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們經常問自己,在所有的動物物種中,是什么使人類如此特殊?這個問題并不缺乏答案,其中包括:因為我們人類能創造語言、數學、工具、藝術、音樂和幽默等,而這些能力又都是其他動物缺乏的。但如果我們繼續追問,為什么我們人類有這些能力,而動物卻沒有?作者認為,在進化的道路上,我們和其他靈長類動物是在600萬年前分手的。因此,人類認知中,可以大致分兩部分,一部分為我們與其他靈長類動物共有,如感知、記憶和范疇化等,另一部分就是上述那些人類獨有的部分。正是這些獨有的部分把我們人類與其他動物區別開來了。這些獨有的部分是怎樣產生的呢?作者認為,在人類與其他靈長類動物分手之后,或許發生了某些基因事件和自然選擇事件,使人類具有了把自己的同類成員認同為像自己一樣的、有意向的行動者,最終能把他們理解為像自己一樣的、有心智的行動者。這種新的對他人的理解方式徹底改變了所有社會互動的本質,包括社會學習。因此,進化以獨特的文化形式開始在歷史上發生了,在這個過程中,一代代的兒童在發育過程中向前輩學習各種事物,包括某些物質性或符號性的人造物品,其中當然有工具和語言等,從而人類就以這些自己獨有的認知技能把自己和其他動物區別開了。
邁克爾·托馬塞洛是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聯合主任,該研究所位于德國的萊比錫。他的其他著作有:《最初的動詞:早期語法發展的個案研究》(First Verbs: A Case Study of Early Grammatical Development),還有與人合著的《靈長類動物的認知》(Primate Cognition)。
及時章 迷惑與假說
第二章 生物的和文化的遺傳
生物遺傳
哺乳類和靈長類動物的認知
人類對意向性和因果性的理解
非人靈長類文化
短尾猴清洗甘薯
黑猩猩使用工具
黑猩猩的肢體語言信號
黑猩猩的傳授活動
適應人類文化的猿猴
人類的文化進化
積累性文化進化和棘輪效應
語言和數學的社會進化
人的個體發育
哲學的先天論和發展
個體和文化的發展路徑
二元遺傳模式
第三章 聯合注意與文化學習
早期嬰幼兒的認知
理解客觀實體
理解他人
理解自我
9個月大的時候發生的革命
聯合注意的出現
聯合注意和社會認知
用模仿來解釋9個月大時發生的革命
自我和他者之間的聯系
自我成為有意向的
模仿他人有意向的行動
黑猩猩與自閉癥兒童
早期文化學習
作為個體發育小生境的文化
模仿學習
學習人造物品的意向性用途
學習用肢體語言交
了解自我
個體發育的文化起源
第四章 語言交往與符號表征
語言習得的社會認知基
聯合注意的場合
理解交往意向
你的意向是讓[我與你共同注意(X)]
角色互換模仿和主體間性
第五章 語言結構與事件認知
第六章 話語與表征重述
第七章 文化認知
人名及專業名詞對照
參考文獻
本書在進化論和文化心理學之間架設了橋梁,這是一項既艱巨又的任務。作者邁克爾·托馬塞洛辨明了人類兒童和非人靈長類的認知差別,并且指出這些差別來自何處。作者在討論語言、符號表征和認知發展的時候,描述了這些認知能力的"棘輪效應",該描述具有性和獨創性。這種"棘輪效應"既在進化的時間尺度上運作,也在歷史的時間尺度上運作,從而創造出了各種文化制品和文化環境,一代代的兒童在這種環境中成長。有了這本書,我們也就擁有了對文化心理學的陳述。
—— 紐約大學,杰羅姆·布魯納
作者托馬塞洛雄心勃勃的命題要求做到的是,對三種不同的時間尺度上發生的變化做出說明,它們是:進化的時間尺度、歷史的時間尺度和個體發育的時間尺度。作者在這方面擁有幾乎是無可競爭的……這部作品的寫作風格清新、簡潔而又明快。
——《自然》
不錯的書!
關于人類認知的很有價值的書,值得收藏研究。
幫朋友買的,朋友挺喜歡的
寫的不錯。
人的生物特性與文化屬性對認知都有影響
還不錯的呀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滿意
心理咨詢師必備書籍,收著慢慢看……書的質量不錯,滿意!
一如既往的好
很不錯,專業適用
就是喜歡,我的最愛
很滿意,發貨快!!
好書,推薦閱讀。。。。。。。。。。。
現在的社會科學必須要進行學科的交差學習,進行一定的學科綜合,才能更好的研究
還沒看,托馬塞洛國內出書不多,但他是研究語言方面的領軍人物