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的是在中西文明交流史上的兩位起過重要作用的歷史人物:利瑪竇和徐光啟。對利瑪竇的研究,中國史書向來褒貶不一,本書力圖將利瑪竇等傳教士置于明末的社會文化背景中予以考察和研究。對徐光啟的研究,學(xué)術(shù)界較易于達到共識。本書著重研究利、徐二人的思想、觀念,限于篇幅和能力,書中未能詳盡介紹徐光啟在農(nóng)學(xué)、歷法方面的貢獻,讀者可以從其他眾多有關(guān)徐光啟的論著中獲取這方面的知識,這也是筆者略去這方面的介紹的原因。
以拓殖浪潮為背景,以傳教為目的的利瑪竇,次實質(zhì)性地把中國文化介紹給西方,而存富國強兵并與西方爭雄之心的徐光啟,則是通過虛心向利瑪竇向?qū)W而將西方科學(xué)、宗教、哲學(xué)引進傳統(tǒng)文化急需補足的中國。這種工作的開創(chuàng)性及其深遠(yuǎn)影響,使得利徐兩人在人類文明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本書介紹的就是這兩位在中西文明交流史上的兩位起過重要作用的歷史人物:利瑪竇和徐光啟。
孫尚揚(1965~),北京大學(xué)哲學(xué)博士,北京大學(xué)哲學(xué)系、宗教學(xué)系教授。主要研究領(lǐng)域為中國基督教史、宗教社會學(xué),著有《基督教與明末儒學(xué)》、《湯用彤》、《宗教社會學(xué)》、《1840年前的中國基督教》(合著)、《20世紀(jì)西方哲學(xué)東漸史-基督教哲學(xué)在中國》(合著)、《校注
引
及時章 天路歷程
一 裂開的巖石
二 "精神狩獵
三 嚶鳴求友
四 在禁律面前
五 沉默的"福音"
六 另一種福音
第二章 耶教如是說
一 "撥云霧見青天
二 "今不如古"
三 天主即"上帝
四 "人魂不滅
五 "人性之善不可疑
六 "太極不能為萬物本原
七 "萬物不可為一體
八 三教合一——"折斷天下之心于三道"
九 "吾嘗笑且惜彼經(jīng)國之士
十 "人有三父
第三章 行者的足跡
一 矯摯英邁一少年
二 科舉"爛路"上的爬行者
三 在中西文明的交匯點上
四 需要與合作
五 "郁郁不能有所建白"的政治生涯
第四章 儒生如是說
一 "啟生平善疑"
二 "人生最急事"
三 "其教必可以補儒易佛"
四 "釋然而后失笑"
五 "會通以求超勝"
第五章 荒原疾行
一 魂縈夢牽的科學(xué)藍圖
二 強國夢的幻滅——練兵與救亡
三 永恒的回響——呼喚開放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