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人禽幾希"。可"人是會說話的動物",人一直在言說著自己與動物的差別。對"人之異于禽獸者"的好奇與追問,不唯是古今中西所共有的一條思想線索,在我們生活的時代,它更成為了關系著當代人性的一大疑題。"上帝死了"、"人死了"……固已不是新聞,"從前你們是猿猴,就是現在,你們比任何猿猴還更加是猿猴"。是否作為現代人的我們,則只能像動物一樣生活著?在"文明之猿"的時代,人在思想上、實踐上、政治上、文藝上,又有怎樣的前路可走?
帶著這樣一種頗具當代性的問題意識,《人文學科關鍵詞研究·動物(性):傳統與現代之間的人性根由》以"動物(性)"為關鍵詞,繹述、分析了西方傳統對于"人與動物之區別"的不斷界定與再三思索,展開了一幅長長的畫卷,其中,可以讀到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林奈、達爾文、尼采、本雅明、福柯、德里達、阿甘本等名字。《人文學科關鍵詞研究·動物(性):傳統與現代之間的人性根由》的研究因而穿梭于形而上學、博物學、生物科學、宗教學、政治學、文學藝術及當代思想等諸多領域,自然構成了跨學科性。然而,凡此種種,卻未曾離開過"人文學"的領地,因為其所關切的,乃是人之根由。
趙倞,文學博士候選人,1983年生于北京,現就讀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2006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獲學士學位。2009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2012至2013學年,獲教育部公派留學獎學金,赴意大利羅馬大學訪問學習一年。主攻領域:比較文學、西方文論、漢學研究。
總序 當代西方思想對傳統論題的重構
引言 入口處
及時章 希臘與動物(性)
一 世間動物
二 宗教動物
三 悲劇動物
四 薩提爾:最初的人,最末的人
五 語言與理性
六 柏拉圖怎么說
七 亞里士多德與現代
第二章 形而上學與動物(性)
一 形而上學上路時的動物
二 人的尊貴與動物自動機
三 人類學機器與生命
四 形而上學與生命概念
五 生物學的全新挑戰
第三章 海德格爾與動物(性)
一 基礎(Grund)
二 心情(Stimmung)
三 無聊(Langeweile)
四 貧窮
五 機體(Organismus)
六 開敞
第四章 政治與動物(性)
一 政治:生命的"好"?
二 歷史的終始與動物性
三 "生命政治"學說
四 "生命政治"的危
結語 動物一生命
跋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還可以
質量還不錯,包裝挺嚴實,送快遞的師傅特別熱情,打折時入手,以后再看!
店慶加雙十一太給力了,一直在當當買書,以前都沒怎么評論過,頭一回知道積分可以當錢用
不錯的好書
關鍵詞這套收齊了,活動很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