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是我們時代里有才華的幾位天才之一,也是奇特的一個人,遺世而獨立的一個人。他曾經屬于我們的時代,卻終于拋棄了這個時代,跳到紅塵之外去了。他的浪漫才情使他即便出世,也選擇在了杭州這個風花雪月、俠骨柔情的地方,使那些看慣"湖山此地,風月斯人"的杭州人生平添了一分新的驕傲。
——林語堂
不要認為我是個高傲的人,我從來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師寺院圍墻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謙卑。
——張愛玲
樸拙圓滿,渾若天成。得李師手書,幸甚!
——魯迅
手書奉悉……澄覽大師言甚是。文事要在乎人,有舊學根柢固佳,然僅有學問而無人的修養,終不得事也。古文云:士先器而后文藝,殆見到之言耳。
——郭沫若
(郭沫若于1942年春向弘一法師請求書法,得弘一書幅"我心似明月,碧潭澄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書幅末署款:"沫若居士澄覽"、郭沫若寫此信向弘一法師表達敬意)
弘學泰斗 佛門赤子 陳慧劍居士 1925年生于江蘇泗陽,少年坎坷,數度失學,未完成正式高中教育。失學期間曾依私塾讀少許舊學,并自學舊詩寫作。 19歲不告離家,南走江西投軍,從最底層的"草鞋兵"做起,數次重度傷病。后任少尉排長。因厭棄內戰,離隊出走。 2
高山仰止
降生
父死
出 山(由)
南遷
本色
親情
上野(一)
上野(二)
上野(三)
轉捩
悲歌
桃李
空靈
水月
永
空門(一)
空門(二)
空門(三)
潛沉
圣品
前塵
龍象
晚晴
閩緣
白湖
法侶
悲
病厄
湛山
夕暉
棲隱
福林
晚鐘
弘一大師行誼大事年表
用詞有點矯情,感覺假假的,不建議購買
紙張和印刷都不錯,雖然字大行稀吧。。。
真實客觀再現了一代宗師
弘一大師是個偉人。
看了,悲了,悟了,笑了
我很喜歡。
理解大師,看看甚好,那個時代的產物
個人覺得不錯
物流贊,超級快!
這本書,要不是看到記錄買過。還真不信。因為,這本書書柜里沒找到,不知到哪里去了,也想不起看到過。
從貴網購書時間太長,好不容易等到了這本書拿到手一看有多處破損和折印,從外表看猶如一本舊書,不會是看過后再給我們這些新讀者?真不希望下次還拿到這樣的舊書.
通過閱讀,使人全面了解弘一大師李叔同的傳奇人生,一心向善,回頭是岸。
我是在很悲傷的情形下看的這本書,受益匪淺。我可能是對癥下藥了,差不多改變我的人生觀。
敘述大師的一生,內容也夠詳實。但偶爾還會覺得文字上不過細膩,文筆一般吧。另外,沒用對佛學的過多介紹與闡釋,也未對大師的藝術作品作仔細的講述,有些遺憾。那么,就當作通俗的人物生平看吧。
一代名師在世的數十載,留給后人無盡的思索與景仰。“遠離顛倒夢想,蘊藉無上清涼”。陳慧劍居士以亦文亦白的語言記述了大師的人生軌跡。對于整日奔忙在城市中的每一個靈魂,這本書當是靜下心的不錯選擇。
本書于1989年出版,書名即為《弘一大師傳》,裝幀印刷均樸實簡潔,此后重印,裝幀設計變華美了,但書名一改,實為一大弱點。書的作者即為居士,篤信佛教,故而,本書在眾多弘一大師的傳記中,于佛法精神境界上而言,似更能捕捉到大師一角,其余傳記于此則弱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