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基于陶藝教師、設計師、職業陶藝家的培養,完整、系統地整理和介紹基本的陶瓷工藝過程;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詳細地解析了基本陶藝成型方法,并對燒成的歷史演變、不同的工藝特點作了較為完整的描述;特別是陶藝工作室的設計等章節,對立志于獨立經營陶藝工作室及陶藝創作、設計的同學、愛好者有及其現實的指導作用。書后附有"陶藝語言生成"的文章,以幫助學生對陶藝創作、設計"語言"的理解和運用。本書中的圖片是近幾年國內、歐洲、美洲等國家陶瓷藝術家、設計師、學生的作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書是陶藝教師、學生、設計師等的必備工具書。
"臼槭槍賾誚檣堋疤找帳止こ尚汀鋇慕萄в檬椋?櫓脅捎猛嘉牟⒚?男問健⑾晗傅亟馕雋嘶?咎找粘尚頭椒ǎ?⒍隕粘傻睦?費荼洹⒉煌?墓ひ仗氐闋髁私銜?暾?拿枋觶惶乇鶚翹找展ぷ魘業納杓頻日陸冢?粵⒅居詼懶⒕??找展ぷ魘壹疤找沾醋鰲⑸杓頻耐?А??謎哂屑捌湎質檔鬧傅甲饔謾
金文偉,1969年出生,浙江省龍泉市人。1993年畢業于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雕塑專業,獲學士學位,1996年研究生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999年應聘任教于加拿大Nova Scotia設計藝術大學陶藝系。2007年為芬蘭赫爾辛基設計藝術大學訪問學者。現任景德鎮陶瓷學
1 我國現代陶藝教育史概述
2 泥
2.1 泥的種類和特性
2.2 泥的配制
3 釉
3.1 釉的成分及配制方法
3.2 施釉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3.3 釉色裝飾的作品實例
4 窯爐與燒成
4.1 窯爐介紹
4.2 一次燒成與二次燒成
4.3 坯釉在燒成過程中的物理化學變化
4.4 燒成制度的制定
4.5 坑燒、樂燒和鹽燒簡介
附錄樂燒
4.6 燒成作品實例
5 陶藝手工成型的基本方法
5.1 泥條成型
5.2 泥板成型
5.3 拉坯成型
5.4 模具成型
6 陶藝工作室的設計
6.1 工作間的設置
6.2 泥釉房的設置
6.3 吹釉間
6.4 窯房
6.5 備用藥品
7 陶藝作品欣賞
7.1 雕塑類
7.2 觀念類
7.3 環境類
7.4 裝飾類
7.5 裝置類
7.6 容器造型類
7.7 其它類
7.8 學生作品
附錄 試論陶藝語言的生成
2 泥
泥是陶藝最重要的媒介之一,也是和人類最親密的材料之一。人類最偉大的創造性活動便是將一種物質通過火加熱到一定溫度(化學變化)改變成另一種物質,即把柔軟的粘土變成堅固的陶器。它是人類造物的開端,是人類智慧的體現,一直延續至今。近萬年的歷史充分說明了陶瓷與人類的生活相依相伴,具有永恒的生命力,而我國瓷器的發明更是讓世界嘆為觀止。那么陶粘土如何向瓷石發展,用瓷石制做瓷原料呢?事實上,瓷石的出現和運用是革命性的,它是陶向瓷轉變的關鍵。軟性粘土在經過風化和沉積的過程中,明顯有許多的雜質,而硬質的礦物比較純,經過淘洗,向巖石進展,同時人們發現巖石可以敲碎。在唐宋時期坯體都是一元配料即單一瓷石,較粘土有很大改進,但仍有許多坍塌或下沉的坯體。因此,從考古挖掘來看,那時基本沒有大尺寸制品。元代以后,景德鎮使用了二元配方,才開始做大尺寸的瓷器。毫無疑問,制作瓷或陶器,首先是從一種軟質向硬質的轉變和提升。而高嶺土的出現是標志性的轉折,這種天然的理想瓷變了中國的陶瓷文化,也使得歐洲人感到困惑和不解,如此高溫(1330℃)坯體竟然沒有融化和變形。如果說,沒有中國的陶瓷文化,世界陶瓷文化的發展不知要晚幾千年,那么,沒有高嶺土的發現,中國的陶瓷文化也沒有如此的輝煌。
泥是構筑和承載陶藝形態和意義的最基本的物質條件,陶藝家在制作陶藝作品前首先要對泥進行選擇。泥的選擇取決于作者根據自己創作的形態和成型的手段,決定選擇何種可塑性、粘性、收縮率乃至吸水率的泥土材料,并根據其創作意圖選擇何種質感的泥土,表達你期望作品所呈現的視覺效果甚至內涵。也就是說,泥土的特性會直接影響作品的效果。因而了解泥的種類和特性,并掌握基本的泥料配制方法顯得十分重要。
……
同一批買了好幾本陶藝方面的書,這本很一般。
幫朋友買的,很喜歡
喜歡
還不錯——這本書還不錯,還算滿意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不錯,書的內容
一如既往的好
還可以,這本書很全面
書非常好 送的也快 我很滿意
速度很快,很好
不錯,很實用。喜歡啊
不錯的書
商品不錯!
很好
一般化吧
不錯的
不錯。
非常好是我想要的
讀書是一種樂趣,讀好的書更是一種享受,當當的圖書品種不僅很全,而且還很正宗,尤其是性價比很高,比實體店便宜好多,實體店沒有的,當當上幾乎都能找到。當當的物流也非常的給力,物流師傅也很辛苦,而且做事很負責任,會一直支持當當。
還算喜歡吧,挺適合教學用,圖文并茂,就是書舊了些,封面發黃而且還有踩上腳印的痕跡.
昨天下午才下的單,今天早上就到了,真神速。書也很好,有大量的圖,不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