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外出旅游,除了欣賞美麗的風景,也要品嘗當地的特色小吃。這些小吃,看似不起眼,卻無不有著一段傳奇故事,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令人們難以忘懷。本書中,蝶兒將其在各地旅行中品嘗過并且仔細研究過的80多種特色小吃推薦給大家,介紹了小吃的由來、詳細的制作過程、吃法和搭配,給出了小吃制作的秘籍,使朋友們足不出戶在家就可以烹制出各地的特色小吃,和摯愛的親朋好友一起品味鑒賞!
蝶兒的誘惑小吃》有美食,有故事。
其誘惑力的地方,不僅在于小吃誘人,更在于作者將自己多年來通過多次制作總結出的制作秘籍和經驗體會毫無保留地進行分享。作者曾經幫網友向當地賣牛肉湯的老板打聽過,學習制作要每人5000元,因為生意好,有很多人來學習呢。親愛的讀者,我們不用花那么多錢來買秘方,只要按照書中給出的材料用量和步驟來制作,就可以輕松烹制出同樣誘人的各地特色小吃,而且新手也能快速上手呦。
作者在書中還講了小吃故事,以及每種小吃的吃法和搭配,讓我們在樂享小吃的同時,品味中華美食文化。
舌尖上的小吃,擋不住的誘惑。擁有此書,您就可以足不出戶,食遍南北風味,感受濃郁鄉(xiāng)情,讓美的滋味纏繞舌尖、蕩漾心間。
蝶兒,高級中式面點師,高級西式面點師,搜狐吃喝社區(qū)十大美食家,搜狐時尚盛典美食達人,搜狐吃喝頻道美食達人,擅長中式小吃和家常菜制作。蝶兒的美食博客"蝶兒之家——瞬間也精彩"(butterfly-home.blog.sohu.com)的訪問量超過820萬,在多個網站美食平臺發(fā)表文章1000多篇。出版的《巧廚娘花樣主食》《巧廚娘拿手菜》《家常主食分步詳解》等個人專著在美食類圖書銷量排行榜中名列前茅。經常在《飲食科學》《貝太廚房》《中國烹飪》《中日交流》《川菜》《健康博覽》《自我保健》《餐飲世界》《媽咪》《美食與美酒》《沃精彩》《她他周刊》等雜志或刊物上發(fā)表美食作品。與他人合著了《美味家常菜分步詳解》《好吃家常菜》《可口家常主食》《新編家常菜譜2》《糖尿病這樣吃》《百姓餐桌2888》等書籍。
Part 1 特色面食類小吃
油旋(山東)
濰坊酥皮肉火燒(山東)
杠子頭火燒(山東)
沾化鍋子餅(山東)
焦圈(北京)
起酥的燙面炸糕(北京)
奶油炸糕(北京)
老婆餅(廣東)
煎餅馃子(天津)
豬油死面蒸卷子(天津)
河間驢肉火燒(河北)
小茴香籽花卷(河北)
香河肉餅(河北)
蟹殼黃(上海)
老虎腳爪(上海)
玫瑰鮮花餅(云南)
黃桂柿子餅(陜西)
肉夾饃(陜西)
純手工鍋盔(陜西)
Part 2 特色餡類小吃
南翔小籠包(上海)
生煎饅頭(上海)
菠菜簍(北京)
白菜排骨秋葉包(山東)
利津水煎包(山東)
石頭門坎南華上素包(天津)
羊肉烤包子(新疆)
破酥包子(云南)
水晶蝦餃(廣東)
龍抄手(四川)
鐘水餃(四川)
三丁包子(江蘇)
Part 3 特色地方面
炸醬面(北京)
蝦仁兩面黃(江蘇)
開洋蔥油拌面(上海)
陽春面(上海)
岐山臊子面(陜西)
涼皮(陜西)
剪刀面(西北)
涼拌扯面(西北)
蠶豆瓣肉末炒三色貓耳面(山西)
剔尖(山西)
擔擔面(四川)
甜水面(四川)
肉絲土豆胡蘿卜油豆角燜面(東北)
熱干面(湖北)
Part 4 特色米類制品
嘉興鮮肉粽(浙江)
艾窩窩(北京)
耳朵眼炸糕(天津)
三鮮豆皮(湖北)
糖不甩(廣東)
揚州蝦仁蛋炒飯(江蘇)
黏豆包(東北)
豆餡桑葉黃米葉兒粑(四川)
大棗蜜豆黃米年糕(河北)
Part 5 特色雜糧類小吃
莜面栲栳栳(山西)
地瓜面窩頭(河北)
小米雞蛋爐糕(河北)
炸灌腸(北京)
扒糕(北京)
Part 6 特色湯羹甜品
杏仁豆腐(北京)
炒肝兒(北京)
豬腳姜醋(廣東)
鴨血粉絲湯(江蘇)
香辣豆花(四川)
蓮藕排骨湯(湖北)
三鮮菇花雕氣鍋雞(云南)
春筍臘排骨瘦肉煲(云南)
花生湯(福建)
Part 7 特色精品地方菜
豉汁鳳爪(廣東)
重慶麻辣烤魚(重慶)
香糟毛豆(江浙)
干炸響鈴(浙江)
鹽水鴨(江蘇)
排骨年糕(上海)
血粑鴨(湖南)
把子肉(山東)
雞汁農家菜豆腐(山東)
口水雞(四川)
粽香茄子粉蒸肉(湖北)
牛肉珍珠丸子(湖北)
附錄
復制醬油
川式豆瓣辣醬
辣椒紅油
豬皮凍
雞爪凍
序
在《蝶兒的誘惑小吃》即將出版之際,蝶兒有很多心里話想和讀者說。
當我們外出旅游、走在祖國的大江南北時,除了欣賞美麗的風光,也要嘗嘗當地的特色美食。很多至純至真的美味都存在于市井,那是在任何大飯店都無法品味到的,令我們久久難忘。
書中展示了蝶兒精心制作的多種地方美食小吃,還介紹了這些小吃的由來和典故,以及小吃的吃法和搭配。這些小吃都是蝶兒品嘗過、認為口味好的,并且經過了精心研制。書中給出了制作這些小吃的詳細步驟和圖示,使朋友們可以足不出戶在家里烹制出各地的特色美食,而且在制作、品嘗這些小吃的同時,還可以給孩子講講小吃的故事,把中華美食文化傳承下去。
蝶兒在天津生活的時候,總喜歡去菜場買餅攤現烙的死面餅。這種餅層次豐富,吃起來很柔軟又略帶韌性,外面不刷油干烙,拿在手里也不油膩,很像媽媽烙的餅,只是自己家的餅在層次上不如商販做得那么好。蝶兒曾向商家詢問制作秘方,人家笑而不語,被問急了,說是花3000元才學來的。蝶兒還曾經幫網友向當地賣牛肉湯的老板打聽過,學習制作也要每人5000元,因為生意好,有很多人來學習呢。蝶兒這才知道原來秘方這么值錢。
親愛的讀者,咱們不用花那么多錢來買秘方,書中這些小吃的用料和制作方法都是蝶兒通過多次制作而總結出的,都是蝶兒請家人、朋友品嘗后,按照他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改進過的,蝶兒將每道小吃的制作經驗和竅門都毫無保留地詳盡寫出,大家只要按照書中給出的材料用量和步驟來制作,就可以輕松烹制出同樣美味的各地特色小吃,和摯愛的親朋好友一起品嘗。
本書中有些小吃是經過蝶兒改良的,材料和烹飪手法也有改進,可能和正宗的稍有區(qū)別。蝶兒所做的改進是本著營養(yǎng)、健康的理念,與時俱進,更符合現代人的飲食觀念和口味。對于那些不容易得到的食材,蝶兒給出了方便購買的替代品。
中華名小吃不下幾千種,一本書的容量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本書推薦給大家的這些小吃都是蝶兒精選出的,其他部分大家會在以后的書中陸續(xù)看到。
本書封面書名由齊繼章先生題字,參與本書編寫的有齊繼章、蘇秀齋、黃永興、朱介英、張宏偉、齊桂紅、齊偉、張宏升、陳麗華、趙明柱、張瓊聲、鐘赟、邵永潔、張齊童等,在此向他們表示感謝。
蝶兒的誘惑小吃》還存在不足之處,歡迎讀者朋友們批評指正。如果在制作小吃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歡迎大家到蝶兒的博客"蝶兒之家——瞬間也精彩"里和蝶兒一起討論。
,蝶兒祝各位朋友幸??鞓?、身體健康、吃嘛嘛香!
蝶兒
2014年4月
油旋
油旋是濟南的傳統(tǒng)小吃,其外皮酥脆,內部柔嫩,蔥香撲鼻,因為外形像螺旋而得名。油旋據說是在清末出現的,一百多年前齊河縣徐氏三兄弟在濟南開始經營油旋,為適應濟南人的口味,加入了蔥油泥和鹽,現做現賣,頗受顧客歡迎,甚至每天早晨去巡撫衙門點卯的官吏也來買油旋,生意十分興隆。
正宗的油旋選用豬板油,去筋膜剁細,與章丘大蔥末混合成蔥油泥。我們在家自己制作也可以用豬油來代替豬板油。
主料 面粉200克,水105克,豬油30克,大蔥15克
配料 花生油30克,鹽3克
制作
1 面粉中分次加入主料中的水,先攪拌成雪花狀,再和成均勻的面團,加蓋,醒30分鐘。
2 大蔥切末,與豬油混合成蔥油泥。
3 醒好的面團搓條,分成每個重約50克的劑子。把劑子搓圓,用擰干的濕布蓋好,以免
皴皮。
4 將劑子用手按扁,稍搟長。
5 翻面后搟成厚度約為1毫米的長舌形面片,旋轉90度。
6 面片上先撒少許鹽抹勻,再抹一層蔥油泥。
7 將面片順短的方向對折,表面抹一層花生油。
8 捏住一端略抻長,再從頭卷起,邊卷邊抻。
9 收口折入底部,垂直放置在案板上。所有的面卷依次做好。
10 用手揪去面卷底部的面頭。
11 平底鍋燒熱,加入少許花生油鋪滿鍋面,面卷揪面向上放入鍋內。
12 面卷用手按扁,邊按邊旋轉,直到成為厚度為7~8毫米的圓餅。
13 餅的底部定形后翻面,小火烙至兩面金黃,取出。放入已預熱的烤箱中,用200℃上下火烤4~5分鐘,以便把餅中多余的油脂烤出來,使表皮更酥脆。
14 烤好的餅拿在手中,用拇指在餅的中間向后捅一下,讓餅的層次出來即可裝盤上桌。
蝶兒溫馨提示
1. 和面夏季可用涼水,其他季節(jié)應用溫水。
2. 面卷放入鍋內時,有層次的面應向下。在鍋內按壓成餅,圓心會比較正。
3. 一定要用小火烙制,并不斷旋轉、翻動圓餅,這樣上色會比較均勻。
4. 如果沒有烤箱,則將烙制時間稍延長一些即可。
吃法和搭配
油旋一般要趁熱吃,搭配一碗雞絲餛飩則更加妙不可言。
濰坊酥皮肉火燒
濰坊火燒歷史悠久,種類繁多?!顿Y治通鑒》中記載:東漢人趙歧流落北海(即濰坊)就以賣火燒為生。肉火燒出現于清末民初,濰坊酥皮肉火燒的特點是餅皮采用發(fā)酵面團和油酥來實現起層效果,干焦酥脆,咬一口就會掉渣,肉餡香味濃郁,保你吃一個想兩個停不了口,非常推薦大家試試。
主料 面粉300 克,水175 克,鮮酵母5 克,豬五花肉300 克,干海米25 克,水發(fā)黑木耳
25 克,雞蛋1 個
配料 花椒2 茶匙,大蔥80 克,生姜5 克,鹽1 茶匙,白糖1/2 茶匙,老抽1 茶匙,生抽
1 茶匙,胡椒粉1/4 茶匙,料酒2 茶匙,熟植物油1 湯匙,香油1 茶匙,生植物油適量
油酥材料 面粉40 克,植物油40 克
制作
1 鮮酵母用主料中的水化開,分次倒入主料的面粉中。將面粉攪拌均勻后再揉勻,加蓋濕布,將面團醒發(fā)至原體積的兩倍。
2 雞蛋打入碗中,加1 湯匙水攪散,再放入抹過油的盤中,放入蒸鍋蒸5 分鐘成雞蛋糕。
3 把雞蛋糕切碎。
4 大蔥、生姜切末;水發(fā)黑木耳切末;干海米用水發(fā)好,切小粒。
5 油酥材料中的植物油燒至七成熱澆入油酥材料的面粉中拌勻,制成油酥。
6 花椒用100 克開水浸泡10 分鐘。豬五花肉剁成末,分次加入花椒水,攪打上勁。
7 肉末中放入老抽、生抽、料酒、胡椒粉、鹽、白糖、熟植物油攪拌均勻。
8 大蔥末中加入香油拌勻。
9 把油蔥末、生姜末放入肉末中攪拌均勻。將調好的肉末放入冰箱冷藏腌制20 分鐘后,再放入海米粒、雞蛋糕碎和黑木耳末拌勻,制成火燒餡。
10 發(fā)酵好的面團揉搓至排氣,搟成厚度約為3 毫米的橢圓形面片。將油酥倒在面片上,
用手把油酥抹勻,將面片由上方向下卷成卷。
11 面卷分成每個重約40 克的劑子。
12 劑子的接口向上,用手指在中間按下,再把劑子四角收向中心,按扁。
13 搟成火燒皮。
14 取一張面皮放在手中,劑子收口的面向上,中間放入約40 克火燒餡。
15 沿著面皮邊緣打褶收口捏緊。
16 用手按扁放入烤盤中,表面刷一層植物油后將烤盤放入烤箱,用200℃上下火烤15~20 分鐘至表面上色即可。
蝶兒溫馨提示
1. 豬肉要選用五花肉。
2. 海米、雞蛋糕、花椒水、大蔥必不可少。
3. 花椒水要分次加,肉末吃進去后再接著加,邊加邊向一個方向攪拌肉末。
4. 調制好的肉末冷藏一段時間會比較容易包。
5. 燒餅坯子表面刷油后再烤會比較容易上色。
6. 沒有烤箱可以用平底鍋或電餅鐺來烙制。
吃法和搭配
濰坊酥皮肉火燒一般搭配咸黏粥或者豆腐腦吃。咸黏粥是用面粉和玉米面熬成的,稠稠的,上面浮著幾片綠色的菜絲,咸中帶香。
水晶蝦餃
水晶蝦餃是廣東具代表性的小吃,最早出現在廣州郊外靠近河道的茶樓。當地盛產魚蝦,茶樓老板便用鮮蝦加上豬肉、筍等做餡制成蝦餃。開始雖然蝦餃皮厚不光亮,但由于味道鮮美,贏得了食客的喜歡,不久便名揚廣州。后經不斷改進,特別是改用澄面后餃子皮似水晶般晶瑩剔透,蝦餃更加得到追捧。
澄面是用小麥粉加工而成的。先把小麥粉洗出面筋,再將洗過面筋的漿水沉淀,濾干水分。將沉淀的粉曬干后研細就是澄面。
主料 大蝦300克,澄面130克,玉米淀粉20克,開水180克,竹筍15克,什錦玉米粒15克,豬肥肉20克
配料 鹽1/2茶匙,白糖1/2茶匙,胡椒粉1/4茶匙,豬油5克,大蔥、生姜各3克,熟植物
油1茶匙,胡蘿卜50克,植物油適量
制作
1 大蝦剝去外殼,去掉頭部,用牙簽挑出蝦線。
2 把剝好的蝦仁一半切碎,另一半切段。
3 豬肥肉煮熟切碎,竹筍焯水后切碎,什錦玉米粒焯水。
4 大蔥、生姜切絲,加入2湯匙水中,抓幾下做成蔥姜水。將蝦碎和蝦段拌勻,分次加入蔥姜水,攪打上勁做成蝦餡。
5 蝦餡中放入鹽、白糖、胡椒粉拌勻,再放入竹筍碎、什錦玉米粒、豬肥肉碎、熟植物油攪拌均勻,做成蝦餃餡料。
6 澄面和玉米淀粉放入容器中,倒入主料中滾開的水攪拌均勻。趁熱倒在案板上揉搓成團,再放入豬油揉搓均勻。
7 把面團搓條,分成劑子。每個劑子搓圓后按扁。
8 將少許植物油倒到干凈的布上,刀背在油布上抹一下。
9 把刀背壓在劑子上,用力按壓推抹,制作較薄的餃子皮(這步稱為拍皮)。
10 餃子皮中間放入蝦餃餡料。
11 包成彎梳狀的蝦餃生坯。
12 胡蘿卜切成片放入蒸籠中,蝦餃生坯放到胡蘿卜片上。蒸籠放入已經燒開的蒸鍋內,大火蒸4~5分鐘即可。
蝶兒溫馨提示
1. 澄面一定要用滾開的水來燙,要全部燙熟。在面團中放入少許豬油是為了使蝦餃皮更亮。
2. 包蝦餃時手法要輕,否則很容易將皮弄破。
3. 蒸的時間不要過長,以免蝦餃開裂影響外觀。
4. 好用鮮蝦。
5. 不會拍皮也可以用搟的方法做皮。
吃法和搭配
水晶蝦餃要趁熱吃,涼了外皮會變硬,口感不好。
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是山西的一種特色面食小吃,也稱為莜面窩窩。栲栳是指用柳條編成、形狀像斗的容器,是農家專門用來打水或裝東西的,也叫笆斗。栲栳栳是用莜面做成的,因其形狀像笆斗而得名。莜面栲栳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末唐初。人們賦予莜面栲栳栳以"牢靠"、"和睦"等美好象征,每逢老人壽誕、小孩滿月、嫁娶或逢節(jié)待客,多會制作莜面栲栳栳。
莜麥的較大特色是它"三生三熟"的做法,即從生莜麥到做成能吃的莜面制品,要經歷三次生三次熟的過程。莜麥收割后脫下來的粒是生的,這就是"一生"。要將莜麥磨成粉,須先將麥粒炒熟,這就成了"一熟"。將炒熟的麥粒磨成莜面粉,就又成了生的,這就是"二生"。莜面粉在吃的時候,要先和成面,和面時不能用涼水要用開水(當地人叫滾水),這就成了"二熟"。和好的面,要趁熱制成莜面制品,就又成了生的了,這就是"三生"。接下來就是猛火蒸熟,這就是"三熟"。這時莜面才真正能吃。
主料 莜麥面400 克,開水450 克,羊肉150 克,洋蔥50 克,胡蘿卜50 克,土豆50 克
配料 鹽1 茶匙,生抽2 茶匙,胡椒粉1/4 茶匙,料酒1 茶匙,白糖1 茶匙,陳醋2 湯匙,醬油2 茶匙,香油2 茶匙,大蒜5 克,生姜5 克,香蔥5 克,味精1/4 茶匙,植物油適量
制作
1 莜麥面放入容器中,在上面直接倒入主料中的開水,用筷子或搟面杖攪勻。
2 倒入1 茶匙植物油。
3 涼至不燙手時揉勻,放在已鋪好濕屜布的籠屜上用手拍扁。大火蒸15 分鐘,取出放涼。
4 揉搓成均勻的莜麥面團。
5 把莜麥面團搓條,分成每個重約10 克的劑子,每個劑子分別搓圓。
6 取一個劑子放到光滑的臺面或石板上,用刮板(或手掌)壓著向外推抹,成為長舌狀的薄面片。
7 用刮板鏟下面片搭在食指上。食指快速畫圈,使面片纏繞在食指上,取出成圓桶狀栲栳栳生坯。
8 把做好的莜面栲栳栳生坯逐個碼放在已刷過油的小蒸籠中。蒸鍋加水燒開,把小蒸籠放入,大火蒸4~5 分鐘。
9 大蒜切末放入小碗中,加醬油、陳醋、香油調成味汁。生姜切絲,羊肉、洋蔥切丁,胡蘿卜和土豆去皮后切丁。
10 起油鍋,先放入生姜絲和洋蔥丁爆香,再放入羊肉丁翻炒至變色,烹入料酒和生抽。
11 放入胡蘿卜丁和土豆丁略炒。加入鹽、白糖、胡椒粉和少許水大火煮開,轉小火煮4~5分鐘。
12 加入味精和切成小粒的香蔥調勻即成羊肉臊子,盛出。吃莜面栲栳栳的時候把羊肉臊子澆在上面,再淋入一些調好的味汁即可。
蝶兒溫馨提示
1. 將用開水燙好的莜麥面團再蒸一下可使莜面栲栳栳比較容易成形。
2. 在莜麥面團中加入少許植物油是為了使做出的莜面栲栳栳的表面更加光潔。
3. 對新手來說,用刮板來推抹劑子,搓出的面片會比較光滑,操作也簡便。
4. 蒸的時間不要過長,否則莜面栲栳栳容易倒塌。
吃法和搭配
莜面栲栳栳好搭配羊肉臊子或者臺蘑湯來食用。
非常欣喜,在蝶兒的搜狐新聞客戶端自媒體(蝶兒美食)正在連載精彩美食內容的同時,看到《蝶兒的誘惑小吃》這本書出版了。當我走進廚房,我會打開蝶兒的這本書,在各種蔬菜的清香中,在滾燙的熱油的噼啪聲中,做一個愛生活的人。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愛生活的人是幸福的。打開這本書,去做一個幸福的人吧。
——搜狐移動門戶中心自媒體主編 楊成偉
蝶兒是搜狐社區(qū)的老朋友,多年來一直是最活躍的美食原創(chuàng)達人,其作品因溫馨家常和精致實用而深受廣大網友的喜愛。這本新書《蝶兒的誘惑小吃》是讓我們期待了一年的作品,書中蝶兒精選了東西南北中幾十種特色小吃,詳述了制作方法,分享了很多自己的心得體會。閱讀此書,可以讓一個吃貨實現"食遍各地特色小吃"的夢想,快速變成特色小吃DIY高手?!押鐓^(qū)主編 曹大碗
心心念念的兩款地方特色小吃,居然就在蝶兒的新書中收錄了!陜西鍋盔和山東油旋那濃郁的麥香、酥脆的外殼,還有松軟柔嫩的內瓤,吃一次就忘不掉,現在終于可以在家自己打造了!跟著蝶兒的新書,學做各地的特色市井小吃,把我們中華民族的美食文化傳承下去。
——搜狐博客美食主編 高琨
最值得人們鐘愛的美食,應該是既健康又美味的?!兜麅旱恼T惑小吃》誘惑力的地方,不僅僅是小吃美味,更在于蝶兒對小吃美食的做法進行了深度調研與人性化改進,能讓吃貨們足不出戶就品嘗到營養(yǎng)又健康的小吃。敢問吃貨們,還有哪些美食會比自己親手做的更加放心?
——好豆網自媒體人 小謙
介紹了自己家鄉(xiāng)的特色風味小吃,倍感親切!而且制作步驟很詳細,還都有圖片,很清晰,以后我就可以自己在家制作,請親朋好友品嘗家鄉(xiāng)的美味了。
很愛吃小吃,但一直感覺很難做,這本書很精美,制作步驟也很詳細,一下有了自己動手的沖動,現在已經嘗試做了黃桂柿子餅,做完發(fā)現擺出來也有書里照片得效果啦,太棒了。
這本書太好了,愛不釋手,對,就是《蝶兒的誘惑小吃》。蝶兒,多可心的名字,對吃有研究,而且能將這種研究深入下去,輻射出去,太了不起了。本書中展示了蝶兒精心制作的多種地方美食小吃。還介紹了這些小吃的由來和典故,以及小吃的最佳吃法和搭配。蝶兒用真實的圖片把制作過程和事物的色、形再現出來,讓人看了就忍俊不禁地想去嘗嘗,想去做做。 其實要想把一些小吃做到極致,是有很多秘方的,輕易不會傳給外人。可就因為如此,有很多飲食秘籍失傳了。本書中蝶兒不保留,無私地寫成書,把自己手機、整理、經驗毫無保留地告訴給讀者,我們照著書中的介紹,書中的制作…
蝶兒寫的書我一次買了2本。這本書里面有各地的特色小吃,目前我只學了做皮凍肉,味道不錯哦。里面寫的很詳細,清晰易懂
預售買了2本,感覺很不錯。又入手2本送朋友,特別喜歡蝶兒這本書,里面有很多的舌尖美食,制作上化繁為簡,步驟詳細,特別容易上手。封面裝幀很精美,作為伴手禮送朋友很有面子。
很喜歡小吃類的書,非常的習慣,小吃在家就可以自己做了。書的配圖和印刷還是很不錯的,但是這種裝訂風格還是讓人有些難以接受,感覺不是很結實的樣子,好像會散架的感覺。
這本書太好了,里面講了好多各地特色小吃的做法,好多時候我都想吃某個地方的小吃但又不會做,這下好了,看著書就可以跟著做啦。
收到這本《蝶兒的誘惑小吃》時,暑假剛剛開始。于是,我滿懷雄心壯志地告訴女兒說,只要是這本書上有的她想吃的,我都能做給她吃。這下好了,女兒立刻變得比我還興致勃勃。她搶過書就自顧自地翻看起來,還不時地抬頭告訴我,這個小吃看起來不錯,那道菜好像挺好吃。我越聽越是頭大,要想滿足我們家的這枚小吃貨,恐怕真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沒辦法,誰叫自己要夸下??谀兀恐缓谜J真鉆研蝶兒與我們分享的美食秘籍,努力嘗試做出能讓女兒滿意的美味小吃啦。不過話說回來,作為一本分享各地風味小吃的美食書籍,《蝶兒的誘惑小吃》還真是不錯。整本書都是采用的彩圖印…
這本書講了各地經典小吃的做法,是一本很用心的書,里面非常仔細地講解了每一步的方法,還附了小圖,最后還講解了怎么自己研制好吃又神秘的醬汁和調料,挺值得收藏的。
特別喜歡的一本書,這次買了幾本是要送給最要好的幾個朋友,正趕上享閱生活活動,滿一百減五十,真是超值了。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很多小吃的做法,也希望我的好朋友們能學會。
《蝶兒的誘惑小吃》是蝶兒的第四本美食專著,這本書里介紹了全國各地80款特色小吃。無論是花樣主食、特色菜肴還是甜品湯羹,都有詳細圖解和制作秘籍,讓新手也能快速上手,零失敗輕松制作。更為難得的是,這本書里也解密了很多《舌尖上的中國》里的小吃,如甜水面、玫瑰鮮花餅、南翔小籠包、鍋盔、粘豆包、攤黃(爐糕)、川式辣豆瓣醬、岐山臊子面等。這本書的撰寫凝結了蝶兒多年美食制作的經驗,我們外出旅游行走在祖國大江南北,除了欣賞美麗的風景,也要嘗嘗當地特色的美食,很多至純至真的美味都存在于市井,那種感覺是在任何的大飯店無法體會得到的,正是因為它…
收到書愛不釋手,一口氣讀完,里面的小吃都很有特色,還有故事典故,在品嘗美食的同時還能學到飲食文化,真是棒極了。里面的菜譜都非常喜歡,步驟也特別詳細,印刷精美,真是值了。
去各地旅游比吃小吃,最經典最好吃,這本書真棒,把各地小吃集結起來,在家吃遍中國的節(jié)奏,做法挺實用的,好操作,慢慢實踐中!
旅游時都要品嘗當地的小吃,對很多地方的小吃念念不忘,天天盼著下次再去,盡管路遠迢迢,這本書讓我能把最愛們都放進家里的餐桌了。點贊!
很詳細的解說,想自己動手制作美味健康小吃的話,來一本還是不錯的,當然也可以從網上看,就是太不方便啦!
每天給家人做飯都要絞盡腦汁,年復一年很多菜都做膩了。這本書真是開闊了我的思路,可以加做些小吃,這本書的小吃很誘人,過程很有趣味,樣式多,不會擔心重復,也能給家人帶來新奇感!
這是迄今為止我買到的最好的一本小吃書,足不出戶就能在家制作出自己喜歡的小吃,大愛!
這本書不僅講了小吃的做法,還講了小吃故事,讓人在制作品嘗小吃的同時,還能了解中華美食文化,值得大家細細品味!
很舒服的一本書,而且種類又多,有各種面食、主食、甜品、湯羹,還有關于小吃的一些故事和正宗吃法,平時喜歡做飯的小伙伴們可以照著書在家做出來這些小吃,享受美味。
這本書的小吃制作步驟非常詳細,解密了很多《舌尖上的中國》里小吃的制作,如甜水面、玫瑰鮮花餅、南翔小籠包、鍋盔、粘豆包、岐山臊子面等,我們不用光流口水,可以自己動手大飽口福啦!
作為面點師傅,這是我見過的最值得擁有的一本關于小吃的書,書中列舉了全國各地80多道特色小吃,作者極為用心的做了詳細的逐步演示,里面還有小吃的起源故事,關鍵是里面有很多我特別喜歡的小吃品種。每一道小吃還有制作關鍵點介紹,這是廚師的書中少見的。拿到手差點被同事搶去,我要留下來仔細的學習。
拿到這本書后真是愛不釋手,一口氣讀完了,道道精美的小吃看得我肚肚咕咕叫,晚上就給女兒做了臊子面,那味道真的是和在西安吃到的沒什么兩樣,得到了家人一致的贊揚,感覺很滿足。接下來繼續(xù)做其它的小吃給家人。
最為蝶兒的粉絲一致追隨她多年,她的書從未讓我失望過,這本書亦如此。在這本書里找到了我特喜歡的臊子面、艾窩窩、蝦餃、奶油炸糕等等,書介紹中寫的“舌尖上的小吃”一點不為過,極具誘惑力。拿到書馬上有沖進廚房操練的沖動。
蝶兒的書都買了,這本書給我的驚喜更多,封面書名凸體印刷,彰顯高檔,里面是銅版紙,印刷精良。里面的內容很多都是舌尖上的中國介紹過的,苦于紀錄片一閃而過美食沒有詳細的做法,這本書解決了我的問題,步驟詳細,看這些小吃都流口水了。
好幾年一致追隨蝶兒姐姐的博客,看到蝶兒出出新書毫不猶豫的買了2本,一本給自己,另一本送給閨蜜。這本書內容選擇很好,看著那些小吃有流口水感覺,休息日試做了幾道,按照圖示很容易操作,味道也是期待中的味道,真是超值了。推薦!
這是“下廚房網”的廣告詞。在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就覺得這個網站是我喜歡的。 三十三歲之前,我一直以自己“十指不沾陽春水”,家務活啥都不會而驕傲,現在想想,真是可鄙可笑。 三十三歲的時候,身體的突然垮掉,讓我突然對生命有了另外一種感悟。廚房居然成了一個讓我最能感受平靜的地方。感受在廚房忙碌的自己,竟然有一種叫做“喜悅”的情緒。 以前我對美食的熱愛是“吃”,現在對美食的熱愛是“做”。 《蝶兒的誘惑小吃》是我得到的又一本操作性極強的美食制作書,更重要的是它里面大多是我最最喜歡做的“面食”,而且,這面食里面有很多我所熟悉并一直喜愛的“山東面食”。 單…
上初中的兒子,每每對我做的飯菜嗤之以鼻,甚至還煞有介事地對我說:“老媽,你一星期學一道菜,一年下來就是個好廚子!”切,老娘我恨得牙癢癢、手癢癢,只差罵他一頓、揍他一頓了。一直以來,我對吃飯的觀點就是,有嘛吃嘛,有飯吃就是天大的恩惠。 直到有一天,《蝶兒的誘惑小吃》到了我的手中,結果封面還沒看完呢,就被兒子一把搶去了,還美其名曰“研究研究”。整整一個上午,兒子看一道菜就跑過來嘟囔。 “小籠包你還沒給我做過呢!” “水煎包也沒給我做過!” “水晶蝦餃也沒做過,還有鹽水鴨……,怎么當人家媽媽的?不合格!” 我勒個去,人到中年的我竟然被半大小子一…
在搜狐打拼的人很多,我也快八年了,總算是弄個草根名博的稱號,只是我的名號自己心里有數,或許是人家覺得我太能堅持了,不好意思才給封個號,不自信的原因是這些年間粉絲并不多,點擊量也是少得可憐,文章發(fā)得也是越來越少,總之吧,比不上人家后來的人。我也反思過,主要是博做得還不夠仔細,要想脫穎而出,那一定得有攥住別人眼球的地方,純文學,想獲得眾多粉絲的關注,真地很難。 當然我這里要寫的不是我的網絡之旅,因為下面的文字就與吃扯上關系了,《蝶兒的誘惑小吃》隆重推出。可不是我想給搜狐打廣告,也不是想借機宣傳一下我的博客,只是這作者蝶兒就是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