行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因嚴重不負責任被詐騙,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或者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大量外匯被騙購或者逃匯,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8堂課國有銀行的工作人員失職
——國有銀行的工作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造成銀行破產或者嚴重損失,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9堂課國有銀行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
——國有銀行的工作人員由于濫用職權,造成國有銀行破產或者嚴重損失,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10堂課徇私舞弊低價折股、出售國有資產
——國有銀行或者其上級主管部門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徇私舞弊,將國有資產低價折股或者低價出售,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11堂課背信損害上市銀行利益
——上市銀行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背對銀行的忠實義務,利用職務便利,操縱上市銀行從事損害上市銀行利益的行為,以及上市銀行的控股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指使上市銀行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實施損害上市銀行利益,致使上市銀行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12堂課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
——銀行向股東和社會公眾提供虛假的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財務會計報告,或者對依法應當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規定披露,嚴重損害股東或者其他人利益,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13堂課隱匿、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
——銀行及其工作人員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情節嚴重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14堂課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
——銀行及其工作人員在涉及證券的發行,證券、期貨交易或者其他對證券、期貨交易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尚未公開前,買入或者賣出該證券,或者從事與該內幕信息有關的期貨交易,或者泄露該信息,或者明示、暗示他人從事上述交易活動,情節嚴重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15堂課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
——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利用因職務便利獲取的內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開的信息,違反規定,從事與該信息相關的證券、期貨交易活動,或者明示、暗示他人從事相關交易活動,情節嚴重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16堂課背信運用受托財產
——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違背受托義務,擅自運用客戶資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財產,情節嚴重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17堂課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
——銀行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竊取、收買、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資料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18堂課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
——銀行及其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將本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19堂課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
——銀行及其工作人員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國家機關或者金融等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20堂課侵犯商業秘密
——銀行及其工作人員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或獲取的商業秘密,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21堂課擅自設立金融機構
——銀行及其工作人員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擅自設立商業銀行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22堂課偽造、變造、轉讓金融機構經營許可證、批準文件
——銀行及其工作人員偽造、變造、轉讓商業銀行經營許可證、批準文件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23堂課騙購外匯
——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與騙購外匯的行為人通謀,為其提供購買外匯的有關憑證或者其他便利的,或者明知是偽造、變造的憑證和單據而售匯、付匯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24堂課逃匯
——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與逃匯的行為人通謀,為其提供購買外匯的有關憑證或者其他便利的,或者明知是偽造、變造的憑證和單據而售匯、付匯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25堂課洗錢
——銀行及其工作人員明知是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貪污賄賂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詐騙犯罪的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而掩飾、隱瞞其來源和性質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26堂課逃稅
——銀行及其工作人員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10%以上的,或者銀行采取前述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27堂課打擊報復會計、統計人員
——銀行的領導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會計法》、《統計法》行為的會計、統計人員實行打擊報復,情節惡劣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28堂課妨害公務
——銀行的工作人員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或者在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中,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的,或者故意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造成嚴重后果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29堂課窩藏、包庇
——銀行的工作人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進行包庇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30堂課拒不執行判決、裁定
——銀行及其工作人員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者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31堂課非法處置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
——銀行的工作人員隱藏、轉移、變賣、故意毀損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情節嚴重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32堂課貪污
——在銀行里工作的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33堂課職務侵占
——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34堂課挪用公款
——國有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和國有商業銀行委派到非國有金融機構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3個月未還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35堂課挪用資金
——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或者客戶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3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3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36堂課受賄
——國有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和國有金融機構委派到非國有金融機構從事公務的人員在金融業務活動中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37堂課單位受賄
——國有銀行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情節嚴重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38堂課利用影響力受賄
——國家工作人員的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該國家工作人員關系密切的人,通過該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或者利用該國家工作人員職權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以及離職的國家工作人員或者其近親屬以及其他與其關系密切的人,利用該離職的國家工作人員原職權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托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索取請托人財物或者收受請托人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較重情節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39堂課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
——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在金融業務活動中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數額較大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40堂課行賄
——銀行的工作人員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而給予國家工作人員財物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41堂課對單位行賄
——銀行及其工作人員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以財物,或者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上述單位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42堂課介紹賄賂
——銀行的工作人員向國家工作人員介紹賄賂,情節嚴重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43堂課單位行賄
——銀行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回扣、手續費,情節嚴重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44堂課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
——銀行及其工作人員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45堂課巨額財產來源不明
——在銀行里工作的國家工作人員的財產、支出明顯超過合法收入,差額巨大,本人不能說明來源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46堂課隱瞞境外存款
——在銀行里工作的國家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故意隱瞞不報在境外的存款,數額較大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47堂課私分國有資產
——國有銀行違反國家規定,以單位名義將國有資產集體私分給個人,數額較大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48堂課騙取貸款、票據承兌、金融票證
——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票據承兌、信用證、保函等,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49堂課高利轉貸
——以轉貸牟利為目的,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高利轉貸他人,違法所得數額較大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50堂課偽造、變造金融票證
——偽造、變造匯票、本票、支票、委托收款憑證、匯款憑證、銀行存單、信用證或者附隨的單據、文件,以及偽造信用卡等金融票證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51堂課偽造貨幣
——仿照真貨幣的圖案、形狀、色彩等特征非法制造假幣,冒充真幣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52堂課變造貨幣
——對真貨幣采用剪貼、挖補、揭層、涂改、移位、重印等方法加工處理,改變真幣形態、價值數額較大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53堂課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
——偽造、變造國庫券或者國家發行的其他有價證券,數額較大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54堂課妨害信用卡管理
——明知是偽造的信用卡而持有、運輸,或者明知是偽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運輸,數量較大的;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數量較大的;使用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信用卡的;出售、購買、為他人提供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等妨害信用卡管理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55堂課貸款詐騙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56堂課票據詐騙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金融票據進行詐騙活動,騙取財物數額較大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57堂課金融憑證詐騙
——使用偽造、變造的委托收款憑證、匯款憑證、銀行存單等其他銀行結算憑證,騙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58堂課信用證詐騙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信用證進行詐騙活動,騙取財物數額較大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59堂課信用卡詐騙
——使用偽造的信用卡、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冒用他人信用卡或者惡意透支,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60堂課有價證券詐騙
——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庫券或者國家發行的其他有價證券,進行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61堂課對銀行實施搶劫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當場使用暴力、脅迫及其他方法,強行將銀行財物搶走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第62堂課對銀行實施盜竊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數額較大的銀行財物或者多次秘密竊取銀行財物的,會有什么風險?如何防范?
后記
買給別人看的,說還可以。
質量嗷嗷的好
一般質量......
正版,字跡清晰,挺好的,喜歡!
非常好的一本書,作者寫得深入人心。當當正版書
因為要寫材料所以才買的,感覺引用價值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