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C. 萊爾(1816-1900),是19世紀英國著名的福音派傳道人、基督教作家。他的《圣潔》《古道》《英國復興領袖傳》《四福音釋經默想》等書在今天仍有廣泛的影響。
本書對萊爾的生平和信仰進行了詳細描述,其著墨最多之處是萊爾的信仰立場以及他主教任上在分歧中求得合一的努力。本書不僅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萊爾成長為屬靈偉人的歷程,也開闊了我們的眼界,讓我們了解到在復雜的現實中堅守信仰究竟是怎么回事。
本書附錄的《萊爾講道集》收錄了萊爾的6篇講道,從中我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福音那具有顛覆性的能力。
本書對萊爾的信仰立場和他在主教任上在分歧中求得合一的努力做了濃墨重彩的描寫。作為一部傳記來說,這似乎有些偏題,但事實上,對于一個屬靈偉人來說,他的信仰立場以及他對此立場的堅守恰恰是他人生的主旋律,所以本書提供的視角可以說是恰到好處。本書的附錄《萊爾講道集》選錄了萊爾六篇講章。這附錄物超所值,就好比吃餃子吃出了鉆石。
埃里克 拉塞爾(Eric Russell),是英國圣公會的一名牧師,但他最為人熟悉的身份是大學講師,培訓了很多宗教研究方面的老師。
前
及時章 早年生活
第二章 成為基督徒
第三章 上帝所喜悅的道路
第四章 簡潔明了的講道風格
第五章 多年婚姻家庭的磨煉
第六章 在斯特拉德布魯克的歲月
第七章 唯獨圣經
第八章 久經考驗的教義
第九章 合乎圣經的圣潔
第十章 成為利物浦主教
第十一章 一位立場堅定的人
第十二章 主教的首要職責
第十三章 誰破壞了和平
第十四章 我們必須團結起來
第十五章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第十六章 一位維多利亞時代主教
附錄一 本書注釋中用到的縮略語
附錄二 萊爾家譜
附錄三 萊爾講道集
默示
我們的靈魂
我們的罪
稱義
基督的十字架
悔改
附錄四 萊爾生平掠影
及時章 早年生活
“19世紀在英語世界乃至全世界,鮮有人像我們已故的主教那樣,為上帝和他的義做出過那么大的貢獻。”這句話所提到的主教就是約翰 查爾斯 萊爾,他1816年5月10日出生于英國的麥克萊斯菲爾德(Macclesfield)。萊爾是家里及時個男孩,在六個孩子中排行老四。
他的父親約翰 萊爾很富有,擁有這個鎮上的一家絲織廠。在過去,萊爾家族曾經和這個鎮上的循道會有著密切的來往。但后來,約翰和他的妻子加入了當地的圣公會,萊爾于9月28日在當地的基督教堂接受了嬰兒洗禮。他們一家住在鎮郊的莊園里,過著衣食無缺、富有舒適的生活。
兒童時代和早年教育
從很小的時候起,萊爾就是一個害羞拘謹的孩子,喜歡一個人獨處。他可以在他家莊園的湖邊釣魚,在湖里放他的小船模型,或者在小樹林里帶著弓箭探險。萊爾喜歡閱讀,他最快樂的時光就是在父親的圖書館里讀有插圖的書。他后來說,4歲時,他就已經非常擅長閱讀了。
為了讓萊爾接受良好的基礎教育,萊爾的父親和當地教區的牧師艾薩克 伊頓(Isaac Eaton)商定,由伊頓牧師來教萊爾閱讀、寫作和算術。每天學習這些之外,還有他的女家庭教師荷蘭小姐(Miss Holland)教他拉丁文基礎。荷蘭小姐是一個很嚴厲的老師,萊爾記得她曾經毫不留情地打他的耳朵,盡管他承認,他確實該打。
萊爾的父親常常忙于他的生意,除了周末和假期,很少有時間照顧孩子不斷增多的家庭。他們最快樂的時光是在東海岸的布里德靈頓(Bridlington)度過的,他們一家人非常喜歡那里宜人的空氣以及在海里游泳。每天早飯之前,他們都會在碼頭上散步,走到碼頭的盡頭然后再走回來,這樣來增加食欲。萊爾的父親擁有一艘名叫“海葵”的游艇,作為一種特殊的待遇,有時候他會帶著萊爾一起出海。在出海的時候,萊爾總是會被固定在桅桿上以防意外。
周六晚上,孩子們會依次在一個大的木制澡盆里洗澡,這已經成為這個家庭的慣例。萊爾記得很清楚:“這是我們每周最痛苦的事,而且還要用一個小木梳來給我們梳頭,這簡直是一種折磨。”盡管不是非常虔誠的家庭,每周日他們仍然會去當地的基督教堂禮拜。他們在家里,就可以看到這個教堂高聳入云的塔尖。在及時次去教堂的時候,萊爾看到在高高講臺上的牧師,以為他是國王。有一次禮拜時,母親給了他一顆糖果,好讓他在禮拜時保持安靜,但他不小心把它掉到了教堂的長凳下,在找了一陣沒找著后,他喊著說:“我找不到了!”
這讓家人非常尷尬。
在談及8歲以前的這段生活時,萊爾說,“我們過著無憂無慮、無病無災、一無所缺的生活”,“那是一段非常幸福的時期,盡管沒有任何真正的信仰”。總而言之,跟那些在鎮上的工廠——包括他父親的絲制廠——里做童工的維多利亞時代兒童相比,他的童年要幸福得多。
在維多利亞時代,富有家庭的父母往往在孩子8歲左右時,送他們到預備學校學習。
萊爾被送到了杰克遜牧師開的學校學習,該學校建在奧特林哈姆(Altringham)附近的鮑登(Bowden)。萊爾總是覺得他“太早”被送到了預備學校,“至少早了兩年”。那時候的預備學校跟現在的不一樣。在那個年代,大部分牧師的收入非常低,許多人靠在家里帶私人學生來補貼家用。萊爾上的那個預備學校共有16個男孩,大部分是來自蘭開夏郡(Lancashire)和柴郡(Cheshire)交界處的中產階級家庭。
萊爾早期的學校生活并不是他最幸福的時期,但他學習很努力,把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學習了。這個預備學校教學質量不錯,但不幸的是,作為一位牧師,杰克遜先生需要把他的牧師工作放在首位,因此有時這些小孩會被放任自流,落下一些課。這些學生在他們的宿舍里搞各種各樣的惡作劇,其中把一個人卷在毯子里扔來扔去是他們最喜歡的一項惡作劇,一些大孩子會用這種方式來欺負小孩子。在杰克遜牧師的默許下,早上不能按時起床的孩子都會被包在毯子里扔來扔去。有一次,總是戀床的萊爾就被扔向天花板,結果不幸從毯子里掉了出來。他過了一段時間才復原。他從來沒有將這件事情告訴父母。當切斯特的主教給杰克遜牧師提供了一個晉升機會時,杰克遜牧師搬到了奧佛,一個隸屬柴郡靠近溫斯福德(Winsford)的小村莊,因此這個預備學校也跟著搬了過去。在這個學校待了三年半后,萊爾以“相當不錯的拉丁文水平”離開了學校,他“在這里也學到了相當多不道德的事情,而且一點好的都沒學到”。由此我們可以得知,在19世紀的大多數學校里,不管是公立還是私立,道德和信仰水平都相當低,即使是牧師開辦的學校也不例外。
家庭背景
萊爾家族在16世紀早期就在柴郡定居了,融入當地已經有很長的時間。萊爾的祖父是一個相當成功的人。他是成功的地產擁有者、絲制品制造商、受人尊敬的銀行家、盡責的市政官、慷慨的慈善家、虔誠的基督徒和循道會員。他于1808年6月16日去世,葬于鎮上基督教墓地東邊的家族地下墓室里。在62年的人生中,他比大多數人都要成功。在半個多世紀后,萊爾在回憶錄中這樣描述祖父:
我的祖父在我出生之前就去世了。他在絲制品行業積累了巨大的財富。我只知道他是一個非常好的人,是個認真的基督徒。他也是著名的約翰 衛斯理的親密朋友,衛斯理經常來住在他家里,并且曾在日記中提到他。我的祖母也在我出生之前就去世了。我聽說她也是一個非常有智慧、通情達理的基督徒。
萊爾的父親是他祖父的長子,在祖父去世時,他父親只有二十幾歲。父親從祖父那里繼承了50萬英鎊的財產,成了他們家庭莊園的主人,以及一個蒸蒸日上的絲制品廠和一家盈利銀行的合伙人。他父親和他母親蘇珊娜結了婚,他母親是富有的制造商查爾斯 赫特(Charles Hurt)的女兒,爵士理查德 阿克賴特(Richard Arkwright)的表妹。阿克賴特是一名實業家和發明家,建造了德比郡被稱為“世界奇跡之一”的克羅姆福德(Cromford)紡紗廠。萊爾的母親和他父親結婚時,帶了3萬英鎊的嫁妝。
萊爾的父親對當地行政事務有濃厚的興趣。他擔任過當地的治安官,并斷過案子。他也擔任過當地語法學校的校長、麥克萊斯菲爾德軍隊的少校、志愿火槍旅的司庫和柴郡的行政長官。他對政治感興趣,以支持議會改革和宗教平等權而出名。他資助了許多人道主義和慈善事業,包括麥克萊斯菲爾德的診所,他是這家診所的創辦人之一。多年來,他積累了大量財富。他以21000英鎊的價格買下了厄普頓莊園(Upton Hall),買下了埃魯德(Erwood)地產,并且也以重建了巴克斯頓(Buxton)路上著名的凱特費得酒店(Cat and Fiddle Inn)而出名。他們家族銀行的業務也蒸蒸日上,在曼徹斯特的諾福克街上開了一個支行。萊爾的父親“在麥克萊斯菲爾德當地和附近深受人們愛戴,幾乎是那個地方的國王”他們家每年的收入至少有15000英鎊,萊爾父親所擁有的財產在50萬英鎊以上。
伊頓公學
盡管萊爾的父親在當地的文法學校接受了不錯的教育,他對長子萊爾抱有更大的希望,打算讓他去一所好的公學上學。萊爾有幾個表兄妹已經在伊頓了。他們家族的一個朋友,劍橋大學的史密斯教授,也強烈建議把萊爾送到伊頓。萊爾的父親堅信,如果一個人能在一所著名的公學接受教育,然后就讀于牛津或劍橋,他就能夠結交很多朋友,而這在他以后的人生中可能會有幫助。于是,年幼的萊爾就于1828年2月在伊頓公學注冊入學,由著名的伊頓校長約翰 基特(John Keate)博士指導。萊爾后來描述基特博士是“一個非常有紀律的人,一名出色的學者,做事情非常有秩序”萊爾在不到12歲時進入伊頓,在那里待了將近7年。
伊頓的學生分為兩類:住校生和走讀生。其中大部分的學生是走讀生,這類學生都來自富有或有名望的家庭,住在學校外邊的別墅里。萊爾是作為住校生去伊頓的,并且很幸運地被安排到了霍特里(Hawtrey)博士的樓里,這棟樓被學生們認為是學校里“較大好的一棟樓”伊頓的管理非常嚴格,特別是對住校生。但是住在霍特里博士樓里的學生還算生活在一個相當舒適的環境里,“伙食很好,并且得到了周到的照顧,一無所缺”。霍特里博士是一個專注的學者,不像學校里大多數其他的老師,他非常愿意鼓勵任何表現出才能的學生。萊爾非常感激霍特里博士的幫助和鼓勵。60年后,他仍然愛戴霍特里博士。“他極大地幫助了我,使我能夠進入牛津,”萊爾寫道,“在他的督導下,牛津大學入學考試中考到的那些書我幾乎都在課余時間讀過了。”
幾個月后,萊爾才在伊頓安下心來。在開始的幾個月里,他給家里寫了好幾封信,央求父親允許他離開伊頓回去。萊爾發現,融入到這600多個學生中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為一個“北方人”,他感覺受到了其他學生的排斥。低年級學生給高年級學生跑腿做事是那個時代伊頓的慣例。萊爾非常討厭這個。然而,當他升到高年級時,他逐漸認識到這種慣例的一些價值。他感覺,如果沒有被濫用,這個慣例可以向低年級的學生灌輸紀律,并且提醒那些嬌生慣養的學生,他們不能總是以他們錯誤的方式生活。在伊頓的一個學期,似乎他已經接受了這一慣例:“在我老師的樓里,有8個低年級學生為我跑腿,4個在早飯時,另外4個在晚上喝茶時。但他們做的只是一些非常小的事情,頂多花他們幾分鐘,對他們沒有什么害處。”
每天參加學校教堂里的崇拜是學校的強制要求。盡管這樣,萊爾對他在伊頓所接受的屬靈方面的教育的回憶卻是:“基督教處在一個低谷,大多數學生對外邦神明的認識比對耶穌基督的認識還要多。”這在那時的公學中非常典型,除了拉格比公學之外——托馬斯 阿諾德(Thomas Arnold)是那時拉格比公學的校長。萊爾回憶,那個時候學生周日聽到的講道“對圣公會來說簡直就是胡鬧,就是侮辱,他從林肯主教約翰 凱(John Kaye)博士那里接受的為堅振禮準備的信仰指導是“不夠的”。這些學生永遠不會忘記一位來訪的傳道人所講的一篇道,這位傳道人是禿頂,他站在講臺上,宣告講道經文是:“我的罪比我的頭發還多。”(詩40:12,另譯)
在伊頓,給萊爾留下最持久印象的一件事,是在第六學期霍特里博士鼓勵他為爭取紐卡斯爾獎學金所做的閱讀。紐卡斯爾獎學金是由紐卡斯爾公爵于1829年所設立的一項神學獎勵,是一個被伊頓人認為具有很高榮譽的獎項。獎學金的候選人要求認真學習圣公會的三十九條信綱,然后參加考試。考試分數前三名學生每人會得到50英鎊的獎勵。年輕的萊爾以前從來沒有認真對待過信仰,但現在,他成為了一名認真的學生,并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績。這“讓每個人都大吃了一驚”,盡管沒有得到獎學金有些失望,但對這一結果萊爾還算滿意,因為這表明他沒有浪費時間。應考所做的閱讀讓他對基督教的教義有了一個理解,而以前他對此一點也不了解。后來,他認為這段時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之一。在他的《基督教難題解答》(Knots Untied)一書中,他這樣寫道:“事實是,當我在為紐卡斯爾獎學金作準備,閱讀三十九條信綱,以及在牛津基督教堂參加一個大學講師關于三十九條信綱的講座時,我才開始獲得一些關于基督教教義的清楚知識。我應該永遠為我在那時所學到的感謝上帝。在那之前,我對基督教沒有任何系統的知識。我不知道什么在前什么在后。我的頭腦里有一個信仰,但稀里糊涂的。我自己認為好的,就推薦給別人。”
在伊頓的一兩年里,萊爾變得有名起來。他的名氣不僅來自考場(在那里他證明他的能力超出了一般學生,并獲得了一些學校最吸引人的獎學金),而且來自河邊和運動場上。有一個夏天,他花了大部分的空閑時間劃船而不是打板球。后來,他總結道:“劃船是粗活,打板球是細活,劃船更容易讓人養成粗俗的習慣。”板球是他的及時愛好。在伊頓第五年時,他成了學校板球隊的成員,并在接下來的一年被任命為板球隊隊長。板球是一項花時間的運動,萊爾承認,他對這項運動的熱愛在夏季學期常常占用了他的功課時間。但他相信,在板球上花的這些時間是值得的:
這項運動給了我命令、管理、組織和指導的能力,識別出一個人的才華,并在最適合的位置上使用他的能力,以及保持忍耐與克制,讓周圍人有好心情的能力。我發現,這些能力在生活中的許多場合都非常有用,盡管這些場合可能互不相干。
在伊頓的第四年,萊爾的弟弟弗雷德里克(Frederick)也來到了伊頓,盡管他們弟兄倆從來沒有走得很近。在伊頓的幾年,萊爾結識了一些友誼持續一生的朋友,特別是
查爾斯 庫特爵士(Sir Charles Coote)的三個兒子——小查爾斯 庫特、約翰 庫特和阿爾杰農 庫特(Charles,John and Algernon Coote),還有威廉 庫爾索普(William Courthorpe),他后來娶了萊爾的妹妹卡羅琳(Caroline),還有喬治 利特爾頓(George W.
Lyttleton),他后來娶了萊爾的一個表妹卡羅琳 赫特(Caroline Hurt),并且成了一名著名的英國國會議員。
當伊頓的學校生活結束時,萊爾“懷著真摯的遺憾”離開了伊頓。在伊頓的兩年是他最幸福的兩年。進入第五年時,他的成績是班級及時。在第六年,他也保持了很靠前的成績。他承認,那個時候他“野心勃勃并且喜歡具有影響力”,而且他是突然成了“學校里最出名的學生之一”。
在預備學校和伊頓公學里,他打下了堅實的古典文學基礎。然而在伊頓的整整七年里,他從來沒有學過任何算術、代數和數學的功課。毫無疑問,他是一個優等生,在爭取紐卡斯爾獎學金的比賽中取得過好成績,在“伊頓社團”擔任過負責人,并且成了出色的劃船隊員和板球隊隊長。伊頓社團是一個由學生自己組織運行的辯論社團,成功地把住校生和走讀生之間的關系拉近了一些。現在看來,萊爾父親當年的堅持 ——讓他待在伊頓并且安下心來——是很明智的。多年后,萊爾自己說,“公學教育是一個男孩所能接受的好的訓練”,并把他的兩個兒子送到了伊頓,其他的兒子則送到了萊普頓。
國會議員萊爾
當萊爾沉浸于他在伊頓的成功時,他的父親正在考慮進入英國議會。在1832年的改革法案以前,麥克萊斯菲爾德已經成了一個“壞透了的地區”。這項改革法案允許麥克萊斯菲爾德在英國國會中占有兩個議員的席位,這兩個議員由年收入超過10英鎊的家庭選出。萊爾父親的朋友們支持萊爾的父親站出來競選國會議員。
1832年12月麥克萊斯菲爾德的選舉中共有三名候選人:萊爾的父親(改革派),約翰 布羅克赫斯特(John Brocklehurst,改革派)和托馬斯 格里姆斯蒂奇(Thomas Grimsditch,保守派)。在要求更激進改革的競選活動中,出現了一些苦毒情緒。在他所擁有的一家工廠
外,萊爾的父親向一大群人發表了競選演講,估計有15000人參加。萊爾的父親聲明他是一名獨立候選人,支持更大的改革,如果競選成功,他將采取改革的政策,他支持新的改革法案,并且鼓勵公民的普選權。他還說,盡管對圣公會的教義和紀律保持忠誠,但他反對神職人員在多個地方拿俸祿,也反對神職人員不住在他們的教區里。他支持取消對不從國教者民事權利的限制,比如在教會受洗登記冊上登記出生日期,只在圣公會進行的婚禮才合法,以及只有圣公會牧師才能在教會主持葬禮。通過支持這些改革,萊爾的父親希望贏得圣公會人士和不從國教者的共同支持。萊爾的父親取得了成功——他和約翰 布羅克赫斯特贏得了選舉。
麥克萊斯菲爾德及時次國會議員的選舉以和平的方式開始和結束,但1835年1月的第二次選舉卻在市政廳外發生了嚴重騷亂。幾乎每一個高舉寫著萊爾父親名字的藍色和黃色旗子的人都遭到了暴徒襲擊。兩年前,一群磨坊工人暴徒襲擊了約翰 布羅克赫斯特的住處,打破了住宅的窗戶。在這次事件中,襲擊并不是針對萊爾父親本人,但是一群喝醉酒的人掀翻了市政廣場上的售貨亭,并開始掠奪里面的農產品,這騷擾到了當地的居民。特警不能恢復秩序,市長打算停止選舉。然而,額外的警察抽調了過來,恢復了秩序。在這次騷亂中,萊爾父親在競選臺上被推搡,他摔倒在地,背部受傷。
,萊爾的父親又一次在競選中經驗豐富,得到了大多數選票,并且票數比上次略多。他是一位受歡迎的國會議員,但他沒有在國會中待足夠長的時間以讓他在國會中留名。由于生意需要和健康原因,他決定不再參加1837年的選舉。這時,他的兒子萊爾正在考慮進入英國國會發展。
他有著強烈的個性、高貴的氣質、出色的語言能力、無畏的勇氣和不屈不撓的意志,甚至那些最不贊同他的人都被他吸引!
——查維斯主教
J. C. 萊爾(1816-1900),是19世紀英國著名的福音派傳道人、基督教作家。他的《圣潔》《古道》《英國復興領袖傳》《四福音釋經默想》等書在今天仍有廣泛的影響。
本書對萊爾的信仰立場和他在主教任上在分歧中求得合一的努力做了濃墨重彩的描寫。作為一部傳記來說,這似乎有些偏題,但事實上,對于一個屬靈偉人來說,他的信仰立場以及他對此立場的堅守恰恰是他人生的主旋律,所以本書提供的視角可以說是恰到好處。本書的附錄《萊爾講道集》選錄了萊爾六篇講章。這附錄*物超所值,就好比吃餃子吃出了鉆石。
本書對萊爾的生平和信仰進行了詳細描述,其著墨最多之處是萊爾的信仰立場以及他主教任上在分歧中求得合一的努力。本書不僅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萊爾成長為屬靈偉人的歷程,也開闊了我們的眼界,讓我們了解到在復雜的現實中堅守信仰究竟是怎么回事。
好
挺好的吧,聽說挺好,打算好好看,書包裝嚴實
大有恩賜的牧師,內容比較平實,值得推薦。
很喜歡他的圣潔,強烈推薦。
很好
非常好
好評好評。
很好的書書籍。滿意!
買了好幾次了,非常好
本書對萊爾的信仰立場和他在主教任上在分歧中求得合一的努力做了濃墨重彩的描寫。作為一部傳記來說,這似乎有些偏題,但事實上,對于一個屬靈偉人來說,他的信仰立場以及他對此立場的堅守恰恰是他人生的主旋律,所以本書提供的視角可以說是恰到好處。本書的附錄《萊爾講道集》選錄了萊爾六篇講章。這附錄*物超所值,就好比吃餃子吃出了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